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鱼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技术要点
1
作者 郭毅侠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4期27-29,共3页
稻鱼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已成为当前生态农业的研究热点话题之一。但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配套技术指导服务力度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滞后、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品牌打造落后等,需要政府相关... 稻鱼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已成为当前生态农业的研究热点话题之一。但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配套技术指导服务力度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滞后、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品牌打造落后等,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理论指导,提供政策支持。本文从稻鱼共生技术原理、稻鱼共生生产模式发展现状、稻鱼共生生产模式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及稻鱼共生生产模式发展对策等方面加以论述,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支持。1稻鱼共生技术原理稻鱼共生是基于稻与鱼的共存特性,结合两者对生境的特定要求,对稻、鱼种植及养殖管理实现合理空间布局,有助于提升耕地利用效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水稻种植养殖发展历史悠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共生技术原理 技术要点 高效生态种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浅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立鸣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6期20-22,共3页
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按照不同的栽培技术,可分为基质栽培、浮床栽培、营养膜管道栽培和气雾栽培等。目前,北京市示范推广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已有十余年,以浮床栽培和基质栽培为主。本文着重对北京鱼菜共生... 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按照不同的栽培技术,可分为基质栽培、浮床栽培、营养膜管道栽培和气雾栽培等。目前,北京市示范推广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已有十余年,以浮床栽培和基质栽培为主。本文着重对北京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发展现状、类型特点和制约因素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约因素 基质栽培 鱼菜共生 类型特点 生态种养模式 栽培技术 行业从业者 示范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螺综合生态种养模式
3
作者 覃希 李沐 曾德乾 《科学养鱼》 2024年第5期41-42,共2页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近些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包括“稻田养鱼”“稻虾种养”“稻螺种养”等,这些创新混合种养模式将水稻田浅水域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提升到了一个...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近些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包括“稻田养鱼”“稻虾种养”“稻螺种养”等,这些创新混合种养模式将水稻田浅水域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多赢局面。2022年笔者在梧州市大坡镇新龙村,开展了稻-虾-螺综合生态种养模式研究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模式 水域生态环境 稻田养鱼 新龙村 水稻田 生态种养模式 生态效益 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不同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8
4
作者 陈灿 黄璜 +1 位作者 郑华斌 何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9,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稻田不同生态共作方式,包括稻蛙种养、稻鳅种养、稻鳖种养、稻蟹种养、稻鸭种养等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态种养模式均能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提高碱消值,...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稻田不同生态共作方式,包括稻蛙种养、稻鳅种养、稻鳖种养、稻蟹种养、稻鸭种养等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态种养模式均能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提高碱消值,但处理间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生态种养模式能改善了稻米品质,为水稻的优质生产提供了一条较好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种养模式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下产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建欣 徐志军 +2 位作者 杨洁 李端奇 江汉青 《中国稻米》 2018年第5期16-21,共6页
"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对稻田食物系统和空间位态利用更加充分的新型生态种养模式。本研究参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对该模式种养基地周边环境质量及其所产出农产品(稻谷、鳖、鱼、鸭)的质量安全进行了初... "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对稻田食物系统和空间位态利用更加充分的新型生态种养模式。本研究参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对该模式种养基地周边环境质量及其所产出农产品(稻谷、鳖、鱼、鸭)的质量安全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在产地环境质量满足绿色食品生产的条件下,这种生态种养模式能够生产和提供品质更加优良的绿色稻谷以及水产和禽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养模式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农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平原“一藕两虾”生态种养模式的绿色生产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家宏 朱凌宇 +6 位作者 寇祥明 王守红 韩光明 吴雷明 毕建花 王桂良 徐荣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4期113-116,共4页
构建了江淮平原"一藕两虾"生态种养模式的绿色生产技术体系,集成了绿色种养、绿色营养、绿色防控技术于一体的"三绿"生产技术;并从荷藕种植、小龙虾养殖的生产实际出发,阐释了"三绿"生产技术的田间工程... 构建了江淮平原"一藕两虾"生态种养模式的绿色生产技术体系,集成了绿色种养、绿色营养、绿色防控技术于一体的"三绿"生产技术;并从荷藕种植、小龙虾养殖的生产实际出发,阐释了"三绿"生产技术的田间工程建设、时空耦合、苗种选择、水质调控、投饵施肥、病虫草害防控等关键技术要点,为"一藕两虾"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可操作的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藕两虾”生态种养模式 绿色种养 绿色营养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鳖虾稻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达文 程咸立 +3 位作者 汤亚斌 丁仁祥 王勋伟 易翀 《中国水产》 2012年第4期50-52,共3页
农业生产是一个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工生态系统,它远比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种类少,食物链短,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易受自然气候、病虫害、杂草生长的影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因而应创造良... 农业生产是一个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工生态系统,它远比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种类少,食物链短,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易受自然气候、病虫害、杂草生长的影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因而应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养模式 湖北省 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结构 自我调节能力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鱼”生态种养模式关键技术及综合效益 被引量:1
8
作者 魏文燕 李良玉 +2 位作者 唐洪 杨马 张小丽 《水产养殖》 CAS 2018年第8期35-37,共3页
"稻-鸭-鱼"生态种养模式是在传统的"稻-鸭"的基础上增加水产品的养殖,通过施用有机肥培肥稻田,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部分增投饵料满足鸭、鱼生长所需,鸭和鱼能控制水稻无效分蘖,帮助去除田间杂草和稻脚秧叶,改善田间通风透气条件,捕... "稻-鸭-鱼"生态种养模式是在传统的"稻-鸭"的基础上增加水产品的养殖,通过施用有机肥培肥稻田,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部分增投饵料满足鸭、鱼生长所需,鸭和鱼能控制水稻无效分蘖,帮助去除田间杂草和稻脚秧叶,改善田间通风透气条件,捕食田间害虫,形成水稻与鸭子的互利互生,既能合理利用田地,增加鸭、鱼的产出,提高稻米的品质,又能有效改善耕地质量,是集种植、养殖于一体的新型生态种养模式,在减药节肥、生态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养模式 鸭子 稻田 水稻生长 效益 技术 田间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蛙稻生态种养模式的实践和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俞 陶赛峰 朱梁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39-140,共2页
蛙稻生态种养模式是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为集成该技术模式及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结合2013-2014年上海丰禾农业公司的生产实践,对该模式的生产情况、存在问题、推进建议等进行了总结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生态种养模式 生产实践情况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茭两鸭”生态种养模式绿色生产技术
10
作者 朱凌宇 毕建花 +6 位作者 张家宏 王守红 寇祥明 韩光明 王桂良 徐荣 吴雷鸣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18-20,27,共4页
研究了江苏里下河地区"一茭两鸭"生态种养模式中的田间配套设施,"一茭两鸭"种养及时空耦合技术以及绿色施肥、绿色防控和水位调控技术,旨在为发展江苏里下河地区水域一体化生态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绿色生... 研究了江苏里下河地区"一茭两鸭"生态种养模式中的田间配套设施,"一茭两鸭"种养及时空耦合技术以及绿色施肥、绿色防控和水位调控技术,旨在为发展江苏里下河地区水域一体化生态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茭两鸭” 生态种养模式 绿色种养 绿色施肥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里下河地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研究(上)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国喜 焦庆清 +3 位作者 冯亚明 王显 王伟 顾海龙 《科学养鱼》 2017年第2期92-92,共1页
稻田生态共作是一种种养结合、稻渔共生、稻渔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及各市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稻田生态种养工作,将其作为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收、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之一,真抓实干,加快推进... 稻田生态共作是一种种养结合、稻渔共生、稻渔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及各市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稻田生态种养工作,将其作为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收、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之一,真抓实干,加快推进。针对泰州稻田生态种养以“稻-蟹”为主、模式较单一的问题,2015年泰州农科所结合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稻田生态共作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项目编号Y2015—15)实施,进行了“稻-青虾”“稻-小龙虾”“稻-蟹”三种模式的专题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养模式 稻田生态 里下河地区 农民脱贫致富 生态农业 共作技术 种养结合 农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鹅—鱼”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12
作者 李桂明 李慧敏 +2 位作者 林树乾 杨晓慧 冯建平 《农村百事通》 2016年第15期39-41,共3页
一、种养方法 1.陆地选址要求 选择土壤质地为中壤、轻壤或沙壤,有较高土壤肥力,土层厚度1.5米的陆地区域进行林木种植并在林下养殖商品蛋鹅;地下水位深1.6~1.8米。
关键词 生态种养模式 蛋鹅 立体 土壤质地 土壤肥力 林下养殖 土层厚度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厢作、平作下不同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杂草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祥杰 梁玉刚 +7 位作者 陈璐 王忍 龚向胜 张印 马微微 袁娇 黄璜 陈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82-2489,共8页
【目的】探究厢作及平作中不同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稻田杂草群落变化趋势及控草效果。【方法】对平作养鱼、平作养鸭、平作水稻及厢作养鱼、厢作养鸭、厢作水稻的杂草群落、防效进行调查。【结果】厢作与平作中杂草种类相差较大,水稻平... 【目的】探究厢作及平作中不同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稻田杂草群落变化趋势及控草效果。【方法】对平作养鱼、平作养鸭、平作水稻及厢作养鱼、厢作养鸭、厢作水稻的杂草群落、防效进行调查。【结果】厢作与平作中杂草种类相差较大,水稻平作的中后期,主要以单子叶、一年生杂草危害,水稻厢作的前期,主要以一年生、单子叶杂草危害;水稻平作的控草效果优于水稻厢作,平作养鸭及养鱼的密度防效为90.28%、98.61%,厢作养鸭及养鱼的密度防效为88.00%、67.00%。厢作养鸭、养鱼的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物种丰富度高于平作;平作养鸭的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物种丰富度均高于平作养鱼;前期,厢作养鸭的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物种丰富度均高于厢作养鱼,后期厢作养鱼高于厢作养鸭。【结论】稻田养鸭及稻田养鱼显著改变稻田杂草的群落结构和组成,厢作养鸭对杂草的影响强度高于厢作养鱼,平作养鱼对杂草影响强度高于平作养鸭,但养鱼、养鸭对杂草有着重要影响,起到了控草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厢作 平作 生态种养模式 杂草群落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蕹菜——鸭—鱼高效生态种养模式
14
作者 张家宏 《农村百事通》 2017年第20期28-30,共3页
蕹菜-鸭-鱼生态种养模式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主要表现在:鸭摄食池塘中的浮萍、藻类等水生植物,且捕食一些不能为鱼类所利用的动物性饵料,节省了鸭饲料;鸭粪和鸭的残饵进入水体起到肥水作用,促进了池塘... 蕹菜-鸭-鱼生态种养模式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主要表现在:鸭摄食池塘中的浮萍、藻类等水生植物,且捕食一些不能为鱼类所利用的动物性饵料,节省了鸭饲料;鸭粪和鸭的残饵进入水体起到肥水作用,促进了池塘中水生蔬菜的生长,同时培育了鱼类的生物饵料;鸭在养殖水域活动增强了鸭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生长速度加快的同时也保证了鸭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养模式 鸭饲料 鱼类 蕹菜 合理利用 生长速度 动物性饵料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沼—鱼—鸭—草生态种养模式效益高
15
作者 赵亚东 《内陆水产》 2006年第6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生态种养模式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主义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学术会召开
16
作者 康智灵 《湖南农业》 2017年第1期34-34,共1页
2016年11月5—6日,湖南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与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南县召开。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湖南省农科院、省农学会、省水产学会等相关领导、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相关企业及合作社从业人员36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相关专家分别... 2016年11月5—6日,湖南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与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南县召开。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湖南省农科院、省农学会、省水产学会等相关领导、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相关企业及合作社从业人员36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相关专家分别作了关于稻田综合种养发展与思考、绿色水稻生产技术研究与展望、稻田生态种养优质稻选择与病害生态防控技术、现代稻田综合种养的产业技术瓶颈与品牌创建、第六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实现途径、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小龙虾病害的发生与控制的报告。南县农业局局长徐荣华介绍了南县发展稻虾生态种养产业的经验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养模式 学术交流 稻田 湖南省农科院 产业技术 水产学会 专业技术 综合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里下河地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研究(下)
17
作者 张国喜 焦庆清 +3 位作者 冯亚明 王显 王伟 顾海龙 《科学养鱼》 2017年第3期92-92,共1页
(1)品种选择:生态种养的稻田只种一季稻,水稻品种要选择叶片张开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以粳稻为宜。试验用水稻选择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培育的“南梗9108”。
关键词 生态种养模式 里下河地区 稻田 江苏省农科院 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 抗病虫害 一季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水稻栽植方式筛选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亮 董立强 +3 位作者 杨铁鑫 潘争艳 李志强 孙富余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本研究在投放相同数量河蟹的基础上设置了“6比空”“12比空”和“18比空”3种水稻栽植方式,通过综合分析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河蟹产量等数据,明确适宜稻蟹生态种养模式下机械化操作的最优水稻栽植方式。结果表明,与普通稻蟹种养模式... 本研究在投放相同数量河蟹的基础上设置了“6比空”“12比空”和“18比空”3种水稻栽植方式,通过综合分析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河蟹产量等数据,明确适宜稻蟹生态种养模式下机械化操作的最优水稻栽植方式。结果表明,与普通稻蟹种养模式下的水稻产量相比,比空栽植方式通过边行效应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补充了一部分由于空行引起的水稻产量缺失,同时降低了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了整精米率和河蟹的回捕率。综合水稻和河蟹收入,以“12比空”栽植模式的产投比最高,达到2.83,比水稻单一种植模式增收13575元/hm^(2),比普通稻蟹种养模式增收3120元/hm^(2),是稻蟹生态种养经济效益较优的水稻栽植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 水稻 栽植模式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生态种养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养殖优化决策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海莉 陈小琳 +3 位作者 陈青春 黄鸿兵 张文宇 曹静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12期62-64,共3页
稻虾生态种养模式是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该模式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充分挖掘了稻田的生产力,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赢”目标^([1]),具有“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易操作”等优... 稻虾生态种养模式是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该模式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充分挖掘了稻田的生产力,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赢”目标^([1]),具有“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易操作”等优点,适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3])。目前,虽然稻虾生态种养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农业生产模式 优化决策模型 克氏原螯虾 水产养殖业 发展前景 稳粮增收 生态种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玲 吕广动 +3 位作者 王忍 陈灿 黄璜 张印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9期165-167,172,共4页
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是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充分挖掘了稻田的生产力,提高了稻米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解决了农田撂荒的问题,保护了粮食安全。当前在湖南省甚至全国得到迅速推... 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是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充分挖掘了稻田的生产力,提高了稻米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解决了农田撂荒的问题,保护了粮食安全。当前在湖南省甚至全国得到迅速推广和发展。本文介绍了稻—小龙虾模式的种类和田间种养技术流程,分析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探讨了农业监测系统在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中的应用,以期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龙虾 生态种养模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