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英罗湾不同潮位红树林-滩涂系统碳密度差异
被引量:
10
1
作者
陈瑶瑶
张雅松
+2 位作者
娄铎
于晨曦
管东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4-1140,共7页
自然生长的红树林植被生物量及土壤碳密度沿着海岸潮滩的分布存在异质性和不确定性,而目前对于潮滩高程间的异质性及不确定性的原因研究还比较少。以广东英罗湾自然分布的红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潮滩高程红树林群落碳储量,对自...
自然生长的红树林植被生物量及土壤碳密度沿着海岸潮滩的分布存在异质性和不确定性,而目前对于潮滩高程间的异质性及不确定性的原因研究还比较少。以广东英罗湾自然分布的红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潮滩高程红树林群落碳储量,对自然分布的不同潮位红树林碳储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低潮位、中潮位、高潮位红树林植被生物量分别为(67.39±3.51)、(150.67±22.29)、(364.14±64.82)t·hm^-2。(2)低潮位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为13.50g·kg^-1,中潮位为17.25 g·kg^-1,高潮位为32.87 g·kg^-1。高潮位红树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大于中低潮位。(3)生态系统碳密度在低潮位、中潮位、高潮位分别为(117.63±12.10)、(159.68±15.06)、(312.06±44.23) t·hm^-2。(4)不同潮位土壤盐度均值介于17.83‰-32.67‰,容重均值介于0.78-1.10 g·m^-3,pH均值介于4.84-5.75,总氮(TN)质量分数介于1.32-1.85 g·kg^-1,总磷(TP)质量分数介于0.18-0.35 g·kg^-1,除容重、pH外,其他指标均呈现随潮滩高程增加而增加的规律。(5)植被生物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总氮、总磷、盐度呈显著性相关,与pH呈显著性负相关。潮滩高程的变化是影响红树林碳汇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能够为区域红树林的碳汇作用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潮位
生态系统碳密度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丁香公园4种典型人工绿地群落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顾韩
施芋宇
+1 位作者
刁洁
刘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7-1424,共8页
城市公园绿地在降低城市碳浓度方面备受关注,采用标准木解析法与剖面调查法,研究哈尔滨丁香公园4种典型人工绿地群落(落叶松林群落、白桦林群落、丁香群落与草地群落)的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及分布格局,揭示寒地公园绿地植物群...
城市公园绿地在降低城市碳浓度方面备受关注,采用标准木解析法与剖面调查法,研究哈尔滨丁香公园4种典型人工绿地群落(落叶松林群落、白桦林群落、丁香群落与草地群落)的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及分布格局,揭示寒地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碳密度差异,并定量评价4种典型人工绿地群落的碳储量与固碳能力.结果表明:(1)丁香公园4种人工绿地群落生物量差异显著,落叶松林群落植被生物量最大,白桦林群落次之,草地群落最低.针叶类群落生物总量高于阔叶类植物群落,不同层次植被生物量差异受群落结构影响明显.(2)4种人工绿地群落的植被碳密度分布在(0.50±0.03)~(9.15±0.08)kg/m2之间,呈现出由单一结构向复合结构绿地递增的趋势.(3)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在(19.11±6.26)~(28.28±4.55)kg/m2之间,公园绿地群落土壤高碳层均分布在10~20 cm土层,10~50 cm空间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碳密度呈递减分布趋势.有机碳分布差异主要由0~30 cm各土壤层中碳密度决定.(4)不同类型绿地生态系统碳密度相近,群落层次越复杂,植被碳密度在生态系统中的占比越高,碳密度在(28.78±4.55)~(31.49±3.31)kg/m2之间,土壤碳密度占比(82.77%)高于植被碳密度占比(17.23%).研究显示,适度增加阔叶林与针叶林群落比例,降低草地面积,可有效提高哈尔滨公园绿地碳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植被生物量
生态系统碳密度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英罗湾不同潮位红树林-滩涂系统碳密度差异
被引量:
10
1
作者
陈瑶瑶
张雅松
娄铎
于晨曦
管东生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4-114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09)
文摘
自然生长的红树林植被生物量及土壤碳密度沿着海岸潮滩的分布存在异质性和不确定性,而目前对于潮滩高程间的异质性及不确定性的原因研究还比较少。以广东英罗湾自然分布的红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潮滩高程红树林群落碳储量,对自然分布的不同潮位红树林碳储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低潮位、中潮位、高潮位红树林植被生物量分别为(67.39±3.51)、(150.67±22.29)、(364.14±64.82)t·hm^-2。(2)低潮位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为13.50g·kg^-1,中潮位为17.25 g·kg^-1,高潮位为32.87 g·kg^-1。高潮位红树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大于中低潮位。(3)生态系统碳密度在低潮位、中潮位、高潮位分别为(117.63±12.10)、(159.68±15.06)、(312.06±44.23) t·hm^-2。(4)不同潮位土壤盐度均值介于17.83‰-32.67‰,容重均值介于0.78-1.10 g·m^-3,pH均值介于4.84-5.75,总氮(TN)质量分数介于1.32-1.85 g·kg^-1,总磷(TP)质量分数介于0.18-0.35 g·kg^-1,除容重、pH外,其他指标均呈现随潮滩高程增加而增加的规律。(5)植被生物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总氮、总磷、盐度呈显著性相关,与pH呈显著性负相关。潮滩高程的变化是影响红树林碳汇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能够为区域红树林的碳汇作用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红树林
潮位
生态系统碳密度
土壤理化性质
Keywords
mangrove
tide level
ecosystem carbon density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X1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丁香公园4种典型人工绿地群落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顾韩
施芋宇
刁洁
刘畅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7-142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D1100104)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KJQN201900747)。
文摘
城市公园绿地在降低城市碳浓度方面备受关注,采用标准木解析法与剖面调查法,研究哈尔滨丁香公园4种典型人工绿地群落(落叶松林群落、白桦林群落、丁香群落与草地群落)的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及分布格局,揭示寒地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碳密度差异,并定量评价4种典型人工绿地群落的碳储量与固碳能力.结果表明:(1)丁香公园4种人工绿地群落生物量差异显著,落叶松林群落植被生物量最大,白桦林群落次之,草地群落最低.针叶类群落生物总量高于阔叶类植物群落,不同层次植被生物量差异受群落结构影响明显.(2)4种人工绿地群落的植被碳密度分布在(0.50±0.03)~(9.15±0.08)kg/m2之间,呈现出由单一结构向复合结构绿地递增的趋势.(3)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在(19.11±6.26)~(28.28±4.55)kg/m2之间,公园绿地群落土壤高碳层均分布在10~20 cm土层,10~50 cm空间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碳密度呈递减分布趋势.有机碳分布差异主要由0~30 cm各土壤层中碳密度决定.(4)不同类型绿地生态系统碳密度相近,群落层次越复杂,植被碳密度在生态系统中的占比越高,碳密度在(28.78±4.55)~(31.49±3.31)kg/m2之间,土壤碳密度占比(82.77%)高于植被碳密度占比(17.23%).研究显示,适度增加阔叶林与针叶林群落比例,降低草地面积,可有效提高哈尔滨公园绿地碳汇潜力.
关键词
城市公园
植被生物量
生态系统碳密度
群落
Keywords
urban park
vegetation biomass
ecosystem carbon density
community
分类号
X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英罗湾不同潮位红树林-滩涂系统碳密度差异
陈瑶瑶
张雅松
娄铎
于晨曦
管东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哈尔滨丁香公园4种典型人工绿地群落碳密度研究
顾韩
施芋宇
刁洁
刘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