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槽净化污染河水的动态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肖继波 王慧明 +2 位作者 褚淑祎 张立钦 罗锡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研究生态槽对污染河水的动态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污染河水CODCr、水力停留时间和水温分别为48~77mg/L,8.7d和12.0~27.7℃时,生态槽出水CODCr、NH4+-N和TP平均浓度为17.28mg/L,0.23mg/L和0.15mg/L。污染河水经各级生态槽处理后,CODCr和... 研究生态槽对污染河水的动态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污染河水CODCr、水力停留时间和水温分别为48~77mg/L,8.7d和12.0~27.7℃时,生态槽出水CODCr、NH4+-N和TP平均浓度为17.28mg/L,0.23mg/L和0.15mg/L。污染河水经各级生态槽处理后,CODCr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71.95%和42.46%,其中根系发达的大薸生态槽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最为显著;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7.96%,69.63%和97.84%,且TN的去除主要通过植物吸收NH4+-N,TP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粉绿狐尾藻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生物量最大,大薸和圆币草次之;大薸须根发达,可为微生物的附着提供载体;圆币草则有利于提高水体的DO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河水 生态槽 动态试验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生态槽深度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褚其英 肖继波 +1 位作者 王慧明 褚淑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4-920,共7页
研究水力负荷对生态槽深度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出水溶解氧随水力负荷增大而降低,当水力负荷为52.90 L·d-1·m-2和90.20 L·d-1·m-2时,出水溶解氧在3.00 mg·L-1以上;当水力负荷增至129.40 L... 研究水力负荷对生态槽深度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出水溶解氧随水力负荷增大而降低,当水力负荷为52.90 L·d-1·m-2和90.20 L·d-1·m-2时,出水溶解氧在3.00 mg·L-1以上;当水力负荷增至129.40 L·d-1·m-2,溶解氧降至0.60 mg·L-1以下。水力负荷增大不利于化学需氧量的去除,当水力负荷由52.90 L·d-1·m-2增至90.20 L·d-1·m-2,化学需氧量平均去除率降低16.70%。随水力负荷增大,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均呈上升趋势,水力负荷达129.40 L·d-1·m-2时,出水氨氮和总磷分别升至1.34 mg·L-1和0.11 mg·L-1,仍分别可达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和Ⅲ类水体标准。但总氮尚难以达到GB 3838-2002之Ⅴ类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物学 生态槽 生活污水 水力负荷 深度处理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生态挡墙及砌体槽壁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袁以美 叶合欣 陈建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7-130,共4页
为了解决传统混凝土挡墙安全可靠但缺少生态性的问题,在其陡立的临水侧墙面上设置数排生态槽进行景观绿化,可形成具有生态美景、方便落水者攀爬上岸、提供动物栖息空间等优点的混凝土生态挡墙。针对生态槽壁立模、浇筑难度大、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传统混凝土挡墙安全可靠但缺少生态性的问题,在其陡立的临水侧墙面上设置数排生态槽进行景观绿化,可形成具有生态美景、方便落水者攀爬上岸、提供动物栖息空间等优点的混凝土生态挡墙。针对生态槽壁立模、浇筑难度大、施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先阶梯后砌体槽壁的施工方法,并分水上水下两种情况研究了单元生态槽砌体槽壁厚度影响因素及参数确定方法。结果表明:槽壁厚度与槽高、砌体弯曲抗拉强度、水流速、冲刷角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工程实例表明,单元生态槽砖砌体槽壁厚度以15 cm为宜,而工程造价仅相当于厚10 cm混凝土的一半,并提出了一组较为理想的生态槽设计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生态挡墙 生态槽 砌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式UASB-A/O-生态水培槽在养殖废水整治中的应用示范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付平 黄智宁 +2 位作者 李泽鹏 王林 莫雅圆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8-130,134,共4页
采用脉冲式UASB-A/O-生态水培槽耦合工艺技术处理养殖废水,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后,该工艺对养殖污水中COD、BOD_5、氨氮、悬浮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出水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旱地标准。其中脉冲式UASB反应器能降解废水中大部分的CO... 采用脉冲式UASB-A/O-生态水培槽耦合工艺技术处理养殖废水,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后,该工艺对养殖污水中COD、BOD_5、氨氮、悬浮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出水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旱地标准。其中脉冲式UASB反应器能降解废水中大部分的COD、BOD_5等有机质,去除率均在85%以上;A/O反应池降解废水中大量的NH_3-N,去除率达80%以上;生态水培槽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对COD、BOD_5、NH_3-N和SS去除率均在70%以上。该工艺技术年处理废水达30000 m^3,年运行费4.87万元,每吨废水处理费仅为1.334元,同时兼具占地面积小、能源节约、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废水整治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脉冲式UASB A/O工艺 生态水培 应用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滤槽对河道水净化的动态研究
5
作者 王淑蓉 骆灵喜 +1 位作者 林明 梅立永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261-2265,2309,共6页
针对河流受漏截污水和面源污染物输入的普遍现状,结合人工湿地技术和生物滤池、人工快渗技术,构建出一种具有净化河道水质的生态滤槽。生态滤槽对污染河水的动态净化效果表明,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随水力负荷及进水流量的增大... 针对河流受漏截污水和面源污染物输入的普遍现状,结合人工湿地技术和生物滤池、人工快渗技术,构建出一种具有净化河道水质的生态滤槽。生态滤槽对污染河水的动态净化效果表明,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随水力负荷及进水流量的增大而降低,在水力负荷为0.5 m^3/(m^2·d)时去除率最高,净化效果最好。污染河水经生态滤槽处理后,COD、NH_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77.20%、63.29%、57.87%、75.64%。减少生态滤槽数量,发现该生物滤槽出水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河流受漏截污水 动态试验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绿生态挡墙及自动浇灌系统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袁以美 叶合欣 罗日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7-180,185,共5页
传统混凝土挡墙缺乏生态特性。在传统混凝土挡墙临水侧墙面上设置数排生态槽,即为植绿生态挡墙,可有效解决传统混凝土挡墙生态特性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两种施工方法及相应的设计参数。雨水收集自动浇灌系统及太阳能墒情监测自动浇灌系统... 传统混凝土挡墙缺乏生态特性。在传统混凝土挡墙临水侧墙面上设置数排生态槽,即为植绿生态挡墙,可有效解决传统混凝土挡墙生态特性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两种施工方法及相应的设计参数。雨水收集自动浇灌系统及太阳能墒情监测自动浇灌系统可保证生态槽内植物健康生长,最终可在挡墙临水侧形成全覆盖的生态美景效果,且有助于不幸落水者攀爬上岸自救。在适用于传统混凝土挡墙之处,均可采用植绿生态挡墙。经过生态化改造后的传统混凝土挡墙,具有可预期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绿生态挡墙 生态槽 自动浇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澎溪河回水区流速对藻类原位生长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哲 张曾宇 +4 位作者 杨中华 郭劲松 刘静 李丹 肖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0-886,共7页
为明晰不同流速水平对三峡支流回水区库湾藻类原位生长的影响,本文采用可调速的环形实验槽,选择三峡水库不同运行状态(低水位、高水位),对三峡澎溪河高阳平湖库湾藻类生物量(用叶绿素a浓度表示)变化特征进行原位受控实验.通过流速在0(对... 为明晰不同流速水平对三峡支流回水区库湾藻类原位生长的影响,本文采用可调速的环形实验槽,选择三峡水库不同运行状态(低水位、高水位),对三峡澎溪河高阳平湖库湾藻类生物量(用叶绿素a浓度表示)变化特征进行原位受控实验.通过流速在0(对照)、0.1、0.2和0.3 m/s的实验发现,夏季低水位阶段澎溪河水域光热充足,但流速升高(>0.2m/s)对藻类原位比生长速率具有一定影响.大体上,高阳平湖水域藻类原位比生长速率与流速水平呈对数关系.冬季高水位运行期间,流速的升高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柱扰动,成为维持藻类在上层水体受光生长、避免下沉的主要因素.该时期,采用调节流速、流量的方法抑制藻类生长的难度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澎溪河 高阳平湖 生态槽 流速 控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绿挡墙在叉仔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及设计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袁以美 叶合欣 陈广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1,共5页
为了赋予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应用广泛的传统混凝土挡墙生态特性,将其直立的墙面适当放缓后退,浇筑成阶梯形状,在阶梯边沿上设置矮墙,形成生态槽,充填种植土,栽培适宜的景观植物,即为植绿型挡墙。结合植绿型挡墙在叉仔河治理中的应用,... 为了赋予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应用广泛的传统混凝土挡墙生态特性,将其直立的墙面适当放缓后退,浇筑成阶梯形状,在阶梯边沿上设置矮墙,形成生态槽,充填种植土,栽培适宜的景观植物,即为植绿型挡墙。结合植绿型挡墙在叉仔河治理中的应用,优化了挡墙设计,临水侧墙面综合坡比为1∶0.8,生态槽净宽0.65~0.85 m,槽深0.4 m,槽壁厚0.15 m,相邻槽距1.0 m,同时,墙背调整为仰斜式,坡比为1∶0.25,墙趾处设格宾护脚防冲。植绿型挡墙用于河道治理中,既经久耐用,又可形成生态美景,还有利于不幸落水者攀爬上岸自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绿型挡墙 河道治理 生态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