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杜受祜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0年第1期12-15,共4页
我国改革与发展在未来的十年将遇到两大关键性的挑战:一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东西部地区已有的和潜在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持续拉大。而这两个问题之间互为因果,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国西部省区地处长江、黄河等大... 我国改革与发展在未来的十年将遇到两大关键性的挑战:一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东西部地区已有的和潜在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持续拉大。而这两个问题之间互为因果,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国西部省区地处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游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中国 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公众参与机制建设现状与优化路径
2
作者 杨旭龙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力量。该文首先介绍了公众参与机制的构成与演变历程,紧接着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现状,包括公众参与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影响公众参与...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力量。该文首先介绍了公众参与机制的构成与演变历程,紧接着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现状,包括公众参与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影响公众参与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公众参与机制的优化路径,旨在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机制 建设现状 优化路径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创新与路径研究
3
作者 黄世婷 李志宏 《南方园艺》 2025年第2期52-56,共5页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实施,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建立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体系,开发生态农业生产新技术、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建设新农村示范等,乡村生态...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实施,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建立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体系,开发生态农业生产新技术、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建设新农村示范等,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的进展。然而,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还面临着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薄弱、环保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提升和普及缓慢、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挑战。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乡村振兴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剖析了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创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机制内涵,提出内动力和外动力协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理论,同时,提出了生态文明引领、构建政策法规体系、科技支撑与应用、产业结构调整、公众参与等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治理五大路径,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包括政策引导、提升意识、产业转型、多元参与、科技支撑、流量赋能等多维架构,旨在形成政府主导、乡村运作、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机制建设 路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价值补偿机制与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书伟 王士心 杨永梅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79,98,共6页
三江源区同我国东西部和流域上下游乃至全国都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环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下游经济社会发展。从实践来看,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价值补偿机制不合理是三江源区环境恶化的核心因素。在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其存... 三江源区同我国东西部和流域上下游乃至全国都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环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下游经济社会发展。从实践来看,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价值补偿机制不合理是三江源区环境恶化的核心因素。在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制度的经验,通过建立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价值体系理论及测算模型,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价值进行测算;立足于政府制度创新,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制度进行的构建。旨在为清除不合理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障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生态环境 价值测算 补偿机制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生态环境补偿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孟钰 魏剑林 +4 位作者 管新建 王慧亮 吕翠美 王田野 严登华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5-223,250,共10页
围绕补偿机制、控制阈值、标准与价值3个维度梳理了流域水生态环境补偿国内外研究成果。流域补偿问题需要突破单一水量或水质控制因素的限制,兼顾水污染与水生态两方面,建立水质与水量阈值联合控制下的流域水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架构;补偿... 围绕补偿机制、控制阈值、标准与价值3个维度梳理了流域水生态环境补偿国内外研究成果。流域补偿问题需要突破单一水量或水质控制因素的限制,兼顾水污染与水生态两方面,建立水质与水量阈值联合控制下的流域水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架构;补偿标准需要实现实际价格到经济价格,再到与生态经济价格的属性叠加与内涵拓展。提出未来应在点面结合的多源河流水环境损害补偿控制阈值、考虑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水量补偿控制阈值、水质与水量相互作用机理与双控演化博弈下多模式补偿策略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补偿 补偿机制 补偿控制阈值 补偿标准 补偿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蒋正举 刘金平 +1 位作者 张晓慧 杨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9-51,共3页
在总结前人关于生态环境补偿及其机制的内涵基础上,本文认为,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是对因煤炭资源开采而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功能下降所进行的补偿、恢复和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则是对这一系... 在总结前人关于生态环境补偿及其机制的内涵基础上,本文认为,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是对因煤炭资源开采而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功能下降所进行的补偿、恢复和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则是对这一系列活动所作的制度安排。本文仅从狭义的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对象进行研究,并按照"新、旧账"分治的原则和生态环境补偿对象的类型,来划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主体、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生态环境补偿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机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视角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探究
7
作者 刘艳红 《绿色中国》 2025年第2期79-81,共3页
本文旨在从生态环境视角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并探讨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诸如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会... 本文旨在从生态环境视角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并探讨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诸如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研究提出的农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包括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农村环境法制框架和加强农村环境教育等,这些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农业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增强农村社区的自我发展潜力。最后强调,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实施综合治理,确保农村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顺利执行,并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绿色农业 环境补偿机制 环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效益补偿的绿色建筑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明 李干滨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6-140,共5页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生态学视角,将绿色建筑的生态环境效益作为重要补偿因素,对绿色建筑开发者收益损失和绿色建筑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构建了绿色建筑开发者损失型补偿模型和绿色建筑生态环...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生态学视角,将绿色建筑的生态环境效益作为重要补偿因素,对绿色建筑开发者收益损失和绿色建筑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构建了绿色建筑开发者损失型补偿模型和绿色建筑生态环境效应型补偿模型,利用C-D生产函数构建了利润函数,探讨了损失型补偿额度,利用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生态恢复费用法测算绿色建筑环境效应,以此建立基于生态环境效益补偿的绿色建筑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生态环境效益 补偿模型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19
9
作者 冷淑莲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共6页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虽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生态环境补偿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依据的基础上,从强化生态环境产权意识...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虽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生态环境补偿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依据的基础上,从强化生态环境产权意识、加强生态环境补偿立法、推进生态环境价格改革、完善生态环境补偿管理、坚持生态环境补偿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机制的构成体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支玲 任恒祺 《云南林业科技》 CAS 2001年第1期29-32,共4页
西部开发面临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为尽快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状况 ,必须建立健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机制 ,其机制的建立应遵循整体性、客观性、有效性及互利性的原则。以反映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
关键词 西部开发 生态环境建设 机制 构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资源定价与补偿机制设计:一种实物期权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汤吉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0,共4页
本文区分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的定价与补偿机制的关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有不可逆性,往往会产生沉淀成本,由此产生期权价值,难以依靠传统的边际成本定价实现生态环境资源补偿,往往造成资源投资补偿不足... 本文区分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的定价与补偿机制的关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有不可逆性,往往会产生沉淀成本,由此产生期权价值,难以依靠传统的边际成本定价实现生态环境资源补偿,往往造成资源投资补偿不足。如果生态环境资源具有完全可逆性,那么就不会存在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问题。正是由于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显著的不可逆性,沉淀成本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未来不确定性的条件下,需要考虑期权价值对生态环境资源定价的影响,从而发现资源定价的根本原则在于生态环境资源价格中需要包括期权价值,特别是资源消耗导致未来资源消耗的减少。否则,由于期权价值没有进入生态环境资源价格里,很容易造成过度或掠夺开采生态资源。因此,合理的生态环境资源定价是建立生态环境资源补偿机制最根本的制度保障,也是市场完善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资源 沉淀成本 期权价值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丽英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2-807,共6页
界定了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基本内涵,研究提出了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范围、责任主体、补偿途径与方式;采用边际成本和因素分析法,建立了提取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资金的计算模型;通过调查与统计,分别得出生产煤矿和已报... 界定了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基本内涵,研究提出了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范围、责任主体、补偿途径与方式;采用边际成本和因素分析法,建立了提取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资金的计算模型;通过调查与统计,分别得出生产煤矿和已报废、即将报废煤矿的补偿标准;并提出了实施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的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村生态环境重建的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国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4,共5页
西部生态环境面临重建与破坏并存,局部改善与整体恶化并存,一方治理与多方污染并存的矛盾。因此,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西部生态环境要得到有效的改善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关键词 西部农村 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边境贫困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钢 张晓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3,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边境贫困地区日趋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指出作为边境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双重公共产品性质,由于地区自身承担能力有限、为西北边境安全做出了巨大牺牲、自有资源开发需要合理规划等原因,必须进行生态环境补偿,并... 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边境贫困地区日趋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指出作为边境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双重公共产品性质,由于地区自身承担能力有限、为西北边境安全做出了巨大牺牲、自有资源开发需要合理规划等原因,必须进行生态环境补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边境地区 农业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生态环境合作:机制建设与中国角色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远喆 王晶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98,共17页
伴随着海洋安全研究议程的转变,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南海地区合作的重要议题。为了应对南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持久挑战,南海周边国家与国际社会建立起多层次的合作机制。然而,由于机制效果不佳、国家间互信缺失、域外大国干扰、... 伴随着海洋安全研究议程的转变,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南海地区合作的重要议题。为了应对南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持久挑战,南海周边国家与国际社会建立起多层次的合作机制。然而,由于机制效果不佳、国家间互信缺失、域外大国干扰、政策难以协调等困难,南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合作成效并不明显。一直以来,中国在南海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设中扮演着合作理念的贡献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机制建设的引领者三重角色,发挥了重要的负责任大国作用。未来南海生态环境机制建设要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突出区域特色,通过务实合作不断累积互信,并尽力消减传统安全的负面冲击。生态环境合作将继续成为南海周边国家整体性合作机制构建的"实验场"和"示范区",也可以成为大国关系的"粘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地区 生态环境合作 机制建设 海洋命运共同体 中国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23,共5页
通过对我国煤炭矿区生态环境损害的发展形势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并对相关主体责任进行了剖析,对矿区生态环境补偿的主要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恢复补偿机制 煤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西部地区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干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7-130,共4页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在我国国力有限的情况下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动我国西部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在我国国力有限的情况下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本文从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思路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生态环境 保护水土资源——评《水土保持补偿机制研究》
18
作者 刘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6-146,共1页
2012年2月25日,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陈雷同志在会议讲话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水土流失,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长远福祉……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仅直接关系防洪安全、... 2012年2月25日,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陈雷同志在会议讲话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水土流失,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长远福祉……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仅直接关系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而且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 补偿机制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能力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干旱河谷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沈茂英 《四川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19-25,共7页
在对四川西部干旱河谷的自然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这些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土地所有权 林木所有权 综合效益 川西干旱河谷区 生态环境建设 社会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完善西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林幼斌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分析中国西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成因,以及西部的生态环境在中国的战略地位,指出应建立和完善西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解决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最后对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中国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绿色核算体系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生态补偿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