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演变的生态流量阈值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钰 张翔 +3 位作者 闫少锋 刘浩源 邓梁堃 付湘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5,65,共10页
针对天门河-汉北河流域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矛盾突出、水生态退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等问题,基于水系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从系统层面研究河道内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应用情景模拟法... 针对天门河-汉北河流域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矛盾突出、水生态退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等问题,基于水系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从系统层面研究河道内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应用情景模拟法,考虑高效节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等调控措施及未来天然来水的不确定性,设置9种情景模拟2022—2035年研究区高、中、低3种生态流量阈值下的水资源供需及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结果表明:高效节水和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均有利于缓解因生态流量阈值增大而引起的区域水资源用户间的冲突问题;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建议研究区丰水年(P=25%)生态流量阈值设置为年径流量的30%~50%,平水年(P=50%)和枯水年(P=75%)生态流量阈值设置为年径流量的10%~30%;增大生态流量阈值的同时应采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措施。研究结果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出发分析河流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为复杂水资源系统的优化运行与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统 “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 生态流量阈值 适宜性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生态流量阈值研究
2
作者 王鸿翔 黄林童 +1 位作者 朱志鹏 郭文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4,共5页
湘江是洞庭湖最大的支流和四大家鱼的重要产卵区,对洞庭湖湿地资源补充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湘江水电的梯级开发,湘江流域的水文情势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生态流量是衡量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指标,但关于湘江生态流量... 湘江是洞庭湖最大的支流和四大家鱼的重要产卵区,对洞庭湖湿地资源补充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湘江水电的梯级开发,湘江流域的水文情势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生态流量是衡量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指标,但关于湘江生态流量阈值研究尚未完善。因此,以湘江主要控制站(湘潭站)天然流量过程(1959~1990年逐日流量)为基础,采用RVA法、年内展布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湘江适宜生态流量过程。研究获得湘江1~12月生态流量阈值,以及高、低流量脉冲年均发生时间、历时、鱼类敏感期适宜流量变化速率波动范围;此外,水文变异后(1991~2019年)湘江流量大部分时间位于适宜生态流量阈值范围内,但7、8月份流量明显超过适宜生态流量上限,造成高脉冲平均发生时间推迟3 d,低脉冲平均发生时间和历时分别提前8 d和推迟10 d,这些改变均会对四大家鱼的生境适宜性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湘江流域水库调度及湘江水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流域 水文情势 RVA法 生态流量阈值 流量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下游河道适宜生态需水量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鄢笑宇 吴向东 +1 位作者 何力 刘鑫 《江西水利科技》 2023年第6期427-431,共5页
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赣江下游河道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的矛盾日益增加。本研究采用Tennant法和生态流量阈值法分别计算外洲断面生态需水量,并采用基于四大家鱼为生态保护目标的湿周法进行筛选比对,确定赣江下游适宜和较适宜的生... 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赣江下游河道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的矛盾日益增加。本研究采用Tennant法和生态流量阈值法分别计算外洲断面生态需水量,并采用基于四大家鱼为生态保护目标的湿周法进行筛选比对,确定赣江下游适宜和较适宜的生态需水过程。结果表明:Tennant法和生态流量阈值法计算得到的年均适宜生态需水量分别为845.44m3/s、1041.30m3/s,占外洲断面多年平均径流的40%左右;年均较适宜生态需水量为626.60m3/s、561.16m3/s,占外洲断面多年平均径流的27%左右,为赣江下游适宜生态需水量的预留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NANT法 生态流量阈值 适宜生态需水量 生态保护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