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生态系统健康程度耦合评估及其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德龙 唐廷元 +2 位作者 林震 徐政 闫旭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5,共9页
为了探究近15 a福建省生态优良的成因,以5 a为时间间隔选取2005—2020年福建省MODIS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等为数据源,构建土地利用强度体系,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作为分析方法,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R... 为了探究近15 a福建省生态优良的成因,以5 a为时间间隔选取2005—2020年福建省MODIS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等为数据源,构建土地利用强度体系,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作为分析方法,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RSEI与土地利用强度的耦合关系,最后对福建省2005—2020年的生态健康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结果表明:①2005—2020年间,福建省全省生态环境发展呈“改善—退化—退化”的趋势,RSEI均值2020年为0.7048,生态环境等级均为良好;②福建省全省土地利用强度呈增长趋势,增长率为26.00%,其中三明市土地利用强度增长最多,增长160.91%;③福建省全省耦合协调度上升0.7290,达到良好协调;省内各市除厦门市耦合协调度下降0.1310,耦合协调度为轻度失调外,耦合协调度趋势均为上升。本研究填补了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与土地利用强度互动研究机制的空白,也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系统健康程度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土地利用强度 生态系统健康程度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测评与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喜艳 王美月 高嵩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8-74,共7页
为构建教育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测度指标体系,该文选取MOOCs这一典型的教育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获取数据,对其进行生态化程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分析系统的优势与漏洞;为了提高其生态化程... 为构建教育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测度指标体系,该文选取MOOCs这一典型的教育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获取数据,对其进行生态化程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分析系统的优势与漏洞;为了提高其生态化程度,提出了信息资源、信息人以及系统教学文化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网络信息生态系统 生态程度 测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泥石流对旅游景区生态破坏程度评估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丽荣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3,共4页
突发性泥石流以其突发性强、破坏范围广等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以及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对旅游景区的生态和经济利益造成损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突发性泥石流破坏范围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量估算方法评估旅游景区生态破坏程度的... 突发性泥石流以其突发性强、破坏范围广等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以及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对旅游景区的生态和经济利益造成损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突发性泥石流破坏范围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量估算方法评估旅游景区生态破坏程度的方法,构建泥石流堆积的数值模拟模型,分析突发性泥石流性质,判断突发性泥石流破坏范围。以某地2019年8月的突发性泥石流为例,评估当地旅游景区生态破坏程度,评估结果表示:该地旅游景区生态系统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其中森林破坏程度最高,高达1 055.89亿元,旅游景区整体生态综合指数是0.96,低于标准生态综合指数规定值1,评估结果置信度大于90%,评估结果可靠性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 泥石流 旅游 景区 生态破坏程度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山区小流域生态清洁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谢磊 武晓峰 段淑怀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第10期1-2,35,共3页
根据北京市山区小流域的发展要求和建设实践,按照坡面、沟道和村庄3个部分构建了小流域生态清洁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确定了各项指标的调查和评价方法。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及其调查方法已在北京市各区县应用,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工... 根据北京市山区小流域的发展要求和建设实践,按照坡面、沟道和村庄3个部分构建了小流域生态清洁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确定了各项指标的调查和评价方法。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及其调查方法已在北京市各区县应用,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生态清洁程度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洪波 黄安民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A10期130-134,共5页
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争论已经过去,但如何界定生态旅游,实施生态旅游的管理依然是当前最重要的研究任务之一。文章提出了生态旅游评价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两个新概念,即生态程度、生态旅游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评价体系。... 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争论已经过去,但如何界定生态旅游,实施生态旅游的管理依然是当前最重要的研究任务之一。文章提出了生态旅游评价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两个新概念,即生态程度、生态旅游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评价体系。试图通过评价的方法来界定生态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评价 生态程度 问题 生态旅游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流比例法的洋河干流生态基流估算 被引量:14
6
作者 栾清华 刘存 +2 位作者 张俊 范辉 张世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108,共8页
为了更好地反映高频率取用水影响下北方季节性河流的生态基流量需求,采用细化到月尺度的基流比例法,分析计算了洋河1956—2015年的年尺度及月尺度生态基流量以及2015年的日生态基流保障程度。结果表明: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年... 为了更好地反映高频率取用水影响下北方季节性河流的生态基流量需求,采用细化到月尺度的基流比例法,分析计算了洋河1956—2015年的年尺度及月尺度生态基流量以及2015年的日生态基流保障程度。结果表明: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年的平均生态基流分别为3.64 m3/s、2.70m3/s、2.00 m3/s和1.31 m3/s;逐年生态基流持续减少,由1980年前的5 m3/s左右锐减到近十年的1.5 m3/s左右。不同年型基流量的逐月分布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特别在特枯年1月、7月、8月及12月生态基流并不能满足至少保留10%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生态需求,并出现非汛期生态基流最大,汛期生态基流反而最小的异常现象。2015年,洋河干流的日生态基流保障率仅为51%。不同年型及不同时间尺度的计算结果均阐释了洋河生态环境明显退化的趋势和严峻的健康形势,而且月尺度结果更详尽、更能映射取用水破坏河流生态的关键性和显著性。因此,建议分析河流生态需水时应区分河流丰枯状况,并尽可能地细化时间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比例法 生态基流 年型划分 取用水 生态保障程度 洋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充分生态约束条件下水库生态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淑琴 苏鑫 +2 位作者 邢贞相 王莉莉 路豪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0-197,共8页
在不影响水库原有防洪及供水目标前提下,为了降低水库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部分调度模型存在调度结果满足最小生态流量约束而不满足适宜生态流量约束的情况,提出了以最小生态流量约束调度结果为基础,逐步向适宜生态流量约束靠近的... 在不影响水库原有防洪及供水目标前提下,为了降低水库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部分调度模型存在调度结果满足最小生态流量约束而不满足适宜生态流量约束的情况,提出了以最小生态流量约束调度结果为基础,逐步向适宜生态流量约束靠近的非充分生态约束流量求解方法,并引入松弛变量,建立了生态保证程度与发电量的关系,通过对比Kmin法和Kmax-1法的Tennant评价结果确定水库生态调度的最佳平衡点,以此作为非充分生态约束条件下的尼尔基水库生态调度模型。结果表明,生态流量约束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宜直接选取最小生态流量约束的调度结果作为调度方案;新的调度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此类生态调度问题,给决策者提供更合理的调度方式,6种生态约束条件下的生态保证程度分别可提高60%、80%、40%、60%、70%、70%,电量损失率仅为2.01%、1.13%、1.28%、1.47%、2.16%、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利 水库生态调度 生态流量 生态保证程度 电量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支流梧桐河流域河流生态径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光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07,共6页
研究河流生态径流,对维持河流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梧桐河主要控制站-宝泉岭站1951-2013年逐月天然径流为基础,采用逐月次最小(大)值法、频率排位法分别计算该站最小(大)生态径流,参考RVA法,以逐月频率法计算河流适宜生态径流阈值... 研究河流生态径流,对维持河流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梧桐河主要控制站-宝泉岭站1951-2013年逐月天然径流为基础,采用逐月次最小(大)值法、频率排位法分别计算该站最小(大)生态径流,参考RVA法,以逐月频率法计算河流适宜生态径流阈值,运用Tennant法评价上述计算值,并分析河流生态径流满足程度;同时,分析流域现状水资源开发以及未来水利发展对河流生态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排位法计算的最小、最大生态径流过程更利于维持河流生态健康和稳定;在非汛期的1-2月和12月,河流容易遭受极端流量条件,但大部分月份河流的流量条件对河流生境都是比较有利的;关门嘴子水库及关门嘴子灌区的建设会进一步提高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同时宝泉岭站断面4-11月的最小生态径流和敏感期(4-8月)正常生态需水可能得不到满足,未来可尝试通过关门嘴子水库及细鳞河水库的综合调度,以确保下游河流生境尽量处在一个较为有利的流量条件下。上述研究成果可为未来流域科学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径流 生态径流 生态径流满足程度 宝泉岭站 梧桐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耕地生态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
9
作者 雷社平 樊艳翔 张万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432,共9页
[目的]研究中国省域耕地生态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为深入了解耕地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奠定基础。[方法]运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耕地生态破坏程度入手,采用熵权法、TOPSIS法对各省域耕地生态破坏... [目的]研究中国省域耕地生态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为深入了解耕地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奠定基础。[方法]运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耕地生态破坏程度入手,采用熵权法、TOPSIS法对各省域耕地生态破坏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入Tapio脱钩模型,深入研究中国省域耕地生态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结果]在初期,中国各省域农业经济增长多以牺牲耕地生态健康为代价。不同地区之间的耕地生态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上海、浙江、西藏、重庆、福建等地区耕地生态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发展协调性较高,其中上海一直以来均处于强脱钩理想状态,西藏、重庆、福建、浙江一直处于脱钩状态未出现负脱钩效应。就整体而言,绝大部分省域耕地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调性逐渐增强,但部分地区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尽快整顿。青海、湖南、新疆5次出现负脱钩状态,云南、河南、甘肃3次出现负脱钩状态。[结论]未来需要进一步促进耕地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牢牢守住耕地生态红线,扎实有效推进耕地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省域 耕地生态破坏程度 农业经济增长 Tapio脱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工业绿色距离与生态产业分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兆立 孙根年 路敏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68-73,共6页
选取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万元工业产值SO2排放为指标,分析了1985~2005年云南省工业绿色距离与生态化实现程度的动态变化,得出在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结论。从节能减排出发。利用2005年各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和SO2排放数据,将39个工业... 选取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万元工业产值SO2排放为指标,分析了1985~2005年云南省工业绿色距离与生态化实现程度的动态变化,得出在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结论。从节能减排出发。利用2005年各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和SO2排放数据,将39个工业部门划分为3种类型,即低能耗一低污染行业、中能耗一中污染行业和高能耗一高污染行业。这个新的产业分类方案,建立起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SO2排放量之间的双向联系,为云南省的生态省建设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工业绿色距离 生态化实现程度 工业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城镇化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雄资 郜华萍 +5 位作者 李玉婷 周洲 郭隆 高媛 董燕妮 付妍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217-221,共5页
采取层次分析法建立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南某地区近5年来城镇生态建设概况为案例,确定6个准则层和68个指标层。应用德尔菲法、两两对比法、熵值法确定各个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并计算该地区城镇生态化指数,3种方法对于该地区生态化水... 采取层次分析法建立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南某地区近5年来城镇生态建设概况为案例,确定6个准则层和68个指标层。应用德尔菲法、两两对比法、熵值法确定各个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并计算该地区城镇生态化指数,3种方法对于该地区生态化水平2014—2018年总的趋势都是上升的,德尔菲法、两两对比法、熵值法的增长倍数分别为0.30、0.28、1.80倍,而且3种方法都显示出2016年是该地区5年内生态化建设水平最高的一年。所得结果与近5年来该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该研究确立的城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该研究成果为其他地区评估城镇化发展生态化程度和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生态程度 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产出账户分类的开放系统生态足迹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章 刘艳中 +2 位作者 孙荣泽 陈勇 张祚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6期156-164,共9页
针对现有生态足迹模型缺乏系统的区域生态可持续程度分级标准和区域生态产出状态判别标准的问题,文章基于“消费—产出”账户分类的方法,建立并整合生态可持续程度分级指标与生态产出状态判别标准,构建适用于开放系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并... 针对现有生态足迹模型缺乏系统的区域生态可持续程度分级标准和区域生态产出状态判别标准的问题,文章基于“消费—产出”账户分类的方法,建立并整合生态可持续程度分级指标与生态产出状态判别标准,构建适用于开放系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并以临湘市2005—2013发展状况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较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区域生态可持续判别准则在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价中的结果更具可比性和完整性。(2)临湘市总体生态承载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产出效率较高,可出口生态生产性土地,但后期部分乡镇由于土地利用强度过大,土地质量下降,抑制了生态产出效率的提升。(3)北部江湖平原区各乡镇的可持续利用程度相对最高,而处于中心城区的乡镇消费足迹增长过快,出现不可持续状态。(4)临湘市耕地、牧草地和水域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但后期由于盲目增加产出,出现地力下降、生态失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模型 消费—产出 开放系统 生态可持续程度 生态产出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的改进集对模型在流域生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超 陈文 +1 位作者 李计生 李斌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8,共6页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是流域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确定石羊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改进集对模型...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是流域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确定石羊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改进集对模型评价方法。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上游、中游、下游生态健康分别为基本健康、亚健康、病态等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生态系统健康程度 评价指标 主客观赋权 改进集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厅水库多目标调度规律与方案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白涛 徐燕 +2 位作者 孙宪阁 魏健 潘兴瑶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8,124,共9页
为探究水文变异和外调水源补给对水电站发电和生态的影响,以官厅水库下游减水河段为例,在计算水文变异下生态流量的基础上,定义了减水河段的生态保证程度,建立了水库发电和生态保证程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采用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II)... 为探究水文变异和外调水源补给对水电站发电和生态的影响,以官厅水库下游减水河段为例,在计算水文变异下生态流量的基础上,定义了减水河段的生态保证程度,建立了水库发电和生态保证程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采用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II)求解多种情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官厅水库入库径流分别于1971年和1983年发生变异,水文变异后发电和平均生态保证程度显著降低;水电站发电和生态之间多目标关系显著,发电量减少37.4%可增加67.8%的生态效益;外调水源补给后发电量和平均生态保证程度均显著提高,特别是枯水年,分别提高56.9%和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变异 多目标优化调度 生态保证程度 减水河段 官厅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物种多样性的定量及在环境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焦六十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3-41,共9页
无人为干扰的原生生态区域中的物种多样性为自然物种多样性.以"自然生态→无人为干扰→自然物种多样性→生态因子→决定因素→数量因子→数量关系→物种多样性模型"为推理线索,对己有资料进行"数学"归纳和建模意义... 无人为干扰的原生生态区域中的物种多样性为自然物种多样性.以"自然生态→无人为干扰→自然物种多样性→生态因子→决定因素→数量因子→数量关系→物种多样性模型"为推理线索,对己有资料进行"数学"归纳和建模意义上的筛选,综合出一个定量特定地理、气候区域及地理位置上的自然物种多样性公式;以"自然物种多样性→存在人为干扰→生态失衡→实有物种多样性"为推理线索,得出生态失衡公式.自然物种多样性公式用于定量特定区域中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梯度分布,生态失衡公式用于定量生态失衡程度及人为干扰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物种多样性 实有物种多样性 数量因子 生态失衡程度 相对失衡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of heavy metals during liquefaction process of sewage sludge in ethanol-water mixed solvents 被引量:4
16
作者 PAN Zi-qian HUANG Hua-jun +4 位作者 ZHOU Chun-fei LAI Fa-ying HE Xiao-wu XIONG Jiang-bo XIAO Xiao-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771-2784,共14页
Liquefaction of sewage sludge(SS)in ethanol-water cosolvents is a promisin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io-oil/biochar products.Effect of the combined use of ethanol and water on the distribution/transformation be... Liquefaction of sewage sludge(SS)in ethanol-water cosolvents is a promisin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io-oil/biochar products.Effect of the combined use of ethanol and water on the distribution/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of heavy metals(HMs)contained in raw SS is a key issue on the safety and cleanness of above liquefaction process,which is explored in this study.The results show that pure ethanol facilitates the migration of HMs into biochar products.Pure water yields lower percentages of HMs in mobile/bioavailable speciation.Compared with sole solvent treatment,ethanol-water cosolvent causes a random/average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of HMs.After liquefaction of SS in pure water,the contamination degree of HMs is mitigated from high level(25.8(contamination factor))in raw SS to considerable grade(13.4)in biochar and the ecological risk is mitigated from moderate risk(164.5(risk index))to low risk(78.8).Liquefaction of SS in pure ethanol makes no difference to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Ms.The combined use of ethanol and water presents similar immobilization effects on HMs to pure water treatment.The contamination factor and risk index of HMs in biochars obtained in ethanol-water cosolvent treatment are 13.1-14.6(considerable grade)and 79.3-101.0(low risk),respectively.In order to further control the pollution of HMs,it is preferentially suggested to improve the liquefaction process of SS in ethanol-water mixed solvents by introducing conventional lignocellulosic/algal biomass,also known as co-liquefaction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wage sludge LIQUEFACTION ethanol-water cosolvent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degree ecological ri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