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水资源化相关生态环境灾害响应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俊杰 陈雄 +1 位作者 吴寅 张震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7-860,共4页
运用实时观测试验、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的方法,开展对矿井水资源化条件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问题的研究,能够避免煤矿区水资源二次流失、保证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矿井水资源化所诱发的生态环境灾害样式,进一步明确表象与本... 运用实时观测试验、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的方法,开展对矿井水资源化条件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问题的研究,能够避免煤矿区水资源二次流失、保证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矿井水资源化所诱发的生态环境灾害样式,进一步明确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阐述灾害样式与样式发生的时空尺度的关系和矿井水资源化极限值及其衡量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资源化 生态环境灾害 样式与尺度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中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灾害与调控途径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珂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1-57,共7页
针对生态环境灾害严重恶化的黄土高原现状,运用野外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并采用地理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陕西中部黄土区,就生态环境灾害产生过程,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控制生态灾害、多方协同、相... 针对生态环境灾害严重恶化的黄土高原现状,运用野外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并采用地理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陕西中部黄土区,就生态环境灾害产生过程,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控制生态灾害、多方协同、相互协调生态平衡、大力抓好智力开发、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加强土地开发利用、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环境灾害 环境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生态环境灾害及防治对策
3
作者 高甲荣 《生态经济》 1998年第6期24-26,共3页
本文论述了陕西省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及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灾害的特征和现状,提出了减轻和防治生态环境灾害的对策。
关键词 陕西 生态环境灾害 防灾减灾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资源化与生态环境安全探讨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雄 刘俊杰 +1 位作者 吴寅 张震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B06期65-68,共4页
矿井水是煤矿区区域水资源系统的特定的组成部分,是地下含水系统具有补给机制的特殊单元,与生态环境系统又有关联性及制约性。矿井水的抽取净化利用(狭义矿井水资源化)能够诱发类似地下水开采和地下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灾害现象,表... 矿井水是煤矿区区域水资源系统的特定的组成部分,是地下含水系统具有补给机制的特殊单元,与生态环境系统又有关联性及制约性。矿井水的抽取净化利用(狭义矿井水资源化)能够诱发类似地下水开采和地下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灾害现象,表现的问题链为地下采动(裂隙生成扩展(渗流场变化、降水漏斗区扩大(水资源流失(矿井水形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矿井水取用(地下水位再下降(生态环境响应(灾害)。广义矿井水资源化除了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外,还必须进行矿井水恢复与补给机制的研究、矿井水资源化的阈值及所诱发的生态环境灾害样式及其尺度研究,以达到即合理地进行矿井水资源化(对矿井水赋存形式Ⅱ)、防止水资源流失(对矿井水赋存形式Ⅰ),又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的矿井水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矿井水资源化 生态环境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地区建设生态系统中环境灾害问题与减免途径研究
5
作者 彭珂珊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6-27,共2页
三峡地区建设生态系统中环境灾害问题与减免途径研究彭珂珊[编者按]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一项具有重大综合效益的巨大水利工程,它将推动库区经济的腾飞。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随着大规模的建设,库区环境灾害也将尤为突出... 三峡地区建设生态系统中环境灾害问题与减免途径研究彭珂珊[编者按]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一项具有重大综合效益的巨大水利工程,它将推动库区经济的腾飞。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随着大规模的建设,库区环境灾害也将尤为突出,减免灾害之危害在三峡工程建设中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生态环境灾害 生态系统 三峡工程 经济发展 水库诱发地震 生态建设 城乡建设 综合治理 国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
6
作者 王翊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1年第3期50-54,共5页
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生态环境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国GDP的4%~20%,而且对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的不科学行为,因而生态环境问题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关键词 生态环境问题 经济分析 生态环境灾害 经济损失 经济稳定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颜世强 范继璋 石玉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1,共3页
为了遏制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势头,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资源与生态农业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运用地质科学、农业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系统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认为黄河三角... 为了遏制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势头,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资源与生态农业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运用地质科学、农业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系统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认为黄河三角洲是在海洋动力与河流动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受特殊的海、陆、河与湿地相互交替演化且相互制约的脆弱生态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尤其是不科学的掠夺性资源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引发了土壤盐渍化、土壤沙化、土壤沼泽化、水土污染、地下水降落漏斗、海咸水入侵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改变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特征甚至方向。采用专家模糊聚类法把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划分为3种类型、11个地质环境单元,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环境治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监测等修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环境 生态环境灾害 环境演化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地区环境灾害与减免途径研究
8
作者 彭珂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50-53,共4页
三峡地区环境灾害与减免途径研究彭珂珊一.三峡地区环境灾害类型(一)地质灾害危害严重1.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是三峡地区生态系统破坏最为突出的问题。水土流失面积已达70%,年侵蚀土壤总量1.6亿t,年输入长江泥沙0.4亿... 三峡地区环境灾害与减免途径研究彭珂珊一.三峡地区环境灾害类型(一)地质灾害危害严重1.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是三峡地区生态系统破坏最为突出的问题。水土流失面积已达70%,年侵蚀土壤总量1.6亿t,年输入长江泥沙0.4亿t,占长江年输沙量6.8亿t的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生态环境灾害 自然保护 国土资源 综合治理 滑坡崩塌 检出率 水库诱发地震 森林覆盖率 山地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调控防治艾比湖流域沙尘天气灾害的设想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晓 陈正江 高凡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94,共3页
针对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灾害,分析其成灾原因及发生规律。从改变水量分配时间格局的角度,分析入湖水量季节调控的可行性并提出实施方案。具体为通过人工引、蓄水设施将秋、冬季入湖地表径流蓄积起来,在春季大风、沙尘多发季节注入湖中,... 针对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灾害,分析其成灾原因及发生规律。从改变水量分配时间格局的角度,分析入湖水量季节调控的可行性并提出实施方案。具体为通过人工引、蓄水设施将秋、冬季入湖地表径流蓄积起来,在春季大风、沙尘多发季节注入湖中,减少此时沙尘天气的发生。确定春季所需补充的水量,先以湖区地形图为基础建立湖区数字高程矩阵,然后回归计算湖面面积与湖水体积对应函数,此时根据实测的当年春季湖面面积即可算出达到预定湖面面积所需水量。按照此方案修建人工引、蓄水设施并实施调控后,既可以治理流域沙尘天气,又可最大限度节省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调控 生态环境灾害 艾比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洪水灾害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以渭河中下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靖 李天文 +2 位作者 冯丽丽 龙永清 李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3-667,共5页
目的对渭河中下游流域洪水进行数值模拟,建立洪水灾害评价体系。方法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和相关软件。结果以渭河下游石堤河—罗纹河段为例,模拟出该地区的三维洪水演进和洪水危害区域,并结合水文水情资料,得到洪水预... 目的对渭河中下游流域洪水进行数值模拟,建立洪水灾害评价体系。方法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和相关软件。结果以渭河下游石堤河—罗纹河段为例,模拟出该地区的三维洪水演进和洪水危害区域,并结合水文水情资料,得到洪水预警预报及断面淤积信息。结论渭河中下游流域评估体系具有可行性,可为洪水的预警预报提供可视化研究平台,并可为流域的综合治理及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洪水 淹没模拟 灾害评估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持续发展机理与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向东 《规划师》 1995年第3期30-34,共5页
一、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哲学思考1.人类该从生态环境灾害恶梦中惊醒。约6000年前美索不达尼亚出现人类聚居地,就是古城市刍形。那时人类活动极为有限,对生态环境损害“微不足道”,维系了环境清新,生态苍葱。步入现代,科技猛进,工业倍增... 一、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哲学思考1.人类该从生态环境灾害恶梦中惊醒。约6000年前美索不达尼亚出现人类聚居地,就是古城市刍形。那时人类活动极为有限,对生态环境损害“微不足道”,维系了环境清新,生态苍葱。步入现代,科技猛进,工业倍增,城市数量增加,规模膨大,在与自然对抗观念误导下,走上“物欲至上,精神低下”迷途,必然加大自然资源耗用强度;加之用后排放“三废”的“叠加影响”,势必超出“环境容量”“生态载力”限度而呈环境生态破坏加剧态势。“吉林、济南、太原、兰州、包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持续发展 环境容量 良性运行机制 抗灾建设 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灾害 生态破坏 “软”环境 生态环境损害 子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
12
《海洋与渔业》 2023年第6期18-19,共2页
珠港澳海洋风险监测预警研究中心成立10月30日,珠港澳海洋风险监测预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预警研究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举行。据介绍,预警研究中心由南方海洋实验室牵头建设,聚焦大湾区海洋... 珠港澳海洋风险监测预警研究中心成立10月30日,珠港澳海洋风险监测预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预警研究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举行。据介绍,预警研究中心由南方海洋实验室牵头建设,聚焦大湾区海洋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风险,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减轻海洋灾害提供科技支撑和产品服务。未来,预警研究中心将构建大湾区海洋风险“海-陆-空-天”实时立体观测网,开展多灾种、精细化、全链条的海洋风险监测预警理论和方法研究,推动人工智能、数字李生等前沿技术在海洋防减灾领域的成果转化和应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研究 海洋实验室 成果转化 人工智能 海洋灾害 生态环境灾害 观测网 多灾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