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太鲁阁“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申韩丽 李俊鸿 +1 位作者 张冰 贾竞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2104-2109,共6页
以台湾具有代表性的太鲁阁"国家公园"为研究范围,利用因素分析萃取游客的生态旅游认知态度因素,通过集群分析区隔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市场,进一步应用双边界二分式条件评估法,估算生态旅游资源的各项非使用价值,... 以台湾具有代表性的太鲁阁"国家公园"为研究范围,利用因素分析萃取游客的生态旅游认知态度因素,通过集群分析区隔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市场,进一步应用双边界二分式条件评估法,估算生态旅游资源的各项非使用价值,并探讨不同生态旅游认知态度群体在各项非使用价值上的差异。结果显示:①问卷设计中的17个原始变量可以转换成四大独立因素,其中,"维系自然与文化资源"是游客最重视的;②三大生态旅游认知态度群体表现出显著的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市场区隔;③在两次报价的选择中,游客对4种类型的非使用价值具有普遍的认可;④具有环保背景的游客普遍愿意为各项非使用价值支付更多的金额,男性更偏好于遗赠价值,高收入的人更偏好于选择价值;⑤游客支付意愿最高的是遗赠价值,其次为利他价值或存在价值,最后为选择价值;⑥不同生态旅游认知态度的群体中,支付意愿金额最高的是"多元重视群",其次为"降低冲击群"、"关注薄弱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太鲁阁“国家公园” 生态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 双边界二分式 支付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以达赉湖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朋薇 贾竞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55-963,共9页
以达赉湖自然保护区为例,使用条件价值法对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在虚拟情景和真实情景下被调查者支付意愿的差别。采用实地调研方式,进行支付意愿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 以达赉湖自然保护区为例,使用条件价值法对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在虚拟情景和真实情景下被调查者支付意愿的差别。采用实地调研方式,进行支付意愿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1份。同时,引入8个变量,并采用logit模型分别在虚拟和真实情景下建立各变量和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真实情景下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47元/a)要小于虚拟情景下的支付意愿(59元/a),可见,在虚拟情景下评估结果会夸大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2)达赉湖自然保护区2010年生态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从4634×104元/a到12765×104元/a。该值仅是根据呼伦贝尔市人口来估计的支付意愿值,其总价值是有限的。但如果用全国总人口进行估计,其内在价值将成倍增加。研究表明:对于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从生态学角度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它对人类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对其资源无序的开发既会降低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质量也会减少其经济价值。研究结果使得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和保护的价值对比成为可能,并为该保护区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价值 生态旅游资源 使用价值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M的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以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为例 被引量:22
3
作者 徐东文 王颖凌 +1 位作者 叶护平 贺美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46-648,653,共4页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法(CVM)对古城阆中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当地居民的支付意愿(WTP)较低,运用相关与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WTP受到居住地、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建议地方政府和古城旅游公司依据不同...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法(CVM)对古城阆中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当地居民的支付意愿(WTP)较低,运用相关与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WTP受到居住地、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建议地方政府和古城旅游公司依据不同主体地位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及方案,使居民有效参与古城旅游开发,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使用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 支付意愿(W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佳 张雨苗 《热带地理》 2017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的研究历程与阶段特点、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揭示其研究动态与特点。研究表明:国外研究经历了起步、深入和提升3个阶段;研究对象以国家(森林)公园、海洋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区、岛屿等... 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的研究历程与阶段特点、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揭示其研究动态与特点。研究表明:国外研究经历了起步、深入和提升3个阶段;研究对象以国家(森林)公园、海洋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区、岛屿等为主;研究内容关注旅游景区的准入费、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以及评估修正等方面;研究方法重视假想市场法计量经济模型检验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相比之下,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对象以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评价为主,研究领域较窄;研究方法以条件价值法为主,较为单一,缺乏多种方法的综合分析;研究的应用性与实践指导作用明显不足。最后对国内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今后应不断拓展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研究领域和视角、提高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系统性,以及增强理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以期协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及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使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方式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黎洁 《农村生态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64,共4页
从我国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经费困难和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入手 ,概述了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法和加拿大国家公园使用者收费情况 。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资源 价值 使用者收费 公共物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价研究——以中东铁路沿线城镇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军 张莉 韩彦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7期262-264,共3页
基于条件评估法(CVM),选取中东铁路沿线的3个城镇,昂昂溪区、一面坡镇和横道河子镇,对其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旅游资源进行非使用价值评价研究,进而分析影响其非使用价值的主要因素,以及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城镇 旅游资源 工业遗产 使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宝强 封萍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08-211,共4页
利用条件价值来法评估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15年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11.08亿元,其中存在价值是其主要的价值形式,价值量为9.70亿元。另外,根据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大珠山的客源市场... 利用条件价值来法评估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15年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11.08亿元,其中存在价值是其主要的价值形式,价值量为9.70亿元。另外,根据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大珠山的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内,而且在支付意愿调查中,愿意为保护大珠山风景区支付一定保护费用的游客也大都来自山东省内,特别是青岛地区,说明人们对大珠山旅游资源的保护意愿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章最后还针对本次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对大珠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资源资产评估 使用价值评估 大珠山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岛旅游地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偏好研究——以山东庙岛群岛、浙江舟山群岛和海南三亚及其岛屿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肖建红 高雪 +3 位作者 胡金焱 丁晓婷 赵玉宗 赵梓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8-176,共9页
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基于黄渤海区——山东庙岛群岛、东海区——浙江舟山群岛和南海区——海南三亚及其岛屿的6 426份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公众对保护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的偏好。结果表明:①公众保护庙岛群岛海洋... 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基于黄渤海区——山东庙岛群岛、东海区——浙江舟山群岛和南海区——海南三亚及其岛屿的6 426份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公众对保护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的偏好。结果表明:①公众保护庙岛群岛海洋地质遗迹、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三亚及其岛屿珊瑚礁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51元/人、359元/人、266元/人,消除样本组之间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人口社会特征差异,调整后的两个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45元/人和271元/人、360元/人和353元/人、258元/人和257元/人。②公众保护庙岛群岛海滩、舟山群岛海滩、三亚及其岛屿海滩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01元/人、298元/人、250元/人,消除样本组之间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人口社会特征差异,调整后的两个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05元/人和219元/人、299元/人和279元/人、257元/人和241元/人。③公众保护海洋相对稀缺型旅游资源(海洋地质遗迹、海洋文化、珊瑚礁)非使用价值比保护海洋相对充裕型旅游资源(海滩)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高。④公众保护海洋人文旅游资源(海洋文化)非使用价值比保护海洋自然旅游资源(海滩、海洋地质遗迹、珊瑚礁)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高。本文揭示了我国公众保护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偏好,为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在我国的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同时为在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保护或恢复工程成本—收益分析中考虑非使用价值起到了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旅游资源 使用价值 群岛旅游 支付意愿 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岛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嵌入效应研究——以舟山群岛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肖建红 程文虹 +1 位作者 赵玉宗 王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2-148,共17页
嵌入效应是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有效性和可靠性重要的内部一致性争论。文章基于2929份舟山群岛海滩、海洋文化和海滩与海洋文化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的居民和游客有效调查问卷,对基于CVM的群岛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嵌入效应进行了... 嵌入效应是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有效性和可靠性重要的内部一致性争论。文章基于2929份舟山群岛海滩、海洋文化和海滩与海洋文化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的居民和游客有效调查问卷,对基于CVM的群岛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嵌入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范围检验全部通过,外部范围检验结果混合;同一待估资源不同调查的外部范围检验全部通过,这验证了该研究CVM的问卷设计、调查实施和支付意愿(WTP)结果具有可靠性;(2)受访者能够感知到海滩数量范围或海洋文化分类范围或海滩与海洋文化复合范围的变化,并且WTP估值的变化方向与数量范围或分类范围或复合范围的变化方向一致;(3)边际效用递减、饱和程度及替代效应是海滩数量范围嵌入效应外部范围检验不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旗舰资源效应及预算限制是海洋文化分类范围或海滩与海洋文化复合范围嵌入效应外部范围检验不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建议:(1)在成本-收益分析中,对复杂公共物品(如群岛海滩或海洋文化或海滩与海洋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估值是一种更为可靠的方法;(2)范围检验结果需要更仔细的考量,一些范围检验结果失败可以用适合的经济理论来解释,不应该将范围检验作为CVM研究有效性的唯一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岛旅游资源 使用价值 嵌入效应 条件价值评估法 舟山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的洞穴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以重庆芙蓉洞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枫怡 杨晓霞 +1 位作者 向旭 杨逸枫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38,共9页
为提高公众对洞穴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重视程度,以世界自然遗产地芙蓉洞为研究对象,采用单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以到芙蓉洞景区旅游的游客、重庆市民为调查对象,对芙蓉洞洞穴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其结果表明:芙蓉洞洞穴旅... 为提高公众对洞穴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重视程度,以世界自然遗产地芙蓉洞为研究对象,采用单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以到芙蓉洞景区旅游的游客、重庆市民为调查对象,对芙蓉洞洞穴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其结果表明:芙蓉洞洞穴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为330.49元,非使用价值总额为229.82亿元,远大于其门票收入;芙蓉洞洞穴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大小与被调查者对芙蓉洞非使用价值的了解程度、婚姻状况、年龄、职业、年收入、文化程度、人均出游花销显著相关。今后应加强对芙蓉洞非使用价值的认知,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芙蓉洞的非使用价值,多方合力,共同保护芙蓉洞洞穴旅游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旅游资源 使用价值 单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 芙蓉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资源类型不同非使用价值——四种典型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建红 高雪 +3 位作者 胡金焱 王敏 赵玉宗 李维维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69,共23页
本文基于黄渤海区的山东长岛、东海区的浙江舟山和南海区的海南三亚的6009份居民和游客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公众为保护4种典型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的差异,结果表明:(1)公众为保护4种典型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 本文基于黄渤海区的山东长岛、东海区的浙江舟山和南海区的海南三亚的6009份居民和游客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公众为保护4种典型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的差异,结果表明:(1)公众为保护4种典型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具有显著差异性,即不同资源类型非使用价值的支付意愿不同;(2)公众不但能够感知到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存在,还能够识别出不同类型海洋旅游资源差异化的非使用价值;(3)公众为保护海洋相对稀缺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比海洋相对充裕型旅游资源要高;(4)公众为保护海洋人文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比海洋自然旅游资源要高。本文为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存在提供了证据,也为将非使用价值纳入到中国海洋旅游资源保护或恢复工程成本-收益分析中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旅游资源 资源类型 使用价值 支付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M的洞庭湖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73
12
作者 庄大昌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文章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利用CVM(条件价值法)法对其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其非使用价值为335.45亿元/年。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 文章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利用CVM(条件价值法)法对其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其非使用价值为335.45亿元/年。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十分巨大。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并保护好其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 使用价值评估 WTP CVM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M的游憩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以福州乌山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明亮 韩天腾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01-104,共4页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福州乌山风景区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结果表明: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率为51.7%;个人年平均支付意愿值为54.62元;2011年乌山风景区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2.03亿元,其中存在...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福州乌山风景区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结果表明: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率为51.7%;个人年平均支付意愿值为54.62元;2011年乌山风景区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2.03亿元,其中存在价值、选择价值和遗产价值分别为9419.2万元、5115.6万元、5765.2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资源 使用价值 CVM 乌山风景区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资源总价值货币化估算研究——黄山风景区实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喻燕 《旅游科学》 CSSCI 2010年第5期64-71,83,共9页
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旅游资源总价值由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构成。本文在旅游资源总价值分类的基础上,构建出旅游资源总价值的估算方案,并选用收益还原法与条件价值法对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使用... 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旅游资源总价值由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构成。本文在旅游资源总价值分类的基础上,构建出旅游资源总价值的估算方案,并选用收益还原法与条件价值法对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进行量化,得到2008年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价值总量为1567.74亿元。研究中所构建的方法体系可为实现旅游资源总价值货币化估算提供技术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使用价值 货币化估算 黄山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范围制度及其借鉴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凌珂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0-213,共14页
美国《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CERCLA法案)及其授权其内政部制定的关于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规则,即DOI规则,共同构成了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其中对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具体范围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并与管辖法院相关判例结合,... 美国《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CERCLA法案)及其授权其内政部制定的关于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规则,即DOI规则,共同构成了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其中对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具体范围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并与管辖法院相关判例结合,确立了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范围包含损害发生时采取响应措施的费用以及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费用。借鉴美国的相关规则,我国自然资源的损害赔偿范围应当包括应急响应措施的费用、资源恢复措施的费用、资源恢复期间的价值的服务损失费用、自然资源可赔偿价值的损失费用以及调查评估费用、律师费等其他合理支出,并且不应当对于侵权人具体的赔偿数额设置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损害赔偿范围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非物质功能的经济估价
16
作者 П И +1 位作者 什拉帕克夫 顾祥顺 《生态经济》 1985年第1期40-40,共1页
作为生物圈的组成成分的森林意义是重大的。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增长它的作用。因为在合理和非消耗利用组织中产生重要性,不仅有物质的,而且有所谓《非物质》和《无分量》的自然资源,即提供了探索它们经济估价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物质功能 森林 经济范畴 社会生活 估价 使用价值 物质 自然资源 组成成分 生物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现代新闻事业的信息产业属性
17
作者 贺宛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3年第4期75-79,共5页
一、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新闻事业属性 1、在阶级斗争条件下,新闻事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资产阶级如此,无产阶级也如此。新闻事业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起到“斗争号角”的作用。 2、计划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是政府配置全社会资源的宣传手段... 一、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新闻事业属性 1、在阶级斗争条件下,新闻事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资产阶级如此,无产阶级也如此。新闻事业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起到“斗争号角”的作用。 2、计划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是政府配置全社会资源的宣传手段,起到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事业 信息产业 传递信息 新闻商品 阶级斗争 宣传手段 资源 使用价值 现代社会 信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林业综合效益的特殊属性
18
作者 马志新 《新疆林业》 1999年第2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城市林业 综合效益 生态系统 森林环境资源 利用价值 生态环境效益 生态效益 使用 城市树木 可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