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生产理论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框架的重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曦 梁松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268-8278,共11页
随着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范式转向,重新审视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框架这一研究工具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引入共同生产理论视角,运用归纳演绎法、逻辑推演法和比较分析法,提出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框架重构思路。研究认为:(1)人的主体性关... 随着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范式转向,重新审视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框架这一研究工具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引入共同生产理论视角,运用归纳演绎法、逻辑推演法和比较分析法,提出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框架重构思路。研究认为:(1)人的主体性关照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范式转向的重要特征,级联框架中人类活动反向作用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性级联关系缺失;(2)公众参与是级联框架不可或缺的因素,学术界对此的认知在不断深化,但缺乏系统理论指导,需要深度公众参与理论支撑;(3)共同生产理论是对传统公众参与的超越,为重构级联框架的问题求解提供了“利益相关者⁃生产场域⁃生产周期”三重关联性要素;(4)重构的级联框架蕴含“生态系统服务流⁃人类活动流”双向耦合关系,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框架 公众参与 共同生产理论 框架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级联评估框架及其规划应用——以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2
作者 陈凡 张军梅 +2 位作者 杨子江 马蕊 顾安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5-122,共8页
引入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模型,构建面向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分区管控的评估框架,并将框架应用于昆明市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根据框架,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居民福祉的影响,识别影响因素;依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相关要求,结合土地... 引入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模型,构建面向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分区管控的评估框架,并将框架应用于昆明市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根据框架,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居民福祉的影响,识别影响因素;依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相关要求,结合土地利用因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特征和公园功能分区,根据“二级三区”的模式划定二级保护区及3类生态管控单元;基于各单元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系统服务特征,从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建设和人为活动4个维度提出各单元管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模型 分区管控 详细规划 国家湿地公园 南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使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过程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冶凤 纪凤仪 +1 位作者 钟林生 吴必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538,共14页
已有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缺少对使用者视角和使用过程的分析。基于现有文化服务研究成果,以旅游者这类重要的文化服务使用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案例地,从旅游者主体视角出发,对其生成的网络游记文本进行质性分析,使用框... 已有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缺少对使用者视角和使用过程的分析。基于现有文化服务研究成果,以旅游者这类重要的文化服务使用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案例地,从旅游者主体视角出发,对其生成的网络游记文本进行质性分析,使用框架法构建理论框架以剖析旅游者使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过程。研究发现,可从使用客体、具身感知、意义生成三个阶段来理解旅游者使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过程。在旅游者使用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自然和生态系统作为使用客体,可分为地质地貌、生物生态、天气气象、人化自然、人文人工、复合对象,共6种类型;具身感知来自于旅游者视觉、体感、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感知;意义生成,即旅游者在使用文化服务过程中的具身体验、联想精神、信息流动、负面情感,且这些意义影响着使用客体功能的发挥。研究发现有助于提升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实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使用过程 旅游者 框架 武夷山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内涵解析与研究框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嘉怡 李国煜 +2 位作者 方晓倩 苏梦园 曹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881-6891,共11页
耕地是一个典型的半自然、半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已然成为耕地资源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然而,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更多遵循“分布格局-生态过程-服务水平-人类福祉”单向级联逻辑,较少关注耕地系统中自然生态与人类社... 耕地是一个典型的半自然、半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已然成为耕地资源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然而,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更多遵循“分布格局-生态过程-服务水平-人类福祉”单向级联逻辑,较少关注耕地系统中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的交互关系。基于以“资源单元、资源系统、使用者、治理系统”为主体的社会-生态系统一般分析框架,构建了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分析框架,提出以“背景诊断-交互分析-机制揭示-治理路径”为脉络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研究的理论逻辑与研究框架,有助于阐明耕地生态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交互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和权衡关系及其与人类福祉的相互影响,揭示处于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以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为抓手的耕地生态系统演化与发展的因果机制、反馈机制,进而丰富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人地关系理论,为促进耕地多功能保护、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耕地保护 研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与服务评估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尚伟 孙振凯 +4 位作者 张群 王成 刘颂颂 沈德才 林若宜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62-70,共9页
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和市民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站)观测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强化城市站观测数据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合理利用观测数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 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和市民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站)观测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强化城市站观测数据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合理利用观测数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站的管理和观测研究实践,针对目前城市站数据观测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其次在梳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观测指标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观测数据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框架,以提升观测数据的利用价值,提高城市站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最后从提升城市站观测数据质量、丰富观测研究成果类型,以及服务评估框架的可行性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站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长期定位观测指标 生态服务评估指标 服务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月 甄峰 +1 位作者 宁雷 顾思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兰西城市群是黄河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为给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和推进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及理论参考,对该城市群的基础条件、空间保障能力、产业支撑水平、... 兰西城市群是黄河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为给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和推进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及理论参考,对该城市群的基础条件、空间保障能力、产业支撑水平、环境承载能力等已有研究进行梳理,阐述了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联系,通过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框架,建立城市群由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向“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功能转化的路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重点在于:保障生态系统支持服务功能,以筑牢一体化地缘环境基础;发挥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功能,以破解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约束;释放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潜力,以加快自然资本绿色价值转化;赋能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以良好生态增进民生福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高质量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转化 研究框架 兰西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蓝绿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楚晗 王国玉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29,共9页
【目的】社区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的最小社会空间单元,其蓝绿空间是居民体验自然和享受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供应的重要载体。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城市尺度的蓝绿空间ES供需研究及其评价,缺乏对社区尺度下不同类型ES供需特征... 【目的】社区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的最小社会空间单元,其蓝绿空间是居民体验自然和享受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供应的重要载体。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城市尺度的蓝绿空间ES供需研究及其评价,缺乏对社区尺度下不同类型ES供需特征、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的揭示。【方法】以社区蓝绿空间的定义、ES类型和供需为检索主题,利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共计455篇国内外相关论文进行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选取其中62篇作为核心案例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结果】社区蓝绿空间ES供需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研究热点因区域而异。供给主要受生物物理特征影响,如植被面积、类型和结构;需求受人口规模、密度等客观因素和居民偏好、满意度等主观因素影响。基于供需水平和供需效度2个方面,对供需关系评价方法进行梳理,提出了以供需关系识别、评价、匹配为核心的社区蓝绿空间ES供需级联研究概念框架。【结论】构建的供需研究概念框架可为系统性研究社区蓝绿空间ES供需关系提供思路借鉴,有助于促进社区蓝绿空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空间高效利用,助力社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共同缔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区 蓝绿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研究 概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框架构筑 被引量:42
8
作者 徐丛春 韩增林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A10期199-202,共4页
当前,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日益受到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对于它的定量评估已成为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基础上,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加以探讨,并根据Costanza等人的研究成果选取指标,尝试建... 当前,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日益受到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对于它的定量评估已成为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基础上,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加以探讨,并根据Costanza等人的研究成果选取指标,尝试建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估算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研究框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3
9
作者 赵雪雁 徐中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118,共7页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作为一种将外在的、非市场环境价值转化为当地参与者提供生态服务(ES)的财政激励机制而备受世界关注,目前已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概括介绍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内涵,阐释其基本思想的基础...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作为一种将外在的、非市场环境价值转化为当地参与者提供生态服务(ES)的财政激励机制而备受世界关注,目前已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概括介绍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内涵,阐释其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研究框架,指出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研究应关注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外溢影响范围、利益攸关方、支付系统、项目效率等维度,其中确定所提供的生态服务是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基础和前提,外部性的溢出范围是确定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成本的最重要变量,支付系统是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机制的关键。利用国内外案例,对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研究的主要维度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比分析了使用者付费与政府付费生态系统服务付费项目的差异。最后,讨论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研究框架 主要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诊断框架及案例剖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文博 王阳 李双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60-2469,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目前已成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之一。参考Ostrom的社会-生态系统诊断框架,提取并总结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执行效率的变量,建立了适合区域特点的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并以哥斯达黎加(PSA)项目和中国退耕还林工程为例,...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目前已成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之一。参考Ostrom的社会-生态系统诊断框架,提取并总结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执行效率的变量,建立了适合区域特点的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并以哥斯达黎加(PSA)项目和中国退耕还林工程为例,探讨了该评估体系在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效率诊断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依据该评估体系,未来中国在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付费项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市场机制、实施多样化的付费方式;付费标准应考虑区域特征和供给方特征;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付费项目的第三方监督和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诊断框架 退耕还林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综述
11
作者 陈宇龙 杨青 +1 位作者 刘耕源 杨志峰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54-165,共12页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的“水库”价值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主体复杂、生态效益与核算边界多元,其价值核算方法仍存在诸多挑战,使得建立在其准确计量基础上的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保护与修复...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的“水库”价值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主体复杂、生态效益与核算边界多元,其价值核算方法仍存在诸多挑战,使得建立在其准确计量基础上的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保护与修复难以有效开展,阻碍了国家公园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程。基于此,首先厘清现有研究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元受益主体、多尺度生态效益、多边界评估框架,综述现有研究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并总结其优势与挑战,进一步结合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制指出其对核算研究的启示。可为后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水生态系统管理与保护等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热带雨林 生态系统服务 受益主体 生态效益 价值核算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平衡的公园绿地配置研究框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颂 杨莹 颜文涛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3期14-18,共5页
公园绿地作为重要的公共生态产品,其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文化休闲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强调公园绿地规模数量和空间形态的布局原则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公园绿地文化服务供需平衡为导向,... 公园绿地作为重要的公共生态产品,其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文化休闲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强调公园绿地规模数量和空间形态的布局原则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公园绿地文化服务供需平衡为导向,初步建立综合数量均衡、效度满意度和空间匹配3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提出完善公园绿地文化服务供需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供需服务流机制、集成供需平衡分析框架等方面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供需平衡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科学衡量自然对人类的贡献——一个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双成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35,共8页
人与自然关系贯穿人类文明演进的全过程,与自然冲突对立抑或和谐共生均对人类福祉影响重大。面对自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下降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可持续... 人与自然关系贯穿人类文明演进的全过程,与自然冲突对立抑或和谐共生均对人类福祉影响重大。面对自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下降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基于衡量"自然对人类贡献"的研究框架,需要重新认识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的作用,识别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客观厘定地球界限和社会界限阈值,科学度量安全运行空间变化特征,稳步探寻绿色可持续的最优发展路径,以为我国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有效开展国土空间治理、保障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自然对人类贡献 社会-生态系统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视域下的旅游导向型城镇化:框架与展望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钟莉娜 滕菲菲 +1 位作者 李正欢 王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30-2140,共11页
中国正经历着大范围的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现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系统健康密切相关,虽然号称“无烟工业”,但其迅速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不容忽视。生态系统服务为客观量化评估自然资源对人类福祉的贡献提供了综合视角,是目前国际上地球系... 中国正经历着大范围的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现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系统健康密切相关,虽然号称“无烟工业”,但其迅速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不容忽视。生态系统服务为客观量化评估自然资源对人类福祉的贡献提供了综合视角,是目前国际上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在旅游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功能的研究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正确认知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旅游导向型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旅游业与城镇的发展基于生态系统,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推动了旅游业与城镇的发展,三者是相互博弈又相互寻求协同发展的过程。本文以武夷山市为例,在识别旅游导向型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基础上,搭建了生态系统服务视域下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研究框架,提炼了生态系统服务视域下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未来生态系统服务视域下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深化研究方向:(1)生态系统服务中文化服务的研究与量化;(2)旅游导向型城镇化进程中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3)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效应;(4)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城镇化发展的区域调控与应用决策整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研究框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景观异质性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卢训令 刘俊玲 丁圣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4602-4614,共13页
农业景观是人类生活所需资料的最主要来源地,农业景观及其提供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是影响人类福祉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系统梳理了景观异质性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相关研究,总结指出:(1)农业景观格局变化会强烈的... 农业景观是人类生活所需资料的最主要来源地,农业景观及其提供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是影响人类福祉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系统梳理了景观异质性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相关研究,总结指出:(1)农业景观格局变化会强烈的影响着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但总体上更关注了空间异质性,对于时间和功能异质性的研究仍需加强;(2)尺度效应、大尺度上景观背景的差异、种间差异、营养级联效应等会对景观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综合的、交互的影响效应。未来区域农业景观中如何通过景观构建和管理措施的施行来确保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持续稳定仍需进一步加强以下内容的研究:景观异质性变化在时间上和功能上的影响效应及其阈值的探讨;跨尺度、多因素、多物种类群与多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及其交互作用;不同生物类群和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景观异质性提高与有效生境面积下降及其引起的生物随机丧失间的权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异质性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 尺度效应 时滞效应 种间差异 营养级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网络规划:由空间结构优先转向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生态空间体系构建 被引量:36
16
作者 申佳可 王云才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0期37-42,共6页
城市扩张带来的生境破坏及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下降导致城市生态风险加剧。景观生态网络规划成为解决这一矛盾并响应国家生态文明政策的主要途径。基于对现有景观生态网络规划方法及其不足的梳理,提出构建以生态系统服务绩效提升为目标,基... 城市扩张带来的生境破坏及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下降导致城市生态风险加剧。景观生态网络规划成为解决这一矛盾并响应国家生态文明政策的主要途径。基于对现有景观生态网络规划方法及其不足的梳理,提出构建以生态系统服务绩效提升为目标,基于融合功能与结构空间优先级的景观生态网络整体优化的概念与方法框架。该框架回应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对生态空间体系规划的新需求,并强调了4个核心策略:基于城市生态问题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诊断、整合生态资源供给与人类社会需求的生态源识别、遵循生态系统服务交付过程并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的廊道提取与网络结构修正、兼顾网络功能与结构价值最大化的生态用地多情景开发,以探索适应城市扩张、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绩效的生态网络规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生态网络 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优先级 生态空间体系 景观绩效提升 方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媒介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17
作者 吴舒尧 李双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3-1136,共4页
通过总结已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发现大多数研究未考虑不同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湖泊、溪流等)的组分、结构以及所处环境的差异,无法有效地反映不同生态系统产生的不同生态过程与服务。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为媒介,从服务传递... 通过总结已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发现大多数研究未考虑不同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湖泊、溪流等)的组分、结构以及所处环境的差异,无法有效地反映不同生态系统产生的不同生态过程与服务。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为媒介,从服务传递媒介角度建立以水、岩石和土壤、大气、生物系统及生态系统整体为媒介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以水为媒介的服务有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等,以岩石和土壤为媒介的服务有土壤形成和土壤保持等,以大气为媒介的服务有固碳释氧和空气净化等,以生物为媒介的服务有食物生产和生物控制等,基于生态系统整体作为媒介的服务有景观美学和休闲娱乐等。以期用此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框架更有效地研究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特征,以及相同类型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共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传递媒介 服务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生态服务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 被引量:42
18
作者 彭保发 郑俞 刘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1-367,共7页
在深入阐明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以生态服务流为纽带形成的反馈机制,提出基于驱动(Driver)-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区域生态安... 在深入阐明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以生态服务流为纽带形成的反馈机制,提出基于驱动(Driver)-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该框架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和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形成的机制,拓展区域生态安全评估、生态安全格局维持和提升的视野。当前,耦合生态服务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有3个关键的前沿议题:(1)生态服务需求和生态服务供给的空间耦合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2)维持生态系统服务流网络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人类活动阈值;(3)耦合人类生态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DPSIR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游憩服务流与服务级联研究——以秦皇岛碣石山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光子 蔡君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理解游憩服务流动机制与服务级联对于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福祉协同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文章在明确游憩服务流与服务级联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游憩服务级联模式,即以游憩资源-服务潜力-游憩服务-使用者受益-福祉形成5个阶段来理解从... 理解游憩服务流动机制与服务级联对于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福祉协同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文章在明确游憩服务流与服务级联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游憩服务级联模式,即以游憩资源-服务潜力-游憩服务-使用者受益-福祉形成5个阶段来理解从游憩服务供给到人类福祉的过程;应用成本距离法和栅格耗费距离法,结合问卷调查与可达性和人口密度分析,对秦皇岛市碣石山风景区的市域尺度和区域尺度游憩服务流形态特征和流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服务流模式主要有3种,即碣石山—秦皇岛模式,通过田园观光等游憩服务提供身心放松等最直接的收益形式;碣石山—秦皇岛—京津冀模式,作用于从身心健康到自我实现各个层级的福祉;碣石山—京津冀模式,以放松解压、锻炼身体为主要的游客受益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服务 服务级联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风景区可达性 碣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资产核算的关键问题——从关键性概念辨析到级联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翠红 高宇 +2 位作者 白驹 杜娟 李广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8-166,共9页
生态资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国内外在生态资产核算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实验性的探索阶段,关键性概念混淆、级联关系交织不清等问题仍是限制生态资产核算相关研究深入开展的关键问题。论文以支撑构建科学的生态... 生态资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国内外在生态资产核算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实验性的探索阶段,关键性概念混淆、级联关系交织不清等问题仍是限制生态资产核算相关研究深入开展的关键问题。论文以支撑构建科学的生态资产核算体系为目标,对生态资产核算过程中关键性概念的渊源、内涵、范畴进行了系统梳理、辨析和界定,提出级联框架构建的尺度效应,探讨了生态资产与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的复合关系,并搭建了生态系统—人类福祉实现的级联框架,明晰了关键性概念之间的级联关系,并明确了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等新兴术语在级联关系中的扩展位置,为构建可靠性、可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生态资产核算框架体系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产 生态资本 生态系统 核算 级联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