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生态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综述——基于法规、市场和企业内部因素 被引量:11
1
作者 程华 廖中举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2-156,共5页
对国内外关于影响生态科技创新主要因素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从法规因素、市场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等视角进行了梳理,掌握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为中国生态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市场机制的完善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内部影响因素问... 对国内外关于影响生态科技创新主要因素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从法规因素、市场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等视角进行了梳理,掌握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为中国生态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市场机制的完善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内部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科技创新 绿色能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佩 冯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3-16,共4页
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从科技创新能力角度探讨了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化转向,提出应从法规制度、市场环境和企业内生因素3个方面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 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从科技创新能力角度探讨了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化转向,提出应从法规制度、市场环境和企业内生因素3个方面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管理 生态文明 生态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科技创新的双重外部性及矫正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应龙 沈满洪 王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7,156,157,共15页
生态科技创新在技术扩散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双重外部性,导致其供给不足,因此有必要同时从技术扩散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设计矫正机制,提高生态科技创新的供给。本文建立多区域创新研发模型,从数理逻辑上分析双重外部性的扭曲效应和矫正机... 生态科技创新在技术扩散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双重外部性,导致其供给不足,因此有必要同时从技术扩散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设计矫正机制,提高生态科技创新的供给。本文建立多区域创新研发模型,从数理逻辑上分析双重外部性的扭曲效应和矫正机制,并基于全国2003—2018年城市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验证矫正机制的效果。主要结论为:第一,相比非生态科技创新,生态科技创新面临更为严峻的供给不足问题;第二,知识产权保护和环保税可以矫正生态科技创新的外部性;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和环保税存在互补效应,两者共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科技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科技创新 双重外部性 技术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尹西明 魏阙 +1 位作者 陈劲 冯雪皓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4,106,共12页
本文从“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国家创新体系能级提升-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探讨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仿照自然生态规律,利用数据能量作为驱动创新体系能级提升的关键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 本文从“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国家创新体系能级提升-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探讨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仿照自然生态规律,利用数据能量作为驱动创新体系能级提升的关键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在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优化科技政策制定机制和提升科技治理精准施策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数字科技创新生态中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的生态学特征。基于研究发现,提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用好数据要素、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等路径,推进数字科技创新和数实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数据要素 国家创新体系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能否促进数字农业科技创新?
5
作者 赵锦春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116,共14页
构建理论框架阐明数字基础设施对数字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机理,界定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指标,结合数字经济核心专利数据检验假说。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促进了数字农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创新资金投入,建设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吸引数字科技... 构建理论框架阐明数字基础设施对数字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机理,界定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指标,结合数字经济核心专利数据检验假说。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促进了数字农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创新资金投入,建设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吸引数字科技服务机构是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数字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机制。数字基础设施对农业数据采集与生产辅助类数字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位于粮食主产区县域内,提升居民受教育程度、推动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均在该进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应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农业科技应用场景,提高数字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构建县域数字农业包容性创新生态,有效发挥数字设备使用对数字农业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乡村政策 数字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生态位、数字经济与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被引量:2
6
作者 曹路苹 郭韬 李盼盼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30,共10页
为揭示数字经济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跨层次影响机制,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与创新生态理论,构建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生态位对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跨层次影响理论模型,以我国内地35个城市478家沪深两市A股高新技术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多... 为揭示数字经济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跨层次影响机制,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与创新生态理论,构建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生态位对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跨层次影响理论模型,以我国内地35个城市478家沪深两市A股高新技术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生态位的“态”和“势”属性、市场生态位的“态”和“势”属性对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在资源生态位的“态”属性、市场生态位的“态”属性与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间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在资源生态位的“势”属性、市场生态位的“势”属性与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可丰富商业模式创新前因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生态 数字经济 商业模式创新 跨层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的双重生态意蕴及其整合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詹志华 董皓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0,共5页
科技创新具有双重生态意蕴:一是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二是科技创新可被视为一种生态系统。尽管学界对二者的研究大都处于独立状态,但二者在逻辑与现实上都具有必然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发展的格局并不是自发的,需要对其进行必要... 科技创新具有双重生态意蕴:一是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二是科技创新可被视为一种生态系统。尽管学界对二者的研究大都处于独立状态,但二者在逻辑与现实上都具有必然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发展的格局并不是自发的,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整合。深入分析了二者间互动关系,并从多维度视角提出了整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生态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互动关系 整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均衡问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丁东铭 王士卿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8-83,共6页
目前,生态产业科技创新供需及服务主体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结构性瓶颈。造成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失衡的原因,主要来自由传统的"城市——政府"单一中心治理模式引发的3个"短板效应&... 目前,生态产业科技创新供需及服务主体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结构性瓶颈。造成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失衡的原因,主要来自由传统的"城市——政府"单一中心治理模式引发的3个"短板效应":短板效应Ⅰ——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给主体科研考核标准机械化;短板效应Ⅱ——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需求主体分散化;短板效应Ⅲ——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耦合机制低效化。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失衡的问题,应该在生态文明社会内涵的主导下,在制度层面上完备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给主体激励机制、优化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需求主体结构和健全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耦合机制,进而建构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多中心治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 供需均衡 多中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山西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路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宋建平 郭明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8-112,共5页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赖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当前,山西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赖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当前,山西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及运行机制,提出了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中提升山西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马克思的生态观视角
10
作者 张威威 杜欢政 陆莎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164-167,171,共5页
在马克思生态观的指导下,挖掘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的过程中面临城乡生态制度、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创新难融合的困境。建议促进城乡生态政策体系融合,夯实乡村生态发展制度保障;推进城乡生态产业全流程融合,加速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强化城乡... 在马克思生态观的指导下,挖掘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的过程中面临城乡生态制度、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创新难融合的困境。建议促进城乡生态政策体系融合,夯实乡村生态发展制度保障;推进城乡生态产业全流程融合,加速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强化城乡生态科技创新融合,提升乡村生态科技创新水平,以此加快乡村生态振兴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生态 城乡融合 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政策 生态产业 生态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期刊功能协同机制
11
作者 李艳红 杨保华 丁仕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年第16期155-160,共6页
以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为理论框架,系统探讨科技期刊在其中的功能定位与协同机制。科技期刊作为知识传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学术引领的重要力量,当前在功能协同上面临多元主体联动不足、传统功能定位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在... 以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为理论框架,系统探讨科技期刊在其中的功能定位与协同机制。科技期刊作为知识传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学术引领的重要力量,当前在功能协同上面临多元主体联动不足、传统功能定位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从主体协同与功能协同两个维度构建科技期刊协同机制,提出服务国家战略战略需求,立足行业发展,强化期刊与创新生态系统内各主体的互动,并通过深化开放获取、构建学术平台、促进成果转化等路径,推动科技期刊从传统的成果发布交流平台向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平台跃升,全面融入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科技期刊 功能协同 机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