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城市垃圾、污泥烧制生态水泥 被引量:42
1
作者 朱建平 常钧 +2 位作者 芦令超 程新 贾立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7-61,共5页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城市垃圾、污泥等废弃物的处理现状 ,列举了它们在生态水泥生产中作为原料的应用情况 ,分析了水泥厂处理这些废弃物的优势。用城市垃圾和污泥来生产生态水泥既拓宽了原材料来源 ,减少了天然资源的消耗 ,降低了水泥生产...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城市垃圾、污泥等废弃物的处理现状 ,列举了它们在生态水泥生产中作为原料的应用情况 ,分析了水泥厂处理这些废弃物的优势。用城市垃圾和污泥来生产生态水泥既拓宽了原材料来源 ,减少了天然资源的消耗 ,降低了水泥生产的成本 ,又不需填埋场地 ,保护了自然环境 ,将是一条很有前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 城市垃圾 污泥 烧制 生态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生产生态水泥 被引量:9
2
作者 林奕明 周少奇 陈安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7-1123,共7页
引言随着我国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以及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不断增长。由于其产量较大,含水率高,同时含有大量有机质、病菌、寄生虫和重金属等,
关键词 城市污泥 生态水泥 熟料 抗压强度 粒度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水泥中重金属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宋薇 张俊丽 +1 位作者 金宜英 聂永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6-729,共4页
生态水泥中的重金属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水泥回转窑混烧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总量及浸出性质两个方面分析了现有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并通过试验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1)荧光光谱法是最优的总量测定方法;(2)... 生态水泥中的重金属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水泥回转窑混烧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总量及浸出性质两个方面分析了现有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并通过试验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1)荧光光谱法是最优的总量测定方法;(2)目前我国常用的浸出毒性测定方法不适用于水泥体系;(3)长期浸泡方法可用于测定特定条件下重金属的长期浸出性。这些结论为制定水泥窑混烧危险废物技术的标准与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泥 重金属 总量 浸出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水泥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施惠生 袁玲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主要介绍了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原料制造的生态水泥的工艺流程及其性能,并对当前国内外生态水泥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指出,生态水泥是我国水泥工业,尤其是大都市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对生态... 主要介绍了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原料制造的生态水泥的工艺流程及其性能,并对当前国内外生态水泥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指出,生态水泥是我国水泥工业,尤其是大都市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对生态水泥的研究和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泥 城市 生活垃圾 废弃物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活垃圾和污泥替代水泥原燃料生产生态水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耿春雷 顾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47-149,142,共4页
生活垃圾和污泥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现有的处置方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水泥生产过程不仅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研究表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污泥的化学成分与水泥生产所用的原料在一定程度上相似... 生活垃圾和污泥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现有的处置方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水泥生产过程不仅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研究表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污泥的化学成分与水泥生产所用的原料在一定程度上相似,所以国内外在生态水泥生产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生态水泥由于其特殊性而被用于制备混凝土和地基改良固化剂等。最后指出生态水泥的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各大城市建成生态化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RDF技术将成为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污泥 原燃料 生态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生态水泥产业发展沿革及趋势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新年 郭宏伟 高档妮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7-90,94,共5页
系统介绍了生态水泥作为生态建筑材料的优良特性和国内外生态水泥产业发展沿革,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总结归纳了生态水泥产业发展趋势,可以为我国生态水泥的生产和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生态水泥 废弃物 环境保护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城市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生态水泥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杭俊 黄立维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4,120,共5页
以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为原料,制备以阿利尼特(Alinite)为主要矿物的生态水泥。分析飞灰和氯加入量对烧成熟料性质的影响以及熟料煅烧过程中氯的转移特性,并测试所制阿利尼特生态水泥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垃圾焚烧飞灰可以作为原料烧制成... 以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为原料,制备以阿利尼特(Alinite)为主要矿物的生态水泥。分析飞灰和氯加入量对烧成熟料性质的影响以及熟料煅烧过程中氯的转移特性,并测试所制阿利尼特生态水泥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垃圾焚烧飞灰可以作为原料烧制成阿利尼特生态水泥熟料,制成的生态水泥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其最佳掺量约为20%。飞灰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和氯离子促进了阿利尼特矿物的生成,其中氯元素改善了生料的易烧性,降低了碳酸钙的分解温度,当其含量约5%时,阿利尼特矿物的形成率最高,且煅烧过程中氯的挥发率与熟料中氯的浸出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 焚烧 飞灰 生态水泥 氯离子 阿利尼特 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弃物在生态水泥中的应用进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泽 马翠英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0-474,共5页
首先介绍了生态水泥的概念与特点以及生态水泥产业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然后探讨了废弃物在生态水泥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包括:替代原燃料时需解决的问题,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处理,活性混合材料的应用,以及粉磨技术的研究。最后指出... 首先介绍了生态水泥的概念与特点以及生态水泥产业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然后探讨了废弃物在生态水泥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包括:替代原燃料时需解决的问题,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处理,活性混合材料的应用,以及粉磨技术的研究。最后指出生态水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加强对可燃性废弃物作为原燃料的研究,并研发更新更节能的工艺设备来降低能耗;进一步杜绝生产过程中的废渣和废气,加强对废弃物中有毒重金属物质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弃物 生态水泥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水泥的再生混凝土中重金属浸出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新建 吴和平 +1 位作者 江敏芳 曹云松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使用生态水泥、再生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分别通过快速浸出实验和长期连续浸出实验对混凝土中的重金属进行浸取,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浸出溶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对比研究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重金属浸出性能差异。研究发现,快速浸... 使用生态水泥、再生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分别通过快速浸出实验和长期连续浸出实验对混凝土中的重金属进行浸取,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浸出溶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对比研究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重金属浸出性能差异。研究发现,快速浸出实验条件下,再生混凝土浸出液各重金属浸出浓度高于普通混凝土浸出浓度,但仍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标准规定的限值。快速浸出实验条件下重金属浸出量与重金属总量相关性不显著,说明快速实验方法有局限性。长期连续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各重金属元素的扩散系数高于普通混凝土(除Zn外),这是由再生混凝土独特的显微结构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泥 再生混凝土 重金属 浸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水泥及制作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木 子荫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发展 生态水泥产业 中国 废物综合利用 水泥回转窑 环保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水泥中SiO_2掺量对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固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晓非 徐觉慧 +1 位作者 李和平 刘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27-129,132,共4页
按不同SiO2掺量(质量分数)进行垃圾焚烧飞灰的水泥固化试验,研究了SiO2掺量对熟料试样的重金属分布、浸出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掺量低于16%时,提高掺量有利于增加熟料中Cr、Ni、Cu、As固溶率;但SiO2掺量超过16%后,重金属固溶率与... 按不同SiO2掺量(质量分数)进行垃圾焚烧飞灰的水泥固化试验,研究了SiO2掺量对熟料试样的重金属分布、浸出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掺量低于16%时,提高掺量有利于增加熟料中Cr、Ni、Cu、As固溶率;但SiO2掺量超过16%后,重金属固溶率与其成反比。Cd、Pb、Zn的挥发率随SiO2掺量增加而减少,掺加SiO2能明显抑制Zn的挥发,但基本不影响Hg的挥发。SiO2掺量增加后熟料结构进一步致密化,重金属浸出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重金属 生态水泥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条生态水泥示范线亮相京城
12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49-1949,共1页
两条生态水泥生产示范线于11月2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绿色建材展上同时亮相。绿色建材展还将展示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现状,以及生态水泥、抗菌型纳米涂料等多种绿色建材产品。北京金隅集团的国内首条生态水泥生产示范线,将与全球最... 两条生态水泥生产示范线于11月2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绿色建材展上同时亮相。绿色建材展还将展示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现状,以及生态水泥、抗菌型纳米涂料等多种绿色建材产品。北京金隅集团的国内首条生态水泥生产示范线,将与全球最大的拉法基集团生态水泥生产示范线同时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生产 绿色建材 生产示范线 生态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积极发展生态水泥
13
作者 白木 子荫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日本 发展 生态水泥 水泥工业 节能 环保 废物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变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丽辉 郭丽萍 +1 位作者 孙伟 谌正凯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87,共6页
针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收缩大、易开裂的问题,采用经级配优化的普通河砂替代磨细石英砂、国产短切粗PVA纤维替代进口纤维,制备了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并开展了不同强度等级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变形性能研究。结... 针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收缩大、易开裂的问题,采用经级配优化的普通河砂替代磨细石英砂、国产短切粗PVA纤维替代进口纤维,制备了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并开展了不同强度等级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变形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为20~60 MPa时,干燥收缩应变终值在1046~1255με之间,自干燥收缩终值在619~882με之间,圆环约束试件在7~14 d开裂,裂缝仅两条,最大裂缝宽度132μm。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较传统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综合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干燥收缩 自干燥收缩 圆环约束综合抗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可适性设计理论与可靠性验证Ⅰ:可适性设计理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丽萍 谌正凯 +1 位作者 陈波 杨亚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4-749,共6页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多元化固体废弃物粉末和自主研发的高强高模合成纤维来制备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ological 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Eco-HDCC)。然而,原有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经典设计理论中的理论判据与现...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多元化固体废弃物粉末和自主研发的高强高模合成纤维来制备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ological 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Eco-HDCC)。然而,原有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经典设计理论中的理论判据与现有Eco-HDCC材料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已不能适用于这类多元复合Eco-HDCC材料的可靠性设计与性能调控,因此,迫切需要对该经典材料设计理论进行修正和优化。本研究引入纤维分散系数和主裂缝断面有效纤维体积率两个修正参数,重新限定四个控制参数的取值范围,对经典HDCC设计理论进行了优化修正,并通过测试典型配比Eco-HDCC的宏观力学性能、微观力学性能与纤维分散度,评价可适性设计理论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证明,当采用本研究修正后的可适性设计理论并将关键设计参数取值范围控制于0.75≤α~*≤1、V_(f,effect)>1.5%、PSH_1>2.0、PSH_2>1.2时,Eco-HDCC材料可稳定实现高延性(单轴拉伸荷载下的极限应变超过2%)和多缝开裂的特性。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使采用多元化固体废弃物粉末和国内自主研发的高强高模PVA纤维制备的Eco-HDCC复合材料的设计过程更加有据可依、灵活可靠,而且能使其满足不同延性和性价比的工程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可适性设计理论 有效纤维体积率 纤维分散系数 微观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关键力学性能和成本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丽辉 常成 郭丽萍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0,114,共7页
制备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所用日产进口PVA纤维和磨细石英砂的高昂材料成本,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推动HDCC的应用为目标,首先利用国产短切粗PVA纤维、经级配优化且最大粒径为1.18mm的普通河... 制备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所用日产进口PVA纤维和磨细石英砂的高昂材料成本,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推动HDCC的应用为目标,首先利用国产短切粗PVA纤维、经级配优化且最大粒径为1.18mm的普通河砂、大掺量粉煤灰制备低成本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O—HDCC);再系统研究ECO—HDCC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影响机理;最后对比分析ECO—HDCC与传统HDCC的生产成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调控水胶比和PVA纤维体积掺量可以制备得到抗压强度为20-40MPa、四点弯曲强度为9.0—11.0MPa、跨中挠度为10~18mm和单轴极限拉应变达1.9%的ECO—HDCC;成本分析显示ECO—HDCC生产成本仅为传统HDCC的1/3。低成本ECO—HDCC的制备成功为其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国产短切粗PVA纤维 普通河砂 四点弯曲性能 单轴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柴丽娟 郭丽萍 +2 位作者 陈波 徐燕慧 费春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3-548,共6页
针对寒冷地区桥面无缝连接板的受力性能,研究了生态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经受0~300次冻融循环后的抗压性能、弯曲性能、外观形貌、相对动弹性模量及质量损失率,并通过压汞试验分析冻融前后孔结构的变化趋势,采用电镜分析观察微观形貌.... 针对寒冷地区桥面无缝连接板的受力性能,研究了生态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经受0~300次冻融循环后的抗压性能、弯曲性能、外观形貌、相对动弹性模量及质量损失率,并通过压汞试验分析冻融前后孔结构的变化趋势,采用电镜分析观察微观形貌.试验结果表明:经受冻融循环后,试块表面轻微脱落,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加,而相对动弹性模量逐渐降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试块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弯曲强度逐渐下降,而泊松比基本无变化;冻融循环降低了纤维与基体的界面黏结性能,导致在弯曲荷载下更多纤维呈拔出状态,在0~200次冻融循环过程中,纤维的桥联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跨中挠度增加,而在250~300次冻融循环时,纤维和基体的抗拉性能明显降低,跨中挠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冻融循环 抗压性能 弯曲性能 孔结构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与混凝土技术 被引量:49
18
作者 冯乃谦 张智峰 马骁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共6页
 本文阐述了生态环境与混凝土技术之间的关系,提出生态水泥,再生骨料混凝土,绿化混凝土等概念。倡导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循环利用混凝土材料,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水泥 再生骨料混凝土 绿化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在水泥混凝土工业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欧阳小伟 欧阳东 +1 位作者 易承波 周艳清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3,87,共4页
随着污泥排放量的日益增加和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近来备受关注,已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分析了国内外污泥的处置现状和污泥在水泥混凝土工业中应用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污泥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工业的4种途径,... 随着污泥排放量的日益增加和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近来备受关注,已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分析了国内外污泥的处置现状和污泥在水泥混凝土工业中应用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污泥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工业的4种途径,即用污泥制集料、烧制轻骨料、烧制掺合料和烧制水泥,并对这4种应用途径进行了比较。得出污泥烧制掺合料、轻骨料和水泥的应用前景广阔,污泥烧制掺合料是最具研究潜质的,而用污泥制集料比较受局限,研究价值不大。污泥用于水泥混凝土工业不仅有利于污泥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而且有利于土地、矿物资源的节约,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混凝土 集料 轻骨料 掺合料 生态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素萍 黎瑶 +1 位作者 李琛 王亚丽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61-768,共8页
水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行业之一,其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国防、道路等领域。随着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水泥行业正处于从高能耗、高污染的集约型生产向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转型时期。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水... 水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行业之一,其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国防、道路等领域。随着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水泥行业正处于从高能耗、高污染的集约型生产向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转型时期。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水泥生产流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步骤,介绍了据此开展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流程环境负荷热点辨识和工艺优化效果评价研究,进一步定量评价并比较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物替代原料的技术方案,为实现水泥生产流程环境负荷的科学定量与低环境负荷利废水泥的生态设计与应用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生态水泥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