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线性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1
作者 盖健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49-51,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线性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基于景观生态学开展线性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协调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在评价中的作用,分析了线性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并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线性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基于景观生态学开展线性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协调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在评价中的作用,分析了线性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基于评价结果的生态优化策略,旨在为线性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 线性工程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土壤质量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93
2
作者 刘方 王世杰 +3 位作者 刘元生 何腾兵 罗海波 龙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9-644,共6页
通过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进行植被调查与土壤样品分析 ,探讨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随着植物群落退化度的提高 ,土壤出现粘质化 ,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 ,植物可利用的养分含量减少 ... 通过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进行植被调查与土壤样品分析 ,探讨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随着植物群落退化度的提高 ,土壤出现粘质化 ,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 ,植物可利用的养分含量减少 ,提高了石漠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潜能 ;随着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地垦殖率增加 ,引起土壤质量明显退化 ,加剧了石漠化发生的强度和速度。石漠化区土壤有机质、物理性粘粒、有效氮磷钾含量与植被覆盖率、土地复垦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以这些参数作为评价指标 ,初步将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对生态环境潜在影响的程度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过程 土壤质量变化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分析模型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申晓强 刘志斌 朱志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3-180,共8页
【目的】评价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前、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土地整理工作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供经验。【方法】参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相关标准,从水、土壤、生物和社会环境4个生态要素中,选取... 【目的】评价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前、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土地整理工作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供经验。【方法】参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相关标准,从水、土壤、生物和社会环境4个生态要素中,选取了11个指标构成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物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开原市庆云堡镇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评价。【结果】利用构建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物元模型,对开原市庆云堡镇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显示,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等级为"较好",较土地整理前的"一般"等级有很大提升;土地整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水量供需能力和灌溉保证率得到提升,水土流失得以控制,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中低产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改善,系统抗灾能力增强。【结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物元分析模型在用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物元模型 开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52
4
作者 蒋一军 于海英 王晓霞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文章通过对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提出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引导土地整理向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提出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评价原则、工作程序、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窦明 左其亭 胡彩虹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63-66,共4页
介绍了国外大型调水工程的一些经验教训,指出在实施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前,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接着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针对不同调水方案,重点讨论了工程对汉江中下... 介绍了国外大型调水工程的一些经验教训,指出在实施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前,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接着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针对不同调水方案,重点讨论了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容量和水华发生概率的影响.最后提出维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跨流域调水工程 环境可持续发展 大型调水工程 环境影响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 环境容量 汉江中下游 经验教训 不利影响 工程实施 调水方案 发生概率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牛蒙 张玉秀 +1 位作者 王扬军 杨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9-133,共5页
以山西省沁水县煤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煤矿区生态环境的因素,运用概率积分法预测了采矿引起的地表移动的最大值、沉陷时间以及沉陷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类比法计算了工作面的水土流失量,并预测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 以山西省沁水县煤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煤矿区生态环境的因素,运用概率积分法预测了采矿引起的地表移动的最大值、沉陷时间以及沉陷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类比法计算了工作面的水土流失量,并预测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减少煤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这些结果对于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矿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地表沉陷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F-AHP法的坝式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黄茁 刘玥晓 +1 位作者 王振华 李青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6,共6页
坝式小水电在发挥"以电代柴"效益的同时,也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开展坝式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于合理开发水资源,协调水电站开发与流域自然、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坝式... 坝式小水电在发挥"以电代柴"效益的同时,也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开展坝式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于合理开发水资源,协调水电站开发与流域自然、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坝式小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特点,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指标评分体系,结合生态足迹法的思想来赋予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基于EF-AHP法的坝式小水电站综合评价模型,选取西北地区某坝式电站进行了案例应用分析,探讨了评价体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不同电站之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客观性、实用性。该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坝式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提供了新的科学手段,对掌握小水电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式小水电站 层次分析法 生态足迹法 指标评分体系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定量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罡 程胜高 蔡俊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4,57,共3页
以神农架林区滑雪场建设为例,在阐述分形理论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定量研究方法。以滑雪场项目为中心向外扩展选取8km、30km的圆形范围作为两个研究区,以500m为测度分别将研究... 以神农架林区滑雪场建设为例,在阐述分形理论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定量研究方法。以滑雪场项目为中心向外扩展选取8km、30km的圆形范围作为两个研究区,以500m为测度分别将研究区一、二划分为18和62个环带,运用GIS分析计算了不同环带内不同生态类型斑块的边长、面积及分维数,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到两个无标度区,从而确定滑雪场生态评价范围为78.5km2,并运用分形理论对定量确定评价范围进行了一次有益探索,给环评工作者提出了一套解决定量评价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范围的方法和思路,以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姗 刘晓明 王震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0-492,共3页
农业生态园的功能定位决定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其规划建设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它是农业生态园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的技术工程保证。本研究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农业生态园规划中的程序、方法和评价标准等进行一系列分析。
关键词 农业生态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磨铁路建设工程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进烜 温庆忠 +4 位作者 余昌元 王勇 杨东 蔡文婧 华朝朗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4期85-90,共6页
以玉磨铁路建设为例,系统调查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科学评价建设工程对区域生态系统、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造成的影响,并进行环境风险预测分析,对主要保护对象影响预测。评价结果认为,拟建的玉磨铁路... 以玉磨铁路建设为例,系统调查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科学评价建设工程对区域生态系统、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造成的影响,并进行环境风险预测分析,对主要保护对象影响预测。评价结果认为,拟建的玉磨铁路建设项目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为"较小",提出优化铁路施工方案、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强化部门监督指导、及时恢复森林植被等减缓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物多样性 自然景观 环境风险 保护对象 自然保护区 玉磨铁路建设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指标法用于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宁 程胜高 葛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58-4161,共4页
生态指标法Eco-indicator 99是使用较为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将其应用于铁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和较广的空间跨度上实现更为全面的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从而科学地指导宏观决策... 生态指标法Eco-indicator 99是使用较为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将其应用于铁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和较广的空间跨度上实现更为全面的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从而科学地指导宏观决策。该方法将致癌物质、气候变化、电离辐射、臭氧层损耗、呼吸系统的影响、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毒性、土地占用、化石燃料和矿物开采折算为Eco-indicator 99损害因子当量,再经标准化和加权处理得到各损害指标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本研究为铁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初步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LCA) Eco-indicator99 铁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指标法用于铜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宁 葛娣 程胜高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2-296,共5页
生态指标法Eco-indicator 99是使用较为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本文将其应用于铜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该方法将人类毒性、温室效应、电离辐射、臭氧层损耗、呼吸系统的影响、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生态... 生态指标法Eco-indicator 99是使用较为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本文将其应用于铜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该方法将人类毒性、温室效应、电离辐射、臭氧层损耗、呼吸系统的影响、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毒性、土地占用、化石燃料和矿物开采折算为Eco-indicator 99损害因子当量,再经标准化和加权处理得到各损害指标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本研究为铜矿资源开发利用的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初步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LCA) Eco-indicator99 火法/湿法炼铜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生态系统满意度在区域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文初 鲁祖宝 许世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区域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中 ,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 ,当前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文章通过一个环境影响评价实例 ,介绍了生态系统满意度在区域开发活动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 区域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中 ,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 ,当前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文章通过一个环境影响评价实例 ,介绍了生态系统满意度在区域开发活动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满意度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开发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指数法在贵阳市乌当食品工业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倩 周国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19-21,共3页
以贵阳市乌当食品工业园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园区的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土地退化及环境质量等指数进行研究,综合评价园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前,园区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为优,规划实施后园区的生物丰度指数和... 以贵阳市乌当食品工业园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园区的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土地退化及环境质量等指数进行研究,综合评价园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前,园区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为优,规划实施后园区的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发生较大变化,园区生态环境状况略微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指数法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归一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江昭平水电枢纽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宇锋 黎华寿 李晓峰 《生态科学》 CSCD 2000年第3期63-66,共4页
调查监测了广西昭平水电枢纽工程建设前后的生态环境状况 ,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工程对水质、水生生物和区域经济的影响 ,表明工程建设对水质基本无影响。由于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 ,特别是兴建了渔业增殖站 ,落实了岸坡防护和堤坝、... 调查监测了广西昭平水电枢纽工程建设前后的生态环境状况 ,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工程对水质、水生生物和区域经济的影响 ,表明工程建设对水质基本无影响。由于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 ,特别是兴建了渔业增殖站 ,落实了岸坡防护和堤坝、航道护坡和环境绿化等措施 ,较好地防治了塌岸和水土流失 ,较好地发挥了工程的发电、航运、水利、旅游景点等功能 ,促进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水质 广西桂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祥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7-209,共3页
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从景观空间结构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对屏南县后垄溪一级水电站的景观生态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对区域景观的空间结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物和水域两方面,项目建成后他们的优势度分别提... 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从景观空间结构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对屏南县后垄溪一级水电站的景观生态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对区域景观的空间结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物和水域两方面,项目建成后他们的优势度分别提高1%和0.9%,相对变化较小;项目建设中及建成后,区域内的人为干扰和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能量和物种的流动性下降,故应加强该方面的设计,以维持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后垄溪一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度值在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莉 《绿色科技》 2016年第6期74-75,共2页
指出了空间结构分析是景观生态学对生态质量状况的评判的主要内容,而优势度值在空间结构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计算过程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评价区生态质量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在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很强的适用性。... 指出了空间结构分析是景观生态学对生态质量状况的评判的主要内容,而优势度值在空间结构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计算过程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评价区生态质量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在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很强的适用性。探讨了优势度值在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 优势度值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农村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正式启动 被引量:1
18
作者 长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4,共1页
2011年3月28日,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在杭州组织召开了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农村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的项目启动会。该项目由长江科学院牵头,参加单位有国际小水电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项... 2011年3月28日,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在杭州组织召开了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农村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的项目启动会。该项目由长江科学院牵头,参加单位有国际小水电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项目执行期3 a(2011-2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保护对策 农村水电 水利部 公益性 科研 行业 长江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广东省信宜铁矿采矿区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敏俊 《绿色科技》 2018年第8期147-148,共2页
指出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矿山开发风险评估中的重要环节。以广东省信宜铁矿为对象,运用3S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分析,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评价了该区域的景观生态现状及植被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林地为研究区的景观基质,对矿区整体... 指出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矿山开发风险评估中的重要环节。以广东省信宜铁矿为对象,运用3S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分析,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评价了该区域的景观生态现状及植被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林地为研究区的景观基质,对矿区整体景观环境起主导的影响作用;矿区内土地利用的变化是造成其植被变化的主要成因。提出了矿区开发应与防治并重,充分发挥当地景观优势,尽量保留现有植被,实行幼林抚育与草地管理,采用因地制宜的水土保持方式,提升矿区景观稳定性,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开发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资源保护对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全波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期16-17,共2页
指出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恶劣的生态环境、水土破坏对当地生态的修复和保护造成了很多困难,但在多年的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环境治理下,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修复。从金沙江... 指出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恶劣的生态环境、水土破坏对当地生态的修复和保护造成了很多困难,但在多年的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环境治理下,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修复。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基本概况、干热河谷的成因、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保护措施等出发,探讨和评价了森林资源保护对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 生态环境问题 治理措施 森林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