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民生观视角下生态民生建设策略
1
作者 张霁萌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6期7-9,共3页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生产与生态辩证统一的核心要义,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重要创新。这一思想体系科学界定了生态环境治理的价值取向,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生产与生态辩证统一的核心要义,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重要创新。这一思想体系科学界定了生态环境治理的价值取向,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准则,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内在规律,展现出深厚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特色。该文立足生态民生观视角,首先深入阐释了生态民生观的核心意蕴,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价值归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准则,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共赢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具体建设策略,包括转变观念,推动全社会绿色转型;完善制度,提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科学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开放合作,共同打造人类绿色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民生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指导下我国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添实 王丹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0,共2页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为指导,本文在制度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层面提出三种路径,通过完善农村制度建设、优化农村...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为指导,本文在制度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层面提出三种路径,通过完善农村制度建设、优化农村科教模式、推进农村产业更新来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真正实现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民生 乡村振兴 环境保护 生态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三维论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帆 王丹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7,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理论、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生态民生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生态环境与民生相联系,就生态民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理论、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生态民生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生态环境与民生相联系,就生态民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新境界,丰富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内涵,深化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提供了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生态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伊犁将军屯垦戍边方略——兼及对当代新疆生态民生建设的借鉴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燕 王友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04,共6页
清代在新疆设置管辖天山南北的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在统辖新疆150年间实行屯垦戍边的基本方略,对当时解决新疆的民生和生态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对后世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用科技哲学、社会... 清代在新疆设置管辖天山南北的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在统辖新疆150年间实行屯垦戍边的基本方略,对当时解决新疆的民生和生态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对后世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用科技哲学、社会发展哲学的理论观点,科学分析清代伊犁将军执掌新疆期间对民生改善和生态建设的功过利弊,对当代新疆的借鉴给予新评价、新观点、新结论和新对策,为中央和新疆自治区各级党政领导开展新疆民生和生态建设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参考,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屯垦戍边方略 伊犁将军 新疆生态民生建设 当代借鉴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矛盾的凸显看生态民生的重大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方世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4,共5页
因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这一生态矛盾导致经济民生向生态民生发生显著位移。长期以来只注重经济民生而轻视生态民生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是激化生态矛盾的重要根源。只有将生态与政治联姻,从生态政治学的高度... 因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这一生态矛盾导致经济民生向生态民生发生显著位移。长期以来只注重经济民生而轻视生态民生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是激化生态矛盾的重要根源。只有将生态与政治联姻,从生态政治学的高度牢固确立并自觉践行绿色执政理念,切实推进绿色发展,才能有效化解生态矛盾,切实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矛盾 生态权益 生态民生 绿色执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价值关怀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倪瑞华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12,共8页
新时代优美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是民生迫切的价值诉求。生态民生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把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美好生活、人民幸福融为一体,彰显出深切的价值关怀。生态民生观强调“... 新时代优美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是民生迫切的价值诉求。生态民生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把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美好生活、人民幸福融为一体,彰显出深切的价值关怀。生态民生观强调“环境就是民生”的理念,充分诠释了优美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现实感知空间,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三感”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民生观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建设和民生建设统一起来,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的制度保障中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绿色共融”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民生 美好生活 生态环境 价值关怀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态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考——基于生态民生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以胜 顾萍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49,共3页
在传统意义上,民生只是简单地基于物质需要的满足,民生关注的话题离不开吃和穿。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是最主要的民生。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需求逐渐成为了民生领域中的新需求。当前,长期受到忽视的农村生态环境... 在传统意义上,民生只是简单地基于物质需要的满足,民生关注的话题离不开吃和穿。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是最主要的民生。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需求逐渐成为了民生领域中的新需求。当前,长期受到忽视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农村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构想。破解农村生态建设的困境,关键在于发展生态民生,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民生和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建设 生态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生态民生建设置于突出位置
8
作者 包满喜 朝克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70-71,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推进落实环境保护和生态民生建设工作,社会整体环保意识得到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和谐、幸福、健康、文明的生存环境。将生态民生建设置于突出位置,需要持续优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从顶层设计方... 近年来,随着我国推进落实环境保护和生态民生建设工作,社会整体环保意识得到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和谐、幸福、健康、文明的生存环境。将生态民生建设置于突出位置,需要持续优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从顶层设计方面着眼,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和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民生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民生理论与新时期发展任务探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金南 张晓婧 +5 位作者 薛强 路路 李宏伟 胡熠 张杰 秦昌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00-4708,共9页
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民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为止,生态环境民生概念的内涵尚不清晰,理论逻辑、任务路径等研究要点分散,未能形成学界共识.为建立生态环境民生从理论框架、战略路径到任务体系的整体架构,... 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民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为止,生态环境民生概念的内涵尚不清晰,理论逻辑、任务路径等研究要点分散,未能形成学界共识.为建立生态环境民生从理论框架、战略路径到任务体系的整体架构,本文开展理论溯源分析,厘清了其在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相关概念、发展路线和研究方向,总结了生态环境民生与中国传统文化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传承关系、与环境正义的演化关系和与人类福祉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验证关系.文章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研究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初步解析了生态环境民生理论内涵,给出了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内在联系与时代特征等理论要点,根据新时期对生态环境民生建设的需求建立了以数量、质量、效率三个维度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民生发展途径,并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设定生态产品价值供给区、生态福祉效益释放等主要任务,以期促进生态环境民生研究的系统性发展,并对新时期生态环境民生建设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民生 民生福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量约束下的城市经济-民生-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茂初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3,共9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理念,为解决我国城市发展中长期累积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城市发展的承载力约束,以及经济—民生—生态的协调关系视角,针对城市病的表现形式与成因、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能过剩问题、城市发展中的绿...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理念,为解决我国城市发展中长期累积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城市发展的承载力约束,以及经济—民生—生态的协调关系视角,针对城市病的表现形式与成因、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能过剩问题、城市发展中的绿色化目标问题、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防范"城市病"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病 经济-民生-生态关系 承载力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多维解读 被引量:37
11
作者 徐水华 陈璇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1,共6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一切为了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以"生态红线"为底线,...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一切为了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以"生态红线"为底线,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的生态安全观;实现最严"法治"的生态法治观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进行生态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 生态生产力 生态民生 生态安全 生态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42
12
作者 姚修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9,共7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着眼于人类文明形态转换的历史视野的一种文明观,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方向,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着眼于人类文明形态转换的历史视野的一种文明观,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方向,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民生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实践路径,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把环境需要纳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中,极大地拓展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把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为全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自然观 生态发展观 生态社会观 生态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