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物元法的农村河道生态状况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方国华 叶晓晶 +2 位作者 姚怀柱 廖涛 宋子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84,91,共6页
农村河道生态状况评价是科学制定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措施的基础。根据农村河道的特点,从河道功能、河道形态、河道环境、河道生态与景观、河道管护和综合评判6个方面构建农村河道生态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成序关系分析-熵权法确定各... 农村河道生态状况评价是科学制定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措施的基础。根据农村河道的特点,从河道功能、河道形态、河道环境、河道生态与景观、河道管护和综合评判6个方面构建农村河道生态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成序关系分析-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建立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农村河道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河道生态状况总体良好,部分农村河道生态状况恶劣,江苏省农村河道生态状况存在地区差异。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河道 生态状况评价 序关系分析法 熵权法 模糊物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县级生态状况评价与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郭祥 岳德鹏 +1 位作者 刘永兵 祁燕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1期50-53,58,共5页
为了实现对我国不同地理区县的整体生态状况在同一水平下做出横向比较,采用RS与GIS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选取适当的生态状况指标,构建适用于不同地域单元之间的县级生态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态评价模型,选取辽宁省铁岭... 为了实现对我国不同地理区县的整体生态状况在同一水平下做出横向比较,采用RS与GIS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选取适当的生态状况指标,构建适用于不同地域单元之间的县级生态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态评价模型,选取辽宁省铁岭县、天津市武清区、宁夏盐池县与湖北省夷陵市4个区县做为试点单元进行生态状况评价与比较.评价结果:整体生态状况从好到差依次为夷陵市、铁岭县、武清区、盐池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层次分析法 县级 生态状况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湟水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翠平 龚家国 +2 位作者 王浩 王英 杨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1,共4页
以湟水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8 OLI和MODSI遥感影像,基于ERDAS软件和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得到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图。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105)》,计算生物丰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 以湟水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8 OLI和MODSI遥感影像,基于ERDAS软件和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得到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图。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105)》,计算生物丰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地胁迫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等,对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一般,主要是由于西宁市城区和民和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较低。现阶段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控制污染排放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流域 遥感 ERDAS ARCGIS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数据的黄河三角洲核心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郎坤 赵庚星 +3 位作者 王文倩 张素铭 常春艳 王卓然 《山东国土资源》 2019年第12期29-39,共11页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基础,脆弱生态区则是当前关注的热点区域。该文选择黄河三角洲脆弱生态核心区,利用3S(RS、GIS、GPS)数据、统计数据、野外实测数据等多元数据,构建并提取了7个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指...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基础,脆弱生态区则是当前关注的热点区域。该文选择黄河三角洲脆弱生态核心区,利用3S(RS、GIS、GPS)数据、统计数据、野外实测数据等多元数据,构建并提取了7个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200 m边长网格作为评价单元,通过指标叠加获取各单元分值,进而将生态环境状况划分为优、良、中、差、劣6个等级,得到了垦利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结果,并进行了生态环境分区与分析。结果显示,垦利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差,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比例仅占7.7%,差、劣的等级则占61.5%,生态环境状况从东北沿海向西南内陆呈变好趋势。与利用国家规程的评价结果相比,该研究能更加细致合理反映研究区生态环境等级变化。垦利区生态环境划分为稳定区、过渡区和脆弱区3个区,各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耕地、盐荒地和滩涂,占各区面积的36.84%、31.85%和47.37%,生态环境稳定区要强化农田基本建设,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同时加强区内盐荒地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过渡区应提高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加大土壤盐渍化改良力度,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生态环境脆弱区应适度水产养殖规模,防止海水侵蚀,加强天然林草地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环境保护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柳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周雪欣 赵晓晨 葛晓霞 《广东水利水电》 2023年第2期51-56,共6页
为提高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选取11项陆生、水生生态评价指标,构建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以柳江流域为实例,结合实... 为提高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选取11项陆生、水生生态评价指标,构建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以柳江流域为实例,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及遥感、GIS技术,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计算赋值,并将评价指标分级结果和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成图输出。结果表明,柳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空间差异较大,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及良的区域在全流域分布较为广泛,龙江下游、柳江干流中下游及洛清江中上游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差。全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平均值为64.3,整体处于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综合指数法 柳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建塘镇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
6
作者 牛一峰 岳彩荣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以香格里拉市建塘镇为例构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体系。利用遥感影像提取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信息,运用GIS技术计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最终运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对建塘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建塘镇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好,其... 以香格里拉市建塘镇为例构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体系。利用遥感影像提取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信息,运用GIS技术计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最终运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对建塘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建塘镇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好,其中环境状况为优的区域占总面积的67.4%、良为11.9%、一般为17.1%、较差为3.5%。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当地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RS GIS 生态环境指数(EI) 评价指标 建塘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湿地生态资源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志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94-95,286,共3页
[目的]综合评价辽宁省湿地生态状况,揭示辽宁省湿地生态现状及分布趋势。[方法]以56个重点调查湿地为样本,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法计算各个湿地的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采用统计学自然断点法,评价调查湿地的生态状况。[结果]辽宁省... [目的]综合评价辽宁省湿地生态状况,揭示辽宁省湿地生态现状及分布趋势。[方法]以56个重点调查湿地为样本,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法计算各个湿地的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采用统计学自然断点法,评价调查湿地的生态状况。[结果]辽宁省重点调查湿地综合得分为5.505分。根据调查结果,湿地生态状况评价为好的有8个,评价为中的有33个,评价为差的有15个。其中,生态状况评价为好的湿地面积5 515.39 hm^2,为中等的占392 887.20 hm^2,为差的占255 617.46 hm^2。从地貌单元和地理区分评价,西部山地丘陵区评价为差的面积最大,达103 147.20 hm^2,东部山地丘陵区和中部平原区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面积分别为241 556.80、141 689.20 hm^2,沿海地区评价主要为差,占229 420.80 hm^2,而内陆地区主要为中等,占281 948.70 hm^2。[结论]辽宁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内陆湿地生态状况要好于沿海湿地生态状况,东部山地丘陵区>中部平原区>西部山地丘陵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状况评价 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 自然断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运用综合覆盖指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熊野威 《东北水利水电》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以往评价某一地区生态状况是采用森林覆盖率这一指标,认为某地区的这一指标越高,就被认为生态状况越好。但事实上往往存在相反的现象。为此本文提出了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运用综合覆盖指数作为评价某地区生态状况的指标。它是在提出有效... 以往评价某一地区生态状况是采用森林覆盖率这一指标,认为某地区的这一指标越高,就被认为生态状况越好。但事实上往往存在相反的现象。为此本文提出了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运用综合覆盖指数作为评价某地区生态状况的指标。它是在提出有效森林覆盖率、工程覆盖率、工程结合度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对指导生态建设工作会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覆盖指数 生态状况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