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现状、问题与立法建议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一丁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4期79-85,共7页
近年来,我国以在地方进行试点的方式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套制度在基本要件、理论基础、制度构建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构成要件、责任主体与基本概念不当限缩,自然资源所有权授权代表... 近年来,我国以在地方进行试点的方式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套制度在基本要件、理论基础、制度构建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构成要件、责任主体与基本概念不当限缩,自然资源所有权授权代表理论存在适用困境,行政前置磋商与协议法律关系及性质存在迷思,"生态环境损害义务人"表述亦需修正等。在回应上述问题基础上,未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法制化应着重界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本概念、创设构成要件,明确参与主体名称、范围及诉讼地位,肯定行政磋商作为特色规定及前置程序的定位,完善相关制度构成,为各种责任追究备足法律转致适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实施现状 问题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办国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全面规划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2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4-214,共1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共分为5部分内容,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关键词 制度改革 损害赔偿 生态环境 试点方案 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初探
3
作者 梁静 崔英杰 李穹 《绿色科技》 2021年第8期181-183,共3页
通过对威海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案例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了威海市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案例实践、三维联动方面取得的经验,探索了替代修复履行赔偿责任的方式、损害赔偿与行政处罚的关系,肯定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对威海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案例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了威海市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案例实践、三维联动方面取得的经验,探索了替代修复履行赔偿责任的方式、损害赔偿与行政处罚的关系,肯定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性。实践表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一项新的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对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的有效补充。同时,分析了在案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提出了加强立法和工作基础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制度改革 鉴定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中央国务院 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
4
《内蒙古林业》 2018年第2期47-47,共1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2015年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同时废止。
关键词 中共中央国务院 制度改革 损害赔偿 生态环境 国务院办公厅 试点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办国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
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全文如下。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全文如下。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201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斤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办发[2015]57号),在吉林等7个省市部署开展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总结各地区改革试点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制度改革 损害赔偿 国务院办公厅 赔偿制度 组成部分 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策略
6
作者 胡滢紫 《绿色中国》 2025年第4期85-87,共3页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为应对环境保护所构建的全新形态,也是我国在诉讼领域重大的制度创新。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入细化阶段,但实践中反映出该制度与现有民事公益诉讼之间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制度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目前...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为应对环境保护所构建的全新形态,也是我国在诉讼领域重大的制度创新。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入细化阶段,但实践中反映出该制度与现有民事公益诉讼之间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制度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目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运行时间较短,诸多规定还不够完善,应从立法出发,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细化规定,完善磋商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以便更好地救济生态环境损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生态环境损害救济 公共参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解析
7
作者 邹向华 《林业与生态》 2024年第9期34-37,共4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举措,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对造成...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举措,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决定自2018年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明确规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2022年4月26日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改革试点方案 《民法典》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共中央办公厅 生态环境损害 国务院办公厅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兼谈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关系 被引量:47
8
作者 张忠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47,共14页
气候变化诉讼在学理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气候变化诉讼是与气候变化应对关联的诉讼;狭义的气候变化诉讼是直接提出应对气候变化诉求的诉讼。我国司法实践中,业已出现大气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碳排放权交易和碳汇交易诉讼、能源替代... 气候变化诉讼在学理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气候变化诉讼是与气候变化应对关联的诉讼;狭义的气候变化诉讼是直接提出应对气候变化诉求的诉讼。我国司法实践中,业已出现大气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碳排放权交易和碳汇交易诉讼、能源替代诉讼等气候变化应对的关联诉讼,也出现了“真正”的气候变化诉讼。前者数量多、涉及案由众多;后者数量少且审理艰难,本质原因在于现有的环境诉讼模式无法为此类新型案件提供坚实支撑。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由自然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理论派生、强调国家的环境保护义务,专门救济环境公益、应对环境风险,是现有环境司法框架内与“真正”的气候变化诉讼最为匹配的方式。构建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一方面应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扩展其适用范围、界定与行政执法的关系、优化预防性责任的承担方式,另一方面应完善专门的气候变化诉讼案由规定、研究相应的诉讼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诉讼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环境利益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宪法解释的视角 被引量:84
9
作者 陈海嵩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7,共8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体现出"渐进型"的法治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然而,目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物权化"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理论渊源,在法理基...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体现出"渐进型"的法治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然而,目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物权化"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理论渊源,在法理基础和科学基础上均存在不足,也不符合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最新趋势;在实践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面临着与其他制度的冲突与重叠难题。基于生态环境损害的公共性特质,应当从宪法的高度和法律秩序的整体角度加以重新审视。国家环境保护义务和作为"公权"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共同构成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宪法依据,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实现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新方式、新途径。国家权力的多元化行使方式,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争议问题提供了具有理论一贯性和逻辑一致性的解释,对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指明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国家环境保护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沛沛 周强 +1 位作者 陈道静 万盼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21-123,136,共4页
生态环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文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确定、损害评估、赔偿标准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生态环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文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确定、损害评估、赔偿标准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赔偿主体 损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关系 被引量:19
11
作者 冯汝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111,共10页
为理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关系,避免各地法院对两者关系的处理出现矛盾,最高人民法院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司法解释中明确了行政机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优先的原则,但该原则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仍有待探讨。从... 为理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关系,避免各地法院对两者关系的处理出现矛盾,最高人民法院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司法解释中明确了行政机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优先的原则,但该原则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仍有待探讨。从原因行为、适用范围、诉讼目的等方面分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牵连性;从诉讼标的角度分析,两者具有共同性。为从根本上解决制度适用混乱的问题,在《民法典》明确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索赔权的背景下,应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整体结构整合,形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优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合并审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作为监督和补充”的模式,并通过程序规则的细化对不同救济方式进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诉讼标的 诉讼关系 协调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和厘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本真”--以其适用范围为切口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树训 冷罗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101,共8页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正式确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然“分级”和“划区”索赔的事实与改革旨意、学界解释、实践理性等溢出印象存在较大偏差,违背损害赔偿的一般立法原理。在揭示规范形式与制度目的间客观...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正式确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然“分级”和“划区”索赔的事实与改革旨意、学界解释、实践理性等溢出印象存在较大偏差,违背损害赔偿的一般立法原理。在揭示规范形式与制度目的间客观矛盾基础上,证成当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发展样态渐趋“变质”从保护生态环境倾向至保护赔偿权利人的现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两架并行的“马车”,素有职能重叠、立法重复之嫌疑。在念及我国环保与发展、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复杂关系,且正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有限救济功能基础上,最终确立其应然适用的范围,以实现与环境公益诉讼分工互补的系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制度矛盾 有限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卫草源 《中国畜牧业》 2016年第24期70-71,共2页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15年4月和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15年4月和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先后出台;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提出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并对试点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赔偿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 生态文明建设 草原 国务院办公厅 体制改革 试点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从2018年起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14
《中国煤炭》 2018年第1期131-131,共1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方案》的出台标志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已从先行试点进入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方案》的出台标志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已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的阶段。通过全国试行,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的效率,将有效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赔偿制度 损害赔偿 国务院办公厅 制度改革 企业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15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第5期27-27,共1页
2018年新疆将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行工作,用3年时间,初步构建责任明确、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赔偿制度 新疆 制度改革 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从2018年起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16
《农村百事通》 2018年第3期20-20,共1页
目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从2()18q-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赔偿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 制度改革 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兵团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17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第6期33-33,共1页
兵团党委办公厅、兵团办公厅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构建兵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这也意味着,今后兵团辖区内一旦发生生态环境损害事件,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赔偿责任.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生态环境损害 损害赔偿 制度体系 《实施方案》 制度改革 赔偿责任 责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联合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
18
《中国水产》 CAS 2022年第6期18-24,共7页
本刊讯4月26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科技部、公安部、农业农村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本刊讯4月26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科技部、公安部、农业农村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部署,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聚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行以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总则、任务分工、工作程序、保障机制、附则等五方面提出要求,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法治轨道上的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规定》 法治轨道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问题和困难 全面深化改革 任务分工 常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简析
19
作者 沈宗紧 林度图片库(图) 《云南林业》 2018年第11期82-85,共4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201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201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办发[2015]57号),在云南等7个省市部署开展改革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赔偿制度 云南省 国务院办公厅 损害赔偿 制度改革 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妥当责任边界——以美国埃克森案展开 被引量:16
20
作者 唐克 王灿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30,共11页
一切责任均有边界,但其功能的发挥以向公众显明为前提。我国环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责任边界尚处蒙蔽之中,法官不能借助其填补执法落差、实施社会威慑,公民也无法从中获取可预测性与可计算性价值。将妥当的责任边界公之于众有助于扭转上... 一切责任均有边界,但其功能的发挥以向公众显明为前提。我国环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责任边界尚处蒙蔽之中,法官不能借助其填补执法落差、实施社会威慑,公民也无法从中获取可预测性与可计算性价值。将妥当的责任边界公之于众有助于扭转上述颓势,美国埃克森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益参考。《民法典》第1232条的妥当责任边界包含三个层级:首先裁判者以"等比规则"为基础确定外部责任边界;随后通过五项可责性要素确定责任系数、形成内部责任边界、尝试减轻责任;最后藉由参考指导性判例形成微观责任边界,使法官定责时兼顾个案灵活性与类案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惩罚性赔偿制度 环境侵权责任 比例原则 责任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