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取向选择
1
作者 王干 孙琨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97,共16页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速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不断健全、生...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速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不断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生态环境治理质量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不断优化。“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需实现从“污染治理”到“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转向、从“政策驱动”到“法治化、市场化”的制度创新、从“末端治理”到“智慧化全过程管控”的技术驱动转变、从“规则接受者”到“治理引领者”的国际社会角色变化、从“碎片化管理”到“系统化治理”的治理效能转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健全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生态环境治理监管体系、生态环境治理市场体系、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 生态环境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蓝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1,共3页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从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从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方面对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重点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美丽中国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行政处罚裁量的规制——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框架 被引量:9
3
作者 丁霖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面对日益激增的环境风险,立法规制局限、司法规制消极、行政规制乏力,难以规制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更增加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履行难度。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筑的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元主体结构,为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制提... 面对日益激增的环境风险,立法规制局限、司法规制消极、行政规制乏力,难以规制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更增加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履行难度。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筑的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元主体结构,为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制提供了新的框架。在此三元结构框架下,以传统行政理论为基础,可以形成行政自制、协商规制、社会规制,共同作用于环境行政全过程,规范并制约环境行政处罚裁量的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处罚 裁量规制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 协商规制 社会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与环境行政互动式执法 被引量:31
4
作者 丁霖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115,共11页
环境行政执法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内容,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以威慑式执法为主,执法实践陷入执法者与违法者对立冲突之困境,需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契机,向新的执法方式转变和发展。随着环境立法的发展,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经历了从政... 环境行政执法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内容,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以威慑式执法为主,执法实践陷入执法者与违法者对立冲突之困境,需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契机,向新的执法方式转变和发展。随着环境立法的发展,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经历了从政府管制到政府与社会二元合作模式,再到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元互动模式的转变,形成了新时期社会共治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社会共治理论相契合。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为构建环境行政互动式执法系统提供了互动前提与理论支撑。以此为基础,环境行政互动式执法的实现需要生态环境行政机关让渡权力空间,以吸纳企业协商和公众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治理现代化 环境行政执法 社会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进财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8-181,共4页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并先后作出一系列具有很强前瞻性、指导性的战略部署,其中更是将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视为当前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并先后作出一系列具有很强前瞻性、指导性的战略部署,其中更是将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视为当前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论文在深入解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内涵及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当前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有针对性提出加快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与对策,以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治理体系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6
作者 吕英宝 张立秋 +1 位作者 贾真 封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209,共8页
论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梳理,系统总结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内涵和实践研究,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我国各省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状况进行科学评价。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包括地方法治... 论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梳理,系统总结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内涵和实践研究,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我国各省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状况进行科学评价。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包括地方法治实践、生态环境体制机制、环境制度建设、体系有效性4个二级指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包括执行能力、决策能力、参与能力3个二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下共设置三级指标17个,四级指标33个。通过对指标的量化,可以客观评价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状况。并以北京市2016—2021年的数据为案例,对北京市6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快速提升,然而地方立法和公众参与仍是发展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
作者 邢广程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7,共14页
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实现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坚持和完善党的边疆治理领导制度体系,推进边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有效的边疆治理法律体系,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 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实现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坚持和完善党的边疆治理领导制度体系,推进边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有效的边疆治理法律体系,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线,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为制度性安排,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边疆治理制度体系,把我国边疆治理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实际效能,从而实现边疆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理论与实践
8
作者 陈劲 吴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2,230,231,共12页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践逻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支撑。基于科技创新治理的内涵与本质,可深入分析其核心特征及其与国家创新体系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背景,剖析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践逻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支撑。基于科技创新治理的内涵与本质,可深入分析其核心特征及其与国家创新体系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背景,剖析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与关键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价值导向;构建以创新资源统筹和多元主体协同为核心的组织模式;通过动态适配治理体系与创新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依托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智慧治理能力;通过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制度保障。最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实践逻辑应包括理论强化、主体培育、范式转变、组织重塑与持续变革五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体系中国方案与中国式现代化国际税务实践
9
作者 邓力平 吴心妮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了“携手共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这既为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国际背景,也为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国际税...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了“携手共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这既为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国际背景,也为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国际税务实践提供了分析角度。文章基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表现形式与全球治理体系中国方案之深刻内涵,分析这一新格局新变化对国际税收关系的可能影响,探寻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国际税务实践的当前任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理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全球治理体系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国际税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现代化治理体系理论内涵及评价
10
作者 侯一蕾 崔楚云 熊玮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2期84-96,共13页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手段来实现,而深刻理解国家公园现代化治理的理论内涵和科学的治理绩效评估是全面且客观认识国家...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手段来实现,而深刻理解国家公园现代化治理的理论内涵和科学的治理绩效评估是全面且客观认识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具体的制度、政策及其治理成效的关键性问题。在对国家公园现代化治理的理论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治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从“治理基础、治理手段、治理保障、治理成效”四个维度阐释了国家公园治理的内涵,并构建了我国国家公园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案例,对其在上述四个维度的治理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估,最终总结了我国国家公园现代化治理的现状,并提出了未来治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现代化治理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评估体系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箴 付淑惠 +3 位作者 王秀丽 贺颖 余恒 李海霞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从环境管理对能力评估的需求角度梳理我国环境监测能力评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现在与未来要求、业务执行与地方管理要求方面分析能力评估的必要性,采用环境监测机构基础能力、监测管理、业务水平、成果创新、人才培养等设计适合于四... 从环境管理对能力评估的需求角度梳理我国环境监测能力评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现在与未来要求、业务执行与地方管理要求方面分析能力评估的必要性,采用环境监测机构基础能力、监测管理、业务水平、成果创新、人才培养等设计适合于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评估的体系。现代化能力评估体系包含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54个、评估款项79个。79个评估款项中基础项61个,具有前瞻性的星号项18个。通过能力评估,掌握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合理性、科学性,促进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和效能的提升,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高质量服务环境管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现代化能力 评估体系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内涵特征、推进思路和关键任务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红帅 董战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8-150,共13页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任务。伴随国家战略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呈现一系列新特征,生态环境治理面临新的治理任务和治理需求,推...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任务。伴随国家战略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呈现一系列新特征,生态环境治理面临新的治理任务和治理需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重要的先导性课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强调形成与治理任务和治理需求适配的治理能力,要求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重视推动绿色发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科学精准、加强空间治理、强化法治保障、深化国际合作,具体可遵循“深化制度建设—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基础支撑”框架确定关键任务,以形成多方共治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策略优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基于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一欢 詹新宇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7,共12页
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各地政府在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引导下优化补贴策略,通过实施创新券政策,推动以企业... 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各地政府在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引导下优化补贴策略,通过实施创新券政策,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研究发现,创新券提高了各类创新主体的参与度,不仅促使企业自身增加研发投入,还扩大了企业从高校、科研机构获取知识资源的规模,最终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但在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紧张和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中,创新券的积极效果相对较弱。在进一步发挥多元主体和市场机制作用的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允许高新技术企业跨省兑换创新券,基于产学研合作具体场景,扩大可供企业兑换创新券的对象和业务范围,面向资金紧张企业实行“事前补贴+事后补助”的资金供给模式,将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更有利的政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自主创新 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 补贴策略 创新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的价值要义、基本内涵以及发展路径
14
作者 王曦卉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123-125,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构建对推动国家治理、推动社会治理、推动自身发展、推动意识形态治理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基于这一视角,文章详细探讨了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构建对推动国家治理、推动社会治理、推动自身发展、推动意识形态治理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基于这一视角,文章详细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路径,以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体系 现代化治理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维度与科学体系
15
作者 余少祥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0,共10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了专门部署,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它立足于“两个结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治理、社会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了专门部署,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它立足于“两个结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治理、社会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治理,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其治理重心在基层,治理目标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实现民生保障和共同富裕。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是,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以城市社区、乡村为着力点和方向,综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治理现代化 理论维度 科学体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宏观环境研究——评《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16
作者 孙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F0003-F0003,共1页
任何治理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一项受外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法律、伦理等多种因素约束的系统化改革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任何治理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一项受外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法律、伦理等多种因素约束的系统化改革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命题,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总纲和行动指南。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闫智勇老师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一书,运用PESTLE模式对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宏观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首次提出了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环境创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外部环境 制约和影响 系统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整体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应然逻辑与实践进路——基于“结构—功能—过程”的分析框架
17
作者 司林波 裴索亚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8,共12页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美丽中国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应该是什么样以及现实怎么样”等基础性理论和实践问题,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解答。基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历史...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美丽中国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应该是什么样以及现实怎么样”等基础性理论和实践问题,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解答。基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历史考察,揭示出逐步走向“整体性”是体系演化的重要趋势。通过结构功能主义与SFIC模型的协作过程构建出“结构—功能—过程”的整体性分析框架,从系统结构关系、功能维度呈现、动态协作过程三个维度呈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应然图景。但实践中该体系在结构配置、功能耦合与过程协同等关键维度上,仍普遍存在碎片化困境。为此,从构建权责共担的协同架构,夯实集成化的支撑基础,强化反馈导向的协作闭环入手,方能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从“有形”走向“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整体性治理 结构—功能—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式治理视域下中国河长制的创新类型--基于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多案例类型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郁青 李靖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0-302,共13页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河流天然具有的流动属性必然涉及跨越区域和超越主体的治理方式。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河流污染所折射出的问题早已超越环境、经济和民生的范畴,但面对各流域发展不平衡、治理主体...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河流天然具有的流动属性必然涉及跨越区域和超越主体的治理方式。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河流污染所折射出的问题早已超越环境、经济和民生的范畴,但面对各流域发展不平衡、治理主体各自为政、监管标准参差不齐等问题,水治理却陷入“越治理,越污染”的怪圈。为此,党中央多次强调“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也提出了环境污染精准治理、统筹管理和协同控制的具体策略。而“河长制”作为水治理的新型行政模式,亦可作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以小窥大的重要窗口,完全契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的发展需要。为更好地探究河长制在实践中的发展,本文采用多案例的类型学分析方法,搜集中国各地“河长制”的创新实践,利用质性分析软件RQDA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最终从战略层、决策层、执行层确立法律依据、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三大框架,并在此框架之下对各地案例进行分类描述,以期归纳总结运动式治理视域之下“河长制”在各地的创新类型及其展开逻辑。研究发现,法律在战略层面为“河长制”机构的设立及其权力运作提供依据,组织结构在决策层面对“河长制”的权限进行灵活调整,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和追责机制则在执行层面将“河长制”的施政意图落到实处。可以说,河长制在水污染领域的有益探索,在为政府治理与改革总结宝贵经验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运动式治理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关联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戈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5,共9页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的深化探索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两者在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存在深刻关联。理论层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伴随国家...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的深化探索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两者在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存在深刻关联。理论层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伴随国家治理理论的完善而走向成熟;历史层面,国家治理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鲜明线索,两者之间存在同频共振的紧密关系;实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接续发展要求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来固本赋能。对两者内在逻辑关联的探究有助于更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杨振姣 闫海楠 王斌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93,共13页
海洋生态环境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然而随着海洋产业的崛起和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国内海洋生态治理起步较晚,治理成效不显著,现行治理模式弊端突出、现代化程度不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 海洋生态环境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然而随着海洋产业的崛起和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国内海洋生态治理起步较晚,治理成效不显著,现行治理模式弊端突出、现代化程度不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政治理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应吸收借鉴美国、日本、欧盟、东盟等主要海洋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立足于本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和现行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弊端,不断完善海洋治理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全力构建相对完备的规划体系,强化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促进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海洋生态治理,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中国海洋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治理现代化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