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安全要建立生态核算
1
作者 鲁威 《中国牧业通讯》 2001年第4期39-39,共1页
过去,食品只有卫生问题,不存在安全问题。现在,像蛋白质含量不达标、菌落总数超标的食品卫生质量问题已转变成消费中的次要矛盾,而食品生产的安全性上升为主要矛盾,即要求食品生产必须保障有效供给。食品卫生是加工品质,而食品安... 过去,食品只有卫生问题,不存在安全问题。现在,像蛋白质含量不达标、菌落总数超标的食品卫生质量问题已转变成消费中的次要矛盾,而食品生产的安全性上升为主要矛盾,即要求食品生产必须保障有效供给。食品卫生是加工品质,而食品安全是生产品质。因此,食品生产的安全性是当今农业生产者不可忽视的经济问题。 保障食品安全最大的推动力是绿色消费的兴起。今年3·15倡导绿色消费,人们把对食品卫生的注意力转向食品安全。各国都对欧洲牛肉猪肉及其产品关上了大门。中国流行着绿色食品。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消费主题。绿色消费带动起来的是生态产业。这几年生态农业庄园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百花齐放,产销两旺。 生态经济不仅靠物质投入更要靠管理的投入实现效益,其经营是现代的,其效益也必须用生态核算法来计算。砍伐一棵树,按经济核算值20元,按生态核算,这棵树对土壤、水利、气候带来的影响所造成的是几百几千几万倍的损失。同样,由于药物残留,一头猪被销毁,一茬菜被禁食,它带来的资源破坏和浪费也不是几百元的问题。如果用经济核算,不足以使违法者引以为诫,必须落实生态核算,予以严惩。 不能保障食品安全,不能提供有效供给,产量越大,危害越大。保障食品安全,生态核算是一个手段,也要配套法规的保障和政策扶持。通过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绿色消费,把农业生产带入一个新的境界。(鲁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绿色消费 绿色食品 生态经济 生态核算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EA-EA视角下生态产品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雷 王永瑜 史亚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生态产品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依据。为推动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产品核算框架及账户体系开发,文章首先基于联合国生态系统核算国际标准SEEA-EA的理论基础与核算原则,对生态产品核算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研究了生态产品的度... 生态产品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依据。为推动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产品核算框架及账户体系开发,文章首先基于联合国生态系统核算国际标准SEEA-EA的理论基础与核算原则,对生态产品核算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研究了生态产品的度量范围,认为生态产品应与SEEA-EA中最终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等价,其度量的重点应限于被经济社会系统使用的最终生态产品流量;然后,在讨论生态产品核算原则的基础上,阐明了SEEA-EA视角的核算方法,并设计了生态产品核算账户样例——区域生态产品供给与使用表;最后,展望了生态产品核算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核算 生态系统服务级联 SEEA-EA 生态系统核算 供给与使用表 核算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实现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来萍 刘礴霏 +2 位作者 鲁海涛 迟晓雪 王晓红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1期63-66,70,共5页
本文介绍了生态产品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综述近年来各地区学者对林草湿生态产品、水产品等价值核算的具体方法及实现机制。为加快构建各地区科学、因地制宜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同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生态价值... 本文介绍了生态产品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综述近年来各地区学者对林草湿生态产品、水产品等价值核算的具体方法及实现机制。为加快构建各地区科学、因地制宜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同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及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一定参考。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生态价值核算方法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与应用研究——基于生态学与经济学交叉的视角
4
作者 郭春娜 于法稳 张万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0-1180,共11页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是制定农业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推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本文从生态学与经济学交叉的视角,尝试将生态核算与经济核算相融合,进而构建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方法,并研...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是制定农业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推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本文从生态学与经济学交叉的视角,尝试将生态核算与经济核算相融合,进而构建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方法,并研究了2000—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均值为5210.70亿元,相当于该区年均GDP的79.70%和年均供给服务价值的11.02倍。2)一级指标中,调节服务价值占比最大,占总价值的38.32%,其次是社会保障价值,占比35.92%,文化服务价值、供给服务价值和负面价值的占比分别为16.52%、9.04%和0.19%。3)按照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中农民应当获得但却没有获得的金额计算农业补贴标准,内蒙古自治区每公顷农田补贴标准应为51293元,远高于政府目前每公顷2250元的补贴标准。本文政策启示如下:一是要持续探索比较科学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摸清农田生态系统家底和价值;二是要建立健全以价值核算为依据的农田生态保护机制,科学制定农业补贴标准,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应当提高农业补贴标准;三是以不同农作物的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探索不同农作物的补贴标准,使农民在面临土地征收或从事农业种植时,能够获得更公平、合理的补偿或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内蒙古自治区 乘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综述及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4
5
作者 惠欣欣 许宪春 朱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8,共16页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需要,是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系统梳理生态产品基本概念及其演化进程,总结归纳生态产品基本特征和分类;基于SEEA-EA分析生态系统核算框架、...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需要,是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系统梳理生态产品基本概念及其演化进程,总结归纳生态产品基本特征和分类;基于SEEA-EA分析生态系统核算框架、核算范围与内容,厘清中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生态系统服务核算的关系;总结并对比各种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最后基于中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实践现状,明确当前核算难题并给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生态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属性、整体性或不可分割性、可再生性和稀缺性、范围有限性和地域延续性、正外部性、多维度价值等特征;生态系统服务核算将生态系统视为生产部门,侧重于核算生态系统为经济单位提供的最终服务价值;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本遵循SEEA-EA体系,但在概念范畴上较窄,分类较粗;目前常用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包括当量因子法、功能价格法、能值分析法和模型评估法,需根据研究对象和评估目标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系统核算 SEEA-EA 环境经济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时空格局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勇军 李智琦 +2 位作者 代色平 乔煜 陈国财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77-83,共7页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其生态产品价值巨大。参照国家标准(GB/T 38582-2020),对广州市2009、2014和2019年3个核算基准年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方面进行核算,并分析生态产品价值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其生态产品价值巨大。参照国家标准(GB/T 38582-2020),对广州市2009、2014和2019年3个核算基准年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方面进行核算,并分析生态产品价值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009、2014、2019年广州市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分别为295.92、324.28、370.04亿元,年增长率约为2.5%。2)各区生态产品价值大小依次为:从化>增城>花都>黄埔>白云>番禺>天河>荔湾>海珠>南沙>越秀,其中从化、增城、花都呈现高值聚集现象,天河、海珠、番禺、荔湾、越秀呈现低值聚集现象;增城和从化人均生态产品价值较高而人均GDP较低,黄埔区和越秀区人均GDP较高而人均生态产品价值较低;生态产品价值与区域人口、经济不匹配。因此,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有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时空格局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沼气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核算研究——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戴婧 陈彬 齐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7-163,共7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农村地区是能源集约消耗的薄弱区域,其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受到制约。沼气工程作为一种清洁用能方式,在优化用能结构、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自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转型...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农村地区是能源集约消耗的薄弱区域,其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受到制约。沼气工程作为一种清洁用能方式,在优化用能结构、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自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转型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文选择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这一沼气工程建设全国示范县为案例,针对户用8m3沼气池,对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和消费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足迹、减排效益、经济收益和生态价值方面进行核算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沼气池的建设与正常使用年限内,该县农户通过替代燃煤、柴薪和秸秆等共可减排CO2约1.24×106t。从户用沼气池建设及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价值的来看,仅通过节约炊事燃料和沼液沼渣的回收利用就能为每户节约19 877元,为全县带来1.26亿余元的总收益。因此,沼气工程在该地区的建设普及是发展农村低碳经济、走富农之路的有效措施,可为广大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沼气 生态核算 沼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资产核算及变化特征评估——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博文静 肖燚 +2 位作者 王莉雁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425-5432,共8页
生态资产是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资产核算对完善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具有一定的意义。以兴安盟为例,通过对森林、灌丛、草地和湿地生态资产数量、质量和变化情况的评估,核算了兴安盟生态资产综合指数,即反映生态资产数量和质... 生态资产是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资产核算对完善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具有一定的意义。以兴安盟为例,通过对森林、灌丛、草地和湿地生态资产数量、质量和变化情况的评估,核算了兴安盟生态资产综合指数,即反映生态资产数量和质量的综合指标;编制了生态资产实物量变化表和生态资产实物量损益表。结果表明,2000—2010年,兴安盟森林面积增加1.1%,草地、湿地面积分别下降1.7%、3.8%,但森林和草地的质量提高显著,所以生态资产综合指数提高了2.16%。生态资产核算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在任期间是否落实生态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要求的有效工具,为推动兴安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产核算 变化特征 生态资产综合指数 兴安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SNA-SEEA-SEEA/EEA链条上认识生态系统核算--《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文本解析与延伸讨论 被引量:33
9
作者 高敏雪 刘茜 黎煜坤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5,共13页
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相应政策实施的需求,生态系统核算的研究与开发具有紧迫性。本文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布的《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手册(EEA)出发,对生态系统核算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做深入探讨。首先基于EEA文本进行提炼归... 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相应政策实施的需求,生态系统核算的研究与开发具有紧迫性。本文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布的《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手册(EEA)出发,对生态系统核算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做深入探讨。首先基于EEA文本进行提炼归纳,阐述生态系统核算的基本组成要素。进一步经由"SNA-SEEA-SEEA/EEA链条"考察生态系统核算对SNA、SEEA的继承和扩展,以深刻理解生态系统核算的原理、方法和目标,并指出其局限性。最后基于这些认识,对生态系统核算的实施和EEA文本的改进完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 生态系统核算 环境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核算差异分析 被引量:41
10
作者 吴开亚 王玲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5期80-83,共4页
为对基于全球公顷或是国家公顷来核算生态足迹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采用全球公顷法和国家公顷法对安徽省2003年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全球公顷法核算的生态足迹需求、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分别为1.765 909 hm2/cap,0.435 083 hm2/cap,1.... 为对基于全球公顷或是国家公顷来核算生态足迹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采用全球公顷法和国家公顷法对安徽省2003年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全球公顷法核算的生态足迹需求、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分别为1.765 909 hm2/cap,0.435 083 hm2/cap,1.330 826hm2/cap;而国家公顷法核算的结果则分别为0.955 026 hm2/cap,0.102 027 hm2/cap,0.852 999 hm2/cap。对核算结果差异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表明:①采用全球公顷法将会扩大国家生态足迹的核算误差;②全球平均产量难以体现产品之间的属性差异;③使用全球公顷法核算时的数据汇总难度大;④以国家为统计对象的全球公顷法在全球范畴内进行国际比较时具有优越性,但在对国家以下尺度进行生态超载分析时采用国家公顷法和国家平均产量更符合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公顷 国家公顷 生态足迹核算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型的1992—2010年中国省域生态足迹核算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靓 曾辉 赫胜彬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65-1370,共6页
生态足迹可以从生物生产角度定量评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本文运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1992—20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及聚类和相关性分析,以衡量各区域发展的差异及相似程度和分析各省域生态足迹变化的... 生态足迹可以从生物生产角度定量评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本文运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1992—20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及聚类和相关性分析,以衡量各区域发展的差异及相似程度和分析各省域生态足迹变化的主导因素,并根据核算结果建立了各省区市的生态足迹预测模型,进一步明确各省级行政区的生态足迹变化趋势,以期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来,我国各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及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生态足迹的变化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逐渐下降型、明显上升型和基本平稳型。北京和上海的生态足迹变化属于逐渐下降型,分别受对化石燃料用地和耕地需求的减少所主导,其中北京市生态足迹与化石燃料用地的相关系数为0.96,上海市生态足迹与耕地的相关系数为0.703,这2个城市在过去20年中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以内蒙古、山西为代表的化石燃料资源较为丰富的省域生态足迹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些省域生态足迹的增长受区域化石燃料生产的影响较大,个别省级行政单位生态足迹与化石燃料的相关系数为1;东北三省、东南沿海地区及西部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省区的生态足迹属于基本平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核算 省级行政区 长时间尺度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族地区湿地生态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运禄 张明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0-228,共9页
本文受启发于湿地生态补偿标准依据确立要从湿地生态服务效益来确定的解读思路,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结合国内学者对我国民族地区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的45个文献案例分析,构建了基于湿地生态价值总量、GDP等指标的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思... 本文受启发于湿地生态补偿标准依据确立要从湿地生态服务效益来确定的解读思路,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结合国内学者对我国民族地区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的45个文献案例分析,构建了基于湿地生态价值总量、GDP等指标的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思路与估测模型。以2001—2018年统计数据为例,对我国民族8省区的湿地生态价值及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第一,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单位面积湿地生态价值量呈现由云贵高原地区向青藏高原地区、蒙新高原地区依次递减趋势;湿地生态价值总量呈现由青藏高原地区依次向蒙新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地区依次递减趋势。第二,2001—2018年,广西、贵州、云南、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年平均湿地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84.55亿元、24.87亿元、58.39亿元、936.06亿元、810.81亿元、418.65亿元、553.60亿元、23.02亿元。第三,从经济基础、财政条件、制度建设看,青海、西藏有很大困难支付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新疆、内蒙古、宁夏有条件支付湿地生态补偿标准;广西、贵州、云南有很好条件支付湿地生态补偿标准,为建立以省区为单元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湿地 湿地生态价值核算 湿地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内涵、核算框架与实施条件——统计视角下的设计与论证 被引量:30
13
作者 高敏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2-415,共14页
基于已有研究和中国当前实践,对GEP的内涵和核算框架进行理论论证,以期为GEP的后续应用开发提供基本规范。(1)辨析当前GEP已有定义,提出了经过优化的GEP定义:特定时期内一区域生态系统为经济生产和人类其他活动提供的最终产出价值,具体... 基于已有研究和中国当前实践,对GEP的内涵和核算框架进行理论论证,以期为GEP的后续应用开发提供基本规范。(1)辨析当前GEP已有定义,提出了经过优化的GEP定义:特定时期内一区域生态系统为经济生产和人类其他活动提供的最终产出价值,具体包括生态供应品、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三个组成部分。(2)确定GEP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辅助GDP评价区域发展业绩;为区域生态补偿提供标准。(3)参照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原理,设计出一套生态系统供应品和服务供给表和使用表,在此基础上生成了规范的GEP核算表和核算方法。(4)将框架设计落实到GEP核算实施层面,提出了后续需要考虑的相关分类体系、关键节点、实物和价值核算方法设计等重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 生态系统核算 GDP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核算与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嘉龙 刘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81,共7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2005年至2011年三江源湿地的改善状况,采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替代费用法、影子工程法和条件价值法等评估方法,评估2005年和2011年三江源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效益增量为3 614.79亿元。同时... 文章简要介绍了2005年至2011年三江源湿地的改善状况,采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替代费用法、影子工程法和条件价值法等评估方法,评估2005年和2011年三江源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效益增量为3 614.79亿元。同时,在引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数据下,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与环境会计相结合的理论视阈,构建三江源湿地生态补偿会计核算案例,进而分析三江源湿地生态补偿会计核算结果并评价三江源湿地生态权益增量与生态效益增量,最后就三江源湿地生态补偿现状提出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湿地 生态效益评估 生态效益补偿 生态效益补偿会计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标准更新的生态系统核算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雪 马晓君 张剑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1-14,共4页
生态系统核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工具,服务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需要。联合国基于SNA(2008)和SEEA(2012),于2014年公布了《环境经济核算-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简称为SEEA-EEA(2014)),提出了生态系统核算的核... 生态系统核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工具,服务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需要。联合国基于SNA(2008)和SEEA(2012),于2014年公布了《环境经济核算-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简称为SEEA-EEA(2014)),提出了生态系统核算的核心内容。文章对比分析了SNA(2008)、SEEA(2012)和SEEAEEA(2014)三版国际标准中生态系统核算的资产概念、核算范围及账户表式,探讨国际上现有生态系统账户编制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中国生态系统现状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生态系统核算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核算 SNA(2008) SEEA(2012) SEEA-EEA(2014) 卫星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EA2012视角下生态价值核算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绮阳 王永瑜 杨燕燕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6,共7页
文章基于国际通用标准SEEA2012对生态价值核算相关概念和计量范围进行讨论,从核算理论、核算方法、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以尽快达成生态价值核算的理论与方法共识。研究表明:各领域学者在概念表述... 文章基于国际通用标准SEEA2012对生态价值核算相关概念和计量范围进行讨论,从核算理论、核算方法、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以尽快达成生态价值核算的理论与方法共识。研究表明:各领域学者在概念表述、理论来源等方面不统一,需要基于相关标准和价值理论厘清生态价值内涵和核算范围;各核算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核算方法和参数进行修正;国内生态价值核算实证研究近年来大幅增加,但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实践成果仍然不足,需要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基于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深入开展多尺度、多领域的实践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核算 SEEA2012 SEEA-EA 核算理论 核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生态破坏损失核算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马国霞 周夏飞 +1 位作者 彭菲 周颖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8-1015,共8页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结合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和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以及草地监测报告,对中国2015年森林、草地和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生态破坏损失进行核算。核算结果显示:①2015年中国生态破坏损失约为2.38万亿...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结合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和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以及草地监测报告,对中国2015年森林、草地和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生态破坏损失进行核算。核算结果显示:①2015年中国生态破坏损失约为2.38万亿元,占GDP比重的3.3%。其中,森林生态破坏损失约为2437.5亿元,占全部生态破坏损失的10.2%;草地生态破坏损失约为3112.1亿元,占比为13.1%;湿地生态破坏损失约为18269.6亿元,占比76.7%。②中国生态破坏损失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区域空间差异大,青海、湖南、四川、黑龙江、内蒙古、江苏等省份的生态破坏损失都大于1000亿元。③中国生态破坏损失主要来自气候调节和水流动调节服务损失。2015年中国气候调节服务损失量为17451.8亿元,占全部生态破坏损失的73.3%;水流动调节服务损失量为4234.6亿元,占比为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生态破坏损失核算 生态调节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自然资本成为主流,用生态GDP核算美丽中国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勇军 王兵 牛香 《温带林业研究》 2018年第3期10-18,共9页
自然资本由自然资源及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所构成,维持着人类福祉及经济可持续性。把自然资产及生态服务价值纳入在国家及各层级决策之中,使自然资本成为主流经济,将突出其在维持"可持续、包容和公平"经济增长的重要地位。生态... 自然资本由自然资源及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所构成,维持着人类福祉及经济可持续性。把自然资产及生态服务价值纳入在国家及各层级决策之中,使自然资本成为主流经济,将突出其在维持"可持续、包容和公平"经济增长的重要地位。生态GDP核算首次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纳入国民财富核算,既对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价值做"减法",也考虑了生态环境的正价值做"加法"。2007年我国资源消耗价值占当年GDP的1.68%,环境损害价值占GDP的0.82%,生态效益为13.2万亿元,占GDP的47.9%,全国生态GDP为40万亿元,相对GDP增加了45.4%。生态GDP总量指标重新认识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环境公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本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效益 生态GDP核算体系 美丽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核算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昊能 杨小雄 林耀奔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99-101,共3页
耕地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其物质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3个方面。在立足于钦州市耕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固碳制氧法核算钦州市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研究表明,钦州市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为798 637.3... 耕地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其物质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3个方面。在立足于钦州市耕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固碳制氧法核算钦州市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研究表明,钦州市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为798 637.33元/hm2,显示出耕地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长期以来,耕地的生态价值一直被忽略,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这部分价值,对其进行科学量化,让耕地生态价值观念更深入人心,真正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生态价值核算 固碳制氧法 钦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价值核算研究--以中林集团雷州林业局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鹍鹏 孙娴 +5 位作者 杨永忠 刘苹 徐其贤 张慧杰 莫燕卿 张立丰 《桉树科技》 2022年第3期22-27,共6页
以中林集团雷州林业局有限公司5种林龄类型作为研究对象,从固碳制氧、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土壤保持、森林康养等5方面核算森林生态价值人工林。结果表明:2021年公司森林生态总价值132418.17万元,其中固碳释氧价值82733.96万元,涵养水... 以中林集团雷州林业局有限公司5种林龄类型作为研究对象,从固碳制氧、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土壤保持、森林康养等5方面核算森林生态价值人工林。结果表明:2021年公司森林生态总价值132418.17万元,其中固碳释氧价值82733.96万元,涵养水源价值44832.12万元,净化空气价值190.39万元,土壤保持价值4066.4万元,森林康养价值595.3万元。成熟林、近熟林生态价值高且分别与其面积、蓄积具有相关一致性,价值核算结果为当地森林生态价值的实现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制氧 涵养水源 净化空气 土壤保持 森林康养 生态价值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