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因子对呼伦贝尔沙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图雅 王百竹 +4 位作者 王丹雨 朱媛君 杨晓晖 Indree Tuvshintogtokh 王百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1-1200,共10页
健康的生态系统对于提供人类所需的服务至关重要,并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如何评价生态系统健康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各项指标计算呼伦贝尔沙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性指数(CVOR)及其准则层的4项组成指数(草... 健康的生态系统对于提供人类所需的服务至关重要,并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如何评价生态系统健康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各项指标计算呼伦贝尔沙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性指数(CVOR)及其准则层的4项组成指数(草地基况指数C、活力指数V、组织力指数O及恢复力指数R),通过Fisher有序样本聚类法对CVOR指数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沙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性等级共分为4级:1级健康,2级亚健康,3级警戒,4级崩溃;CVOR指数及其准则层4项组成指数与气候因子在不同健康等级样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年平均温度和生长季平均温度与各项健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年平均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与各项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这表明降水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呼伦贝尔沙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性,而温度升高将不利于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性。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呼伦贝尔沙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性存在逐年降低的风险,草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降低草场利用强度以及其他管理方式来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性 呼伦贝尔草原 CVOR指数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田鼠干扰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性的影响
2
作者 图雅 朱媛君 +4 位作者 杨晓晖 池静姚 房闵 萨拉 王百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3-1612,共10页
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是区域生态恢复与管理的重要依据。草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局部区域内,相比于其他干扰类型,小型啮齿动物干扰对草原生... 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是区域生态恢复与管理的重要依据。草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局部区域内,相比于其他干扰类型,小型啮齿动物干扰对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性的影响逐渐凸显。以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为研究区,针对布氏田鼠不同干扰等级样地的鼠洞特征对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干扰阶段的健康性指数CVOR及其准则层4项指数变异均为最强,其中活力指数变异系数最高,为58.09%;活力指数与组织力指数在不同干扰阶段差异不显著,草原基况指数及CVOR指数表现为对照样地及轻度干扰样地显著高于重度干扰样地,恢复力指数表现为对照样地显著高于其他3个干扰程度样地;鼠洞密度、洞口面积、鼠洞干扰指数与草原基况指数、恢复力指数、CVOR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活力指数、组织力指数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随着鼠洞干扰强度增加,CVOR指数及其准则层4项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而活力指数和组织力指数对鼠洞干扰响应不显著,CVOR指数整体变异性最小,稳定性最强;相比于鼠洞密度及洞口面积,鼠洞干扰指数与CVOR指数及其准则层4项指数之间的关系更强,可以作为一项综合评价鼠洞干扰强度的指标。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草原区域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退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啮齿动物干扰 呼伦贝尔草原 生态系统健康性 布氏田鼠 鼠洞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