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湟水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系统属性评价
1
作者 卓丰金 杨中文 +4 位作者 高鑫 杨辰 朱培训 陈立斌 高欣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9,共17页
为揭示湟水河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同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并开展生态系统状况评价,分别于2020年秋季和2021年春季对湟水河流域开展了水生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湟水河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优势物种组成均存在... 为揭示湟水河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同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并开展生态系统状况评价,分别于2020年秋季和2021年春季对湟水河流域开展了水生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湟水河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优势物种组成均存在较大的季节性差异。秋季物种丰富度(109种或属)高于春季(81种或属),秋季优势种为四节蜉属1种(Y=0.31)、纹石蛾属1种(Y=0.08)、瑞士水丝蚓(Y=0.06)、朝大蚊属1种(Y=0.04);春季优势种为超宽直突摇蚊(Y=0.02)、直突摇蚊属1种(Y=0.03)、冷水直突摇蚊(Y=0.02)和水丝蚓属1种(Y=0.04)。功能摄食类群以收集者占绝对优势(秋季65.91%,春季71.82%),其次为滤食者、撕食者、捕食者、刮食者。物种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空间上均表现为上游显著高于中下游,而时间上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也表现出秋季显著高于春季的差异性;功能丰富度指数(F_(Ric))和功能分异度指数(F_(Div))也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空间上表现为上游显著高于中下游,时间上表现为F_(Ric)指数秋季显著高于春季,而F_(Div)指数秋季却显著低于春季。生态系统属性评价表明湟水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力、物质纵向输送能力和生境稳定性在秋季和上游河段较强。冗余分析表明,秋季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环境因子以水深、底质含沙量和亚硝态氮含量等为主;春季则以底质卵石比例、K^(+)和Cl^(-)等溶解性盐离子含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河 大型底栖动物 功能摄食类群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生态系统属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