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裁判理性:明辨“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损失”
1
作者 李树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46,共14页
伴随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相关案件的数量和类型愈发增多,与此相应,关于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认定与应用的场景也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从传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领域扩展至野生动物资源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鉴别,森林生态系统各类... 伴随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相关案件的数量和类型愈发增多,与此相应,关于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认定与应用的场景也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从传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领域扩展至野生动物资源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鉴别,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功能的标价,律师风险代理费的计算,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额度的确认,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执行的监管等其他情境。这使如何正确识别与确认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损失这一技术性问题在规范体系中取得了极为重要的前置性地位。经比较分析审判实践发现,不同法院在判断方法的采用和选择上往往各行其是:或者一律运用虚拟治理成本法进行评估,或者直接视其为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或者另行独立评估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损失,裁定双重赔偿;在判决方式上既有判决金钱赔偿,也有判决赔礼道歉,更有以认购碳汇的方式予以替代;在适用对象上既适用于环境污染行为,也用于生态破坏行为。因暂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导致各界对其缺乏统一的认识,法官大多依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径行裁判,令司法裁量权流于形式。为解决因概念混淆引起的认定混乱及机械裁判问题,通过比较验证,引入生态学领域中已有的知识、方法和体系,澄清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概念并确认其内涵是“为人类提供的支持、调节、供应和文化服务”;修正《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Ⅱ版)》中以适用方法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体例,采用分章分类形式分别列明与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损失和环境修复费用相对应的估算办法;统一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的计算标准——以环境要素与污染物质间的可分程度进行类型化估算;区分损害类型与对象的差异,并兼顾主体性因素,明示虚拟治理成本法应是有条件地用以评估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时值《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之际,在法典体例结构和具体内容设置上,除对现有法律规范进行整合优化之外,可以有意识地吸纳生态学领域中已形成的相对成熟的智识和科学方法,并宜在保持概念同一性的基础上转为相应的法律表达,从而深入推进技术规范和法律规范的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损失 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认定混乱 机械裁判 有效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竹藤组织助力中非生态系统保护推动竹藤在生态环境服务付费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
2
作者 林藤筠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1期140-140,共1页
2025年1月27日至29日,国际竹藤组织出席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举行的生态环境服务付费(PES)部署国际部长级会议。此次会议由刚果民主共和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主办,旨在加强对刚果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并将当地和土著社区置于可持续管... 2025年1月27日至29日,国际竹藤组织出席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举行的生态环境服务付费(PES)部署国际部长级会议。此次会议由刚果民主共和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主办,旨在加强对刚果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并将当地和土著社区置于可持续管理战略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果民主共和国 国际竹藤组织 可持续管理 生态系统保护 刚果盆地 土著社区 生态环境服务付费 竹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53
3
作者 靳乐山 李小云 左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6-158,163,共4页
生态环境服务付费在国际上引起关注的三个背景是:(1)生态问题的凸显;(2)新古典经济学意识形态的流行;(3)保护环境和减少贫困一石两鸟的期望。与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理念相似的概念,在我国一般被称为生态补偿。生态补偿在我国受到重视是国... 生态环境服务付费在国际上引起关注的三个背景是:(1)生态问题的凸显;(2)新古典经济学意识形态的流行;(3)保护环境和减少贫困一石两鸟的期望。与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理念相似的概念,在我国一般被称为生态补偿。生态补偿在我国受到重视是国情使然。这一国情与上述三个背景有共通之处,也有独特之处。这决定了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生态补偿有潜在的借鉴意义,同时生态补偿又有中国特色。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主要启示是:(1)需要提高下游(环境服务需求方)的生态补偿意识;(2)公平的生态补偿机制要求考虑上游保护生态环境的机会成本;(3)权属明晰化是使生态补偿机制长久可持续的前提;(4)政府应鼓励地方创新形式多样的补偿形式;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服务付费 生态补偿 流域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外生态环境服务付费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军 杜宜璠 +1 位作者 岳梦婷 马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9-177,共9页
生态环境服务付费作为平衡地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效方法受到广泛关注。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2840篇文献进行分析,从阶段辨识和知识群组两方面对国外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涵义、机制构建、效益评估及效益... 生态环境服务付费作为平衡地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效方法受到广泛关注。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2840篇文献进行分析,从阶段辨识和知识群组两方面对国外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涵义、机制构建、效益评估及效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1)国外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研究的思想经历了从经济效益最大化向可持续发展导向的转变,但在其内涵及相关术语界定方面尚未形成统一观点;(2)在机制构建方面,国外研究从重视市场机制和经济激励转向了对非市场机制与公平性问题的探讨;(3)在效益评估方面,国外研究的关注点由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及社会综合效益转移;(4)制度差异与社区参与度是影响环境服务付费效益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服务付费 生态补偿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方式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宋红丽 薛惠锋 董会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方式的系统研究,指出作为公共支付的重要补充,市场贸易支付在国外已经比较完善,但在中国,其所占份额少,尤其是开放式贸易支付方式尚未起步。建立和完善相关交易标准、法律和规章平台,充分发挥市场贸易支付... 通过对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方式的系统研究,指出作为公共支付的重要补充,市场贸易支付在国外已经比较完善,但在中国,其所占份额少,尤其是开放式贸易支付方式尚未起步。建立和完善相关交易标准、法律和规章平台,充分发挥市场贸易支付的作用,对于改善流域生态补偿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还对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生态补偿 生态环境服务 公共支付 市场贸易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6
作者 吴乐 孔德帅 靳乐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对全国各地的生态保护补偿实践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实践进程明显加快,实践案例的数量以及资金投入量均大幅增加。但也存在补偿资金来...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对全国各地的生态保护补偿实践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实践进程明显加快,实践案例的数量以及资金投入量均大幅增加。但也存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不同领域及区域间生态保护补偿实践进展不均衡等问题。进一步拓宽补偿资金来源,加快完善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实践进程相对落后的领域和区域积极展开实践探索,并积极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立法,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补偿 生态环境服务付费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路云 王崇举 邓琳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60,共10页
从教育和文化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信息化服务6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5—2014年西部地区12个省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差异,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 从教育和文化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信息化服务6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5—2014年西部地区12个省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差异,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但也存在波动;各省区市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显著,可划分为高、中、低3个层级,各层级内部的差距也较大,并呈现"从北向南递减"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决定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强弱,但并不直接决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受投入力度和投入效率的影响,并与区域人口及人力资源状况、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强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教育和文化服务 基本医疗服务 社会保障服务 生态环境服务 公共基础设施服务 信息化服务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损失的司法救济机制--基于《民法典》第1235条适用的路径 被引量:18
8
作者 尤明青 罗念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5-133,共9页
保护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法典》第1235条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概念涵涉范围,从政策文件规定、技术规范规定和法律条文文义解释得以证... 保护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法典》第1235条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概念涵涉范围,从政策文件规定、技术规范规定和法律条文文义解释得以证立。在《民法典》颁布生效之前,司法实践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救济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也存在诉讼主体认识不一、鉴定机构评估不一、法院认定不一的问题,折射出《民法典》第1235条救济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损失时的适用困境。未来应当在凝聚高度的司法共识,明确合适的适用范围,建构完善的构成要件解释和提供适当的救济方式方面作出努力,化解法律适用困境,完善司法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生态环境服务功能 司法救济 《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