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株洲云龙示范区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与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光军 莫蕙榕 +2 位作者 张洪江 赵月 扶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5,共7页
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运用生态服务功能指数的概念,选择涵养水源、土壤保育、营养物质积累、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这6个指标因子构建云龙示范区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 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运用生态服务功能指数的概念,选择涵养水源、土壤保育、营养物质积累、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这6个指标因子构建云龙示范区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模型,采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云龙示范区绿地系统的"现状绿地"、"控规绿地"、"理想绿地"3种情景下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云龙示范区绿地系统中乔木林、灌木林、竹林、经济林和苗圃地的比例,3种土地利用情景下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综合指数分别为0.24、0.70和1.26,生态服务效能得到有效改善。当云龙示范区绿地系统面积大于6 612 hm2,乔木林、灌木林、竹林、经济林和苗圃地的结构比例调整为620∶20∶5∶10∶6时,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达到理想状态。同时在植物配置时,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有利于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绿地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 株洲云龙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的小流域生态恢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凌美 张时煌 王辉民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8,共5页
利用中科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1983年、1990年、1997年和2002年4个时段、比例尺为1:2 000的土地利用图,气候、生物量以及农业等观测与统计调查资料,参考美国学者科斯坦萨(Costanza)等1994年对全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时所采用的部... 利用中科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1983年、1990年、1997年和2002年4个时段、比例尺为1:2 000的土地利用图,气候、生物量以及农业等观测与统计调查资料,参考美国学者科斯坦萨(Costanza)等1994年对全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时所采用的部分评价指标,应用ArcGIS及Matlab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处理、计算、分析、插值,对该站所在的小流域进行了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结合上下限估计法,计算出该小流域建站初期(1983年)与建站20年后(2002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比得出,该小流域生态恢复与重建效果明显,森林、农田、水体三大生态系统的7项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极大提升,该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ARCGIS MATLAB 生态恢复与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7年重庆市北碚近郊区景观结构及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分析
3
作者 魏敏 刘聪 王海洋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6期154-159,共6页
以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3S技术对重庆市北碚近郊区山落地带乡村景观类型进行调查,分析2007—2017年景观结构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北碚近郊区建设用地变化速度最快,达32.19%,2012... 以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3S技术对重庆市北碚近郊区山落地带乡村景观类型进行调查,分析2007—2017年景观结构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北碚近郊区建设用地变化速度最快,达32.19%,2012—2017年景观变化剧烈,土地流转频繁;景观类型的空间自然连通性增大,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景观异质性不断增强;研究期内草地、农田、林地ESV波动性减少,水体ESV波动性增加,其他用地ESV基本保持不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波动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结构 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重庆市北碚近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徐道炜 刘金福 洪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79,共4页
依据突变级数法建立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 依据突变级数法建立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德化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厦门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突变级数法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类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定量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影 杜小龙 +2 位作者 邹萌萌 张静静 李建龙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当前国内外的热点研究领域。为了提高国民环保意识,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为开展生态旅游,制作生态负债表提供理论依据,回顾和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生态价值评估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生态服务功能的...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当前国内外的热点研究领域。为了提高国民环保意识,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为开展生态旅游,制作生态负债表提供理论依据,回顾和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生态价值评估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生态服务功能的认知过程、功能分类以及生态服务价值的不同类型,归纳比较了不同的评估方法,并阐释了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仍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生态价值评估研究的主要方向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生态价值评价 评估方法 生态负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大丰市海岸带滩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黄锦楼 王如松 +3 位作者 阳文锐 李锋 金家胜 周传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215-9218,9231,共5页
在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大丰市海岸带滩涂土地开发与利用的"一路、二带、五区"概念性发展规划方案,为从总体上编制大丰市滩涂资源的保育与开发利用规划,保育滩涂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海岸带综合... 在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大丰市海岸带滩涂土地开发与利用的"一路、二带、五区"概念性发展规划方案,为从总体上编制大丰市滩涂资源的保育与开发利用规划,保育滩涂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保证滩涂资源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从而保障大丰市的区域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海岸带滩涂湿地 土地利用 大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敏 刘学录 +3 位作者 郁文婷 张新宇 王鹏凯 孙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目的】识别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等级及其空间分布,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化模型法与NPP定量指标法,完成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形成不同重要性... 【目的】识别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等级及其空间分布,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化模型法与NPP定量指标法,完成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形成不同重要性等级分区。【结果】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总面积的52.56%,集中分布在流域上游生态极重要区和流域下游生态极敏感区,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以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为主导;生态敏感性类型以极敏感为主,土地沙化是主要的生态问题。【结论】庄浪河流域的生态敏感性极高,生态综合服务功能极重要,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国土空间优化的主要方向为耕地、建设用地从生态保护极重要区有序退出;生态修复的重点在于避免土地利用引起的土地沙化和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庄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21
8
作者 董贵华 何立环 +2 位作者 刘海江 齐杨 李季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5,共5页
阐述了生态环境评价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国内外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评价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评价的关键问题,即为生态系统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因此,为生态系统管理服务... 阐述了生态环境评价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国内外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评价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评价的关键问题,即为生态系统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因此,为生态系统管理服务的生态环境评价中,管理者的配合和支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评价方法必须科学、可行;评价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并且能够连续获得;评价结论尽量真实反映生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环境评价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估 被引量:26
9
作者 鲁绍伟 李少宁 +2 位作者 刘逸菲 徐晓天 赵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170-6181,共12页
基于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区典型样地调查和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多年以来对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监测数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退... 基于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区典型样地调查和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多年以来对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监测数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规范》(LY/T 2573—2016),分别从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六项功能指标,对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物质量与价值量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18年,北京市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18.92亿元/a,其中以涵养水源(41.15%)、固碳释氧(26.73%)和净化大气环境(17.27%)分项指标的贡献作用较大。比较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行政区间生态效益价值量大小,发现退耕面积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各行政区功能定位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以密云区价值量最大为4.48亿元/a,占北京市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的25.56%。退耕工程区内板栗(29.51%)、仁用杏(13.54%)、核桃(12.57%)所贡献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位列前三。不同林分类型单位面积价值量排序为生态林>生态经济兼用林>鲜果林。因此,建议遵循生态优先、适地适树、分类施策的原则,制定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政策,并根据各行政区生态价值评估结果确定生态补偿额度和补偿年限,为退耕还林分类补偿政策制定、低质低效林分改造和退耕还林生态系统监测网络体系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 功能指标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