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都市区城市群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森林应对策略
1
作者 殷鲁秦 金佳莉 +5 位作者 姜莎莎 古琳 孙睿霖 陈玉飞 史依凡 杨玉坤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00-105,共6页
2021年中欧双方联合开展了中欧绿色城镇化的城市森林应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我国宁波都市区是长三角区域内的重要发展极核之一,其城市群建设也是该研究项目的典型案例。文章在总结宁波都市区“小城镇点状发展-大都市主导发展-城镇化高速... 2021年中欧双方联合开展了中欧绿色城镇化的城市森林应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我国宁波都市区是长三角区域内的重要发展极核之一,其城市群建设也是该研究项目的典型案例。文章在总结宁波都市区“小城镇点状发展-大都市主导发展-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区域尺度综合分析城市组团之间生态空间、森林质量与景观风貌、外来入侵植物、河流水系生态廊道、城乡居民生态福祉、平原村庄风貌等9个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提出群域区生态共建共享共治、中心区生态空间查漏补缺、核心区生态服务能力提升和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挖潜4方面的森林应对策略,以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协同、助力美丽杭州湾建设、构建宁波都市区生态安全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都市区 城市群 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煤矸石堆放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综述 被引量:15
2
作者 郭伟 赵仁鑫 +4 位作者 孙文惠 包玉英 王立新 高伟男 薛石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6,共6页
综述了内蒙古自治区煤矸石排放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较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对治理煤矸石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丛枝菌根真菌技术在煤矸石山生态重建中的应用及其意义,并提出了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环境 草原生态系统 煤矸石 生态环境问题 治理措施 丛枝菌根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潜在影响初探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杰峰 王小文 +2 位作者 卓悦 杨楠 来雪慧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6-171,共6页
阐述了陕南地区目前所存在的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发,环境污染防治水平低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采用替代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恢复费用法和补偿价值法,分别估算了每年因土壤侵蚀的养分损失,河道(水库)清淤费用,退耕还林补偿费... 阐述了陕南地区目前所存在的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发,环境污染防治水平低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采用替代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恢复费用法和补偿价值法,分别估算了每年因土壤侵蚀的养分损失,河道(水库)清淤费用,退耕还林补偿费以及工程性缺水对该地区发展可能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的可能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水源地保护等加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方法,实施居民避让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等解决陕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 生态环境问题 经济损失估算 潜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蔡德所 马祖陆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根据历年漓江流域的调查和研究成果,分析了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漓江流域划分为两个生态分区,即上游非岩溶森林生态分区和中下游岩溶生态分区。阐述了两大生态分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应针对... 根据历年漓江流域的调查和研究成果,分析了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漓江流域划分为两个生态分区,即上游非岩溶森林生态分区和中下游岩溶生态分区。阐述了两大生态分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应针对两者生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措施,促进流域生态恢复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学 漓江流域 生态分区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岸带研究II——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被引量:10
5
作者 安鑫龙 齐遵利 +1 位作者 李雪梅 张秀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967-11969,共3页
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是目前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近海富营养化、石油污染、生物资源破坏、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海水入侵等方面概括总结了我国海岸带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给出了海岸带生态修复的方法和海岸带可持... 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是目前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近海富营养化、石油污染、生物资源破坏、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海水入侵等方面概括总结了我国海岸带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给出了海岸带生态修复的方法和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对策。同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解决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加快制定并完善一整套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对策是今后努力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修复 可持续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型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维词 张军以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45-450,共6页
三峡大坝建成及水库蓄水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高达30m的消落带,形成一个巨大的河道型的周期性湿地生态系统。根据三峡水库的蓄水规划及河道型消落带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三峡水库(重庆段)运行过程中消落带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 三峡大坝建成及水库蓄水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高达30m的消落带,形成一个巨大的河道型的周期性湿地生态系统。根据三峡水库的蓄水规划及河道型消落带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三峡水库(重庆段)运行过程中消落带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消落带土地利用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回水顶托区形成近岸污染带,船舶航行造成的水体污染等,并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时空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消落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梯度开发,建设生态屏障带;实施城镇污水、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控制工程,发展环境友好型循环生态农业;建立基于3S技术的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监测预警系统等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型消落带 生态环境问题 防治对策 三峡水库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城市建设 被引量:10
7
作者 季斌 孔军 孔善右 《现代城市研究》 2007年第5期38-41,共4页
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问题的阶段性特征。以南京市为例,归纳了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了成因。最后基于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魏媛 盛珊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3-157,共5页
为促进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重建,结合我国21世纪的主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宏伟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鉴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对贵州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水、大气、生活垃圾、人口... 为促进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重建,结合我国21世纪的主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宏伟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鉴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对贵州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水、大气、生活垃圾、人口和光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贵州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喀斯特 生态环境问题 重建对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华章琳 柳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0-155,共6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为当前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中国存在着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呈现出影响局部稳定的新趋势;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产...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为当前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中国存在着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呈现出影响局部稳定的新趋势;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价值观的偏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坚持红色建设的同时加强绿色建设,以及借助于群众的力量,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 群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0
作者 田春艳 吴佩芬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30,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学术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围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解决路径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等方面予以综述,以期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和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 生态环境问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农业产值贡献率折射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中华 郭翔宇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165,共4页
环境污染是农村绝对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从1995-2003年农村贫困地区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率分析得出,化肥投入变动对每千公顷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为83.80%。过量化肥的使用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有必要构建促... 环境污染是农村绝对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从1995-2003年农村贫困地区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率分析得出,化肥投入变动对每千公顷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为83.80%。过量化肥的使用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有必要构建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值贡献率 生态环境问题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来雪慧 王小文 徐杰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6-211,共6页
根据大量基础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状。阐述了该区域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绿地不足,水资源短缺矛盾,局部环境污染和城市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西北地区... 根据大量基础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状。阐述了该区域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绿地不足,水资源短缺矛盾,局部环境污染和城市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西北地区东部的具体情况,提出科学进行城市规划,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增加生态用地比例,以及保护水源地和合理配置水资源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东部 中小城市 生态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黄金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5,共3页
洞庭湖区湿地面积约8.77×105hm2,复杂多样的湿地类型和生态环境蕴含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旅游资源。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洞庭湖区湿地面积和景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湿地生态功能... 洞庭湖区湿地面积约8.77×105hm2,复杂多样的湿地类型和生态环境蕴含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旅游资源。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洞庭湖区湿地面积和景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湿地生态功能亦受到严重影响和威胁。分析了洞庭湖区湿地的自然资源和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湿地资源 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问题 对策 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