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发展概况 被引量:13
1
作者 卢康宁 段经华 +3 位作者 纪平 李惠鑫 陈欢欢 杨振寅 《温带林业研究》 2019年第3期13-17,共5页
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是对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典型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地段建立长期定位观测设施,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在自然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的变化过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以... 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是对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典型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地段建立长期定位观测设施,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在自然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的变化过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以阐明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演替的内在机制。单个站点的长期定位观测、实验和研究往往具有其局限性,难以揭示更普遍性的规律。多站联合,从站到网的模式成为生态定位观测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70年代,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网络化、全球化迅速发展。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是开展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平台,为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发展现状,本文从发展情况、取得成果等方面重点介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的三个主要网络: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CTERN)、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并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生态 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CTERN CERN CNE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长期观测数据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苏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5005-5013,共9页
基于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方法,通过对应用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的文献进行分析,探讨长期观测数据的应用领域、具体用途、用户特点及不同生态站数据的应用状况与研究主题,以期为提高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 基于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方法,通过对应用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的文献进行分析,探讨长期观测数据的应用领域、具体用途、用户特点及不同生态站数据的应用状况与研究主题,以期为提高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长期观测数据的共享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长期观测数据的价值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长期观测数据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其应用学科领域以林业、农业基础科学为主,同时不断扩展到其他学科中,呈多元化态势;数据主要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模型模拟、人工林研究、水污染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小麦玉米研究、土壤水分研究等方面发挥作用;数据的主要用户群体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不同机构应用长期观测数据开展的研究各有侧重;各生态站的长期观测数据能够为揭示其所代表生态区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能量流动与养分循环的变化规律,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最后,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长期观测数据应用的相关方面提出几点建议:(1)健全数据引用机制,制定相应的科学数据引用和著录标准;(2)发挥生态网络长期观测数据优势,开展专题数据产品的生产,充分开发生态网络长期观测数据的潜在价值;(3)加大和稳定生态站的经费投入,提高生态站的观测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完善、优化生态站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长期观测数据 文献计量 数据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珍稀濒危维管植物名录数据集
3
作者 苏文 张琳 任小丽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266-275,共10页
珍稀濒危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因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涵盖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 珍稀濒危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因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涵盖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和研究CERN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基于CERN植物物种名录数据集,加工生成了CERN珍稀濒危维管植物名录数据集,包含分布在14个生态站的189种珍稀濒危植物。本数据集数据来源可靠、加工方法合理,因此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可作为开展国家尺度植物多样性相关研究的基础数据,也可为生态站加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监测和利用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珍稀濒危植物 物种组成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井冈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布局与功能
4
作者 张功 郑发辉 +4 位作者 邓俊 李婷 王甜 况小宝 余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4-49,共6页
野外观测台站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的重要基石,江西井冈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立填补了江西省竹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江西省的野外观测台站体系。围绕江西井冈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 野外观测台站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的重要基石,江西井冈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立填补了江西省竹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江西省的野外观测台站体系。围绕江西井冈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布局与设置,深入分析其研究框架、核心功能以及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多方法、多尺度、多要素的跨学科综合观测体系的总结,以及从竹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的新视角,分析并解决竹林生态系统建设经营中存在的难题,旨在服务于国家和地方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治理、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我国竹林生态学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生态系统 定位观测研究 能量与物质循环 碳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介
5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林芝站)始建于1985年,1992年加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国家林草局CFERN),2005年纳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科技部CNERN),依托...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林芝站)始建于1985年,1992年加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国家林草局CFERN),2005年纳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科技部CNERN),依托单位为西藏农牧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西藏林芝 高山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介
6
《高原农业》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林芝站)始建于1985年,1992年加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国家林草局CFERN),2005年纳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科技部CNERN),依托...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林芝站)始建于1985年,1992年加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国家林草局CFERN),2005年纳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科技部CNERN),依托单位为西藏农牧学院。林芝站所在藏东南山地植被垂直带完整,是青藏高原森林的典型代表区域,具有全球唯一性。自建站以来,林芝站致力于高原森林生态科学前沿研究,重点关注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高寒植物多样性、森林退化与修复、生态系统服务与安全等领域。按照国家观测研究的规范标准,开展了野外科学试验研究,通过长期的野外定位观测获取科学数据,并实现了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林芝站 西藏农牧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体共建转化医学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研究
7
作者 王畅 王蒲生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7,共13页
为跨越医学创新中的“死亡之谷”,发展新质生产力应重视研究型医院的知识生产价值,构建协同创新与知识共享的生态系统。基于网络嵌入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研究型医院嵌入传统由医疗科技企业主导的创新网络,参照转化医学中心的制度逻... 为跨越医学创新中的“死亡之谷”,发展新质生产力应重视研究型医院的知识生产价值,构建协同创新与知识共享的生态系统。基于网络嵌入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研究型医院嵌入传统由医疗科技企业主导的创新网络,参照转化医学中心的制度逻辑,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结合访谈进行赋值仿真,探究初始意向、政府引导、自组织约束对演化路径的影响。研究发现,转化医学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包括三方共建的资源集聚型、政府支持的政策引导型和均不参与的主体分散型,也存在生态自组织型的局部稳定策略。研究型医院嵌入创新网络,更倾向于获取长期协同收益;医疗科技企业传递协作网络,逐步实现关系嵌入到结构嵌入,为生态运行发挥更强的内生推动作用;除政府补贴和奖励外,生态自组织的机会主义惩罚产生内部约束,政府可由直接干预转向监督治理。基于此,提出促进转化医学创新生态演进的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医院 转化医学中心 演化博弈 网络嵌入 创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生态系统的企业跨界服务创新:一项行动研究
8
作者 冉佳森 肖静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5,共11页
数字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成本,推动数字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服务创新。本文基于数字可供性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通过对综合汽车服务商J公司实施两阶段行动研究,探索企业通过数字生态系统实现跨界服务创新的过程机制。第一... 数字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成本,推动数字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服务创新。本文基于数字可供性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通过对综合汽车服务商J公司实施两阶段行动研究,探索企业通过数字生态系统实现跨界服务创新的过程机制。第一阶段是构建数字生态,通过跨平台数据共享可供性和人与数字平台协同的行动网络,形成跨界服务的创新基础;第二阶段是赋能数字服务,通过跨平台资源整合可供性和人与AI协同的行动网络,形成跨界服务的创新应用。行动研究结果表明,行动研究过程框架可以成为指导企业实践的有效工具,促进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沟通,同时,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推进理论发展。实践中,企业应重视数字平台对数据整合的关键作用,认识到构建数字生态系统实现跨界创新是动态过程,关注其为企业协作竞争提供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生态系统 跨界服务创新 行动者网络 数字可供性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草原上的守护者——滇东北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9
作者 陈理军(文/图) 吴宁(文/图) +4 位作者 安科(文/图) 温清涛(文/图) 者国雄(文/图) 丁福红(文/图) 邓桃(文/图) 《云南林业》 2024年第11期56-57,共2页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作为应用型科研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是全院发展的基础和重要驱动力。长期以来,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领导下,深入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对林草行业发展的支撑...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作为应用型科研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是全院发展的基础和重要驱动力。长期以来,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领导下,深入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对林草行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科技兴院 滇东北 草地生态系统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人才强院 驱动力 守护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杭嘉湖平原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介
10
《竹子学报》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浙江杭嘉湖平原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杭嘉湖定位站”)是2017年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林规字[2017]210号)国家级监测平台。依托单位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嘉湖定位站主站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竹子中心... 浙江杭嘉湖平原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杭嘉湖定位站”)是2017年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林规字[2017]210号)国家级监测平台。依托单位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嘉湖定位站主站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竹子中心长兴基地内,三个辅助观测点分别为桐乡观测点、莫干山观测点、安吉观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国家林业局 定位观测 杭嘉湖 研究开发中心 生态系统 监测平台 浙江省长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系统碳汇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应琼 温庆忠 +1 位作者 王昌命 尹富鸿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98-107,共10页
为了解近年来生态系统碳汇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和WOS数据库中2005—2023年生态系统碳汇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高频关键词关系网络图谱、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以及时间线图谱等,对国内、... 为了解近年来生态系统碳汇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和WOS数据库中2005—2023年生态系统碳汇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高频关键词关系网络图谱、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以及时间线图谱等,对国内、国际该领域的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不同时段的突现词,归纳该领域的主流研究热点。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量国际国内整体上呈波动增长趋势,相对于国内作者,国外作者相互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研究热点上突显了森林在碳汇研究中的重要性,碳中和与碳汇潜力正在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碳汇 文献计量 网络图谱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金融生态系统的网络赋能与价值共创———基于蚂蚁集团动态共演逻辑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莹 许晓惠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91,共13页
平台经济聚焦数字平台及其生态系统,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又发挥着驱动实体经济成长的基本功能。本文将数字平台生态观与社会网络理论对话,纵向剖析蚂蚁集团数字平台金融生态系统的网络赋能、价值共创及两者关系作用机制。研究发... 平台经济聚焦数字平台及其生态系统,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又发挥着驱动实体经济成长的基本功能。本文将数字平台生态观与社会网络理论对话,纵向剖析蚂蚁集团数字平台金融生态系统的网络赋能、价值共创及两者关系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平台金融生态系统以平台网络为价值共创的赋能基础,网络赋能促进价值共创,反推新一轮网络赋能,遵循“平台网络Ⅰ-网络赋能-共创价值输出-平台网络Ⅱ-网络赋能优化”路径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正反馈循环,共同作用于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本文深化了数字平台金融生态演进背后阶段化、连续性的赋能机理研究,对数字金融平台充分发展和赋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向而行、深度融合”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金融生态系统 网络赋能 价值共创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站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集 被引量:5
13
作者 苏文 陈春兰 +17 位作者 党廷辉 樊月玲 郝翔翔 何永涛 况福虹 兰中东 李国振 李小军 李小丽 李玉强 热甫开提 苏永中 田振荣 王书伟 吴瑞俊 杨风亭 张玉铭 宗海宏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1期52-64,共13页
耕地有机碳是农田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耕地土壤分布广泛,土壤的区域异质性高,利用方式和种植制度复杂多样,因此研究耕地有机碳及储量的变化规律,摸清耕地土壤的固碳能力,认识耕地固碳与生产力保持的耦合机制,对中国来讲尤其重... 耕地有机碳是农田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耕地土壤分布广泛,土壤的区域异质性高,利用方式和种植制度复杂多样,因此研究耕地有机碳及储量的变化规律,摸清耕地土壤的固碳能力,认识耕地固碳与生产力保持的耦合机制,对中国来讲尤其重要。国内很多学者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文献报道的数据开展相关研究,但总体上看,系统的、长期的耕地土壤观测与试验数据相对缺乏。本数据集利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19个涵盖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站多年系统的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实测数据,结合有机碳估算模型,计算出2005–2015年来中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站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可以为更准确地估算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 农田生态系统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长期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生态系统网络:生态与社会经济过程集成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庆建 温作民 +1 位作者 张华明 王磊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33,共4页
研究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提出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明确定义了生态系统网络,提出它由生物子网络、物质循环子网络、经济子网络和社会子网络构成;提出了生态系统网络的层次性、幂律的度分布、鲁棒性、脆弱性与扰动... 研究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提出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明确定义了生态系统网络,提出它由生物子网络、物质循环子网络、经济子网络和社会子网络构成;提出了生态系统网络的层次性、幂律的度分布、鲁棒性、脆弱性与扰动恢复、时空动态性、网络与流的协同演化等性质和特征;建立了流域生态系统网络模型,并对生态与经济过程耦合机制以及基于生态系统网络的集成管理决策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网络 生态过程 社会经济过程 集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长期观测与研究网络》
15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网络 书介 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 能量循环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晓宁 艾俊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I0035-I0035,共1页
网络的出现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如今,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主力军,网络对其价值观建设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也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加强网络生态环境建设变得尤为重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一书立足于高等... 网络的出现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如今,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主力军,网络对其价值观建设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也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加强网络生态环境建设变得尤为重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一书立足于高等教育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在利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的同时,力求肃清网络风气,实现网络建设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为大学生思政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保驾护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研究》由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吴满意等编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政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生态环境 高等教育 电子科技大学 价值观建设 生态系统研究 大学生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的网络建设
17
作者 卢峰 蔡会德 +5 位作者 苏宏新 童德文 文娟 梁永延 覃志伟 罗蔚生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75-82,共8页
野外台站是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在分析广西生态区位和林草资源特殊性和典型性的基础上,面向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提出了广西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构想。采用多源数据分析与分层抽样相结... 野外台站是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在分析广西生态区位和林草资源特殊性和典型性的基础上,面向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提出了广西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构想。采用多源数据分析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广西全域范围内划分相对均质的9个生态地理分区,并按照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覆盖全面等原则规划布局森(竹)林、湿地、荒漠(石漠)、草地、城市等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25个。构筑以国家台站为重点、地方台站为补充的上下衔接、横联区内外观测的定位观测研究网络,解答重大科学问题,服务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西,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定位观测研究 网络建设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泉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芳林 《福建林业》 2015年第2期16-16,共1页
福建泉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泉州湾湿地生态站)位于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年)》中规划新建50个湿地生态定位站中的泉州站。泉州... 福建泉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泉州湾湿地生态站)位于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年)》中规划新建50个湿地生态定位站中的泉州站。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06-2030年)》中的重点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湾 定位观测 研究 省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生态系统 河口湿地 湿地管理 红树林湿地 发展规划 重点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七台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总体布局及建设思路
19
作者 司海忠 王炜烨 +1 位作者 肖楠 王力刚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2期83-84,共2页
黑龙江七台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2年开始申报,完成了生态站现场考察、专家论证咨询、可研报告批复及初步设计论证等工作,即将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关键词 七台河森林生态系统 国家定位观测研究 总体布局 建设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与数字化能力研究——基于菜鸟网络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魏冉 刘春红 张悦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4-163,共10页
厘清物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与数字化能力机理对整个物流行业和相关行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菜鸟网络的案例分析,利用扎根方法,揭示物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与数字化能力机理。研究发现,物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 厘清物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与数字化能力机理对整个物流行业和相关行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菜鸟网络的案例分析,利用扎根方法,揭示物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与数字化能力机理。研究发现,物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受制度协调,构成维度呈现出多层次统一性和各层次差异性。物流企业数字化能力在不同结构层次上动态交互演进。服务生态系统多层次价值共创对物流企业构建数字化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沿着微观、中观到宏观提升方向而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布局数字化发展战略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数字化能力 物流服务生态系统 菜鸟网络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