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地区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特征变化及风险识别
1
作者 何佳美 王强 陈田田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363-5377,共15页
土地作为连接社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特征变化及生态风险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但现有的土地生态系统研究多假定系统组分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且在土地生态风险评价过程中多侧重于静态风险评价,较少考虑系... 土地作为连接社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特征变化及生态风险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但现有的土地生态系统研究多假定系统组分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且在土地生态风险评价过程中多侧重于静态风险评价,较少考虑系统本身的整体性与内部各组分间的动态关联性。为此,以西南地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存量与流量构建土地生态系统复杂网络,揭示1990—2020年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网络动态演化规律;利用局部节点参数明晰区域关键转移地类;建立复杂网络风险评价准则,模拟不同胁迫条件下的网络风险传导过程,识别土地生态系统网络关键致险地类及其风险阈值,并提出可持续土地管理对策。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结构经历了“不稳定-稳定-不稳定”的演变过程,1990—1995、1995—2000、2015—2020年三个时段的土地生态系统网络平均最短路径较小(1.22),而网络传递性(0.88)与网络密度(0.74)较大,说明在这三个时段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稳定性较弱。(2)旱地、有林地、灌木林、高覆盖度与中覆盖度草地具有较高的综合中心性,是西南地区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的关键转移节点,需重点保护。(3)旱地、有林地与灌木林也是导致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稳态失衡的关键致险节点,当其最大收缩面积比分别达60%、40%和60%阈值时,系统风险累积效应将造成网络崩溃,揭示了存量较大且生态功能显著的土地利用类型在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网络风险传导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4)应从农业水资源管理与调配、森林管理与景观配置、退化草地功能优化等方面着手重点关注和保护关键地类节点,提升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网络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系统复杂网络 存量与流量 风险阈值 土地管理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生态系统网络:生态与社会经济过程集成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庆建 温作民 +1 位作者 张华明 王磊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33,共4页
研究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提出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明确定义了生态系统网络,提出它由生物子网络、物质循环子网络、经济子网络和社会子网络构成;提出了生态系统网络的层次性、幂律的度分布、鲁棒性、脆弱性与扰动... 研究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提出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明确定义了生态系统网络,提出它由生物子网络、物质循环子网络、经济子网络和社会子网络构成;提出了生态系统网络的层次性、幂律的度分布、鲁棒性、脆弱性与扰动恢复、时空动态性、网络与流的协同演化等性质和特征;建立了流域生态系统网络模型,并对生态与经济过程耦合机制以及基于生态系统网络的集成管理决策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网络 生态过程 社会经济过程 集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生态系统网络风险成因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兴元 于伟 易金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5,共3页
对品牌生态系统网络风险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从信息传递失真和漏损、系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核心品牌过度集权等10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品牌生态系统网络风险成因;提出了应从降低品牌生态系统的进出壁垒,促进系统要素的优化组合和系统的开放... 对品牌生态系统网络风险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从信息传递失真和漏损、系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核心品牌过度集权等10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品牌生态系统网络风险成因;提出了应从降低品牌生态系统的进出壁垒,促进系统要素的优化组合和系统的开放性,培育系统内部的相互信任和创新氛围,增加对系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的惩罚力度等方面,防范品牌生态系统网络风险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生态系统 品牌生态系统网络风险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珍稀濒危维管植物名录数据集
4
作者 苏文 张琳 任小丽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266-275,共10页
珍稀濒危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因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涵盖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 珍稀濒危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因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涵盖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和研究CERN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基于CERN植物物种名录数据集,加工生成了CERN珍稀濒危维管植物名录数据集,包含分布在14个生态站的189种珍稀濒危植物。本数据集数据来源可靠、加工方法合理,因此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可作为开展国家尺度植物多样性相关研究的基础数据,也可为生态站加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监测和利用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珍稀濒危植物 物种组成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20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典型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植被地上生物量数据集
5
作者 郭学兵 初玉 +5 位作者 杜明武 兰玉婷 马健 潘成臣 谭会娟 王小亮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50-63,共14页
植被生物量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交换的重要环节,是定量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草地、荒漠生态系统之间的反馈调节作用等的基础。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草地、荒漠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类型,本文选取中国生... 植被生物量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交换的重要环节,是定量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草地、荒漠生态系统之间的反馈调节作用等的基础。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草地、荒漠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类型,本文选取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中位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2个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海北站、内蒙古站)和5个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观测研究站(鄂尔多斯站、阜康站、临泽站、奈曼站、沙坡头站)的典型生态系统,对其按照CERN生态系统长期观测规范开展长期观测获取的植被地上生物量的2005–2020年间生长季的月动态实测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与质量控制,并开展了样方原始调查数据到样地尺度观测数据的统计计算,生成了植被地上生物量数据集,可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及植被保育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提供地面观测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区 草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月动态 植被地上生物量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站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集 被引量:5
6
作者 苏文 陈春兰 +17 位作者 党廷辉 樊月玲 郝翔翔 何永涛 况福虹 兰中东 李国振 李小军 李小丽 李玉强 热甫开提 苏永中 田振荣 王书伟 吴瑞俊 杨风亭 张玉铭 宗海宏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1期52-64,共13页
耕地有机碳是农田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耕地土壤分布广泛,土壤的区域异质性高,利用方式和种植制度复杂多样,因此研究耕地有机碳及储量的变化规律,摸清耕地土壤的固碳能力,认识耕地固碳与生产力保持的耦合机制,对中国来讲尤其重... 耕地有机碳是农田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耕地土壤分布广泛,土壤的区域异质性高,利用方式和种植制度复杂多样,因此研究耕地有机碳及储量的变化规律,摸清耕地土壤的固碳能力,认识耕地固碳与生产力保持的耦合机制,对中国来讲尤其重要。国内很多学者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文献报道的数据开展相关研究,但总体上看,系统的、长期的耕地土壤观测与试验数据相对缺乏。本数据集利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19个涵盖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站多年系统的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实测数据,结合有机碳估算模型,计算出2005–2015年来中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站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可以为更准确地估算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 农田生态系统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长期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孙传远 刘玉梅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59,共6页
学习科学的发展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用生态学的视野审视学习活动就产生了学习生态观。用生态学的整体性视角审视网络学习,也迫切需要人们去构建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但由此产生的诸如网络学习生态危机与平衡、网络学习中的情感交互... 学习科学的发展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用生态学的视野审视学习活动就产生了学习生态观。用生态学的整体性视角审视网络学习,也迫切需要人们去构建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但由此产生的诸如网络学习生态危机与平衡、网络学习中的情感交互、网络课程的生态设计与开发等新问题又需要人们进一步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生态 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生态系统 网络学习生态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测评与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喜艳 王美月 高嵩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8-74,共7页
为构建教育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测度指标体系,该文选取MOOCs这一典型的教育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获取数据,对其进行生态化程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分析系统的优势与漏洞;为了提高其生态化程... 为构建教育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测度指标体系,该文选取MOOCs这一典型的教育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获取数据,对其进行生态化程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分析系统的优势与漏洞;为了提高其生态化程度,提出了信息资源、信息人以及系统教学文化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网络信息生态系统 生态化程度 测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运行机理模型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为东 王萍 王益成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3,共5页
描述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要素组成并构建了概念模型,分析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从"实现、维持、恢复"3种机制一体化的视角归纳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平衡运行的驱动因子,利用系统动力学从整体上构建网络信息生态系... 描述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要素组成并构建了概念模型,分析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从"实现、维持、恢复"3种机制一体化的视角归纳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平衡运行的驱动因子,利用系统动力学从整体上构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模型。根据机理建立信息人行为规范化机制、利用本体描述不良信息、制定语义推理规则挖掘潜在不良信息、安装缺陷监测装置修复信息环境漏洞,优化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生态系统 信息生态 运行机理 模型 系统动力学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资源配置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明红 漆贤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6-179,共4页
为更好地探究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演化规律,揭示信息资源配置机理,利用多主体仿真技术构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信息资源配置模型。采用多主体仿真平台Netlogo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仿真模型能够实现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网络信息资... 为更好地探究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演化规律,揭示信息资源配置机理,利用多主体仿真技术构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信息资源配置模型。采用多主体仿真平台Netlogo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仿真模型能够实现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生态系统 信息资源配置 多主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振亭 王一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4-67,共4页
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是当前主要的网络学习环境模型,但当前的系统模型因缺乏稳定且可进化的基础设施而遇到了瓶颈,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通过分析研究现状及云计算特点,将云计算引入网络学习生态系统,设计出了1个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是当前主要的网络学习环境模型,但当前的系统模型因缺乏稳定且可进化的基础设施而遇到了瓶颈,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通过分析研究现状及云计算特点,将云计算引入网络学习生态系统,设计出了1个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基础设施 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发展概况 被引量:13
12
作者 卢康宁 段经华 +3 位作者 纪平 李惠鑫 陈欢欢 杨振寅 《温带林业研究》 2019年第3期13-17,共5页
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是对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典型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地段建立长期定位观测设施,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在自然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的变化过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以... 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是对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典型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地段建立长期定位观测设施,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在自然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的变化过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以阐明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演替的内在机制。单个站点的长期定位观测、实验和研究往往具有其局限性,难以揭示更普遍性的规律。多站联合,从站到网的模式成为生态定位观测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70年代,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网络化、全球化迅速发展。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是开展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平台,为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发展现状,本文从发展情况、取得成果等方面重点介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的三个主要网络: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CTERN)、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并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生态 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CTERN CERN CNE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长期观测数据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5005-5013,共9页
基于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方法,通过对应用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的文献进行分析,探讨长期观测数据的应用领域、具体用途、用户特点及不同生态站数据的应用状况与研究主题,以期为提高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 基于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方法,通过对应用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的文献进行分析,探讨长期观测数据的应用领域、具体用途、用户特点及不同生态站数据的应用状况与研究主题,以期为提高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长期观测数据的共享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长期观测数据的价值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长期观测数据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其应用学科领域以林业、农业基础科学为主,同时不断扩展到其他学科中,呈多元化态势;数据主要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模型模拟、人工林研究、水污染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小麦玉米研究、土壤水分研究等方面发挥作用;数据的主要用户群体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不同机构应用长期观测数据开展的研究各有侧重;各生态站的长期观测数据能够为揭示其所代表生态区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能量流动与养分循环的变化规律,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最后,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长期观测数据应用的相关方面提出几点建议:(1)健全数据引用机制,制定相应的科学数据引用和著录标准;(2)发挥生态网络长期观测数据优势,开展专题数据产品的生产,充分开发生态网络长期观测数据的潜在价值;(3)加大和稳定生态站的经费投入,提高生态站的观测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完善、优化生态站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长期观测数据 文献计量 数据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校园网络生态系统的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子贵 张丽娜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108,共3页
文章运用生态学定义校园网络中的各种要素及其关系,阐述了当前校园网络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最后探讨了高校相关部门在校园网络生态优化系统工作中的意义、作用和方式。
关键词 校园网络生态系统 定位 优化 高校相关职能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信息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明红 漆贤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9-174,共6页
从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构成出发,归纳影响信息资源配置的信息生态因子,提出3个假设。基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实际,构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信息资源配置结构方程模型,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模型... 从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构成出发,归纳影响信息资源配置的信息生态因子,提出3个假设。基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实际,构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信息资源配置结构方程模型,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网络信息资源、信息主体以及信息环境生态因子对信息资源配置效果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配置 网络信息生态系统 结构方程模型 网络信息主体 网络信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论生态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姚曦 晋艺菡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159,共9页
网络舆论危机频繁爆发给社会的稳定带来影响,网络舆论带来的社会风险成为国家层面和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预测网络舆论危机,应构建网络舆论生态系统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有网络舆论信息资源、网络舆论信息主体、网络舆... 网络舆论危机频繁爆发给社会的稳定带来影响,网络舆论带来的社会风险成为国家层面和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预测网络舆论危机,应构建网络舆论生态系统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有网络舆论信息资源、网络舆论信息主体、网络舆论信息无机环境和网络舆论信息社会环境4个一级指标,下设14个二级指标及42个三级指标。由其权重可以发现,舆论信息主体在风险评估与治理的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具有权威身份与专业属性的信息生产者;涉及公共安全、民生等迫切的生理需求的信息更易引发舆论风险;信息挖掘技术要素在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高于媒介要素本身;有强制性与针对性的网络立法能更有效地控制网络舆论危机。这些发现与前人研究注重网络信息的观点存在一定出入,为网络舆论风险研究的深化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相关管理部门对网络舆论风险进行评估与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风险 网络舆论生态系统 网络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生态与环境中心完成阿拉木图分中心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网络巡查和维护
17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1-941,共1页
2017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雷加强研究员、副所长吉力力·阿不都外力研究员访问中科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亚中心")阿拉木图分中心,访问之际与阿拉木图分中心哈方主任Saparov Abdulla院... 2017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雷加强研究员、副所长吉力力·阿不都外力研究员访问中科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亚中心")阿拉木图分中心,访问之际与阿拉木图分中心哈方主任Saparov Abdulla院士一同听取中亚中心徐俊荣副研究员等人员对生态系统网络巡查的汇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网络 阿拉木图 分中心 中亚 观测网络 巡查 环境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的创新教育网络生态系统设计
18
作者 曲佰玲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09-111,共3页
针对创新教育网络生态系统信息少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的创新教育网络生态系统。该系统硬件部分包括扩展板设计、微处理器设计、电路设计和控制器设计。系统的软件部分整合创新教育网络生态信息,建立虚拟仿真环境与系统数据库,... 针对创新教育网络生态系统信息少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的创新教育网络生态系统。该系统硬件部分包括扩展板设计、微处理器设计、电路设计和控制器设计。系统的软件部分整合创新教育网络生态信息,建立虚拟仿真环境与系统数据库,将创新教育网络生态数据存入到数据库中,并提供评分标准,以此完成基于虚拟仿真的创新教育网络生态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基于虚拟仿真的创新教育网络生态系统比传统系统信息丰富,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网络生态系统 系统设计 虚拟仿真 数据库建立 信息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6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水体酸碱度和总溶解性固体数据集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旭艳 唐新斋 +38 位作者 朱治林 袁国富 张心昱 王娇 孙晓敏 常学向 程一松 褚国伟 戴冠华 杜娟 傅伟 郭小伟 郭永平 何其华 姜峻 蒋正德 来剑斌 兰中东 李少伟 李伟 林静慧 林永标 刘文杰 刘晓利 刘新平 刘勇刚 路永正 鲁志云 苏宏新 唐家良 汪金舫 王小亮 杨风亭 尹春梅 张志明 张志山 赵常明 赵成义 朱睦楠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3期245-256,共12页
水体的酸碱度(pH)和总溶解性固体(TDS)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重要监测指标,可为生态系统水体质量长期变化研究提供重要数据。降水pH可以表征其是否为酸沉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pH则关系到水质是否对植物生长和动物饮用存在危害等... 水体的酸碱度(pH)和总溶解性固体(TDS)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重要监测指标,可为生态系统水体质量长期变化研究提供重要数据。降水pH可以表征其是否为酸沉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pH则关系到水质是否对植物生长和动物饮用存在危害等。TDS是表征水体溶解性固体总含量的指标,同样影响到植物根系的水分吸收和动物的生存分布。本数据集收集整理了CERN农田、森林、荒漠、草原、沼泽5种典型生态系统34个生态站2004-2016年降水、地表水、地下水pH和TDS数据。本数据集可为分析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酸碱度和TDS的时间变化和空间格局提供数据,可为研究中国典型生态系统水质酸碱度和盐碱化的长期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 生态 酸碱度(pH) 总溶解性固体(TDS) 降水 地表水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前景与未来——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强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I0006-I0006,共1页
基于生态学的现代教学理论是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宏观、微观的视角讨论教育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实践方法,以解决现阶段教学生态失衡现象,促进教育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 基于生态学的现代教学理论是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宏观、微观的视角讨论教育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实践方法,以解决现阶段教学生态失衡现象,促进教育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研究》(吴满意、宁文英、王欣玥,人民出版社2019版)以互联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为研究内容,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全书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对网络生态系统的生成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生态定位进行介绍;第二部分系统性的介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历史发展过程;第三部分则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加以讨论;第四、五、六部分分别介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属性、特征、结构、功能、运行与演化;第七部分指出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面临的困境,以及演化过程中的离散情况与系统畸变;第八部分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角度对其修复原则、目标与发展进行研究,最终构建文明健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学理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教学思想 失衡现象 可持续性发展 网络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研究 修复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