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修复及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措施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菲罗兰·依明江 哈斯格日力 《新疆林业》 2024年第4期4-7,共4页
人类活动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危害。土地利用变化、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生态系统退化,对生命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以及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生态修复应运而生,其目标是通过人... 人类活动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危害。土地利用变化、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生态系统退化,对生命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以及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生态修复应运而生,其目标是通过人为干预措施,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以增强其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生态修复的概念最早由Bradshaw提出,他将其定义为“通过去除退化原因,辅助受损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过程。”此后,许多学者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补充和完善。McDonald等强调,生态修复不仅要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同时恢复其内部结构、功用以及自身维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生态系统 全球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修复 措施探究 人为干预 人类生产生活 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西湖浮游植物群落对生态系统修复的响应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亮 张修峰 刘正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3-459,共7页
2004年对广东惠州西湖实施了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示范区目前沉水植物丰富,水体常年清澈见底。通过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对示范区和未进行生态修复的平湖逐月进行浮游植物调查,研究了浮游植物群落对湖泊生态系统修复的响应。结果表明,... 2004年对广东惠州西湖实施了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示范区目前沉水植物丰富,水体常年清澈见底。通过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对示范区和未进行生态修复的平湖逐月进行浮游植物调查,研究了浮游植物群落对湖泊生态系统修复的响应。结果表明,与未修复的平湖相比,示范区浮游植物数量及群落结构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示范区全年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和细胞丰度分别为0.31 mg/L和2.75×106cells/L,均远低于未修复的平湖的3.27 mg/L和197.46×106cells/L;平湖中蓝藻在全年大部分时间占有绝对优势,一些热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代表种类(假鱼腥藻)成为优势种类;而示范区蓝藻不占优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隐藻、硅藻和甲藻门的种类。另外,示范区浮游植物丰富度增加,年平均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3.70,显著高于平湖的2.68。因此,重建以沉水生植物为优势的生态系统是抑制浮游植物发展和改善湖泊水环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生态系统修复 惠州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风琴 耿福源 +1 位作者 赵莹 史秀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65-367,共3页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已被公认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盲目填占河流、减少水面,盲目硬质化衬砌,大量工业、生活污水及面源污染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等使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或丧失。因此,如何对城市受损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修...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已被公认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盲目填占河流、减少水面,盲目硬质化衬砌,大量工业、生活污水及面源污染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等使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或丧失。因此,如何对城市受损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使河流重新回到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植物种质资源在草原生态系统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悦 刘博 龙春林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中国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方法,阐释中国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主要如下:中国植物种质资源极其丰富,已收集保存了大量的农作物及其近缘种(其中82%为本土资源)、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其中98%为我... 中国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方法,阐释中国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主要如下:中国植物种质资源极其丰富,已收集保存了大量的农作物及其近缘种(其中82%为本土资源)、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其中98%为我国的野生资源)。在我国保存的植物种质资源中,饲料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水土保持和生态防护植物资源等重要的种质资源,许多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固有成分。因此,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主动干预、修复草原生态系统是值得大力推行的积极手段。提出了利用本土种质资源修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对策,包括开展科学研究、注重多样性、慎用外来物种、体现生物文化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质资源 本土物种 草原生态系统修复 生物多样性 生物文化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澎溪河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实践探索 被引量:13
5
作者 袁兴中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季节性波动给消落带带来了极大的环境胁迫。如何进行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优化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解决消落带复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以位于三峡库区的澎溪河流域消落带为例,在阐述消落带生态...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季节性波动给消落带带来了极大的环境胁迫。如何进行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优化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解决消落带复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以位于三峡库区的澎溪河流域消落带为例,在阐述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设计策略和技术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持续10余年的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实践,分析了植物物种筛选及种源库建立、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多功能基塘修复、复合林泽修复、多维湿地修复、地形-底质-植物-动物协同修复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及其成效。结果表明,所筛选的植物耐淹性能及存活状况良好,修复后的消落带植物群落结构稳定,生物多样性提升、面源污染削减效果明显。澎溪河流域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实践解决了大幅度水位变化和冬季深水淹没的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难题,创新性地构建了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体系,为大型湖库消落带生态修复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方法及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生态系统修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澎溪河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命的回归——基于生物多样性提升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 被引量:21
6
作者 袁兴中 贾恩睿 +1 位作者 刘杨靖 陈松 《风景园林》 2020年第8期29-34,共6页
生物多样性是河流生态健康的免疫系统。恢复和提升城市河流生物多样性,让生命回归河流,是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以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的五源河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河流修复前生态环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本底的基础上,论述五... 生物多样性是河流生态健康的免疫系统。恢复和提升城市河流生物多样性,让生命回归河流,是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以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的五源河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河流修复前生态环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本底的基础上,论述五源河河流生态系统修复设计技术与实践,提出生态修复的4项策略:1)河道生态恢复--三维生态空间重建;2)河岸生态修复--柔性生态河岸设计;3)河流与湿地协同--河流-湿地复合体建设;4)多功能生境恢复--生命景观河流重建。基于生物多样性提升目标,从生命景观河流修复的角度,探索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创新路径和模式。最后,评估修复后五源河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修复后的五源河河流生境类型多样,生境质量优良,生物多样性提升效果明显。生态修复实践表明,针对生物多样性提升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更有利于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及河流景观品质的优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河流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 河流生境 生物多样性 五源河 海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退化植被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初探
7
作者 孙德亮 张军以 周秋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喀斯特岩溶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喀斯特地区防治石漠化、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最重要屏障,但其自身生产力、生物质保有量明显低于同纬度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易受到干扰破坏而发生退化。在深刻理解... 喀斯特岩溶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喀斯特地区防治石漠化、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最重要屏障,但其自身生产力、生物质保有量明显低于同纬度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易受到干扰破坏而发生退化。在深刻理解退化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喀斯特森林植被生态系统退化的一般特征,并对典型退化森林植被生态系统修复技术进行了总结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退化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规划与生态系统修复中智慧能源技术的应用
8
作者 姜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3-553,共1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传统能源产业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利用智慧能源技术,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智慧能源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传统能源产业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利用智慧能源技术,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智慧能源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综合应用技术,以高效利用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等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能源产业 人工智能 综合应用技术 生态系统修复 景观规划 大数据 高效利用 智慧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研究进展与修复策略 被引量:6
9
作者 成超男 李锋 +1 位作者 杨锐 吕婧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13,共8页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降低以及入侵物种增加等问题与挑战,有关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与实践亟待开展。通过文献整理、案例筛选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认识到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具有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降低以及入侵物种增加等问题与挑战,有关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与实践亟待开展。通过文献整理、案例筛选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认识到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具有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促进净增益最优化以及协调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的原则、愿景、目标和指标;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说明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和保护保育4种修复模式的应用情景。同时,根据文献分析总结中国生态系统的退化分布及其原因,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提出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的问题与关注重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6项具体的修复策略与3项建议。以期在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背景下,为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系统修复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系统修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韩兴 章瑞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198-200,共3页
阐明了生态系统修复的机理、意义,论述了生态系统失衡的影响特点及生态系统修复的途径,生态系统修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关于生态系统修复的几点建设。
关键词 生态系统修复 区域 可持续发展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蛟河市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效仲 《吉林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52-54,共3页
本文介绍了蛟河市森林资源概况,指出林农管护矛盾突出、公益林补偿标准低、绿化资金短缺、林业实用和专业人才无法落实事业编制、经费短缺、国有林场改革亟待解决等问题,提出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修复制度、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行为后应对... 本文介绍了蛟河市森林资源概况,指出林农管护矛盾突出、公益林补偿标准低、绿化资金短缺、林业实用和专业人才无法落实事业编制、经费短缺、国有林场改革亟待解决等问题,提出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修复制度、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行为后应对措施、对清收还林实现"退得下、守得住、不反弹"、全面实现生态建设修复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河市 森林生态系统修复 资源概况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世国 吴维 +1 位作者 毛泽刚 柴文斌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7期48-50,共3页
淳安县利用世界银行资金在千岛湖湖区重点小流域和环湖生态敏感区域开展了林相改造、困难立地绿化造林,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本文针对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项目进行解析,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旨在为... 淳安县利用世界银行资金在千岛湖湖区重点小流域和环湖生态敏感区域开展了林相改造、困难立地绿化造林,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本文针对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项目进行解析,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旨在为今后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项目优化实施提供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修复 淳安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国际研讨会”在河海大学举行
1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生态系统修复 复合污染 混合型污染 河海大学 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14
《水电能源科学》 2005年第6期4-4,共1页
由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水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7日在河海大学闭幕。在为期4天的研讨会上,来自荷兰、加拿大、德国及国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就城市水循环... 由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水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7日在河海大学闭幕。在为期4天的研讨会上,来自荷兰、加拿大、德国及国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就城市水循环中的复合污染问题及控制、健康水生态系统的评价与构建、受损水生态系统修复、微生物在水生态系统修复中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修复 国际研讨会 水利 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 生态系统 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修复自然途径的6种范式表达——以天水市渭河流域为例
15
作者 张嘉伦 毛润科 +2 位作者 王小军 颜晓鲁 谢小祎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第6期81-83,86,共4页
渭河流域森林植被分布不均,生态系统脆弱,通过对天水渭河流域生态系统修复路径和技术手段的初步探讨,借鉴自然、本土、过程、文化、实验、绿色6种范式,采用类自然法,针对立地条件的差异性,筛选出不同植物种类进行配置,为天水市渭河流域... 渭河流域森林植被分布不均,生态系统脆弱,通过对天水渭河流域生态系统修复路径和技术手段的初步探讨,借鉴自然、本土、过程、文化、实验、绿色6种范式,采用类自然法,针对立地条件的差异性,筛选出不同植物种类进行配置,为天水市渭河流域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修复 自然途径 范式表达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社会-生态途径
16
作者 彭建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共2页
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传统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侧重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退化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新时代中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目标引领。
关键词 社会-生态途径 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感生态学在洱海东岸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一帆 胡多才 余京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76-80,85,共6页
洱海东岸恶劣的立地条件和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严重威胁着洱海流域的生态安全。从流域系统层面出发,综合性开展洱海东岸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完善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景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 洱海东岸恶劣的立地条件和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严重威胁着洱海流域的生态安全。从流域系统层面出发,综合性开展洱海东岸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完善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景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从生态系统整体解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难点或关键问题。根据洱海东岸25个生态系统脆弱点的现状及问题特征,应用景感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湖滨生态带修复、森林生态修复、非煤废弃矿山修复、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构建洱海东岸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系统治理工程,为洱海东岸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奠定基础,实现洱海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景感生态 洱海东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57
18
作者 濮培民 王国祥 +6 位作者 李正魁 胡春华 陈宝君 成小英 李波 张圣照 范云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生态系统日益退化 ,特别是富营养化问题 ,已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 .如何在强污染负荷下修复水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总结了自 1990年以来在淡水湖... 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生态系统日益退化 ,特别是富营养化问题 ,已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 .如何在强污染负荷下修复水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总结了自 1990年以来在淡水湖泊中进行的物理生态工程(Physico EcologicalEngineering ,PEEN)实验研究实践 .主要结论为 :(1)地表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修复为稳定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主要方法是与污染源治理相结合实践物理生态工程(PEEN)和生物环保产业 (Bio EnvironmentalEnterprise ,BEE) ;(3)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星火燎原 ,从局部到大范围乃至全流域 ;(4 )实现目标的主要关键是抓住四个环节 (4M ) :高等水生植物(Macrophyte) ,宏观仿生学 (Macro bioimitation) ,微生物 (Microorganism) ,及管理 (Management) ;(5 )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美好未来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水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 物理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生态系统完整性,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精神解读 被引量:8
19
作者 丁晖 曹铭昌 +3 位作者 刘立 卢晓强 李佳琦 陈炼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7-651,共5页
近年来,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现行管理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不足,"条块分割",手段缺乏综合性,技术支撑薄弱,保障体系不完善,无法有效应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生态系统保... 近年来,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现行管理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不足,"条块分割",手段缺乏综合性,技术支撑薄弱,保障体系不完善,无法有效应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就是要求立足生态系统完整性,打破区域、流域和陆海界限,打破行业和生态系统要素界限,实行要素综合、职能综合和手段综合,建立与生态系统完整性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形成对生态系统从山顶到海洋的全要素、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一体化管理,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以及生态系统健康。该文阐述了国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模式与经验,分析了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生态系统保护 生态系统修复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热带生物海岸的现状及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50
20
作者 张乔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4-465,共12页
评述了以红树林和珊瑚礁为代表的我国热带生物海岸的分布及其面积、生物群落的破坏、海岸保护与管理、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的现状 ,以及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进展。指出热带生物海岸及其上的红树林、珊瑚礁热带海岸生态系统具有特... 评述了以红树林和珊瑚礁为代表的我国热带生物海岸的分布及其面积、生物群落的破坏、海岸保护与管理、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的现状 ,以及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进展。指出热带生物海岸及其上的红树林、珊瑚礁热带海岸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资源价值和生态效益 ,对热带海岸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对日益频繁的人类开发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异十分敏感和脆弱 ,而且其直接经济价值相对较低而通常易于被忽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近 2 0年来的快速发展 ,导致热带海岸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剧 ,热带生物海岸红树林和珊瑚礁资源已经受到生态破坏性开发活动的极大破坏而急需保护。尽管政府采取了保护管理的各种措施 ,包括相关法律、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的实验、研究和推广 ,但是总体上衰退的趋势尚未扭转。热带生物海岸在我国河口海岸生态环境变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该加强我国热带生物海岸的调查、监测、评估、研究 ,以适应热带生物海岸和相关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恢复、重建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珊瑚礁 热带生物海岸 生态系统修复 生态重建 可持续发展 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