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州市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燕 白晶晶 +4 位作者 樊顺江 叶达良 苏艳 何茜 李吉跃 《中国城市林业》 2015年第2期5-9,43,共6页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境内的生态景观林带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并依据实地调查的立地条件,利用相关模型制作软件对4个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预期景观效果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4个...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境内的生态景观林带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并依据实地调查的立地条件,利用相关模型制作软件对4个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预期景观效果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4.25%,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3.27 m、5.36 cm和1.64 m,早期生长情况较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树种配置模式中,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较好的为模式GC1(夹竹桃、红花羊蹄甲、香樟、黄花风铃木等树种随机混交);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调查的9个树种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靠前的为红花羊蹄甲、香樟树和美丽异木棉。总体而言,不同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树木生长表现有所不同,并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同时,立地条件、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均会对生态景观林带公路景观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树种选择 树种配置 生长表现 景观效果 广东惠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自然林理论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探讨——以广州市科韵路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许文 唐小清 +2 位作者 叶自慧 张荣京 陈红锋 《中国城市林业》 2014年第2期10-13,共4页
文章以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理论为指导,通过实地调查科韵路绿化现状,分析其植物种类、群落结构与林相观赏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近自然模式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可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绿化现状 近自然改造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山市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税珺 戴智明 +1 位作者 华国峰 施悦谋 《广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71-73,共3页
广东省台山市2012年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包括沿海高速景观林带和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其树种选择与造林等技术与其他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不同林带示范段建设的技术措施,旨在为同一区域生态景观林带的后续... 广东省台山市2012年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包括沿海高速景观林带和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其树种选择与造林等技术与其他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不同林带示范段建设的技术措施,旨在为同一区域生态景观林带的后续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示范段 建设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门市蓬江区西江水源涵养型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戴智明 税珺 +5 位作者 施悦谋 李妙嫦 刘均成 梁日高 麦有民 袁全孙 《广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5期68-71,共4页
对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西江水源涵养型生态景观林带营建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分别阐述了河滩沿岸和丘陵山地生态景观林带造林技术,为水源涵养树种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蓬江区 江门 生态景观林带 建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季节观赏性和生态效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苏艳 王燕 +1 位作者 李吉跃 何茜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6期139-139,146,共2页
生态景观林带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本文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4处生态景观林带为例,对其树种搭配模式及其实施效果包括季度观赏性和生态效应(空气负离子含量和空气湿度调控)进行评价,以期为其他省区或市县生态景观林建设带提供... 生态景观林带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本文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4处生态景观林带为例,对其树种搭配模式及其实施效果包括季度观赏性和生态效应(空气负离子含量和空气湿度调控)进行评价,以期为其他省区或市县生态景观林建设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树种搭配 季度观赏性 生态效应 广东梅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与技术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纪燕玲 纪丹虹 +1 位作者 蔡选光 郝磊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1期69-73,共5页
通过对汕头生态景观林带现状和树种材料进行调查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森林美学等原理,初步选择适宜的生态景观林树种,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设计不同的树种配置模式,并对景观类型设计、营造林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广... 通过对汕头生态景观林带现状和树种材料进行调查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森林美学等原理,初步选择适宜的生态景观林树种,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设计不同的树种配置模式,并对景观类型设计、营造林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广东省汕头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建设现状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景观林带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宏健 王立 《绿色科技》 2014年第10期150-151,共2页
探讨了生态景观林带类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指出了在作为城市出入口的公路打造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绿化景观对构建和谐统一的森林生态网络和建设宜居城市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城市发展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主要生态学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32
8
作者 彭少麟 《广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82-87,共6页
文章论述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主要生态学理论及其应用。在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中应该以群落生态演替的观点进行生态景观带(面)的建设,应用基于演替原理得出的生态恢复参照系来指导;按群落学的观点进行景观节点(点)建设,依据群落学和... 文章论述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主要生态学理论及其应用。在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中应该以群落生态演替的观点进行生态景观带(面)的建设,应用基于演替原理得出的生态恢复参照系来指导;按群落学的观点进行景观节点(点)建设,依据群落学和生物多样性原理,建立多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组成的景观节点群落,以作为景观线带物种的补偿地;以生态美学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进行绿化景观林带(线)的建设,利用群落的时间格局进行绿化景观林带生态美学的构建,利用群落的空间格局进行绿化景观林带的生物多样性构建;可应用边缘效应原理和种间相互作用原理来构建与管理生态景观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生态学理论 演替 生物多样性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景观林带管护技术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宏健 王立 胡杨 《现代园艺》 2015年第6期172-173,共2页
生态景观林带是在连绵山体、主要江河沿江两岸、沿海海岸及交通主干线两侧一定范围内,营建具有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绿色带。通过对江门市生态景观林带管护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探索,旨在为广... 生态景观林带是在连绵山体、主要江河沿江两岸、沿海海岸及交通主干线两侧一定范围内,营建具有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绿色带。通过对江门市生态景观林带管护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探索,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管护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管护技术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监理特点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荣彬 刘周全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9期50-51,共2页
结合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的实践,提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监理具有复杂性、艺术性、地域性、季节性、不可逆性、可补救性、直观性与长期性等特点。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工程监理 特点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树种筛选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唐小清 李许文 +1 位作者 张莎 陈红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80,共5页
基于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特色,建设场地及植物应用现状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初筛的200种广州地带性乡土植物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模型由适应能力、应用价值、观赏效果、开发潜力4个评价准则及相关的13个评价因子构成。建议:综合得... 基于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特色,建设场地及植物应用现状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初筛的200种广州地带性乡土植物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模型由适应能力、应用价值、观赏效果、开发潜力4个评价准则及相关的13个评价因子构成。建议:综合得分在89以上的17种地带性乡土植物可作为林带的基调树和主景树;88~87分的可广泛开发利用;87~85分的可适度开发利用;85~83分的可选择性开发使用;低于83分的暂不推荐开发利用。研究结果可为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树种选择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和模型可为其他特定生境植物筛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地带性乡土植物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生态景观林带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罗湖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要点探析
12
作者 刘碧云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11期91-93,共3页
根据深圳市罗湖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目标,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整地、苗!木规格、栽植密度和养护管理等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分析了景观林带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并结合项目内容,进行了本次建设工程的效益分析,旨在为广东省... 根据深圳市罗湖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目标,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整地、苗!木规格、栽植密度和养护管理等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分析了景观林带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并结合项目内容,进行了本次建设工程的效益分析,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建设提供技术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罗湖区 生态景观林带 建设技术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色彩调和在广州生态景观林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唐小清 崔煜文 陈红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2,共6页
色彩的丰富协调既是影响植物群落景观的重要因子,也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目标之一。研究基于生态景观林带多色彩建设目标,结合色彩调和理论研究,利用色彩配色软件Color Impact对常见多色彩调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定三角色、四方色配色... 色彩的丰富协调既是影响植物群落景观的重要因子,也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目标之一。研究基于生态景观林带多色彩建设目标,结合色彩调和理论研究,利用色彩配色软件Color Impact对常见多色彩调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定三角色、四方色配色方法作为生态景观林带植物色彩搭配的指导准则,并创建了植物群落色彩配置步骤。以优良地带性乡土树种及城市园林树种为材料,探讨了冬春、夏秋季相应时节,不同色系的群落模式。不仅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际指导,同时又完善了植物色彩配置研究,对提高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具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广州 生态景观林带 色彩调和 植物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的植物现状及优化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小清 李许文 +3 位作者 张荣京 叶自慧 黄柳菁 陈红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60-164,共5页
营造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俱佳的园林景观,是园林建设的核心与难点。从群落结构和植株观赏效果两方面对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植物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密度、覆盖度、丰富度,及树种的观赏期、观赏色彩、树形。结果显示... 营造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俱佳的园林景观,是园林建设的核心与难点。从群落结构和植株观赏效果两方面对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植物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密度、覆盖度、丰富度,及树种的观赏期、观赏色彩、树形。结果显示,目前林带存在物种丰富度低、部分群落过密覆盖度过高、夏秋冬3季可赏树种较少等问题。参照广州市地带性植被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提出林带树种选择和群落构建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生态景观林带 植物群落 观赏效果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群落生态设计方法与途径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沅志 邓鉴锋 +4 位作者 陈传国 邓洪涛 姜杰 王武敏 陈倩倩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3期74-79,共6页
针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特点及目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遵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物种种间关系、生态位、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及景观生态学"等设计原理,提出"小群落混交"的群落生态设计方法,以及包含营林工... 针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特点及目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遵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物种种间关系、生态位、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及景观生态学"等设计原理,提出"小群落混交"的群落生态设计方法,以及包含营林工程体系、辅助工程体系、保护工程体系、环保节能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的"5S模块化"设计途径,并对广深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深圳段进行典型设计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群落生态设计 小群落混交设计法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景观林带在城乡宜居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晨辉 刘碧云 陆康英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2期25-28,43,共5页
面对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宜居城乡建设是改善居住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生态景观林带是以改善破碎化的森林斑块和绿化带、以增强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空间的连通性、以观赏性为目的和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廊道网络... 面对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宜居城乡建设是改善居住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生态景观林带是以改善破碎化的森林斑块和绿化带、以增强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空间的连通性、以观赏性为目的和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廊道网络。生态景观林带在城乡宜居建设中发挥着改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耦合,是城乡宜居建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宜居城乡 耦合作用 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绿化景观带造林技术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传国 刘碧云 《广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82-85,共4页
文章从苗木准备、树种选择、苗木栽植和养护管理四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中高速公路、铁路隔离网外侧20~50 m绿化景观带的造林技术,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中绿化景观带的造林工作提供参考,尽快形成多层次、多树种、多... 文章从苗木准备、树种选择、苗木栽植和养护管理四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中高速公路、铁路隔离网外侧20~50 m绿化景观带的造林技术,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中绿化景观带的造林工作提供参考,尽快形成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景观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绿化景观 造林技术 苗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景观林带概念设计及体系构成 被引量:9
18
作者 战国强 陆康英 《广东园林》 2014年第5期4-8,共5页
文章结合广东生态建设的需求和国内外相关经验做法,从生态景观林带概念的产生背景出发,深入阐述生态景观林带的概念和内涵,分析生态景观林带的体系构成,对顺利推动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城市森林 生态设计 概念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惠城区生态景观林带树种早期生长表现与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倩倩 邱权 华月珊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72-78,共7页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内3号和10号生态景观林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班调查5个样点内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惠城区生态景观林带5个样点的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7.8%,树高与胸径均值分别为2.6 m和7.5 cm,早期生长情况总...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内3号和10号生态景观林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班调查5个样点内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惠城区生态景观林带5个样点的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7.8%,树高与胸径均值分别为2.6 m和7.5 cm,早期生长情况总体较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样点的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顺序为:龙丰>水口>汝湖>小金口>白鹭湖;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保存的树木生长表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号生态景观林带综合排名前3的树种配置模式分别是3-14、3-18、3-2,其中模式3-14保存的造林树种为凤凰木、黄槐、鸡冠刺桐、樟,模式3-18保存的树种有凤凰木、樟,模式3-2保存的树种有大叶紫薇、凤凰木、黄槐、樟;10号生态景观林带树木生长表现综合排名前3的分别是10-10、10-14和10-2配置模式,其中模式10-10保存的树种为大叶紫薇、簕杜鹃,模式10-14保存的树种为凤凰木、黄槐、美丽异木棉,模式10-2保存的树种为大叶紫薇、凤凰木、红花羊蹄甲、美丽异木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市 生态景观林带 树种配置 生长 隶属函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树种选择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根水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0期140-141,共2页
指出了闽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树种的选择关系到地区生态平衡、景观建设效果与社会经济价值,结合当地情况选择合适树种进行林带建设有助于构建区域特色景观,可推动树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介绍了闽北的自然环境概况,分析探讨了闽北... 指出了闽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树种的选择关系到地区生态平衡、景观建设效果与社会经济价值,结合当地情况选择合适树种进行林带建设有助于构建区域特色景观,可推动树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介绍了闽北的自然环境概况,分析探讨了闽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树种选择的指导思想、选择原则与选择方案,希望能为闽北景观林带建设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 生态景观林带 建设树种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