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尺度生态服务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丹君 万军 吴秀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33-1635,1638,共4页
根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概括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估方法,即能值分析法、物质量评价和价值量评价法。重点对区域生态价值评估的几种方法,包括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假想市场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生态保护和管... 根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概括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估方法,即能值分析法、物质量评价和价值量评价法。重点对区域生态价值评估的几种方法,包括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假想市场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生态保护和管理的实际需求,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我国生态功能区划、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补偿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应用概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并指出评估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和有效性是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区域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2
作者 戴金峰 乔江波 +3 位作者 朱绪超 朱元骏 贾小旭 邵明安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6,共9页
为探究近年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变化原因,分析权衡协同关系的动态规律,助力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研究了2010—2020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与4种... 为探究近年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变化原因,分析权衡协同关系的动态规律,助力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研究了2010—2020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与4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权衡协同关系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中的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功能先增加后减少,分别下降了31.93×10^(8) m^(3)与6.43×10^(8) t,碳储量无明显变化,生境质量评分保持在0.3左右,优秀面积减少1833 km^(2);②研究区整体空间分布为西北高、东南低,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高值区分布于山脉附近,以林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③多年来权衡关系为主导关系,协同关系存在于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以及碳储量与生境质量之间。综上,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林地面积的减少和气候条件的改变,未来应适当增加林地面积,建立林地面积预警红线,并建立气象动态监测机制,以应对极端气象条件,促进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权衡协同 InVEST模型 天山北坡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与服务评估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尚伟 孙振凯 +4 位作者 张群 王成 刘颂颂 沈德才 林若宜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62-70,共9页
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和市民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站)观测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强化城市站观测数据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合理利用观测数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 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和市民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站)观测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强化城市站观测数据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合理利用观测数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站的管理和观测研究实践,针对目前城市站数据观测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其次在梳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观测指标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观测数据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框架,以提升观测数据的利用价值,提高城市站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最后从提升城市站观测数据质量、丰富观测研究成果类型,以及服务评估框架的可行性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站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长期定位观测指标 生态服务评估指标 服务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耦合模型的流域生态修复分区与用地模拟评估——以滇池流域为例
4
作者 王佳恒 颜蔚 +3 位作者 段学军 段岩燕 李卓娜 邹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3,共13页
科学划定流域生态修复分区并模拟各分区的用地情景,可为流域生态修复、生态风险规避和用地指标制定等国土空间相关规划方案设计提供重要支撑。以滇池流域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测算模型、PLUS模型、GIS分析等方法,识别滇... 科学划定流域生态修复分区并模拟各分区的用地情景,可为流域生态修复、生态风险规避和用地指标制定等国土空间相关规划方案设计提供重要支撑。以滇池流域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测算模型、PLUS模型、GIS分析等方法,识别滇池流域生态修复分区并进行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模拟。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6.14亿元下降到192.71亿元,生态风险较高及以上区域面积占比由2000年的6.24%增长到2020年的19.30%;2)滇池流域生态修复分区空间分布呈圈层式结构,以滇池湖体为中心向外分为生态修复核心区、生态修复重要区、绿色发展区和生态修复保育区,所占用地面积分别为362.09、109.99、791.92和1590.89 km^(2);3)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下预测滇池流域建设用地增长189.92 km^(2),生态修复情景下预测建设用地增长53.75 km^(2);相较于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修复情景城镇扩张速度减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出4.34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分区 土地利用模拟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生态风险评估 滇池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市中心城区生态服务价值与人类活动时空耦合分析
5
作者 张家睿 米玛旺堆 +1 位作者 程励 钱丽源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95,共10页
【目的】高海拔城市生态系统对人为干扰具有特殊敏感性,其生态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与人类活动强度(human activity intensity,HAI)的耦合规律尚未明晰。揭示拉萨市中心城区ESV与HAI的时空交互特征,阐明快速城市化进程... 【目的】高海拔城市生态系统对人为干扰具有特殊敏感性,其生态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与人类活动强度(human activity intensity,HAI)的耦合规律尚未明晰。揭示拉萨市中心城区ESV与HAI的时空交互特征,阐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ESV的响应阈值,可为高海拔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定量依据。【方法】基于2007—2022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在0.5 km×0.5 km格网尺度下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生态服务价值流向损益模型、人类活动强度指数评估模型和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拉萨市中心城区ESV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HAI的关联性。【结果】1)2007—2022年拉萨市耕地和绿地小幅减少,城市建设用地大幅增加,土地类型转换以由耕地和草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为主;2)2007—2022年拉萨市中心城区ESV呈下降趋势,共减少4628万元,在空间分布上,植被覆盖是影响区域空间分异的关键因素,拉萨河流域和拉鲁湿地附近ESV最高,向中心城区方向逐渐减弱;3)人类活动强度高影响区集中在拉萨市老城区,并向外扩展形成东、西翼延伸态势;低影响区域则位于中心城区南部;4)ESV与HAI的空间关联性呈现衰减趋势,全局莫兰指数从2007年的0.249197下降至2022年的0.083119,局部聚类类型以低ESV-高HAI和高ESV-高HAI聚集为主。【结论】揭示高海拔城市存在人类活动强度阈值,可通过生态修复手段逆转局部生态系统退化,但城市扩张会加剧生态冲突。建议划定生态红线并实施差异化管控,支撑高海拔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人类活动强度 空间关联分析 拉萨市中心城区 高海拔城市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ee模型的北京10条绿道木本植物的生态效益评估
6
作者 王希 徐敏 王美仙 《园林》 2025年第5期106-113,共8页
植物是发挥绿道生态功能的重要载体,量化植物的生态效益不仅能更直观地表现绿道的生态价值,而且可以为未来建设或更新绿道植物景观时选择高生态效益植物提供数据支撑,进而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调查北京10条绿道木本植物的应用情况,运用i... 植物是发挥绿道生态功能的重要载体,量化植物的生态效益不仅能更直观地表现绿道的生态价值,而且可以为未来建设或更新绿道植物景观时选择高生态效益植物提供数据支撑,进而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调查北京10条绿道木本植物的应用情况,运用i-Tree模型量化绿道以及单种本本植物在吸收CO_(2)、净化空气、截留雨水、节能4方面的生态效益,并探索绿道和植物特征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京10条绿道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较高,且种数分布比较均匀,生长状态稳定,有利于生态结构稳定性的维持以及生态效益的发挥;10条绿道共产生节能效益(672.82万元)>净化空气效益(135.73万元)>截留雨水效益(124.57万元)>吸收CO_(2)效益(16.68万元);乔木的单株生态效益高于灌木,高生态效益乔木有桑、胡桃、悬铃木、毛白杨、美国皂荚、刺槐、鹅掌楸、黑杨、臭椿、黑松;灌木有野茉莉、胡枝子、贴梗海棠、黄栌、平枝栒子、迎春、金银忍冬、欧洲荚蒾、暴马丁香、锦带花;株高高于6 m、胸径(地径)大于20 cm、冠幅大于4 m的木本植物生态效益较高;适当延长绿道长度、增加木本植物数量、丰富植物群落配置层次,可以提高绿道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绿道 木本植物 生态效益 i-Tree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昊翔 曹雪莹 张晨晨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273-280,共8页
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特征,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可分为价值评估法和物质量评估法两大类。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运用于土地利用、生态补偿、景... 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特征,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可分为价值评估法和物质量评估法两大类。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运用于土地利用、生态补偿、景观规划等各种领域。探讨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理论创新、某些生态系统被忽视、研究结果数据转换困难等。指出了未来研究将呈现以下特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评估、评估倾向于多元化及与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评估方法 评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恢复中生态系统服务的演变:趋势、过程与评估 被引量:36
8
作者 张琨 吕一河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337-6344,共8页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已经成为生态恢复研究关注的前沿和热点。生态恢复改变了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和提供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演化仍缺少系统性研究。对国内外相关...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已经成为生态恢复研究关注的前沿和热点。生态恢复改变了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和提供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演化仍缺少系统性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中框架的构建和方法的选择(参数转移法、系统模型法和定量指标法),介绍了生态恢复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促进作用、生态系统服务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态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维持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生态恢复实践,提出未来生态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可以从深化作用机制研究、推动服务评估创新、增强研究成果应用3方面深化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73
9
作者 刘兴元 牟月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6-295,共10页
草地生态系统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格局、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开展畜牧业生产和传承草原文化的基础。随着人类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的深入认识,通过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对认识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和生态资... 草地生态系统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格局、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开展畜牧业生产和传承草原文化的基础。随着人类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的深入认识,通过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对认识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和生态资产增值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文献基础上,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内涵、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及其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斯腾湖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显丽 贾尔恒.阿哈提 王君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7,共4页
博斯腾湖具有丰富的水产与芦苇资源,对当地人的生产、生活起着支撑作用。因此,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能更好地掌握当前湖泊的生态服务状态,为流域的后期开发提供参考。通过博斯腾湖的流域特点与实际情况,建立起由4个要素、12个指标... 博斯腾湖具有丰富的水产与芦苇资源,对当地人的生产、生活起着支撑作用。因此,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能更好地掌握当前湖泊的生态服务状态,为流域的后期开发提供参考。通过博斯腾湖的流域特点与实际情况,建立起由4个要素、12个指标所组成的博斯腾湖生态服务功能状态评估体系。应用系统多级灰关联综合评价方法对该体系进行评估,获取了该流域2001—2012年的生态服务功能状态等级。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2年博斯腾湖生态服务功能综合状态指数等级为"不太好",平均分值为67.60分,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因此应联系实际更好地开发博斯腾湖流域的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多级灰关联评价 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来县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评估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东 李晓赛 陈亚恒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4-239,共6页
农田生态系统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农产品及多种间接生态服务功能。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借助GIS工具,从微地貌形态、土壤状况和土地利用类型3个方面选取相应指标,将怀来县农田生态系统分为3个生态类及6个生态亚类,并且从生产服务、调节服... 农田生态系统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农产品及多种间接生态服务功能。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借助GIS工具,从微地貌形态、土壤状况和土地利用类型3个方面选取相应指标,将怀来县农田生态系统分为3个生态类及6个生态亚类,并且从生产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4个方面选取7个指标构建评估模型,分别对6种农田生态亚类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怀来县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25 311.90万元,4种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小为生产服务>文化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不同农田生态亚类的价值差异明显,其中Ⅱ—Ⅱ总价值最高,Ⅰ—Ⅰ最低;根据不同农田生态亚类价值功能组成比例,将6种农田生态亚类分为生产服务主导型和文化服务主导型两种类型,为怀来县未来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农业、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亚类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怀来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浅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阳 梁淑榆 +2 位作者 蔡怡然 邹天娇 郑曦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2期88-94,共7页
文章对北京市浅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功能进行评估,从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以及文化服务3方面构建适宜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Invest、USLE模型、ITREE效益计算器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浅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 文章对北京市浅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功能进行评估,从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以及文化服务3方面构建适宜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Invest、USLE模型、ITREE效益计算器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浅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土壤保持、生境保护、森林游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识别关键保护区域,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修复措施,为北京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优化战略提供一定的基础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保护修复 浅山区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以贵州平塘县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武英 张建利 +2 位作者 代丽华 黎有为 周文龙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56-59,共4页
以平塘县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参考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不同省份农田生态系统生物量因子表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制定了平塘县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并计算平塘县2000、2005、2013年生态系统服务... 以平塘县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参考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不同省份农田生态系统生物量因子表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制定了平塘县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并计算平塘县2000、2005、2013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敏感性指数。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平塘县生态服务总价值呈上升变化趋势,2000、2005、2013年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为560 688.39万、580 534.47万、593 036.20万元;从单项生态服务价值来看,2005~2013年平塘县生态系统在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娱乐文化等领域的价值呈上升变化趋势,但其食物生产价值呈下降变化趋势;2000、2005、2013年平塘县ESV对VC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敏感性指数值介于0.003~0.517之间,说明ESV对VC不敏感,缺乏弹性,即结合平塘县区域特征修正后的生态服务价值系统是合理的,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3S 技术 喀斯特峰丛洼地 平塘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宁市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与建设管理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海波 符志根 +4 位作者 薛杨 林之盼 王小燕 宿少锋 薛雁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7期142-143,145,共3页
通过对万宁市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了解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类型构成和存在的问题,围绕万宁市生态公益林的面积和空间布局进行调整,促进万宁市生态公益林有效保护和建设,提出今后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建设与管理 对策 万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长江武汉段城市河流廊道蓝绿空间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邱悦 文晨 戴菲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4,共7页
为推动城市河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性发展,该研究在长江生态大保护规划背景下选取武汉段作为研究对象,引入生态系统服务(ES)理论,基于ArcGIS软件和InVEST模型工具集,筛选计算了代表研究区综合特征的5个模块(生物多样性、微气候调节、水净... 为推动城市河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性发展,该研究在长江生态大保护规划背景下选取武汉段作为研究对象,引入生态系统服务(ES)理论,基于ArcGIS软件和InVEST模型工具集,筛选计算了代表研究区综合特征的5个模块(生物多样性、微气候调节、水净化、审美质量、休闲与娱乐),并通过可达性评估了其高值与人口之间的耦合度。结果显示区域ES与人口的空间匹配较为失衡,呈现区段梯度变化趋势。根据耦合度结果,建议划分4类优先区域,提出优化蓝绿空间格局和构建蓝绿空间网络的建议,目的为均衡区域的ES存量和激活ES流量。本研究的存量和流量测定评估体系能有效识别ES转化的薄弱区,助力区域综合效益提升,为城市河流廊道的空间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存量 流量 城市河流廊道 蓝绿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ee模型的行道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赛 李松 丁茗童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行道树作为街道绿化系统的骨架,支撑着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运转。以武汉市临江大道中段为例,基于i-Tree构建行道树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评议模型,通过以货币值作为统一衡量标准分析演算研究地27种常见行道树及街道整体生态系统服... 行道树作为街道绿化系统的骨架,支撑着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运转。以武汉市临江大道中段为例,基于i-Tree构建行道树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评议模型,通过以货币值作为统一衡量标准分析演算研究地27种常见行道树及街道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旨在为行道树树种选择优化,以及街道景观与生态环境的提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街道的植景搭配中,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排序为:美学价值>能源节省价值>雨水截留价值>空气净化价值>生态固碳价值。2)研究地全部行道树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131.8万元,平均1 km行道树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达28.65万元,单株行道树年平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达307.23元。3)行道树具有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也存在明显种间差异,其中能源节省、美学价值和雨水截留价值在演算树种中价值量较高,空气净化和生态固碳价值量较低。因此,在街道行道树配置过程中,应将能源节省、美学价值和雨水截留价值作为首要参考因素,再结合街道属性综合考虑树种选择与应用,以构建功能全面的城市行道树生态系统服务结构,提高行道树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i-Tree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种间对比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耦合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华阳 王远 +2 位作者 黄逸敏 伍博炜 赖文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生态系统质量是区域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可获取国土空间生态本底特征,为生态系统保护格局构建提供现状底图,明确生态系统修复重点、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导向。以长汀县为例,基... 生态系统质量是区域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可获取国土空间生态本底特征,为生态系统保护格局构建提供现状底图,明确生态系统修复重点、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导向。以长汀县为例,基于地区生态典型性、区域生物量差异及公众支付意愿与能力构建特色评价指标,采用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耦合研究方法,对长汀县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县域、镇域、村域及系统斑块等多尺度评估。结果表明:长汀县生态系统服务等级空间分布符合区划规律,大致呈中间低、四周高的特征;尺度细化使结果分布异质性更强,可为开展生态修复、空间优化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长汀县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低生态等级乡镇个数占比高达38.89%,影响因素多样,水土流失及森林覆盖率影响显著;地形地势、人类活动、政策实施影响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地势平坦的人口稠密区系生态承载力低值集中区;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评估中扮演重要角色,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均值等级极高的4个乡镇,其森林生态系统面积皆占89%以上。通过对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耦合的方法进行探究,有利于推进"两山"理论的应用实践,将为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与空间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和InVEST模型的莆田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午鑫 唐雅兰 +1 位作者 朱格格 陆东芳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44-54,43,共12页
在城市化影响下,建设用地的扩张对未来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评估并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为研究莆田市绿色空间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趋势,基于CA-Marko... 在城市化影响下,建设用地的扩张对未来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评估并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为研究莆田市绿色空间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趋势,基于CA-Markov模型分析莆田市203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情况,运用InVEST模型对未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进而分析其绿色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2020-2030年,莆田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增长至732.10km^(2),水体、林地、耕地、草地等绿色空间在未来10年整体面积将缩减97.92km;(2)经标准化后的莆田市总生态系统服务指数由2020年的0.5963缩减至2030年的0.5820,这主要由于绿色空间被建设用地侵占,导致总体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发生下降;空间上,莆田市总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数呈现出"北部高,南部低"的分布特点;(3)将莆田市生态系统服务绿色空间分为高、中、低三级,其中高、中生态系统服务绿色空间面积将在2030年分别缩减至1556.60km^(2)、178.53km^(2),低生态系统服务绿色空间面积在2030年增加至1382.80km^(2)。未来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应当限制建设用地的进一步扩张,加强对现有绿色空间的保护,通过增加植被,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方式,完善莆田市生态系统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绿色空间 CA-MarkovInVEST模型 莆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与热点演变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雅蓉 黄钰婷 吴隽宇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87,共11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为科学管理生态系统提供决策依据,近年来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议题。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运用Bibliometrix文献计量软件总结1997—2021年国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与...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为科学管理生态系统提供决策依据,近年来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议题。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运用Bibliometrix文献计量软件总结1997—2021年国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与主题演变趋势,并对近5年(2017-2021年)的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国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数量显著增加,可分为萌芽期、兴起期、快速发展期和成熟发展期四个阶段,并且在近5年呈现迅猛发展的研究态势。(2)发达国家是国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研究主力,而中国是此研究领域中唯一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国家。(3)国际研究主题演变发展多元复杂,但近年来趋于稳定,侧重于从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转化。(4)国际研究的热点主题包括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多元价值识别与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框架在城市生态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及气候变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目标响应。基于此,提出未来国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应重视多学科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研究,并推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辅助生态规划管理决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文献计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以福州市为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廖凌云 傅田琪 +1 位作者 吴涌平 兰思仁 《风景园林》 2022年第7期80-85,共6页
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背景下,保护地优化整合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自然保护地设立的保护目标多侧重于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较少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保护目标有利于提升自然保护地的综合效益。以位于闽江流域下游... 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背景下,保护地优化整合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自然保护地设立的保护目标多侧重于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较少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保护目标有利于提升自然保护地的综合效益。以位于闽江流域下游的福州市为例,基于当量因子法与价值聚类工具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空缺分析,并从分类体系、空间格局和管理体制3方面对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2018年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值为542.7亿元,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结果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2)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布呈现中心低、四周高的格局;3)福州市自然保护地体系存在3处保护空缺。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保护空缺区域提出差异性优化策略,为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快速评估与优化提供案例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体系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当量因子法 保护空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