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完善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毅 刘楠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54-164,共11页
近年来,虽然宁夏生态环境立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立法理念、制度设计、本土资源利用等方面尚存在可提升的空间。通过综合分析俄罗斯及我国其他省、自治区、自治州的生态环境立法经验可知,应当重点从生态环境法制理念的建构、基本原... 近年来,虽然宁夏生态环境立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立法理念、制度设计、本土资源利用等方面尚存在可提升的空间。通过综合分析俄罗斯及我国其他省、自治区、自治州的生态环境立法经验可知,应当重点从生态环境法制理念的建构、基本原则的确立、主要制度的构建、变通立法以及立法载体的拓展等方面对宁夏的生态环境立法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生态环境立法 问题 比较研究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初探
2
作者 刘爱英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103,共5页
生态环境立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以立法的形式来保护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将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智的选择。文章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的因素,从法理角度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的必要性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我国... 生态环境立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以立法的形式来保护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将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智的选择。文章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的因素,从法理角度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的必要性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立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规范的审思与完善——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为中心
3
作者 王秀卫 王宗涛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3,共13页
生态环境法典是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规范指南。在全面总结分析既有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规范入典具有重要的时代、学理与实践价值。审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涉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条款规范样... 生态环境法典是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规范指南。在全面总结分析既有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规范入典具有重要的时代、学理与实践价值。审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涉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条款规范样态可知,草案中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规范内容尚有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法典草案与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单行法内容衔接不当、对地方流域生态环境立法内容回应不足及法典内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条款设计不合理等。在契合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体例及适度化编纂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从横向协同、纵向协作、内部协调三个维度展开对法典草案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规范条款完善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法典 三水统筹 流域生态环境立法 法典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野下的环境法学理论创新 被引量:33
4
作者 吕忠梅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7,共1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为新时代环境法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以新中国50年的环境法治实践为研究对象,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厘清环境法的哲学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类观、自然观,...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为新时代环境法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以新中国50年的环境法治实践为研究对象,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厘清环境法的哲学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类观、自然观,为创设人与自然共同体规则提供人性标准假设和调整范围基石;创新环境法律关系理论,明确其主体的间接互动性、社会关系二次调整性、法律规范多元性的外在表征,及承认自然的主体性而重构主客体关系的本质特征;创新法律体系理论,发现环境法学的领域性学科属性,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法”与“领域法”双重结构,明确作为“重要立法领域”且已形成的生态环境立法体系的独立地位,建立处理环境法内外部关系的学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环境法哲学 环境法治实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法律 关系生态环境立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法治护航乡村生态振兴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恒 《农业知识》 2021年第3期52-53,共2页
乡村生态振兴需要法治予以保障。就目前而言,我国乡村生态的法治保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乡村生态环境立法供给不足。尽管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先后制定多部法律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予以回应,但"城市中... 乡村生态振兴需要法治予以保障。就目前而言,我国乡村生态的法治保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乡村生态环境立法供给不足。尽管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先后制定多部法律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予以回应,但"城市中心主义"的立法导向使我国环境法出现结构性缺陷。生态环境立法重心主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乡村生态环境立法供给较为不足。乡村生态破坏案件司法机关应对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立法 法治保障 城市环境污染 乡村生态 生态环境保护 立法供给 结构性缺陷 城市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