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48
1
作者 何孟常 云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通过室内模拟对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分布、存在形态及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锑矿区土壤中含有高浓度锑污染 ,其存在状态主要以残渣态为主 ,其次是Fe/Mn结合态、有机 /硫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 ,可交换态和水溶态占的比率最... 通过室内模拟对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分布、存在形态及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锑矿区土壤中含有高浓度锑污染 ,其存在状态主要以残渣态为主 ,其次是Fe/Mn结合态、有机 /硫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 ,可交换态和水溶态占的比率最小 .不同溶剂对锑的提取率不同 ,NH4NO3对锑的提取率最高 ,其次是EDTA ,HAc和H2 O ,NH4OAc对锑的提取率最小 .土壤中锑主要以五价锑的形态存在 ,几乎占总锑量的 90 %以上 .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锑的浓度比较高 ,一般在 2 5— 1 3 2mg·kg- 1 ,中等可利用态占土壤总锑的1 6 2— 8 2 6 % ,生物不可利用态锑的浓度占 88 2— 97 9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形态 生态有效性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候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案例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道德 邓娇 +6 位作者 周先雁 张志强 晏玉莹 张鸿 何玉邦 王伟 李俊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91-1898,共8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促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截止2014年3月,我国已建立407个国家级自然...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促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截止2014年3月,我国已建立40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野生动物类型105个。尽管国家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目前仍不清楚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如何,故很有必要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开展评估。基于保护目标物种,以10a为时间尺度,采用集成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示范研究法,率先构建了我国候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保护对象为候鸟的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指标进行赋分。评估框架包含1个目标层、2个系统层(生态有效性评估,分值占60%;管理有效性评估,分值占40%)、9个因素层、36个指标层,另增加人为影响赋分区(-12分—+8分)。其中,生态有效性评估包含代表性、适宜性、稀有性、多样性、完整性共5个因素层及15个指标层;管理有效性评估包含管理对象、管理行动、管理保障、管理效果共4个因素层及21个指标层。为进一步验证与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近10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针对保护目标物种种群动态与生境的科研监测、宣传教育、野外巡护、社区共管方面的保护成效较好,但快速发展的生态旅游对候鸟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议加强生态旅游管理;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针对候鸟的宣传教育、野外巡护方面的保护成效较好,但土地管理权属的混乱使候鸟的生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建议进一步争取土地所有权和落实管理权,并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达到减少人为影响与恢复候鸟生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成效评估 候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有效性 管理有效性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配体对水稻吸收利用稀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宁 王晓蓉 戴乐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1,共4页
采用盆栽实验及室内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有机配体EDTA对稀土在水稻植株中的富集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EDTA可促进稀土在植株中的富集,高浓度时抑制。且稀土主要累积在水稻的根部,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影响较小。
关键词 有机配体 稀土元素 水稻 积累 分布 生态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包装设计的创意思维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雪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7-31,共5页
目的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创意思维方法,以减少废弃物,实现包装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根本目的。方法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并与国外相同领域研究者合作与访谈,提出与生态效益相适应的包装设计和可持续... 目的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创意思维方法,以减少废弃物,实现包装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根本目的。方法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并与国外相同领域研究者合作与访谈,提出与生态效益相适应的包装设计和可持续设计思维方法建议。结论研究建立了废弃材料的循环再利用、零度料设计、升级回收、有机材料化、轻量化、模型材料等6项有效思维方法,进而证实通过创意思维实现包装的可持续设计,将对环境、生态有效性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并且为转变传统设计概念与回收材料的消耗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设计 包装设计 思维方法 生态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