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旅游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敬武 《北京商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生态旅游理论 生态环境旅游理论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环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防范涝灾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骆仲遥 《生态科学》 CSCD 1999年第1期71-75,共5页
1998年10月,在我国桂林召开的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将会议主题确定为旅游与环保,并通过了《桂林宣言》,就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达成了一致意见.这表明在即将跨入的21世纪,旅游与环保的和谐统一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1998年10月,在我国桂林召开的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将会议主题确定为旅游与环保,并通过了《桂林宣言》,就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达成了一致意见.这表明在即将跨入的21世纪,旅游与环保的和谐统一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国家旅游局在每年确定的一个宣传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防治 生态环境旅游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佳韡 冉光泰 +1 位作者 肖世平 吴佳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6,共9页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型、GWR模型等,从时空视角探究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2~2021年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子系统起主导作用;2020~2021年的新冠疫情期间,耦合协调度先明显下降,后缓慢恢复。②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各省市综合评价水平、子系统评价水平得分的上升和恢复速度有明显差异,长江经济带总体向有序协调发展。③推动三系统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总体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其中以入境游客人数为代表的外部动力和以水资源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代表的内部动力对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GWR模型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日旅游高峰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08
4
作者 谢朝武 郑向敏 《旅游科学》 2001年第3期33-35,共3页
假日旅游带来的客流高峰对旅游生态环境造成多层次、多方面的破坏,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从时间分流、客源分流、信息分流、价格分流和景区分流等角度,对解决假日旅游高峰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假日旅游 高峰 旅游生态环境 破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生态环境演变趋势与阈值分析 被引量:44
5
作者 全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38-945,共8页
武陵源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景区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关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较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大气环境质量逐年降低 ;金鞭溪水质明显恶化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景区... 武陵源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景区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关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较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大气环境质量逐年降低 ;金鞭溪水质明显恶化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景区城镇化、工商业化速度加快等。通过实地监测并全面分析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演变趋势 ,发现住宿设施对环境的影响 ,比其他游乐设施更为明显 ,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生态环境的关键影响因子。景区水质监测值的变化最大 ,表明水体是景区生态环境中最为脆弱的环境因子。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 ,旅游生态环境呈现出加速恶化的趋势。通过建立基于环境脆弱因子的阈值模型 ,计算得出在不超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景区最为脆弱的环境因子——景区水质标准 :总磷≤ 0 .0 2(mg/L)前提下 ,景区上游接待区旅游生态阈值是春季宾馆可使用面积容限为 2 96 5 0 m2 ,夏季为 76 4 2 5 m2 ,秋季为 1 3 6 2 5 m2 ,冬季为 83 2 5 m2。不同类型的风景区 ,生态环境脆弱因子不同 ,宾馆建筑面积容限值也不同。沿着本文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旅游生态环境 演变趋势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117
6
作者 钟霞 刘毅华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8-574,共7页
依据2001―2010年广东省旅游、经济、环境方面的数据,构建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和GI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物理学中耦合协调度函数建模法,对广东省21市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依据2001―2010年广东省旅游、经济、环境方面的数据,构建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和GI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物理学中耦合协调度函数建模法,对广东省21市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1市的耦合协调度在不断提高,平均耦合协调度由2001年的濒临失调提升到了2010年的勉强协调水平;但各市旅游、经济、环境3个子系统的发展程度各异,省内不同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珠三角地区发展的起点高、速度快,而粤北山区和两翼地区始终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2001年广州、深圳的耦合协调度得分分别为0.65、0.67,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揭阳、云浮得分为0.29、0.33,分别为中度失调水平和轻度失调水平。到2010年,广州、深圳的耦合协调度达到了良好协调的水平,而揭阳、云浮的耦合协调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25
7
作者 熊鹰 李彩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246-250,共5页
旅游业是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发展产业之一,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协调好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张家界市是我国著铭旅游景区——武陵源风景名... 旅游业是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发展产业之一,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协调好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张家界市是我国著铭旅游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所在地,本文从旅游-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通过引入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对张家界市1996-2010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和发展态势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张家界市旅游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评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子系统的评价值存在一定的波动变化;张家界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中度协调发展类;系统耦合协调类型正在以经济发展超前型逐渐演变为旅游发展超前型。这说明近年来张家界市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但相对于旅游发展的而言,其生态环境的发展与改善还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界市 旅游-经济-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江苏沿海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龚艳 张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2,共6页
文章在分析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评价模型,以江苏沿海为研究单元,分析了2001-2013年沿海整体和分市的三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结果显示:耦合协调度基... 文章在分析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评价模型,以江苏沿海为研究单元,分析了2001-2013年沿海整体和分市的三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结果显示:耦合协调度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具有显著空间差异;生态环境普遍出现发展滞后现象。鉴于此,提出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模式,强化评估监督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江苏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板数据的西南地区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裴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6,共6页
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基础,西南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旅游经济正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西南各省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通过运用矢量模法... 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基础,西南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旅游经济正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西南各省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通过运用矢量模法对西南地区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时发现,西南各省区旅游承载力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势,总体堪忧,需要通过示范带动、规划引领、制度建设、技术创新和观念培育来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数据 旅游生态环境 承载力评价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29
10
作者 荣慧芳 陶卓民 +2 位作者 刘琪 许源 程海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0-285,共6页
以2007—2016年为考察期,构建了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皖南地区及各市的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皖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并根据测算... 以2007—2016年为考察期,构建了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皖南地区及各市的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皖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对其协调关系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皖南6市在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三系统的发展上各有所长,黄山旅游产业发展超前,铜陵、马鞍山城镇化水平突出,池州、宣城生态环境优越,芜湖发展较为均衡;(2)协调度值在考察期内一直处于0.751~0.821之间,整体处于失调状态。6城市中除铜陵市的协调度值呈现下降态势外,其余城市均呈现出先下降后波动上升的趋势;(3)协调发展度总体虽呈上升趋势,但仍然处于失调阶段。城镇化水平滞后是制约皖南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4)皖南6市的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特征各异。芜湖市为濒临失调型,其余地市均为失调型。基于此,提出了促进皖南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性 时空演变 皖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红刚 李耀初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41,共4页
珠海市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刘红刚李耀初1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有旅游客源市场、服务质量、旅游资源状况、旅游区生态环境、旅游区产业布局等。旅游生态环境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旅... 珠海市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刘红刚李耀初1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有旅游客源市场、服务质量、旅游资源状况、旅游区生态环境、旅游区产业布局等。旅游生态环境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旅游生态环境是指一切有旅游价值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市 旅游生态环境 环境建设 旅游开发 旅游资源 生态示范区建设 景观资源 旅游 自然保护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胡强盛 贺小荣 郭红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5,共7页
通过构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06—2015年间长沙市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近十年长沙的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较快上升趋势,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则波动较大.2006年至201... 通过构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06—2015年间长沙市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近十年长沙的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较快上升趋势,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则波动较大.2006年至2015年间长沙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耦合协调等级从勉强协调提高到良好协调.研究期间,长沙旅游转型升级,内涵式发展初见成效;但长沙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尚面临一定风险,旅游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引领提升尚存较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 旅游-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背景下吉林省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52
13
作者 李秋雨 朱麟奇 王吉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8-955,共8页
以全域旅游为研究视角,借助对比分析确定吉林省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间协调性在中国的地位,运用障碍度诊断法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全域旅游省域间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水平差异显著,由东部沿海向中... 以全域旅游为研究视角,借助对比分析确定吉林省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间协调性在中国的地位,运用障碍度诊断法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全域旅游省域间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水平差异显著,由东部沿海向中部、西北部梯度递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旅游业系统发展水平略低,生态环境系统略高,系统间协调性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旅游业系统和经济系统对协调发展的障碍度较大,生态环境系统最小,人口增长率、GDP增长率、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和A级景区数量是阻碍吉林省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障碍度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测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瑛娟 周小婷 徐悦如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7期168-170,225,共4页
以陕西省商洛市为研究区域,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利用复合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商洛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商洛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在2005—2017年经历了中度失调-勉强... 以陕西省商洛市为研究区域,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利用复合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商洛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商洛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在2005—2017年经历了中度失调-勉强协调-一般协调的转变路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及协调状况逐年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商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兴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年第6期29-33,共5页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规划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资源 自然保护 生态旅游产品 国际旅行社 海外旅游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西部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琼霓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23-125,共3页
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极具特色,但旅游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因此,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西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 中国 西部地区 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旅游 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与旅游生态文化发展——以陕南地区安康紫阳民歌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军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1期99-101,共3页
陕南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书面语言而正式提出却时日不久,其题材广泛,种类繁多,音乐流畅,旋律柔美;内容包罗万象,情感酣畅淋漓,地方色彩浓郁,语言即兴演绎,歌词寓意深刻,启发教育性强,体裁内容丰富,艺术风格多样。陕南民歌来自民间... 陕南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书面语言而正式提出却时日不久,其题材广泛,种类繁多,音乐流畅,旋律柔美;内容包罗万象,情感酣畅淋漓,地方色彩浓郁,语言即兴演绎,歌词寓意深刻,启发教育性强,体裁内容丰富,艺术风格多样。陕南民歌来自民间,富有生活情趣,民族地域风格极其浓郁,研究陕南民歌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昌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陕南地区 紫阳 民族音乐文化 旅游生态环境 内容丰富 地域特色 启发教育 地域风格 寓意深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昆旅游带开发设想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北立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51,78,共5页
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西抵云南昆明,北接贵州红果。南昆铁路从北部湾西进,穿越滇、黔、桂三省区,绵延899公里,吸引范围包括广西15个县市和贵州、云南各7个县市,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南昆铁路沿线各地有丰富... 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西抵云南昆明,北接贵州红果。南昆铁路从北部湾西进,穿越滇、黔、桂三省区,绵延899公里,吸引范围包括广西15个县市和贵州、云南各7个县市,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南昆铁路沿线各地有丰富的矿产、水能、建材、旅游和农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南昆铁路 南昆经济带 中西部地区 旅游扶贫 生态环境旅游 人文旅游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 生态旅游 客源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可持续旅游业发展对策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31-34,共4页
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保护旅游生态环境 ,科学、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旅游 可持续发展 旅游生态环境 旅游资源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旅游及其发展战略初探
20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8-58,共1页
特种旅游及其发展战略初探最近,新疆国旅总经理王卫平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上发表《特种旅游及其发展战略初探》一文,在总结他们十余年来经营特种旅游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就特种旅游的内涵、运作及发展战略... 特种旅游及其发展战略初探最近,新疆国旅总经理王卫平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上发表《特种旅游及其发展战略初探》一文,在总结他们十余年来经营特种旅游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就特种旅游的内涵、运作及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些看法。作者认为,特种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旅游 发展战略 线路设计 战略初探 可行性研究 旅游生态环境 自主参与性 新疆师范大学 产品开发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