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8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机遇、困难与挑战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晓霞 冷疏影 +4 位作者 张亮 庄志猛 沙忠利 魏皓 孙松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有效评估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人类不居住在海洋中,所以不可能通过我们自身的感受和观察来了解海洋的状态,我们对海洋的深入了解只能来自对海洋的观测。开...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有效评估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人类不居住在海洋中,所以不可能通过我们自身的感受和观察来了解海洋的状态,我们对海洋的深入了解只能来自对海洋的观测。开展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估这一重大科学目标驱动下的海洋生态系统观测,是支撑健康海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对中国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如何建立支撑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估的海洋综合观测方案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在综合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现状、存在问题与健康评估需求的基础上,建议基于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估重大科学考察航次方案,选取中国近海重点区域和断面,基于历史观测资料整合研究,提出中国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关键指标,构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技术体系和模式,确定明晰近海生态特征所需观测的空间范围、典型断面和时间频率,在中国近海选定的固定断面观测,精准获取相关资料并开展验证;评估中国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健康海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观测 健康评估 健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视角的流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
2
作者 郭曼曼 路旭 马青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48,共9页
【目的】生态修复从传统模式转向国土空间尺度后,其成效评估亟需兼具全面性和有效性的指标和方法。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的引入,不仅有益于流域生态修复的成效评估,更能为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策略和方法。【方法】综合运用景观... 【目的】生态修复从传统模式转向国土空间尺度后,其成效评估亟需兼具全面性和有效性的指标和方法。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的引入,不仅有益于流域生态修复的成效评估,更能为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策略和方法。【方法】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InVEST模型、均方根偏差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辽河干流流域2000—2020年的生态修复成效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流域生态修复在生态要素、生态空间格局和水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均取得积极成效,但在水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以水质净化为主的生态空间布局策略是导致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上升的重要原因。【结论】未来,将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纳入成效评估体系,有助于推动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多目标协同发展;以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为重要方式,有助于提升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整体效率和人类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流域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强度 成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量测与动态评估方法
3
作者 杨春宇 葛鹏 +3 位作者 陈梅 尤碧莹 陈子远 丁宇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17-6230,共14页
旨在科学量测与评估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状态,以推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首先,基于系统科学研究范式探寻旅游生态系统演化发展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点与均衡状态,尝试构建一个基于“自然利用效率子系统”和“社会公平发展子系... 旨在科学量测与评估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状态,以推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首先,基于系统科学研究范式探寻旅游生态系统演化发展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点与均衡状态,尝试构建一个基于“自然利用效率子系统”和“社会公平发展子系统”的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理论演化模型。尔后,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包含9个维度的量测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极差法和模糊聚类法量测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实际演化状态。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丹霞(贵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空间均衡”实测状态值与理论值,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构建的理论演化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案例地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轨迹,实测状态值围绕演化理论值呈现短期振荡,长期“S”型演化特征;(2)根据理论模型测算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的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周期约为50年。其中,2000—2020年期间,中国丹霞(贵州赤水)历经滞后-过载-平衡的演化过程。与案例地“空间均衡”演化理论值相比,实测状态值呈现“进慢则退”的趋势;(3)中国丹霞(贵州赤水)2000年旅游生态状态指数处于0.089—0.180之间(五级),经过近20年的逐步恢复,截至2020年其生态状态指数已经恢复至0.2362(三级)以上。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拟合与动态评估,推动该领域研究从单一的静态评估向多样化、动态化和定量化转变,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理论和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系统 空间均衡 LOGISTIC曲线模型 动态评估 演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生态系统碳汇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义祥 林怡 叶菁 《中国茶叶》 2025年第10期11-16,共6页
茶园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精确评估茶园碳汇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文章综述了茶园碳汇评估的样地清查法、模型法、涡度相关法和遥感监测法等主要方法,分析了其原理、优缺点及适用... 茶园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精确评估茶园碳汇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文章综述了茶园碳汇评估的样地清查法、模型法、涡度相关法和遥感监测法等主要方法,分析了其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方法适配性低、数据获取难和模型通用性差等挑战。未来研究应融合多种方法建立综合评估体系,加强长期监测与动态评估,开展大尺度监测评估,并深化茶园碳汇潜力评估,以期为准确估算茶园生态系统碳汇和支撑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生态系统 碳汇评估 样地清查法 遥感监测法 涡度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综合利用对土壤肥力及农田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评估
5
作者 沈鑫 《新疆农机化》 2025年第4期27-30,共4页
为解决秸秆大量堆积和焚烧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土壤肥力下降问题,本文采用试验法评估秸秆还田、秸秆覆盖、秸秆生物制炭等综合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及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综合利用能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为解决秸秆大量堆积和焚烧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土壤肥力下降问题,本文采用试验法评估秸秆还田、秸秆覆盖、秸秆生物制炭等综合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及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综合利用能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另外,该利用方式还可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升作物产量,同时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 土壤肥力 农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东军 钟林生 +1 位作者 杜傲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21-3031,共11页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功能中获得的精神文化惠益。国家公园兼顾科研、教育、游憩等文化服务,其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可为国家公园的政策制定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参考。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总结生态系统文化...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功能中获得的精神文化惠益。国家公园兼顾科研、教育、游憩等文化服务,其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可为国家公园的政策制定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参考。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总结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内容分类及其价值评估方法,概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主要文化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研究现状,从评估对象、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转化等方面提出研究展望。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价值评估方法分为陈述偏好法与显示偏好法、价值量与物质量方法;国家公园的主要文化服务包括科研、教育和游憩,其价值评估对象及评估内容不断丰富,所用方法也呈现多样化态势,价值量与物质量的评估结果为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提供多元化视角。丰富多评估对象的案例对比研究、拓展多元文化服务价值评估、促进物质量与价值量评估方法的融合与创新使用,拓展文化服务价值评估的实践指导意义,是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地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乡土植被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苑升旺 赵博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2,共10页
内蒙古自治区具有独特的草原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养分循环以及提供畜牧业支持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生态系统服务面临诸多挑战。选取内蒙古地区的呼伦贝尔草原、希拉穆仁草... 内蒙古自治区具有独特的草原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养分循环以及提供畜牧业支持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生态系统服务面临诸多挑战。选取内蒙古地区的呼伦贝尔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克什克腾草原及科尔沁草原5大代表性草原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评估各草原区的草原供给服务(年产草量)、土壤质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以及生物多样性。对多种建群种植被下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呼伦贝尔草原在年产草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方面表现最优,而锡林郭勒草原尽管载畜量最高,其土壤养分和生物多样性却相对较低。羊草群落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百里香和羊草的全氮含量高,羊草的全磷含量也最高,显示出建群种对土壤养分的重要影响力。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呼伦贝尔草原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最高。建议对生物多样性高、土壤质量好的区域实施生态保护措施;对土壤养分较低、生物多样性差的区域采取恢复措施,如禁牧、轮牧和人工播种等,同时加强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放牧,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长期生态监测和社区参与,可持续有效地管理内蒙古草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植被 生态系统服务 评估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模型在生态系统水文服务评估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子萱 郑华 马金锋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阐述了生态系统水文服务的内涵和表征要求,并通过分析水文模型的输出指标,梳理其与生态系统水文服务之间的映射关系,明确水文模型可以支撑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系统总结多种水文模型在评估生态系统水文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 阐述了生态系统水文服务的内涵和表征要求,并通过分析水文模型的输出指标,梳理其与生态系统水文服务之间的映射关系,明确水文模型可以支撑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系统总结多种水文模型在评估生态系统水文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不同水文模型在原理、输出指标、时空尺度及可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上的差异;强调了水文模型在预测生态系统水文服务变化、探究服务形成机理及流域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最后从变革模型的计算模式、变革参数率定模式、整合受益者模块以及加强模型间耦合4个角度指出了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促进水文模型深入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水文服务 生态系统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养模式稻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9
作者 李如龙 何楚 +4 位作者 罗颖 汪金平 曹凑贵 刘娟 江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03,共13页
为探究不同种养模式稻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功能差异,通过田间试验,以水稻单作模式(monoculture,CK)、稻-虾模式(rice-crayfish coculture model,RC)、稻-鸭-虾单元格投放模式(rice-duck-crayfish unit release model,CRXD)、稻-鸭-虾... 为探究不同种养模式稻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功能差异,通过田间试验,以水稻单作模式(monoculture,CK)、稻-虾模式(rice-crayfish coculture model,RC)、稻-鸭-虾单元格投放模式(rice-duck-crayfish unit release model,CRXD)、稻-鸭-虾“游牧鸭”模式(rice-duck-crayfish“nomadic duck”model,NRXD)、稻-鸭-虾大田块模式(rice-duck-crayfish large field block model,BRXD)5种稻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结果显示,CK、RC、NRXD、CRXD和BRXD稻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0.43万、13.60万、13.76万、14.06万、13.97万元/hm2,与CK相比,稻田种养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均增加32.8%。5种稻田模式生态系统中生态价值占总价值的70.3%~81.0%,其中以气候调节功能价值最高,RC、NRXD、CRXD和BRXD的固碳释氧价值分别为6527.48、6609.40、6593.01和6519.91元/hm2。综合分析13项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4种稻田种养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稻-鸭-虾单元格投放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为14.06万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种养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服务功能价值 服务价值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
10
作者 窦婷婷 赵晨森 +3 位作者 牛健植 伦小秀 蔺星娜 杨涛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4-275,共12页
[目的]揭示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2005-2020年健康状况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区域差异及影响因子解释力。[方法]构建以“地理环境-植被结构-生态压力-植被功能”为准则层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应用熵权-TOPSIS法,计算指标权重并评价北... [目的]揭示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2005-2020年健康状况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区域差异及影响因子解释力。[方法]构建以“地理环境-植被结构-生态压力-植被功能”为准则层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应用熵权-TOPSIS法,计算指标权重并评价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分析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探究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聚集和区域差异。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中的单因子探测和交互探测模块,量化各指标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的解释力。[结果] 1)2005-2020年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现阶段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以中等健康和较好健康为主,二者面积占比分别为41%和48%,空间上呈远城区高、近城区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持续向好,2015-2020年变化尤为明显,优等健康地区占比从2.43%升至18.65%。研究区莫兰指数在2005-2020年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表现出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特征,显著性空间类型以正相关为主,HH型和LL型分别为41.8%和30.8%,占显著性类型总数的79.6%。3)以乡镇为单位展示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怀柔、密云和延庆地区的生态健康水平较高,而丰台、海淀和石景山区的森林健康状况相对较差。4)土壤保持、LAI、NDVI、乔木盖度、人口密度为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主导因子,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2005年由GDP和土壤保持主导,2010-2015年由LAI和土壤保持主导,2020年由土壤保持与空气净化主导。[结论] 2005-2020年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断好转,生态服务功能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中的影响力逐渐显现。在今后森林经营和管护中,需要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及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森林生态系统 健康评估 熵权-TOPSIS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及发展趋势综述
11
作者 罗翔骏 胡玉鹏 +3 位作者 张先炳 李耕 杨胜发 李文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1,共6页
科学评估河流的健康状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河流生态系统。从理论、方法及标准等方面综述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最新进展。基于时空尺度,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的发展历程、指标体系、适用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 科学评估河流的健康状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河流生态系统。从理论、方法及标准等方面综述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最新进展。基于时空尺度,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的发展历程、指标体系、适用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讨论。还总结了中国现阶段不同层次的河流健康评估标准,分析了其差异性和改进方向。为克服现有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建议引入微生物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学等新型数据,并结合多源数据融合、动态模型和物联网等技术,逐步实现更精确的实时监测,以提升科学决策的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 区域性评估 流域整体性评估 河流健康评估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12
作者 戴金峰 乔江波 +3 位作者 朱绪超 朱元骏 贾小旭 邵明安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6,共9页
为探究近年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变化原因,分析权衡协同关系的动态规律,助力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研究了2010—2020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与4种... 为探究近年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变化原因,分析权衡协同关系的动态规律,助力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研究了2010—2020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与4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权衡协同关系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中的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功能先增加后减少,分别下降了31.93×10^(8) m^(3)与6.43×10^(8) t,碳储量无明显变化,生境质量评分保持在0.3左右,优秀面积减少1833 km^(2);②研究区整体空间分布为西北高、东南低,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高值区分布于山脉附近,以林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③多年来权衡关系为主导关系,协同关系存在于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以及碳储量与生境质量之间。综上,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林地面积的减少和气候条件的改变,未来应适当增加林地面积,建立林地面积预警红线,并建立气象动态监测机制,以应对极端气象条件,促进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权衡协同 InVEST模型 天山北坡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VES模型的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
13
作者 李嘉宁 姚磊 +3 位作者 刘凌宙 廉洁 李小马 甘德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7-1001,共15页
深入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其的感知,有助于全面地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元价值,为制定更加有效的区域发展规划与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简称“长株潭绿心”)为研究对象,利用SolVES模型评... 深入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其的感知,有助于全面地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元价值,为制定更加有效的区域发展规划与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简称“长株潭绿心”)为研究对象,利用SolVES模型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阐明不同利益相关者(居民和游客)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感知差异。结果表明:(1)长株潭绿心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以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健康疗养、休闲娱乐和文化价值为主,在空间上呈现不均匀分布特征,核密度分析显示,社会价值空间分布已呈现廊道趋势,但生态节点连接不足,廊道功能有待完善。(2)距A级景区距离、高程和坡度显著影响社会价值评估,距A级景区距离对模型影响较大且可提高评估准确性,高程60~80 m和坡度4°~10°范围是社会价值高度集中区。(3)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对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感知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居民对绿心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感知更强,更偏爱村落和居住地周边空间;而游客则倾向于旅游景区。(4)在社会价值内部权衡与协同上,从居民视角来看,生物多样性、文化价值与其他价值关联度低;从游客视角来看,休闲娱乐和美学价值高度相关,部分价值间呈现权衡关系。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结合社会价值考量的生态廊道建设方案及跨区域协调机制,旨在为国内外相似“城市群绿心”区域的规划管理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社会价值 价值评估 SolVES模型 长株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范式与框架构建
14
作者 李光 付意成 姜尚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0-491,514,共13页
针对当前流域水生态价值评估存在的理论割裂、方法固化及结果缺乏动态表征等问题,需构建整合性评估框架以弥补传统体系对生态系统整体性、动态演变及社会-文化价值的忽视。基于价值哲学、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及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构... 针对当前流域水生态价值评估存在的理论割裂、方法固化及结果缺乏动态表征等问题,需构建整合性评估框架以弥补传统体系对生态系统整体性、动态演变及社会-文化价值的忽视。基于价值哲学、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及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构建以“结构-过程-功能-服务-福祉”为主线的“三维-四层”动态评估体系,整合生态-物理、功能-服务、社会-经济三维度,贯通基础要素、过程核算、价值评估、决策应用四层级。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动态时序评估框架,用于分析价值流与生态系统健康之间的互相作用;整合多学科研究方法,建立涵盖生态、社会与文化核心维度的多元价值评价体系,并基于该体系阐释人类活动如何通过SES反馈机制影响区域价值的演变路径。该框架旨在为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补偿决策提供系统性的理论支撑,然而其实现仍面临多源数据融合、跨尺度模型耦合以及评估结果向政策转化等关键实施瓶颈,突破这些障碍是推动生态价值评估实现从理论构建到实践应用全链条贯通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理论框架 动态评估 多元价值 社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崩溃风险的华南沿岸海草床生态系统退化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奉龄洋 张典 +6 位作者 陈彬 阚志毅 林金兰 陈光程 马志远 方秦华 俞炜炜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7-2207,共11页
准确评估海草床生态系统的退化状况是制定有效保护和修复决策的基础.然而,现有的海草床生态退化评估多从健康的角度开展,忽略了退化的终点及其在退化过程中的临界水平.以生态系统崩溃作为退化终点,从生态风险角度,借鉴生态系统红色名录... 准确评估海草床生态系统的退化状况是制定有效保护和修复决策的基础.然而,现有的海草床生态退化评估多从健康的角度开展,忽略了退化的终点及其在退化过程中的临界水平.以生态系统崩溃作为退化终点,从生态风险角度,借鉴生态系统红色名录评估框架,综合考虑生境范围退化、非生物环境退化和生物过程退化三大准则,建立了海草床生态系统退化评估框架.并以华南沿岸14个海草床分布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估结果显示,唐家湾海草床达到极度退化水平,柘林湾等8处海草床为严重退化(57%),黎安港海草床为中度退化,流沙湾等4处海草床轻度退化(29%).在三大评估准则中,生物过程是华南沿岸海草床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从生态系统崩溃风险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海草床生态系统退化评估框架,为评估海草床乃至其他生态系统退化状态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重要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床生态系统 退化评估 生态系统崩溃 生态系统红色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区域海洋生态系统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16
作者 罗意 李亚楠 +3 位作者 董凤凤 潘奕陶 戴家银 唐建辉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3-882,共10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因其优异的疏水疏油性、耐酸耐碱性、抗氧化能力和表面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其中,全氟辛酸(PFOA)因其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被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清单。全氟聚醚羧酸(PFEC...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因其优异的疏水疏油性、耐酸耐碱性、抗氧化能力和表面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其中,全氟辛酸(PFOA)因其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被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清单。全氟聚醚羧酸(PFECAs)作为PFOA的替代品开始被生产和使用。莱州湾是我国近海水体中PFOA浓度最高的海域之一,但PFOA及PFECAs在莱州湾区域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莱州湾区域3个不同海域(莱州、龙口、长岛)的海洋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17种传统PFAS、5种全氟聚醚磺酸(PFESAs)和12种全氟聚醚羧酸(PFECAs)在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中的分布特征,并评估它们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中ΣPFAS浓度呈现莱州>龙口>长岛的规律。PFOA为各地区水体、沉积物、浮游生物中最主要的PFAS,但在无脊椎动物中除了PFOA外,短链全氟-2-甲氧基乙酸(PFMOAA)浓度也很高,鱼类中长链PFAS(C_(8)~C_(12)全氟羧酸)浓度很高。总体上,长链PFAS的生物富集因子(BAF)高于短链(其中全氟十一烷酸(PFUnDA)的BAF最大),但是无脊椎动物体内高浓度PFMOAA导致其BAF较高。PFAS人体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摄食莱州湾及周边各地区的水产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海洋生态系统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 分布特征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影像的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多要素综合评价
17
作者 郑凯恺 王继华 +3 位作者 莫德国 李华 关健 向中林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1,共9页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理论,分层次构建黄河流域济源段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NDVI、NDWI、TGSI、SWI等多指数和地形Slope参数合成影像,应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提取研究区主要生态参数,采用熵值法多要...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理论,分层次构建黄河流域济源段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NDVI、NDWI、TGSI、SWI等多指数和地形Slope参数合成影像,应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提取研究区主要生态参数,采用熵值法多要素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综合健康指数分别为0.313、0.540、0.575、0.557,研究区处于不健康、亚健康、健康、健康状态,整体呈变好趋势,指标权重贡献表现为灌木及草地指标>乔木林地指标>不透水面指标>植被覆盖度指标>种植耕地指标>裸地指标>水体指标,建议开展林草地绿化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 GF影像 熵值法 机器学习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10
18
作者 唐秀美 刘敏 +2 位作者 吴悠 淮贺举 刘新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974-5984,共11页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对保障区域生态质量、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定量化测算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区域生态质量的影响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为例,提出了国土综合整治...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对保障区域生态质量、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定量化测算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区域生态质量的影响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为例,提出了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评估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地类由于其质量不同,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距较大,研究提出了基于地类质量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方法,并据此测算了各地类通过整治修复质量的提升潜力;(2)贺州市整治修复前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411.80亿元,经过评估,整治修复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可以增加到458.06亿元,增加比例为11.23%。贺州市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潜力最大,其次是草地、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潜力在空间上呈现了东西两翼高于中部、南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的趋势;(3)贺州市各区县整治修复潜力差距较大,潜力最大的为八步区和昭平县,潜力提升比例最高的是富川县,不同区县可以根据结果确定整治修复的工程布局。研究结果对于区域国土空间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安排及整治修复绩效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综合整治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睿飞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7期55-57,共3页
该文概述了森林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重点分析了其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服务功能,并探讨了评估这些服务功能的方法。作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载体,森林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养分循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人类提供... 该文概述了森林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重点分析了其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服务功能,并探讨了评估这些服务功能的方法。作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载体,森林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养分循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休闲游憩及生态教育的场所。该文利用物质量评估法、价值量评估法和能值分析法,从不同角度对森林资源的价值进行了评估。由于森林资源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现有的评估方法仍无法完全准确地衡量其综合价值。基于此,该文建议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综合评估方法,以更系统地揭示森林资源的多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朝远 陶韬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典型国有林场为例,构建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经济价值量化、生态功能对比和服务价值计算等方法,系统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系统服...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典型国有林场为例,构建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经济价值量化、生态功能对比和服务价值计算等方法,系统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显示:经生态修复后,研究区域碳固定服务价值年均增加32.5%,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提升27.8%,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改善18.6%。不同修复模式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显著差异,综合生态修复模式的服务价值显著高于单一修复模式。研究还发现,生态修复工程不仅能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国有林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