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8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认证背景下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1
作者 陈雪 赵眉芳 +1 位作者 王岩 徐蕊 《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47-49,59,共4页
介绍了已经通过森林认证的林区进行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重要性,以及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主要方法及评价步骤。对目前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指出了通过开展森林... 介绍了已经通过森林认证的林区进行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重要性,以及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主要方法及评价步骤。对目前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指出了通过开展森林认证工作,在获得持续的森林经营利益回报的基础上,同时还可以获得稳定的生态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 森林认证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106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赵霞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1,共12页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但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水资源低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矛盾加剧,制约了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水资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生态环境(W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体系发...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但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水资源低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矛盾加剧,制约了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水资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生态环境(W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体系发现:一是WEE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空间格局表现为“东高西低、省会城市普遍高于非省会城市”;二是从时间路径来看,东部城市的耦合协调水平较为稳定,而中西部城市波动较大;三是从时空跃迁来看,大部分城市保持在“协调型”或“失衡型”状态,少部分城市实现跃迁,空间锁定效应明显;四是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密度和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耦合协调水平,而第二产业比重和政府干预对其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的跨区域溢出效应不显著。通过优化区域发展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水资源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及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等政策措施,可以促进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发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对花椒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3
作者 徐贵芬 《河北农机》 2025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花椒的经济效益产生深远影响。气候变化、土壤质量的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因素,往往成为制约花椒种植的主要障碍。气候的不稳定性,尤其是温度升高与降水模式的变化,已成为影响花椒生长周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花椒的经济效益产生深远影响。气候变化、土壤质量的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因素,往往成为制约花椒种植的主要障碍。气候的不稳定性,尤其是温度升高与降水模式的变化,已成为影响花椒生长周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同时,土壤肥力的下降和水资源的紧张,进一步加剧了种植环境的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还只是简单的依照传统的种植策略进行花椒种植工作,不但不利于提升花椒的经济效益还不利于花椒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了有效提升花椒的经济效益,必须探讨针对这些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改良农业技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本文对生态环境对花椒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降低生态环境不利影响,提升花椒经济效益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花椒经济效益 影响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线性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4
作者 盖健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49-51,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线性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基于景观生态学开展线性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协调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在评价中的作用,分析了线性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并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线性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基于景观生态学开展线性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协调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在评价中的作用,分析了线性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基于评价结果的生态优化策略,旨在为线性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 线性工程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研究
5
作者 宋菲 吴松 《花卉》 2025年第8期154-156,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林业生态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一直对林业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规模持续扩大,成效显著。因此,...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林业生态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一直对林业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规模持续扩大,成效显著。因此,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期望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 影响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农用地土壤硫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6
作者 黄顺生 周强 +4 位作者 张平 崔晓丹 蔡露明 李文博 徐宏婷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2-1075,共14页
【研究目的】淮安地区处于苏北平原腹地,地质背景较复杂,在地质与人为双重影响下,土壤硫元素空间变异性大,影响土壤硫元素空间分布的因素及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效应尚不清楚。【研究方法】对比不同深度、土壤类型、地貌、土地利用方式的... 【研究目的】淮安地区处于苏北平原腹地,地质背景较复杂,在地质与人为双重影响下,土壤硫元素空间变异性大,影响土壤硫元素空间分布的因素及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效应尚不清楚。【研究方法】对比不同深度、土壤类型、地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S含量和开展硫元素平衡状况评估,揭示硫元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一步开展生态环境效应初步研究。【研究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全硫的平均值为388×10^(-6),远高于江苏省土壤平均值。空间分布上总体表现为南部高于北部,层次土壤分布上自上而下逐渐降低。全S含量在不同土壤类型中表现为沼泽土最高、水稻土次之、潮土最低;在不同地貌类型间,扇缘湖沼平原区最高,冲海积砂坝高地最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则表现为水浇地最高、林地最低。土壤全S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农用地土壤硫元素平衡状况评估结果表明,.年净增量为58.21 kg/hm^(2),与2004年多目标数据相比,研究区农用地土壤全S含量近15年来出现一定程度的累积。【结论】土壤硫元素分布特征与土壤深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有机质密切相关,土壤硫元素显著累积区对应设施农用大棚(种植红椒等)分布范围,成因上与硫酸钾复合肥、有机肥等大量施用密切相关。这些区域土壤已出现酸化趋势,对周围水体产生一定硫元素负荷,建议开展生态风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土壤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变化趋势 淮安 生态环境 农业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探究
7
作者 肖华 刘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3,共5页
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采用太原市2001—2022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建立遥感生态指数(RSEI),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空间转移矩阵和地理探测器分析该市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原市2001... 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采用太原市2001—2022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建立遥感生态指数(RSEI),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空间转移矩阵和地理探测器分析该市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原市2001—2022年RSEI平均值为0.55,生态质量水平表现为中等;研究期间太原市RSEI发生了“良好→中等”“优→良好”“中等→较差”“较差→差”的变化,其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变差;归一化植被指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缨帽变换湿度分量、年总降水、高程、年总太阳辐射、年最高温与RSEI呈正相关关系,地表温度和干度与RSEI呈负相关关系;各因素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定量影响尚不明确,改善太原市生态环境质量须结合地形、植被覆盖、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太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养殖中猪的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新征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145-146,共2页
新形势下,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实际开展生猪养殖过程中面临着来自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多方面问题,进而严重制约实际养殖成效。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相关工作经验,针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以此为... 新形势下,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实际开展生猪养殖过程中面临着来自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多方面问题,进而严重制约实际养殖成效。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相关工作经验,针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为其他养殖人员提供更多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养殖 生态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志松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畜禽养殖业是国内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提升生产效益,养殖逐渐趋于集约化、规模化。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畜禽养殖所产生的废弃物明显增加,资源化利用水平相对较低,给农业发展以及生态污染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 畜禽养殖业是国内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提升生产效益,养殖逐渐趋于集约化、规模化。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畜禽养殖所产生的废弃物明显增加,资源化利用水平相对较低,给农业发展以及生态污染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实现资源有效回收再利用,对推动畜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支持力度,对相关技术进行研发与应用,促进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 生态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芹 《江西农业》 2025年第6期136-138,共3页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有效提高灌溉效率、改善土壤条件,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然而,水资源过度开发、土壤次生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及生态系统退化等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合理规划水利...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有效提高灌溉效率、改善土壤条件,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然而,水资源过度开发、土壤次生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及生态系统退化等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合理规划水利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以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实现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旨在探讨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 农业生态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地坝建设对生态环境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为例
11
作者 马玲娃 史怡芯 +4 位作者 范星燕 党瑞地 冯靖雯 罗君 陶玮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5期57-62,共6页
为探索淤地坝建设对生态环境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为例,构建了淤地坝建设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框架,结合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拦截泥沙、蓄洪滞泄、减蚀固沙、改善植被生... 为探索淤地坝建设对生态环境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为例,构建了淤地坝建设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框架,结合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拦截泥沙、蓄洪滞泄、减蚀固沙、改善植被生长环境、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预防自然灾害与淤地坝建设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淤地坝建设对减蚀固沙的影响最大,对预防自然灾害影响较小;(2)粮食供给、牲畜饲养、农作物质量、农作物产量、农作物供水量、土壤肥力与淤地坝建设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淤地坝建设对粮食供给、农作物供水量的影响最大,对农作物质量影响较小;(3)淤地坝建设对保持土壤肥沃和牲畜饲料供应两个方面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影响分析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称钩驿镇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2022年湖北省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张媛 昌维 +2 位作者 熊晶 聂莹晖 程继雄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以长江流域重要省份湖北省为研究区,综合利用土地利用类型、降水量、水土流失和污染物排放量等相关统计数据,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对1998—2022年湖北省生态环境状况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 以长江流域重要省份湖北省为研究区,综合利用土地利用类型、降水量、水土流失和污染物排放量等相关统计数据,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对1998—2022年湖北省生态环境状况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湖北省总体生态环境状况良好,94个县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达优良等级,占湖北省国土总面积的99.68%;②从长时序数据来看,湖北省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呈显著趋好态势(P<0.05),主要是由于湖北省植被覆盖度不断增加,且水土保持工作和污染防控工作成效明显;③从5个分指数的贡献值来看,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决定着湖北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高低,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变化则主要受到水网密度指数(80.60%)和以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为代表的自然生境类指数(43.56%)的变化的影响;④改善区域生态状况的关键是提高植被覆盖度和生物丰度,但也需要进一步降低土地胁迫程度和污染负荷压力,因而持续采取科学的林地保育和物种保护策略以及扎实的污染防控和水土保持措施,是提升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生态环境状况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生态环境影响域的研究
13
作者 陆王烨 刘乐轩 +2 位作者 刘路明 杨飞龄 李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8-220,共13页
道路建设及其运行已对动植物生长、迁徙和周边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增加,道路对周边地区的生态影响也必然加剧。道路的生态环境影响域指的是道路全生命周期内对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随着道路生态学研究... 道路建设及其运行已对动植物生长、迁徙和周边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增加,道路对周边地区的生态影响也必然加剧。道路的生态环境影响域指的是道路全生命周期内对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随着道路生态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其研究价值逐渐凸显。已有研究表明,道路对各种动物、植物、环境的影响范围各不相同,影响域会随着交通强度、时间等因子的变化而有所区别。在对国内外动物、植物以及环境的道路影响域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未来道路影响域研究应当与大数据等新技术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现有研究,注重动物、植物、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道路影响域研究促进环评体系完善,加强现有研究的应用导向性,更好地指导道路建设和运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生态 影响 野生动植物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冷排水余氯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
14
作者 刘文明 刘羽乔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7-223,共7页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接收站冷排水排放可能会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依托深圳LNG项目,利用MIKE 3三维水动力余氯模型计算了余氯在海水中的运移规律,分析了深圳LNG接收站冷排水对大鹏湾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通...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接收站冷排水排放可能会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依托深圳LNG项目,利用MIKE 3三维水动力余氯模型计算了余氯在海水中的运移规律,分析了深圳LNG接收站冷排水对大鹏湾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将计算的潮位和不同水深处的潮流与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证实了所建立三维水动力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典型大、小潮条件下受纳海域余氯浓度增量的水平和垂向三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多排放源的相互影响。工程排水余氯在表层和底层的扩散影响范围大于中层;余氯主要影响近岸海域,未对周边水环境敏感目标和其他工程取水产生直接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冷排水的三维数值模拟、LNG接收站选址及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冷排水 余氯 生态环境影响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舒小林 张倩兮 +2 位作者 闵浙思 郭向阳 单淑幸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138,共12页
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被称为“五大幸福产业”,探索旅游产业、健康产业与生态环境关系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及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探究旅... 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被称为“五大幸福产业”,探索旅游产业、健康产业与生态环境关系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及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探究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演化轨迹,采用障碍度和面板Tobit模型诊断不同区域耦合协调系统内部障碍因子和分析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均呈增长态势。(2)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上逐渐优化,空间分布格局由“总体较低”向“南北两端低,中间地带高”的分布格局演变。(3)多数省份旅游产业系统排前三位的障碍因子为艺术表演观看人次、旅游餐饮企业数量、客运量。(4)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及科技创新正向影响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生态环境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健康产业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及影响因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对福鼎白茶栽培的影响
16
作者 陶文赛 《福建茶叶》 2025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福鼎白茶,这一中国享誉盛名的茶叶品种,凭借其别具一格的品质与风味,赢得消费者的广泛青睐。福鼎白茶栽培品质受气候、土壤、水源及生态多样性等多重生态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本文通过深入剖析这些要素如何具体作用于福鼎白茶的栽培,并... 福鼎白茶,这一中国享誉盛名的茶叶品种,凭借其别具一格的品质与风味,赢得消费者的广泛青睐。福鼎白茶栽培品质受气候、土壤、水源及生态多样性等多重生态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本文通过深入剖析这些要素如何具体作用于福鼎白茶的栽培,并进一步探讨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如何精准施策,以保障其高品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福鼎 白茶 栽培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17
作者 黄签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9期45-47,共3页
该文系统分析了桉树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研究表明,桉树种植会过度消耗水土资源、抑制其他植物生长、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带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增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挑战。针对这些挑战,该文提出了优化... 该文系统分析了桉树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研究表明,桉树种植会过度消耗水土资源、抑制其他植物生长、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带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增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挑战。针对这些挑战,该文提出了优化种植结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科学管理和监测等应对策略,旨在实现桉树种植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种植 生态环境 影响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
18
作者 刘占民 《江西农业》 2025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包括确定间伐对象、控制间伐强度、选择间伐时间和选择间伐方式。同时,详细分析了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如对森林结构和功能、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水文状况以及气候调节等方面... 文章深入探讨了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包括确定间伐对象、控制间伐强度、选择间伐时间和选择间伐方式。同时,详细分析了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如对森林结构和功能、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水文状况以及气候调节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及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森林抚育间伐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抚育间伐技术 生态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优化对策
19
作者 顿少忠 李凤丽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3期49-51,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道整治工程作为改善河道功能、提升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各地广泛开展。然而,此类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基于此,该文首先深入剖析了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道整治工程作为改善河道功能、提升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各地广泛开展。然而,此类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基于此,该文首先深入剖析了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质、生物多样性、河道系统等方面;其次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规划与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运行期的生态监测与管理,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等一系列优化对策;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优化对策的有效性。该文为实现河道整治工程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工程 河流生态环境 影响 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
20
作者 刘武林 《花卉》 2025年第7期160-162,共3页
为探讨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对森林抚育间伐的概念、技术要点、种类、实施方法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为探讨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对森林抚育间伐的概念、技术要点、种类、实施方法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森林抚育间伐是一种有效的营林措施,能够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同时有利于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 生态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