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盘山生态移民迁出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君珑 李小伟 +1 位作者 曹兵 张维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9,共7页
为了揭示宁夏六盘山生态移民迁出后,植被恢复模式对弃耕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7种植被恢复模式(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刺槐+油松、旱柳+刺槐+山杏、油松+山杏、刺槐+山杏+紫花苜蓿、油松+旱柳+红豆草、自然恢复)为研究对... 为了揭示宁夏六盘山生态移民迁出后,植被恢复模式对弃耕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7种植被恢复模式(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刺槐+油松、旱柳+刺槐+山杏、油松+山杏、刺槐+山杏+紫花苜蓿、油松+旱柳+红豆草、自然恢复)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土壤养分指标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养分特征存在显著差异,II-1模式(旱柳+刺槐+山杏)利于土壤表层氮元素和有机质的积累,而CK土壤养分含量较低,不利于土壤养分积累。2)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也存在显著差异,I-1模式(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要优于其他模式;而I-2模式(刺槐+油松)不利于土壤酶活性的提高。3)土壤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和土层间均无显著差异,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均与土壤养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而蔗糖酶分别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土层间土壤养分特征和土壤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该地区合理配置人工林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积累和酶活性的促进作用要优于自然恢复模式。因此,通过人工合理构建植物群落结构,定向恢复到稳定群落阶段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迁出区 植被恢复 自然恢复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生态移民迁出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君珑 刘小龙 +2 位作者 李帆 曹兵 张维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93-2199,共7页
为了揭示宁夏六盘山生态移民迁出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以泾源县移民区6种人工混交林(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lol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为了揭示宁夏六盘山生态移民迁出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以泾源县移民区6种人工混交林(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lol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旱柳Salix matsudana+刺槐+山杏Prunus armeniaca、油松+山杏、刺槐+山杏+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油松+旱柳+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为对象,自然恢复为对照,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7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AWCD值以刺槐+山杏+紫花苜蓿模式为最高(0.94±0.44),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最低(0.26±0.18)。(2)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对各碳源的利用状况有所差异,碳水化合物类是7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羧酸类和聚合物类,而其他化合物和胺类的利用较低。(3)7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刺槐+山杏+紫花苜蓿和油松+山杏混交林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Brilloui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植被恢复模式(P<0.05)。(4)PCA分析显示,PCA1和PCA2分别占总方差的36.54%和26.83%。刺槐+山杏+紫花苜蓿、油松+山杏、油松+旱柳+红豆草混交模式及自然恢复可利用碳源较多,旱柳+刺槐+山杏混交模式次之,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和刺槐+油松混交模式可利用碳源少。以上结果表明,人工林的不同混交模式对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具有显著差异。该研究区内,刺槐+山杏+紫花苜蓿植被恢复模式较其他植被恢复模式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生态移民迁出区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生态移民迁出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TOPSIS综合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帆 刘小龙 +3 位作者 杨君珑 李小伟 曹兵 张维江 《农业科学研究》 2019年第3期37-41,共5页
宁夏南部山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生态移民迁出可降低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但移民迁出后如何进行生态系统恢复仍不明确.本研究以六盘山海子流域生态移民迁出后设计的6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油松(Pinus... 宁夏南部山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生态移民迁出可降低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但移民迁出后如何进行生态系统恢复仍不明确.本研究以六盘山海子流域生态移民迁出后设计的6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旱柳(Salix matsudana)+刺槐+山杏(Prunus armeniaca)、油松+山杏、刺槐+山杏+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油松+旱柳+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通过调查其土壤养分指标和树木生长指标,以TOPSIS法对恢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所有植被恢复模式均能够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38.7%~280.4%)和土壤有机质含量(16.5%~298.9%),但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82.9%~65.2%).②植被恢复模式配置的树种中,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和刺槐均能够正常生长,山杏幼苗生长不良,死亡率较高.③TOPSIS综合评价表明,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模式效果最佳(Ci=0.799 9),其次为油松+旱柳+红豆草(Ci=0.537 8)、刺槐+油松(Ci=0.526 3),油松+山杏模式综合评价最低(Ci=0.119 9).研究表明乔木针阔混交的植被恢复模式更适于研究区;在林分形成郁闭抑制林下野生草本后,配置耐阴灌木和草本,利于稳定生态系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生态移民迁出区 植被恢复模式 TOPSIS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彭阳县生态移民迁出区主要生态修复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虎 许畴 许浩 《宁夏农林科技》 2016年第8期43-44,共2页
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是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移民生活水平的最有效方式。宁夏南部彭阳县是全省主要的生态移民迁出区,移民迁出后的生态修复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基于彭阳县的生态环境现实,介绍了封育恢复植被、坡面灌木林快速... 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是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移民生活水平的最有效方式。宁夏南部彭阳县是全省主要的生态移民迁出区,移民迁出后的生态修复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基于彭阳县的生态环境现实,介绍了封育恢复植被、坡面灌木林快速恢复、乔灌混交、侵蚀沟立体治理等几种最为常用的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技术,以服务于移民迁出区的生态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迁出区 生态修复 彭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海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0期189-190,共2页
介绍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移民情况,阐述了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及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移民迁出区 生态恢复 问题 对策 宁夏固原 原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刺沟生态移民迁出区现状及生态修复措施 被引量:3
6
作者 兰永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4期243-243,共1页
简述了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黑刺沟生态移民区的概况、搬迁的意义及环境条件,科学编制该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规划、及时设置管理机构、加强对生态移民迁出区现有林地、林木资源和其他固定资产的管理,加快推进生态移民迁出区营造林步伐... 简述了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黑刺沟生态移民区的概况、搬迁的意义及环境条件,科学编制该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规划、及时设置管理机构、加强对生态移民迁出区现有林地、林木资源和其他固定资产的管理,加快推进生态移民迁出区营造林步伐,使移民迁出区生态得到全面恢复,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沟 生态移民迁出区 现状 生态修复措施 宁夏固原 原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沟生态移民迁出区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3
7
作者 尹瑞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4期161-162,共2页
通过对刘家沟生态移民迁出区基本概况的叙述,对该区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整地、栽植、加强抚育管理及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生态移民迁出区 林业生态建设 建议 宁夏固原 刘家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推进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的研究及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泽云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12期29-30,64,共3页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重点实施区域在宁夏南部山区,也是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的重点建设内容。文章分析研究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生态移民迁出区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植被恢复治理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殷爱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78-178,180,共2页
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是改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恶劣的重要举措。介绍了固原市原州区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移民迁出区生态植被恢复治理措施,以期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移民迁出区 生态恢复 治理措施 宁夏固原 原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移民迁出区水保设施管理机制和经济发展方式探讨
10
作者 牛保安 刘平 翟汝伟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1期41-42,共2页
生态移民工程是宁夏政府实施的重大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恢复工程。该工程自2011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从贫困山区移民35万人,其中部分为整村移民搬迁。针对生态移民迁出区水保措施管理出现的空白,宁夏彭阳县改变卷槽流域传统的管理方法,... 生态移民工程是宁夏政府实施的重大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恢复工程。该工程自2011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从贫困山区移民35万人,其中部分为整村移民搬迁。针对生态移民迁出区水保措施管理出现的空白,宁夏彭阳县改变卷槽流域传统的管理方法,通过引进公司经营和管理,探索出了以公司为管理主体,一方面进行水保措施的管理,另一方面发展流域经济的流域运行管理机制,为同类地区水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和流域经济发展探索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迁出区 水保设施 管理机制 经济发展方式 宁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原市生态移民迁出区人工林建设探讨
11
作者 杨海珠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4期175-175,共1页
对固原市概况进行分析,从对移民迁出区的耕地全面实施人工造林,激发林业发展活力;牢固树立造管并重的理念,切实抓好封山禁牧工作;加强人工林后期的抚育管理和防火工作3个方面论述了固原市生态移民迁出区人工林建设措施。
关键词 生态移民迁出区 人工林建设 宁夏固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