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叶省藤生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尹光天 许煌灿 +2 位作者 曾炳山 周再知 冯昌林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5,共9页
系统地论述了单叶省藤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壮苗培育、造林技术以及人工藤林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单叶省藤的天然分布仅见于海南岛东部及南部海拔300~1100m的原始林和次生林中,但人工栽培已扩大到广东、广西和福建等... 系统地论述了单叶省藤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壮苗培育、造林技术以及人工藤林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单叶省藤的天然分布仅见于海南岛东部及南部海拔300~1100m的原始林和次生林中,但人工栽培已扩大到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的南部地区,其最适栽培区的气候条件是:年均温>22℃,年降雨量>1500mm,≥15℃年积温>7000℃,最冷月均温>14℃,干旱月数少,几乎全年无霜冻;要求土层较深厚、肥沃和较湿润的土壤条件;采种处理后的种子可沙床播种催芽,亦可将种子置于低温高湿条件贮藏至翌年3月播种,湿砂层积催芽,安全可靠、发芽整齐、费用低廉,为生产上育苗的最佳催芽方法;适宜的光照、供水和施肥将促进单叶省藤苗高、叶数和叶面积的增长,提高苗木光合作用能力,加速各器官生物量的积累;人工造林宜用营养杯苗实行林藤间种,种植密度为1200~1500丛/hm2,丛植3~4株,石梓、火力楠、木麻黄、马尾松等是实施间种的较佳上层树种;在25年经营期内,藤茎总产量11349.0kg/hm2,净收入42939.86元/hm2,内部收益率21.2%,收益成本比2.13,投资收回期10.3a,经营藤林具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 单叶省藤 生态生物学特性 造林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木莲有性繁殖和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鲁元学 武全安 +2 位作者 龚洵 张启泰 张彦萍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红花木莲是木莲属中较原始的种类,是我国珍贵的用材及观赏树种,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由于它自然更新能力差,加上人为的破坏,成年植株逐渐减少,已陷人濒危的境地。本文探索了其种子生理及萌发特性,掌握了有性繁殖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红花木莲是木莲属中较原始的种类,是我国珍贵的用材及观赏树种,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由于它自然更新能力差,加上人为的破坏,成年植株逐渐减少,已陷人濒危的境地。本文探索了其种子生理及萌发特性,掌握了有性繁殖中的关键技术措施,并通过引种栽培观测其生态生物学特性,认为在昆明引种栽培区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提出了在扩大迁地保护的同时,将其一部分苗木返回自然生境中,进行种群重建,以扩大其种群,对保护和持续利用这一珍贵树种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木莲 有性繁殖 生态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椴生态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仕训 王才明 王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6-380,共5页
海南椴是我国特有珍贵树种,广西第一批保护植物,仅分布在海南和广西南部局部地区;热带性树种,喜光耐旱,对土壤适应性强。引种试验表明,能耐-6℃低温,种子场圃发芽率80%以上。实生苗六年生便开花结果。
关键词 海南椴 生态生物学特性 椴树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植物景东报春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薛大伟 黄媛 +1 位作者 张长芹 罗吉凤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9-60,共2页
Primula interjacens Chen, an endemic and rare species to China, is restrictively distributed in Mt. Wuliangshan of Yunnan Province. Only three populations are found. The species has been fallen into endangered conditi... Primula interjacens Chen, an endemic and rare species to China, is restrictively distributed in Mt. Wuliangshan of Yunnan Province. Only three populations are found. The species has been fallen into endangered condition. Its present state of distribution,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factors causing this species endangered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are analyzed brief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东报春 地理分布 生态生物学特性 报春花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药用植物西藏八角莲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保育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和平 兰小中 李春燕 《江苏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24-28,共5页
西藏八角莲含有木脂素、鬼臼脂素等物质,是重要的抗癌药物前体物来源物种,现正处在濒危状态,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该文全面阐述了西藏八角莲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包括外部形态、地理分布、生态学和群落学特性、繁殖生态学、植物化学... 西藏八角莲含有木脂素、鬼臼脂素等物质,是重要的抗癌药物前体物来源物种,现正处在濒危状态,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该文全面阐述了西藏八角莲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包括外部形态、地理分布、生态学和群落学特性、繁殖生态学、植物化学以及细胞学和内生真菌等研究,最后分析了引起西藏八角莲濒危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保育措施和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八角莲 生态生物学特性 濒危植物 保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优良野生草坪植物生态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秀峰 唐成斌 蒋明凤 《四川草原》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通过 1 998~ 2 0 0 0年对野生宿根画眉草和鼠尾粟观察 ,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分析 ,从草坪和水土保持植物利用的角度对其进行建坪试验和水土保持试验 ,发现其具有优良坪用性状和水土保持效果。并对其特性作了综合性描述。
关键词 宿根画眉草 鼠尾粟 生态生物学特性 坪用性状 草坪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红树植物苦槛蓝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键 许会敏 +3 位作者 赵万义 昝启杰 陈里娥 廖文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7,共10页
苦槛蓝[Myoporumbontioides(Sieb.etZucc.)A.Gray]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高潮带的常绿灌木,常出现于红树林陆岸外滩,属于半红树植物。苦槛蓝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护堤功能,在海岸生态环境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苦槛蓝[Myoporumbontioides(Sieb.etZucc.)A.Gray]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高潮带的常绿灌木,常出现于红树林陆岸外滩,属于半红树植物。苦槛蓝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护堤功能,在海岸生态环境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苦槛蓝的种群分布特征、土壤特性、叶片与茎部结构特征、叶片生态学特性和自身繁殖特性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苦槛蓝现生种群多为单优群落,其土壤电导率和有机质含量高低对其分布影响较大,而与pH和盐度相关性不大;2)在叶片形态结构特征上,苦槛蓝的叶片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器分布,且都具有盐腺,是一种泌盐植物;3)在叶片生态学特性上,广东高桥苦槛蓝种群叶片单位质量建成成本最高,其次为福建漳浦种群,福建泉州种群最低。浙江西门岛、福建九龙江、广西高坡和广西山口4个地区种群的叶片单位质量建成成本没有显著性差异,苦槛蓝相对较低的单位面积叶氮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耐盐性不强;4)在繁殖特性上,苦槛蓝具有双花期现象,采用不同的扦插条件进行繁育试验发现苦槛蓝生根大约需8~10d,由于其90.0%的果实具有虫害现象,其种子的繁殖成功率受到较大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槛蓝 半红树植物 生态生物学特性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群岛银毛树(Tournefortia argentea)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蔡洪月 刘楠 +2 位作者 温美红 任海 简曙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5-383,共9页
银毛树(Tournefortia argentea)为紫草科紫丹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东半球热带海岸和海岛常见的先锋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为掌握银毛树对热带珊瑚岛环境的生态适应机理,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该研... 银毛树(Tournefortia argentea)为紫草科紫丹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东半球热带海岸和海岛常见的先锋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为掌握银毛树对热带珊瑚岛环境的生态适应机理,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该研究以西沙群岛东岛自然生长的银毛树为对象,对其形态解剖结构、生理学特征、叶片营养元素和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银毛树具有叶表面气孔密度低、比叶面积小、海绵组织发达、枝条的空腔比高等特点,有较好的储水抗旱能力。(2)银毛树叶片表面有厚密白色绢毛覆盖,可以反射强光、降低水分散失,有利于其适应强光和干旱环境。(3)银毛树叶片的脯氨酸含量较高,能够很好地抵抗渗透胁迫,为细胞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4)银毛树生长的土壤呈强碱性,养分和水分含量较低,但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正常,表明其对土壤养分的利用率高,能够很好地适应瘠薄的土壤环境。(5)银毛树木质部密度低,枝干脆弱易折,可防止被大台风连根拔起,同时枝干含水丰富,有利于其抵抗台风及树冠的快速恢复。因此,银毛树能较好适应干旱、强光和瘠薄的滨海沙滩环境,在热带珊瑚岛(礁)或滨海地区防风固沙及植被恢复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毛树 生态生物学特性 抗逆性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利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希山 顾祥 +4 位作者 张清斌 朱忠艳 穆尼热 王承军 田聪 《草食家畜》 2009年第2期47-48,共2页
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Galega orientalis Lam.cv.Xinyin No.1)为多年生、根蘖性、茎中空、直立、株高90~120cm,冬性豆科牧草。可在土壤总盐碱含量低于0.3%以下生长发育良好,气温-25℃~-45℃低温条件下有积雪覆盖地区安全越冬。抗真菌、... 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Galega orientalis Lam.cv.Xinyin No.1)为多年生、根蘖性、茎中空、直立、株高90~120cm,冬性豆科牧草。可在土壤总盐碱含量低于0.3%以下生长发育良好,气温-25℃~-45℃低温条件下有积雪覆盖地区安全越冬。抗真菌、细菌性病害、线虫。在天山北坡山前冲积扇平原农区年可收获三茬干草,产量达12~15t/ha,高产稳产期达10年以上。鲜、干草各类家畜均喜食,分枝期和初花期分别含单宁0.02%和0.93%,反刍家畜青饲不会发生臌胀病。初花期粗蛋白质、氨基酸、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23.88%、14.17%、43.17和35.82%。干草饲喂荷斯坦奶牛比饲喂苜蓿干草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分别提高2.1%、0.35%和0.24%。该品种建植的人工草地郁闭度>90%时,菟丝子(Cuscata chinensis)不能成活;该品种种子粒径10~12目,批量种子如混杂有菟丝子种子(粒径14~16目)易清选。该牧草不受苜蓿叶象甲(Hyptra postica)、苜蓿籽象甲(Tychius medicaginis)、驴豆根瘤象甲(Sitona callosus)危害,可与苜蓿人工草地轮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 生态生物学特性 利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人树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婉敏 林若宜 +3 位作者 刘楠 任海 徐贝贝 简曙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6-634,共9页
海人树(Suriana maritima)是海人树科的一种滨海观赏植物,目前在中国仅分布于南海诸岛。该文以西沙群岛自然生长的海人树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采样,分析测定其茎杆及其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逆渗透物质含量,以及... 海人树(Suriana maritima)是海人树科的一种滨海观赏植物,目前在中国仅分布于南海诸岛。该文以西沙群岛自然生长的海人树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采样,分析测定其茎杆及其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逆渗透物质含量,以及叶片与生长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等生态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海人树的叶片小而厚,角质层明显,栅栏组织发达,气孔密度小(8.64 n·mm^(-2)),易于维持体内水分,能很好地适应干旱和高盐碱的环境;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低(0.76 mg·g^(-1)),总抗氧化能力高(589.50 U·g^(-1)),脯氨酸含量高(1123.64μg·g^(-1)),表明海人树光合利用效率高,抗氧化能力强。(2)海人树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低,而叶片有机碳、氮、磷含量较高(分别为490.27、18.10、3.81 g·kg^(-1)),表明海人树的土壤养分利用效率高,对贫瘠的土壤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综上表明,海人树对强光、干旱、高盐碱和土壤贫瘠的热带珊瑚岛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可作为热带珊瑚岛植被恢复和园林绿化的工具种。该研究结果为其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人树 形态解剖结构 生态生物学特性 热带珊瑚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红树植物黄槿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伟伟 刘楠 +3 位作者 王俊 任海 张立敏 简曙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黄槿是一种具有重要生态、药用和观赏价值的半红树植物,在海岸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生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表明:黄槿属典型阳生性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潜能,适于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其叶绿素荧光的光合电... 黄槿是一种具有重要生态、药用和观赏价值的半红树植物,在海岸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生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表明:黄槿属典型阳生性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潜能,适于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其叶绿素荧光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光响应曲线(RLC)显示,黄槿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并在PAR 2 751μmol.m-2.s-1时达到最大值,说明其光合系统II在强光照下也能保持较高的电子传递效率。黄槿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叶绿素a/b值(2.44∶1)略低于理论值(3∶1)。黄槿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较高,植株体内N、P、K、Ca、Na、Mg的加权平均养分含量分别为1.23%、0.23%、1.34%、0.42%、0.24%、0.41%。P含量偏低,在其栽培过程中应及时补充P元素。该研究结果将对黄槿的引种、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槿 生态生物学特性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生态生物学特性观察与引种育苗试验初报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昌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56-1856,1869,共2页
南方红豆杉为白垩纪孑遗植物,生长在海拔800m以下的山麓沟谷常绿阔叶林或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中,具有观赏、用材、药用等多种用途。探讨了南方红豆杉的生态生物学特性,总结了采种、育苗及苗期管理等育苗技术。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生态生物学特性 育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特剪股颖与冷地早熟禾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13
作者 刘显芝 魏绍成 +2 位作者 谢雪菊 李艳梅 齐晓云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68-71,共4页
本特剪股颖(Agrostis sp.)与冷地早熟禾(Poa crymaprila)适于通辽地区生长。抗逆性强,耐修剪,抗干旱,耐涝,耐低温,耐践踏;生长速度快,能在短期内封闭地面,与杂草竞争能力强;本特剪股颖绿色期约210天,冷地早熟禾绿色期约230天。可供北方... 本特剪股颖(Agrostis sp.)与冷地早熟禾(Poa crymaprila)适于通辽地区生长。抗逆性强,耐修剪,抗干旱,耐涝,耐低温,耐践踏;生长速度快,能在短期内封闭地面,与杂草竞争能力强;本特剪股颖绿色期约210天,冷地早熟禾绿色期约230天。可供北方地区用作草坪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股颖 冷地早熟禾 生态生物学特性 AGROSTIS 抗干旱 通辽地区 越冬率 地下生物 分孽 第二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棒的生态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辉 王云霞 乔霞 《内蒙古林业》 2004年第1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生态生物学特性 花棒 成土母质 试验地 斜冲 温带 海拔 山西 乌海市 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丝竹资源分布现状及生态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元科 朱小平 +2 位作者 刘饶 彭学库 叶丽敏 《江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26-28,共3页
华丝竹是我国特有的稀少珍贵小竹,因掠夺式开采和生态环境破坏曾全面开花枯死。对华丝竹现有资源分布现状、生态生物学特性进行报道,为华丝竹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华丝竹 资源分布 生态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心朴子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6
作者 陈世鐄 张昊 《内蒙古草业》 1991年第3期54-58,共5页
牛心朴子(Cgnanchum komarovii Al.Iljinski)是内蒙古西南部沙地较为常见的沙生植物。随着草地沙化面积扩展,已广泛分布到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区,在沙化严重的地段,已成为醒目的暗绿色背景。通过观察,该种具有耐沙埋、耐风蚀、生活力强... 牛心朴子(Cgnanchum komarovii Al.Iljinski)是内蒙古西南部沙地较为常见的沙生植物。随着草地沙化面积扩展,已广泛分布到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区,在沙化严重的地段,已成为醒目的暗绿色背景。通过观察,该种具有耐沙埋、耐风蚀、生活力强、分蘖芽多、萌发较快、发芽率高的特性。根量集中于15—30cm 的沙层中。不定根发达,可作为流动和半流动沙地上的固沙先锋植物,同时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芽 繁殖 须根型 沙生植物 牛心朴子 生态生物学特性 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风桐(Pisonia grandis)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馨慧 刘楠 +2 位作者 任海 徐贝贝 简曙光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89-1497,共9页
抗风桐(Pisonia grandis)为紫茉莉科常绿乔木,是西沙群岛自然植被中最常见的乔木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药用和观赏价值;其生长速度快,断枝可再殖,在防风、海岸固沙以及海岛植被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西沙群岛永兴岛的野生抗风... 抗风桐(Pisonia grandis)为紫茉莉科常绿乔木,是西沙群岛自然植被中最常见的乔木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药用和观赏价值;其生长速度快,断枝可再殖,在防风、海岸固沙以及海岛植被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西沙群岛永兴岛的野生抗风桐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解剖特征、生理特征和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风桐属阳生性树种,具有叶片厚、比叶面积低、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小等形态解剖特征,利于其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脯氨酸含量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抗风桐生长的土壤养分含量低,但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高,表明抗风桐对土壤养分的利用能力高,对土壤养分贫瘠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抗风桐能适应强光、干旱和贫瘠等生长条件,可作为热带珊瑚岛植被恢复的重要树种。由于抗风桐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适时浇水及补充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以维持植株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平衡。该研究结果为抗风桐的引种、栽培、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风桐 生态生物学特性 抗逆性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艳桢桐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勇 赖永超 +3 位作者 刘楠 任海 张倩媚 简曙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040-10043,10071,共5页
[目的]为艳桢桐在我国的引种驯化、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引种栽培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繁育中心及展览区内的艳桢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态学特征、解剖学结构、生理生态学特征及营养成分。[结果]在栽培条件下,日间平均... [目的]为艳桢桐在我国的引种驯化、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引种栽培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繁育中心及展览区内的艳桢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态学特征、解剖学结构、生理生态学特征及营养成分。[结果]在栽培条件下,日间平均光合速率为3.31μmol/(m2.s);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无明显午休现象;气孔导度为0.085mol/(m2.s),蒸腾速率为2.30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1.44μmol/mmol。艳桢桐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较高,植株体内加权平均养分含量为N1.45%、P0.32%、K0.66%、Na0.02%、Ca3.84%、Mg0.14%,其中叶片中N、P、K、Mg含量最高,根中Na含量最高,茎中Ca含量最高。艳桢桐生长速度快,攀附及适应环境能力强;栽培中应适时浇水及补充生长所需的N、P、K等矿质元素,以维持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平衡。[结论]艳桢桐喜温暖湿润、光照较好的环境及肥沃的酸性土壤,也耐贫瘠,适合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引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桢桐 园林绿化 生态生物学特性 引种栽培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方有海 孙林 +2 位作者 赵凌泉 徐连峰 史绍林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1期96-97,共2页
在收集大量资料基础上,对我国北方特有的生物质能源植物—文冠果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状况,对文冠果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植物 文冠果 生态生物学特性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瓣尾囊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栽培试验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友权 刘刚 +2 位作者 赵勋 张琼 刘英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47-48,共2页
距瓣尾囊草(Urophysa rochkii Ulbr.)是毛茛科尾囊草属植物,中国特有珍稀物种,仅在涪江上游江油市境内有分布,从该种发现80年以来,去年才再次发现。通过近一年的观测和试验,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苗木移栽、种子繁殖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距瓣尾囊草(Urophysa rochkii Ulbr.)是毛茛科尾囊草属植物,中国特有珍稀物种,仅在涪江上游江油市境内有分布,从该种发现80年以来,去年才再次发现。通过近一年的观测和试验,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苗木移栽、种子繁殖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抢救这一种濒危植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瓣尾囊草 生物学生态特性 栽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