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系统敏感性与服务功能的桂林喀斯特景观资源分区治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涂纯 罗为群 +5 位作者 陈雅祺 吴泽燕 胡兆鑫 刘绍华 马琪 覃礼堂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9-1854,共16页
【研究目的 】桂林是全球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近年来因人类活动导致的喀斯特景观资源退化严重,开展桂林喀斯特景观资源评价与治理研究,对于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 【研究目的 】桂林是全球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近年来因人类活动导致的喀斯特景观资源退化严重,开展桂林喀斯特景观资源评价与治理研究,对于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 】以桂林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研究区,选取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利用、岩性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选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地貌景观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结果 】研究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敏感性以轻度和一般敏感性为主,占区域喀斯特总面积的67.04%~76.24%,土地利用和岩性敏感性以高度和极敏感占主导,占比52.12%~62.21%;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表现为一般重要,占比36.23%~51.87%,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地貌景观表现为高度重要,占比37.99%~44.26%。基于生态系统敏感性与服务功能综合计算的景观保护重要性显示为中等以上等级,其面积占区域喀斯特总面积的83.57%。【结论 】依据景观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农林景观功能提升区、湿地与水景观修复区、矿山景观修复区、地质景观修复区和石漠化景观修复区等,提出了景观恢复与水资源调控、喀斯特地质景观保护与生态循环产业协同发展等治理模式,研究为桂林市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景观资源 生态系统敏感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桂林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敏感性与生态功能重要性的高原湖泊分区保护研究——以达里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32
2
作者 崔宁 于恩逸 +2 位作者 李爽 唐明方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9-958,共10页
内蒙古高原湖泊流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涵养水源区域,发挥着防汛抗旱、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之人类活动加剧,导致内蒙古高原湖泊的数量和面积大幅减少,流域生态系统的损害日益明显... 内蒙古高原湖泊流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涵养水源区域,发挥着防汛抗旱、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之人类活动加剧,导致内蒙古高原湖泊的数量和面积大幅减少,流域生态系统的损害日益明显,严重威胁到了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保护与治理内蒙古高原湖泊流域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向内蒙古高原湖泊流域保护和管理需求,以改善和提升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功能为目的,以内蒙古高原湖泊达里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生态特性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选取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及土地沙化敏感性3个指标评价了流域生态系统敏感性,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重要性3个方面评价了流域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将流域分为极重要敏感区,一般重要敏感区和低重要敏感区。结合流域内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重要性与3个区域评价结果,从生态保护角度将流域分为禁止开发区、重点保护区、质量提升区与潜在威胁区4个区域,同时提出针对每个区域特点的保护与管理对策。研究结果对提高高原地区湖泊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对流域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在促进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对策 生态系统敏感性 生态系统功能 高原湖泊 达里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武陵山区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以松桃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闯 孙小琼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2期10-15,24,共7页
为分析土地利用演变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过程,探究了生态系统敏感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从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的角度,以贵州省松桃县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为例,融合遥感影像解译和空间分析技术,计算出县域各乡镇生态系统... 为分析土地利用演变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过程,探究了生态系统敏感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从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的角度,以贵州省松桃县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为例,融合遥感影像解译和空间分析技术,计算出县域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采用生态敏感性指数评价了松桃县生态系统敏感性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5年由于建设用地增加,林地、耕地面积下降,导致松桃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价值量由2010年的5022.01×10~4元下降至2015年的5000.08×10~4元,下降幅度达38.43×10~4元。(2)县域生态价值量集中于森林覆盖广的寨英镇、乌罗镇、盘信镇3个乡镇,三者价值量分别为4.12×104元、3.83×10~4元、3.06×104元,占全县价值量的21.97%。(3)植被覆盖率越高,生态服务价值密度越大,则生态服务价值的敏感性就越低。且林地面积对整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起决定性作用(相关系数为0.99)。因此,及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即可实现定量化的敏感性评价过程,也为区域绿色GDP核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敏感性 评价 松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喀斯特型风景区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方法——以阳河风景名胜区为例
4
作者 李婧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1期21-23,26,共4页
以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阳河风景名胜区为例,应用一种运用GIS空间叠加技术建构了用于喀斯特型风景区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的分析框架,以期为喀斯特型风景区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 喀斯特生态系统敏感性 GIS [氵舞]阳河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喀斯特地区生态敏感性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马骅 安裕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340-11344,共5页
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评价,是生态功能区划中的两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根据贵州省特殊生态环境应用GIS技术对贵州省毕节地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及酸雨敏感性进行分级评价,然后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根... 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评价,是生态功能区划中的两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根据贵州省特殊生态环境应用GIS技术对贵州省毕节地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及酸雨敏感性进行分级评价,然后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根据Costan-za提出的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估价方法将毕节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作初步经济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喀斯特地区 生态系统敏感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敏感性的新余市生态空间保护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强 杨文 +2 位作者 张丽梅 王悦 杨新华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5期658-663,共6页
为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抗干扰能力,促进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以江西新余市为研究区,采用功能性-敏感性综合分析方法,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并对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评价,构建新余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格局。通过评价生... 为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抗干扰能力,促进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以江西新余市为研究区,采用功能性-敏感性综合分析方法,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并对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评价,构建新余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格局。通过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系统敏感性,确定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通过综合评估,提出“一心两屏两带,多廊道、多节点”的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格局。该格局的构建不仅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景观连续性,还兼顾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可为新余市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敏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敏感性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V系数分析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白立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1-195,共5页
文章主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系数研究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07-2016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同时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文章主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系数研究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07-2016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同时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敏感性指数(CS)、ESV表对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可知,2007-2016年,重庆市的林地、水域与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在不断减少;且重庆市2016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于2007年增长了近60亿元;在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变化中,仅有食物生产略有减低,其余都有上升;采用CS系数对ESV的敏感性进行分析,显示所有地类的敏感度均小于1,证明研究结果具有有效性与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V系数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敏感指数(CS)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口海域使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康婧 孙永光 +5 位作者 李方 袁蕾 齐玥 付元宾 马红伟 林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722-4733,共12页
以辽河口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年、2000年、2007年和2014年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对海域使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分析了围填海、养殖用海、工业用海等主要用海活动对河口区域生态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建立了海域使用变化下... 以辽河口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年、2000年、2007年和2014年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对海域使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分析了围填海、养殖用海、工业用海等主要用海活动对河口区域生态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建立了海域使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指数(ESI),并分析其变化过程;最后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法,获得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显示,1990~2014年辽河口区域海域使用面积由1990年的2977.32km^2至增加至2014年的3059.96km^2,主要增加类型为开放式养殖用海、围海养殖用海和工业用地,主要由开放海域、盐地碱蓬和泥滩转变而来.研究区人为干扰度呈上升趋势,2007~2014年间变化率较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由1990年的4.65×10~9元减少到2014年的3.34×10~9元,人为干扰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负相关系.海域使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敏感性指数由2001年的2.5增加到2007年的4.7,再增加至2014年的4.8.总体而言,近25a来辽河口区域生态系统敏感性对海域使用变化的响应程度不高.虽然近10a受到一定程度的人类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但整个河口生态系统的所受的影响还不太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使用变化 人为干扰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 辽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的新疆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莹 包安明 +2 位作者 刘海隆 冯先伟 杨光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1-266,共6页
以新疆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选取分维倒数、破碎度两个景观格局指数以及沙漠化敏感性、盐渍化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感性3个生态系统敏感性指数构建景观类型脆弱度和区域生态脆弱度模型,利用连续覆盖全区的格网进行空间系统采样,生成生态脆... 以新疆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选取分维倒数、破碎度两个景观格局指数以及沙漠化敏感性、盐渍化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感性3个生态系统敏感性指数构建景观类型脆弱度和区域生态脆弱度模型,利用连续覆盖全区的格网进行空间系统采样,生成生态脆弱度空间分布图,从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敏感性相结合并利用GIS技术对新疆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未利用地和农用地的景观脆弱度指数较高,草地、林地其次,建设用地和水域最小;(2)相关分析显示,破碎度、盐渍化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感性与景观类型脆弱性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能较好反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3)区域生态脆弱度的空间格局与研究区实际吻合良好,表现为水平方向上环两大盆地分布,离沙漠腹地距离越近脆弱度越高;垂直方向上生态脆弱度具有随海拔增高坡度变大而增大的趋势;(4)结合研究区实际可知,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结构、水资源等自然因素为新疆的生态环境提供背景基础,而人类活动则是重要的调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指数 生态系统敏感性指数 生态脆弱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怒江流域怒江州段水电开发生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包广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1-94,共4页
如何降低怒江生态脆弱性所导致的生态风险,提高其综合生态效益,一直以来都是怒江水电开发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采用G IS分析技术对怒江州生态敏感性(生境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境内怒江流域拟建电站所处区域... 如何降低怒江生态脆弱性所导致的生态风险,提高其综合生态效益,一直以来都是怒江水电开发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采用G IS分析技术对怒江州生态敏感性(生境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境内怒江流域拟建电站所处区域,分析了怒江中上游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通过分析发现,该区域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较为明显,表现出沿河谷生态效应的纵向分异和不同海拔层的垂直分异,这种分异状况,使怒江水电开发具有整体生态系统敏感性较高、局部敏感性复杂多样的特点。经研究认为,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区域及特殊区域的调控,采取差别化的生态应对措施是提高怒江水电开发生态友好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敏感性 生态影响 水电开发 怒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评价及分区 被引量:73
11
作者 朱金峰 周艺 +4 位作者 王世新 王丽涛 刘文亮 李海涛 梅军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9-472,共14页
白洋淀湿地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生态安全保障作用。开展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是当前普遍关切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面向白洋淀湿地生态保护和管理的需求,在明确白洋淀自然环... 白洋淀湿地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生态安全保障作用。开展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是当前普遍关切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面向白洋淀湿地生态保护和管理的需求,在明确白洋淀自然环境特征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外业调查、遥感、综合评价等方法,从水产品供给功能、水生植物供给功能、气候调节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水质改善功能5个方面评价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从水污染敏感性、湿地变化敏感性、重要自然与文化价值敏感性3个方面评价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敏感性。基于评价结果,将白洋淀湿地初步划分为7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和19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在分区方法方面体现了白洋淀湿地人地关系动态特征,分区结果注重现状与历史相结合,有助于服务未来淀区生态保护规划决策实施。建议在实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过程中,依据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分区特征,实行分区管制,制定对应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 生态系统敏感性 生态功能分区 白洋淀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伽马模型的河南省生态空间辨识与格局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驭航 李玲 +2 位作者 王秀丽 路婕 李珊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1-217,225,共8页
生态空间的辨识与格局优化是保障区域内土地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为明晰研究区内生态空间整体格局,清查研究区整体资源清单,了解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现状,通过综合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模型和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模型,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 生态空间的辨识与格局优化是保障区域内土地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为明晰研究区内生态空间整体格局,清查研究区整体资源清单,了解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现状,通过综合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模型和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模型,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依托ArcGIS 10.5平台,根据研究区生态本底状况选择评价指标,基于模糊逻辑理论利用模糊伽马模型辨识生态空间,并提出了生态空间优化格局方案。研究表明:研究区域生态空间分为生态保护空间、限制约束空间、控制缓冲空间、优化开发空间4种类型,生态保护空间面积为13668.73 km 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3%,限制约束空间面积为19161.78 km 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63%,控制缓冲空间面积9434.67 km 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72%,优化开发空间面积为122480.73 km 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4.34%。根据生态空间辨识结果提出研究区生态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将研究区域划定为“三区、两带、3块”,分别为太行山生态红线保护区、大别山生态红线保护区、伏牛山生态红线保护区;沿黄河生态保护带、沿淮河生态保护带;豫东平原生态保护块、豫西丘陵生态保护块和豫北丘陵生态保护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生态空间 模糊伽马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 生态系统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的现实问题与分区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娜 吴承照 《风景园林》 201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传统封闭式和孤岛式的分区模式使得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遭遇瓶颈,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冲突是目前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分区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经营的有效工具,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弹性机制为理论依据,从栖息地适宜性、生态系统稳... 传统封闭式和孤岛式的分区模式使得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遭遇瓶颈,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冲突是目前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分区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经营的有效工具,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弹性机制为理论依据,从栖息地适宜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敏感性3个维度构建自然保护区的有机分区方法。基于GIS技术的多标准判断法和生态演替分析法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土地单元进行生态价值评估和分区,提出"核心区/缓冲区"2大区、"自然环境区/游赏区/生产经营区/科学实验区/管理服务区"5小区的划分方式。旨在通过生态价值的差异性对保护区内土地单元进行划分,从而解决自然保护区内不同利益者之间的矛盾,并且以马头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对有机分区体系进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有机分区 栖息地适宜 生态系统稳定 生态系统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