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绿水青山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广南县深耕两山沃土 实现“点绿成金”
1
作者 《云南林业》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近年来,文山州广南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多维谋划,积极探索“两山”双向转化路径,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道路 广南县 生态优先 双向转化 文山州 生态红利 百姓富 绿水青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发展价值观及其生态红利的构建 被引量:7
2
作者 范冬萍 付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1,共6页
绿色发展既是对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的回应,也是为解决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实现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中国化实践和探索。绿色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价值观为核心,并以这种价值理念引导和约束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经济、自然系统之... 绿色发展既是对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的回应,也是为解决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实现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中国化实践和探索。绿色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价值观为核心,并以这种价值理念引导和约束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经济、自然系统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从而维护自然系统的整体价值,使人类可以共享由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带来的生态红利。同时,绿色发展要求,在社会治理中政府、企业和公民要形成保护环境的绿色价值观,从而构建社会治理的生态竞争力,激发社会治理的生态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红利 绿色价值观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红利:西藏茶文化与产业发展——基于政策的制定与运行视角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国栋 《农业考古》 2019年第5期80-89,共10页
西藏有独特的生态,也有高原茶园,茶文化丰富。本文主要通过政策视角分析了西藏的茶文化、茶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路径,关注的中心是如何发掘和推进西藏生态红利的实现,并进一步引出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思考。本文认为,在... 西藏有独特的生态,也有高原茶园,茶文化丰富。本文主要通过政策视角分析了西藏的茶文化、茶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路径,关注的中心是如何发掘和推进西藏生态红利的实现,并进一步引出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思考。本文认为,在现有茶文化和茶产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从全局角度启动和推进“藏东南茶产业生态区”建设和成立“西藏茶文化公司”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并且符合藏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西藏茶文化发展的需求。在性质上应纳入在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基础上建设“美丽西藏”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利 美丽西藏 西藏茶文化 茶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梁珂珂 李建龙 +6 位作者 王艳平 李卉 毛刚 浦惠民 李志刚 秦惠平 徐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76-83,共8页
为了充分开发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资源充分获得生态红利,以及从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的角度,给苏州市吴中区提供符合现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以苏州市吴中区2007—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主要依据,对吴中区6年间的生态足迹... 为了充分开发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资源充分获得生态红利,以及从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的角度,给苏州市吴中区提供符合现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以苏州市吴中区2007—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主要依据,对吴中区6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且对吴中区的生态红线区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吴中区的生态足迹正逐年下降,尤其是能源用地生态足迹下降显著。这说明吴中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也有所提高。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红线区域达到1 757.16 k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7.1%,为江苏省最高。苏州市吴中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有人口数量过大、耕地资源短缺和生活消费水平较高等3个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应相应从控制人口、改变产业结构、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着手。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红利开发应当主要从发展第三产业,推广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农业园、打造绿色特色品牌等方面进行,此外应当抓住园博会的好时机,创建生态文明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吴中区 生态足迹分析 生态承载力分析 生态赤字分析 生态红线划分 生态红利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红线划分的原理、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建龙 刚成诚 +4 位作者 李辉 王钊齐 杨悦 李卉 张艳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57-67,共11页
为我国各地区划分城市生态红线、确定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现实需要,在城市生态系统识别和划分城市生态用地类型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了国家与省市有关重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划分的标准,依据生态红线划分的目标,从生态的重要性、脆弱性与... 为我国各地区划分城市生态红线、确定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现实需要,在城市生态系统识别和划分城市生态用地类型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了国家与省市有关重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划分的标准,依据生态红线划分的目标,从生态的重要性、脆弱性与危险性三方面着手,建立了生态红线划分的三级科学指标体系,并确定了生态红线保护区划分的方法。在5S技术支持下,创建了网格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划定方案。为今后我国城市生态红线区划分和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红线界定 生态红线划分原理 生态红线划分指标体系 生态红利开发 生态红线保护区管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长制让泸溪山青景美人更富
6
作者 孙云合 谭子幼 杨安强 《绿色中国》 2022年第22期78-79,共2页
泸溪,依山傍水,宛若镶嵌在沅江中游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湖南泸溪县委、县政府把人民群众的期盼和愿望放在心上、记上心间,将“林业惠民、林业富民、林业改善民生”的重任扛在肩上,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行林... 泸溪,依山傍水,宛若镶嵌在沅江中游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湖南泸溪县委、县政府把人民群众的期盼和愿望放在心上、记上心间,将“林业惠民、林业富民、林业改善民生”的重任扛在肩上,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行林长制工作,不断释放出惠及百姓的生态红利。如今,苍翠的青山、绿色的产业,已成为引领泸溪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勃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长制 泸溪 改善民生 高质量发展 生态红利 林业 积极践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扮靓“水韵江苏”
7
作者 孟旭 《农家致富》 2020年第15期56-57,共2页
历时15年耗资2000万,在江苏省苏州市,600多米的中张家巷河迎来“重生”。60年前,填埋河道变成街巷;而今,拆房挖路为河让道。一条河,见证城市蝶变,留住生态“底色”。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治理... 历时15年耗资2000万,在江苏省苏州市,600多米的中张家巷河迎来“重生”。60年前,填埋河道变成街巷;而今,拆房挖路为河让道。一条河,见证城市蝶变,留住生态“底色”。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治理步伐。在江苏,一系列创新举措尽显水韵江苏的灵动丰饶,也让百姓收获更多生态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举措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治理 绿色发展理念 江苏省苏州市 生态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