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知识-机器学习模型的黄土高原铁杆蒿草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变化模拟及影响机制
1
作者 张泽凌 周莹 +4 位作者 姜峻 王丽娜 邓旭 安志超 唐亚坤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544-6558,共15页
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NEE)和蒸散(ET)是表征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碳水通量动态变化的准确模拟和驱动机制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明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黄土高原铁杆蒿... 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NEE)和蒸散(ET)是表征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碳水通量动态变化的准确模拟和驱动机制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明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黄土高原铁杆蒿草地生态系统2018—2022年日尺度通量观测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融合生态学知识与机器学习的生态知识-机器学习(EML)模型分别对NEE和ET进行拟合。其中,有6种基于不同生态假设的EML模型用于拟合NEE,7种基于不同生态假设的EML模型用于拟合ET。最后构建拟合效果最好和解释能力最优的EML模型并探究环境和植被因素对NEE和ET的影响。结果表明:(1)包含了气象因素、土壤水分因素和植被因素的EML模型对NEE和ET的拟合效果最好,R2和RMSE分别为0.81和0.70 g C m^(-2)d^(-1),0.83和0.48 mm/d,MRE和MAE分别为1.72和0.48 g C m^(-2)d^(-1),0.29和0.30 mm/d。该模型在NEE和ET上的拟合能力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升了24.62%和12.16%,较机器学习模型平均提升了13.02%和6.87%。(2)空气温度是NEE和ET的主要影响因素,重要性占比分别为63.12%和60.38%。6℃和22℃是草地NEE日均空气温度的阈值,在6—22℃之间NEE处于下降趋势,在22℃后NEE变为平稳趋势。0℃和22℃是草地ET日均空气温度的阈值,当空气温度大于22℃后,ET由上升趋势转变为平稳趋势。(3)土壤水分因素在NEE和ET的重要影响因素中的占比分别为17.13%和5.66%,NEE对土壤水分的敏感性高于ET。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模拟方法,并明确其对环境和植被因素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通量 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知识-机器学习模型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超算布局、数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和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基于BERTopic模型和双重机器学习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吕鲲 潘均柏 谢珠约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46,共10页
为验证国家级超算布局如何通过驱动数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间接影响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成果数量、质量及技术部门多元化发展,本文基于BERTopic主题模型从低空经济领域发明专利文本中提取出系统架构与智能控制等20个细分技术主题,以... 为验证国家级超算布局如何通过驱动数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间接影响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成果数量、质量及技术部门多元化发展,本文基于BERTopic主题模型从低空经济领域发明专利文本中提取出系统架构与智能控制等20个细分技术主题,以及飞行器导航与控制系统等5个技术大类主题(技术部门);构建包括遗传繁衍、结构冗余、功能升级、栖息适应、锁定破解5个维度的数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评价体系,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对2011~2023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如下:(1)国家级超算布局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数量和技术创新质量;(2)国家级超算布局能够通过促进数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间接促进低空经济领域飞行器导航与控制系统、飞行器激光与光电检测技术、结构动力与任务执行系统、智能巡检与监控系统4个技术大类主题的技术创新,但对消防救援无人机系统这一典型场景驱动的技术创新作用不显著;(3)遗传繁衍等5个维度都能够在国家级超算布局和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之间发挥机制效应,但部分机制路径当前不具备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超算布局 数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 低空经济 BERTopic主题模型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因果中介效应 技术创新 技术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怀孕概率预测模型及其性能比较
3
作者 任超 杨桓 +10 位作者 周妮娅 陈卿 周文正 王童 凌曦 孙磊 邹鹏 梁卓越 敖琳 刘晋祎 曹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76-1387,共12页
目的选择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并比较其预测孕前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夫妻备孕结局关联的性能表现。方法基于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年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入组的志愿者资料,队列共入组5447对夫妻... 目的选择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并比较其预测孕前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夫妻备孕结局关联的性能表现。方法基于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年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入组的志愿者资料,队列共入组5447对夫妻,以一对一问卷方式收集夫妻双方人口学和社会-心理-行为资料,共计221个变量。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097对夫妇,按7∶3简单随机化法划分训练集(n=2867对)和验证集(n=1230对),采用特征分析和共线性筛除选择潜在暴露因素;考虑基层卫生机构不易开展精子质量分析,通过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同时纳入或排除精子质量,构建包含精液常规参数的特征集1和排除精液常规参数的特征集2。采用Logistic回归、朴素贝叶斯、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机、支持向量机5种算法构建备孕结局预测模型,并采用随机搜索合并网格搜索法优化模型参数。利用精确率、召回率、FI分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比较各模型预测能力,并选择最优模型,比较有或无精液常规参数情况下,问卷资料对生育结局预测能力的变化。结果特征集1共筛选得到24个变量,特征集2共筛选得到16个变量。特征集1中,梯度提升机效果较好,AUC相对较高(0.651),且F1分数表现较好(0.61);Logistic回归模型表现稳定(AUC=0.647),适合作为参照模型;随机森林(AUC=0.641)、朴素贝叶斯(AUC=0.641)和支持向量机(AUC=0.634)表现次之。特征集1中,梯度提升机验证集AUC为0.651(95%CI:0.629~0.681),预测精度为0.63,召回率为0.65,平均精确度值F1为0.61;特征集2中,其验证集AUC为0.649(95%CI:0.624~0.663),与特征集1相比未见明显降低,2个特征集校准曲线均与理想曲线接近。预测结果提示,在特征集1中,与备孕结局呈较高负相关的特征为女性年龄、男性年龄、夫妻无避孕措施1年内未怀孕;呈较高正相关的特征为女性妊娠史、精子总活力、入组前1年使用避孕措施。结论在本队列资料中对比5种机器学习算法,梯度提升机性能略优;夫妻双方共有24项因素与备孕结局关联,排除精液常规参数的简化模型性能未见明显下降。利用机器学习方法,通过社会-心理-行为问卷预测夫妻备孕结局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怀孕概率 预测模型 社会-心理-行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型的终身学习资源库供给生态构建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余燕芳 夏亮亮 +2 位作者 李翼鸿 刘冬旭 董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终身学习资源库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基础,目前虽已初具规模,但一方面还未形成完整的资源供给生态,另一方面也缺乏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支持,难以满足终身学习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生成性的学习需求。鉴于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 终身学习资源库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基础,目前虽已初具规模,但一方面还未形成完整的资源供给生态,另一方面也缺乏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支持,难以满足终身学习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生成性的学习需求。鉴于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型技术在资源库建设中具有极大价值,且二者互补能够显著提高资源供给服务的质量,结合知识图谱与大语言模型技术,从资源生产、传播、消费和优化四个环节构建开放性、联结性、智能化、多元化、个性化、生成性的终身学习资源库供给生态,以期创新资源供给模式,提高终身学习质量。未来,将在实践中落实并持续改进资源供给生态,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迭代推进,为相关机构在该领域的探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大语言模型 学习资源 供给生态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知识检索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玉峰 晏创业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9,共4页
本文综合运用信息管理、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 ,探讨了获取检索知识的机器学习方法———归纳学习、解释学习、联接学习和基于多Agent的多维学习 ,并提出了基于多维学习的知识检索模型。
关键词 知识检索 机器学习 检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曲面薄壁件铣削系统动态特性识别方法研究
6
作者 王小娟 宋清华 +3 位作者 房晓辉 李振洋 杜宜聪 马海峰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7,共9页
模态参数作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薄壁件铣削过程颤振预测的关键。机器学习为传统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但复杂曲面薄壁件在特定环境下难以获取数据、数据采集量大并存在大量高维非线性映射关系等... 模态参数作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薄壁件铣削过程颤振预测的关键。机器学习为传统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但复杂曲面薄壁件在特定环境下难以获取数据、数据采集量大并存在大量高维非线性映射关系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曲面薄壁件铣削过程动态特性识别方法。首先,建立曲面薄壁件铣削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将连续系统离散化,推导出广义铣削系统离散化的随机状态空间方程。其次,基于随机子空间理论获得曲面薄壁件铣削过程模态参数,然后,利用滑动窗口技术进行数据降维,提取信号特征,通过模态参数识别神经网络构建输入特征与模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曲面薄壁件模态参数的识别。最后,以S形标准件为案例,采用本文方法和解析法获得了标准样件的铣削动力学参数,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薄壁件 铣削 机器学习-随机子空间 模态参数 状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观交通仿真器模型参数标定 被引量:7
7
作者 江竹 张琦 +1 位作者 林勇 黄永宣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5692-5695,5721,共5页
针对经典速度-密度模型在精确刻画交通流动态变化特性时所存在的局限性,将更丰富的路段检测信息运用到中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的标定过程中。提出先对路段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再采用机器学习方法中的局部加权回归、k-均值聚类、k-最近邻方... 针对经典速度-密度模型在精确刻画交通流动态变化特性时所存在的局限性,将更丰富的路段检测信息运用到中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的标定过程中。提出先对路段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再采用机器学习方法中的局部加权回归、k-均值聚类、k-最近邻方法,分别将车流密度,密度与流量作为变量标定车速。利用现场数据对算法进行了大量测试,结果表明,算法是有效的,适用于基于仿真的动态交通分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密度模型 中观交通仿真 预处理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知识的船舶螺旋桨水动力样本扩充方法及其在预报代理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谢硕 陈奕宏 +1 位作者 强以铭 李亮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学者致力于采用机器学习进行船舶螺旋桨性能预报,但代理模型的预报效果往往受训练样本的数量和质量影响较大。目前船舶螺旋桨性能数据数量少且质量也不高,即数据对应参数分布较为集中,严重不均匀,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代...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学者致力于采用机器学习进行船舶螺旋桨性能预报,但代理模型的预报效果往往受训练样本的数量和质量影响较大。目前船舶螺旋桨性能数据数量少且质量也不高,即数据对应参数分布较为集中,严重不均匀,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代理模型预报的准确率与可靠性。为了解决这一实际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经验知识的样本扩充方法,并以船舶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代理模型预报为例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本文使用的样本扩充方法可以快速生成数据样本,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预报代理模型的可靠性,提升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扩充 经验知识 机器学习 船舶螺旋桨 水动力性能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语翻译:过去、现状与未来
9
作者 张磊 王振宇 +3 位作者 连帅帅 蒲冰倩 刘毓涛 秦铭哲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41-2254,共14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语翻译(SLT)旨在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对手语动作进行翻译,以提高翻译准确性。SLT降低了正常人与听障人士的沟通门槛,但由于各国手语不统一以及手语动作与口语句子的结构不匹配等问题,手语翻译面临诸多挑战。随着深度学习...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语翻译(SLT)旨在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对手语动作进行翻译,以提高翻译准确性。SLT降低了正常人与听障人士的沟通门槛,但由于各国手语不统一以及手语动作与口语句子的结构不匹配等问题,手语翻译面临诸多挑战。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手语翻译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通过对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手语翻译方法进行总结,并依照模型结构与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基于线性结构的手语翻译、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的手语翻译、基于大模型微调的手语翻译和基于对比学习的手语翻译四类。通过对各类方法的特点与性能进行分析,并为手语翻译方法的进展提供了全面的评估。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重点讨论了实时翻译、基于对比学习的手语翻译和基于大模型微调的手语翻译等关键技术的潜力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手语翻译 机器翻译 对比学习 大语言模型 编码器-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景观模型的生态地质调查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卫晓锋 樊刘洋 +4 位作者 孙紫坚 殷志强 蒋颖 肖春蕾 陈自然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3-755,共13页
建立在调查者经验思维基础上的传统技巧性生态地质调查,野外观察点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会导致调查结果不可重复,部分推断过程无法验证。建立了一套基于土壤景观模型、地质建造划分和专家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体系,提取影响生态格局的关键... 建立在调查者经验思维基础上的传统技巧性生态地质调查,野外观察点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会导致调查结果不可重复,部分推断过程无法验证。建立了一套基于土壤景观模型、地质建造划分和专家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体系,提取影响生态格局的关键环境因子,建立环境因子数据库;对环境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建立景观模型,得到环境因子组合隶属度分布图;划分地质建造;根据隶属度值和地质建造类型,遴选野外调查点,获取基质(土壤)类型、植物群落组合信息;将环境因子组合与生态系统类型对应,提取地质建造-环境因子-生态格局关系知识集,划分生态地质单元。该方法在河北承德市柴白河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通过435个野外验证点,可获取环境因子-地质建造-生态系统关系规则知识集,编制的生态地质图验证精度达到84.8%。该研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生态地质野外调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地质建造 土壤景观模型 生态-地质关系规则知识 生态地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知识驱动的高精度海底地形绘制:以南海为例
11
作者 刘洋 李三忠 +2 位作者 邹卓延 索艳慧 孙毅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52,共11页
海底地形具有非常重要的商业、工程、军事和科学研究价值。目前,常用重力场数据反演海底地形,如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和垂直重力梯度。然而,由于现有方法反演海底地形具有较强的多解性,仍然无法准确获取高精度的海底地形。该文提出了重力-... 海底地形具有非常重要的商业、工程、军事和科学研究价值。目前,常用重力场数据反演海底地形,如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和垂直重力梯度。然而,由于现有方法反演海底地形具有较强的多解性,仍然无法准确获取高精度的海底地形。该文提出了重力-密度法与随机森林结合的数据-知识驱动新方法,以重建准确的海底地形。该方法在中国南海海域进行了测试,并与重力-密度法、随机森林以及现有的SIO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反演结果显示,数据-知识驱动提供了更好的反演性能,随机森林和重力-密度法次之,SIO模型最差。相比于重力-密度法,数据-知识驱动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21%、25%和7%;而相比于随机森林,它们分别也降低了20%、20%和20%。此外,数据-知识驱动模型与船载测深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差值大约有72%分布在±10 m范围内,占比高于其他三种模型。该结果证明了数据-知识驱动方法在海底地形反演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加快高精度海底地形的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 知识驱动 重力-密度法 随机森林 SIO模型 船载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推理-情境感知激活模型的设计知识推荐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晨 战洪飞 +3 位作者 林颖俊 余军合 王瑞 钟武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6,共15页
针对个性化产品设计任务下的知识资源检索和利用效率低、知识推荐结果有效性和准确性侧重失衡的问题,提出个性化设计知识推荐服务架构.该架构以产品设计文献数据、手册数据为核心,结合产品设计场景特征,确定设计知识类别.采用新的深度... 针对个性化产品设计任务下的知识资源检索和利用效率低、知识推荐结果有效性和准确性侧重失衡的问题,提出个性化设计知识推荐服务架构.该架构以产品设计文献数据、手册数据为核心,结合产品设计场景特征,确定设计知识类别.采用新的深度学习模型ALBERT-BiLSTM-IDCNN-CRF,对数据中蕴含的设计对象、设计任务、设计性能、设计方法、设计工具、设计原理、设计参数、计算公式、设计图这9类知识元进行有效抽取.结合由企业内部员工和文献作者组成的设计人员知识元,建立五维设计知识关联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运用本体和推理规则建立完善的产品设计知识库.提出基于推理-情境感知激活模型的设计知识推荐服务模式.以液压机设计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设计知识抽取中获得了优于其他基准模型的效果.所提的知识推荐服务模式在维持较高的知识推荐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提升了输出推荐结果的有效性,可以快速、准确地为特定对象属性、任务属性和性能要求属性下的个性化设计任务求解推荐所需的知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个性化设计任务求解 深度学习 推理-情境感知激活模型 知识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启发机器学习的属性散射中心提取方法
13
作者 岳子瑜 徐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6-2047,共12页
基于参数化散射中心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是实现合成孔径雷达高级信息获取(SAR AIR)技术的基本思路之一,传统的属性散射中心(ASC)参数估计算法往往具有计算速度慢、算法复杂度高、对参数初值要求高等问题。对此,该文提出一个新的基于无监督... 基于参数化散射中心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是实现合成孔径雷达高级信息获取(SAR AIR)技术的基本思路之一,传统的属性散射中心(ASC)参数估计算法往往具有计算速度慢、算法复杂度高、对参数初值要求高等问题。对此,该文提出一个新的基于无监督学习的端到端框架用于从SAR图像反演ASC参数。首先,利用自编码式网络结构有效提取目标图像特征,缓解由于优化空间复杂非凸导致的直接求解困难,解决初值敏感问题;其次,通过嵌入ASC模型作为物理解码器以将编码器输出约束为正确的ASC参数;最后,通过端到端的模型架构进行学习和推理,达到降低算法复杂度及提高估计速度的目的。通过在仿真和实测数据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0.15 m分辨率测试集SAR图像上取得低于0.1 m的估计误差,反演单个散射中心平均耗时0.06 s,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高效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散射中心模型 参数估计 基于物理知识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知识转移与学习能力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93
14
作者 胡汉辉 潘安成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87,共7页
知识转移可以为组织带来比较竞争优势,而组织学习可以提高其对未来不确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两者的共同作用可实现组织的持续成长.在回顾关于组织的重叠知识、知识转移以及学习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了重叠知识与组织知识转移,以及与... 知识转移可以为组织带来比较竞争优势,而组织学习可以提高其对未来不确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两者的共同作用可实现组织的持续成长.在回顾关于组织的重叠知识、知识转移以及学习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了重叠知识与组织知识转移,以及与组织学习的关系;从组织生态学角度构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进一步论证了重叠知识可以充当优化知识转移效率与组织学习能力的调节器;最后给出了一些知识转移的管理寓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知识 知识转移 学习能力 组织生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撑向量置换核函数的一种领域知识与模型融合的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辉 史忠植 +1 位作者 何清 许卓群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60-868,共9页
提出了一种修正支撑向量核函数的理论与方法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 ,置换核函数的引入为领域知识与学习模型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 .该文借助于置换的概念 ,对关于事物模式组成的不变性常识进行了形式化 ,求取了可以定量表述事物模... 提出了一种修正支撑向量核函数的理论与方法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 ,置换核函数的引入为领域知识与学习模型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 .该文借助于置换的概念 ,对关于事物模式组成的不变性常识进行了形式化 ,求取了可以定量表述事物模式扰动的置换变换矩阵 ;在分类不变性的约束下 ,运用置换变换矩阵对核函数进行修正 ,获得了改进的学习模型 .文本分类的实验表明 ,学习算法将文本领域内的知识有效地融合到了学习模型中 ,获得了更高的分辨率与泛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核函数 领域知识 模型融合 支撑向量机 文本分类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季尺度干旱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殷浩 吴志勇 何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0-63,78,共5页
近年来,极端干旱事件在中国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有效的干旱预测对于抗旱和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然而,基于动力和统计的传统干旱预测方法在季尺度上能力有限,为提高季节干旱预测,基于全球气候模式和机器学习构建了动... 近年来,极端干旱事件在中国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有效的干旱预测对于抗旱和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然而,基于动力和统计的传统干旱预测方法在季尺度上能力有限,为提高季节干旱预测,基于全球气候模式和机器学习构建了动力-统计干旱预测模型。首先采用随机森林从位势高度、海平面气压和2 m温度中识别代表性区域,然后使用Lasso和ANN构建统计模型,最后以ECMWFSEAS5输出的大气变量驱动统计模型。结果表明:构建的动力-统计模型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均延长了有效预报的预见期;在季节上,春季和夏季的预测技巧提高最为明显,反映了机器学习具有可以从"大数据"中充分挖掘信息以及抓住大气非线性过程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尺度 干旱预测 动力-统计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概念的模糊模型及模糊目标的识别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膺春 石纯一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15-619,共5页
作为EBL(ExplanationBasedLearning)的发展,从概念的自然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模型FEBM(FuzzyExplanationBasedModel):当概念的解释谓词集为模糊集以... 作为EBL(ExplanationBasedLearning)的发展,从概念的自然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模型FEBM(FuzzyExplanationBasedModel):当概念的解释谓词集为模糊集以及解释谓词取模糊逻辑值时,给出求概念真值的表达式;为了解决模糊概念的识别问题,引入了概念的模糊解释树FET.接着给出了对象的模糊识别算法FEBL.最后讨论了FEBM与FEBL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概念 模糊模型 模糊目标识别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速差转向履带车辆横向控制驾驶员模型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博洋 龚建伟 +2 位作者 高天云 陈慧岩 席军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01-2308,共8页
为解决基于离合器转向机的履带车辆在无人行驶条件下的横向控制问题,采用一种基于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统计学习方法构建驾驶员模型,以实现对驾驶员跟踪控制操控经验的表述。利用经过大量试验采集获得的经验驾驶员操控数据对模型... 为解决基于离合器转向机的履带车辆在无人行驶条件下的横向控制问题,采用一种基于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统计学习方法构建驾驶员模型,以实现对驾驶员跟踪控制操控经验的表述。利用经过大量试验采集获得的经验驾驶员操控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以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表征的车辆速度和航向偏差作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观测状态参量,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对左右操纵杆位置进行转向模式划分,以转向模式作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隐藏层状态参量,通过对模型的训练最终实现对于驾驶员操控经验以及车辆特性的统计学描述。利用上述模型对跟踪控制过程中的期望转向模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对转向模式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履带车辆 横向控制 驾驶员模型 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模型 机器学习 运动基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产流模式空间分布的流域-城市复合系统洪水预报模型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成帅 孙悦 +3 位作者 胡彩虹 赵晨晨 徐源浩 李文忠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0-540,共11页
为解决流域-城市复合系统洪水协同预报问题,本文将流域和城市纳入统一空间范畴,在提出易发生产流模式辨析框架的基础上,耦合网格产流计算模型(GRGM)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构建了GRGM-LSTM洪水预报混合模型。以贾鲁河中牟站控制流... 为解决流域-城市复合系统洪水协同预报问题,本文将流域和城市纳入统一空间范畴,在提出易发生产流模式辨析框架的基础上,耦合网格产流计算模型(GRGM)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构建了GRGM-LSTM洪水预报混合模型。以贾鲁河中牟站控制流域为例,基于18场实测洪水进行模型检验,同时将预报结果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GRGM-SWM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①GRGM模型模拟产流量相对误差、决定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8.41%、0.976,考虑产流模式空间分布的产流计算更为准确;②预见期小于6 h时,GRGM-LSTM混合预报模型纳什效率系数大于0.8,比GRGM-SWMM、SWMM等物理机制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性能;③预见期大于6 h时,GRGM-LSTM混合模型出现一定的精度损失,预见期增至12 h时,GRGM-SWMM模拟精度高于GRGMLSTM模型。研究成果可为流域-城市防洪减灾协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城市复合系统 洪水预报 产流模式 机器学习 GRGM-LSTM模型 中牟站控制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支持下教育知识图谱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68
20
作者 钟卓 唐烨伟 +1 位作者 钟绍春 赵一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70,共9页
领域模型作为构建自适应学习系统的核心组件,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针对现有教育领域模型知识内容分散、能力刻画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能够建立知识、问题、能力三者间映射关系的教育知识图谱KQA模型。该模型由知识图式、问题图式... 领域模型作为构建自适应学习系统的核心组件,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针对现有教育领域模型知识内容分散、能力刻画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能够建立知识、问题、能力三者间映射关系的教育知识图谱KQA模型。该模型由知识图式、问题图式、能力图式三层图式和知识内容、关联关系、映射关系、学习路径四个要素组成。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实体抽取、关系抽取、实体对齐等方法,从数据获取、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推理四个方面,提出了教育知识图谱KQA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为知识图谱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对个性化学习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知识图谱 模型构建 机器学习 学习路径 自适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