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安全评价及其障碍诊断 被引量:29
1
作者 吕添贵 孔安妮 汪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3-350,共8页
为了探究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PSR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09-2018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合障碍模型分析了其生态安全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在2009-2018... 为了探究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PSR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09-2018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合障碍模型分析了其生态安全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在2009-2018年江西省各地市生态安全水平总体有所提升,但生态安全等级各地差距较大;(2)江西省生态安全障碍度排序结果为响应因素>压力因素>状态因素,且受到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比重、生态环境耗水量、城镇化水平、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以及单位土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的综合影响;(3)江西省生态安全划分为生态经济发展协调区、生态经济改善区和生态安全脆弱区;(4)应从存量用地再开发、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强化生态环境政策响应方面构建生态安全治理体系。可见,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安全等级介于临界安全等级(Ⅱ)较多,距离基本安全等级(Ⅲ)状态仍有较大差距,而通过分析生态安全空间与诊断影响因素可为提升生态安全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示范区 生态安全 PSR模型 障碍模型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改善海岸带环境——来自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魏昕伊 胡求光 马劲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3-133,共11页
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为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开展了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旨在深化海洋生态治理,破解海洋发展难题。该研究将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视... 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为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开展了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旨在深化海洋生态治理,破解海洋发展难题。该研究将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视为准自然实验,依托2006—2019年沿海4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试点政策对海岸带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①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显著改善了海岸带环境,有效推动了沿岸环境与近岸水质环境的污染治理。②异质性分析表明,地区市场化水平和地方政府晋升机制对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成效存在不同的调节作用。③从影响机制来看,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通过提高政府治理强度和增加企业税负压力两种方式影响海岸带环境,加大政府治理强度能有效减少沿岸废水、废气排放,却无法凸显其对近岸水质环境的“绿化”效果;增加企业税负压力有利于发挥市场化、有偿化管理机制对海岸带环境的影响。该研究基于陆海视角围绕海岸带环境效应展开分析,丰富了示范区建设的海岸带环境效应研究。综合整治过程中应秉持陆海统筹理念,在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同时,有效提升经济治理效能,稳步推进海岸带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沿岸环境 近岸水质 海岸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熊丽华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24,共2页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迫切要求。要正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与不足,采取对应措施...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迫切要求。要正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与不足,采取对应措施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区域 生态经济区 生态文明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绿色发展战略定力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4
作者 白长峰 《内蒙古林业》 2020年第9期17-19,共3页
按照党中央"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和盟委"全力将兴安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绿色发展引领区"的精神,兴安盟林草系统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忘初心、不负韶... 按照党中央"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和盟委"全力将兴安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绿色发展引领区"的精神,兴安盟林草系统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以更扎实的作风、更有效的举措,坚决担负起筑牢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文明示范区 生态优先 战略定位 不忘初心 政治责任 绿色发展战略 兴安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减排增效”效应研究
5
作者 孟望生 黄芯 李丁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减污降碳的同时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即“减排增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一种区位导向型环境治理创新形式,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生态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减污降碳的同时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即“减排增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一种区位导向型环境治理创新形式,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设立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黄河流域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法探究其对“减排增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政策有效实现了减污降碳和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即具有显著的“减排增效”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提高公民环保关注度予以实现;在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城市和上游城市政策的“减排”效果更明显,在环境规制强度较低的城市和中下游城市政策的“增效”效果更明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政策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能够产生“减排增效”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减污降碳 能源利用效率 交错双重差分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基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杰 王晓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4-222,共9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基于2009—2019年我国2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且通过了一...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基于2009—2019年我国2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揭示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通过推进节能降耗、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创新进而降低城市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异质性分析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资源型城市和中东部城市的碳减排效应更明显。据此提出了优化生态文明示范区政策、加强绿色创新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等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碳排放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财政分权视角
7
作者 唐勇军 李晓哲 罗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38,共10页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中国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中国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而降低;(3)进一步分析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更显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主要是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企业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全要素生产率 财政分权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异质性分析 中介机制 融资约束 企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减少污染企业进入了吗?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小洪 徐怡然 陈浩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7,52,共20页
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1640个县级行... 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1640个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批作为准自然实验,在分析政策背景及其影响污染企业进入的理论机制基础上,采用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了成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污染企业进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成立显著抑制了当地污染企业的进入,且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显著。同时,环境规制和财政支出结构会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成立对污染企业进入的抑制作用;政策效果存在地区异质性,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数字乡村指数较高、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作用效果更显著。此外,政策的实施带来了PM2.5及碳排放的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专业技术服务业企业进入的增加,同时也对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入产生了冲击。因此,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科学有序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试点政策实行范围,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发展禀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污染企业进入 多时点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兰秀娟 胡哲能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54,共17页
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当下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我国2009-2021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DID(Differences-in-Differences)方法探究了生态... 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当下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我国2009-2021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DID(Differences-in-Differences)方法探究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影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上升后小幅下降的特征,且在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以及工业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可以通过提升政府环境治理水平、促进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提高公众环境关注度三个渠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应加快推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经验,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维路径,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生态环境质量 政府环境治理 工业企业绿色转型 公众环境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一体化下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晓学 胡元明 +3 位作者 彭树恒 陈黎彬 岳文静 吴梦宸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1期83-89,共7页
以抚仙湖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系统收集分析流域多年水量水质监测数据,诊断流域保护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并基于流域一体化管理思想,提出了流域保护与发展的可能路径:1创新抚仙湖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行政管理体制,从发展思路确立抚仙湖... 以抚仙湖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系统收集分析流域多年水量水质监测数据,诊断流域保护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并基于流域一体化管理思想,提出了流域保护与发展的可能路径:1创新抚仙湖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行政管理体制,从发展思路确立抚仙湖流域实施"严格环境保护、创新生态发展"的转型战略,真正树立和实现"大景区"环境保护和"大旅游"产业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2在全面实现生态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建议将流域实施分区管控,调减农业用地面积,积极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和旅游业;3通过生态搬迁,优化城乡布局,实施抚仙湖流域全域"大旅游景区"战略,实现生态资源-资产-资本的良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示范区 流域一体化 分区管控 流域管理创新模式 抚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汕特别合作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策略研究
11
作者 崔晓宇 王石 +2 位作者 何岩 何薇 陈文静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0期92-97,共6页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为评估深圳市飞地—深汕特别合作区能否顺利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深圳市成功创建的背景下,围绕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最新...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为评估深圳市飞地—深汕特别合作区能否顺利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深圳市成功创建的背景下,围绕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最新创建指标,通过指标达标情况分析,深入研究深汕特别合作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差距。研究发现,合作区在环境质量改善、生态质量提升、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节能减排降碳增效等方面的工作非常突出,相关指标全部达标,但在资源节约集约等方面,一些涉农指标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规模以下畜禽粪污集中收运利用体系”等还未达标,暴露出合作区从主营农业生产的乡镇向现代化智慧新城转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提出相应的策略:守护生态安全,保障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提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振兴生态乡村,还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飞地 深汕特别合作区 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发展能力评价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俊梅 周晶 +3 位作者 费宇 惠卿 段昌群 付健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3-210,共8页
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水平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和问题诊断,可有效提升其发展能力和示范借鉴效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从生态环境、生态... 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水平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和问题诊断,可有效提升其发展能力和示范借鉴效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个维度共选取30项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障碍度模型找出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具体影响因子。评价结果表明:(1)该州发展能力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生态文明状态不断提升。(2)该州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耦合协调度演变历程为“中度失调(2009—2015年)—基本协调(2016—2019年)”。(3)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子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万人拥有公交辆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综合指数法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子 发展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分析评价——以湘江源头为例 被引量:27
13
作者 熊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081-5091,共11页
结合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将欧洲环境局的DPSIR环境管理模型引入到其生态文明建设分析评价当中,阐述了其分析评价的四个核心要点,并据此从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取40个指标建立... 结合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将欧洲环境局的DPSIR环境管理模型引入到其生态文明建设分析评价当中,阐述了其分析评价的四个核心要点,并据此从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取40个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以湘江源头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粗糙集理论和方法,就其生态文明建设展开分析评价,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结果表明:一是DPSIR模型能够很好地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信息,模型显示,可通过增强"驱动力"、降低"压力"、优化"状态"、妥对"影响"、全面"响应"等途径来增强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二是从指标权重和研究的结果来看,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正向影响且权重较大的指标,要重视其正向影响并积极推动其效应最大化,对一些制约或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负向指标,要严格做好控制工作并减少其影响效应。三是研究得出湘江源头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宁远、江华和蓝山三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生态社会、经济和制度的"驱动力"持续增强,生态资源和环境"状态"不断改善,生态社会和经济"影响"逐渐合妥,生态社会、经济和环境"响应"全面迅速,但经济转型、资源和环境"压力"仍然亟待降低。建议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的要求着手,对照目标,弥补差距,推动示范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DPSIR模型 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湘江源头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水平评价与改进对策——福建省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施生旭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3,共7页
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发展路径可以通过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与生态制度等五个方面来实现,以此设计一套涵盖与符合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福建省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第一个单位,因... 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发展路径可以通过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与生态制度等五个方面来实现,以此设计一套涵盖与符合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福建省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第一个单位,因此文章选取福建省为评价对象,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水平为3.21分,属于均衡发展区域,而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相对劣势。最后,立足实际,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促进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体系 综合评价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如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军 肖雨彤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101,共15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探究典型区域“双碳”目标的实现机理和内在规律,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启示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探究典型区域“双碳”目标的实现机理和内在规律,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运用合成控制法与中介效应模型评估了中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碳减排成效总体优于全国其他地区,示范区建设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福建、贵州和云南的碳减排成效较为突出,江西的碳减排成效尚不明显;环境规制、结构优化、生态碳汇等因素在示范区碳减排过程中发挥着链式中介效应,其中生态碳汇的中介效应较为突出。尽管示范区建设未诱发明显的技术创新中介效应,但是,技术创新在抑制示范区碳排放过程中发挥着直接显著的作用。为此,深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以“双碳”为目标导向的生态系统治理多元规制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强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双碳”目标 合成控制法 碳减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路径与政策措施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宜红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必由之路,也将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优势明显、生态产业基础良好和生态实践经验丰富,正是江西... 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必由之路,也将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优势明显、生态产业基础良好和生态实践经验丰富,正是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基础条件,但也存在GDP至上的政绩考核观、经济发展仍然不足、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因此,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培育生态经济体系、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四方面提出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主要路径,进而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生态经济政策、提高民众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能否提高农业绿色效率?--基于湖南省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陆杉 熊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101,共12页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Undesirable Output模型测算了湖南省2007-2016年80个县市的农业绿色效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了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Undesirable Output模型测算了湖南省2007-2016年80个县市的农业绿色效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了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对于农业绿色效率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对于农业绿色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可以使农业绿色效率增长6.7%,多种稳健性检验均证明了这一提升作用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该政策效应存在一段滞后期,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在短期内,作用强度随着时间的推后而不断增强。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来推动农业绿色效率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农业绿色效率 Undesirable Output模型 PSM-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如何影响绿色发展福利?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庆宾 熊婉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9,共12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新格局的必由之路,更是践行以民生福祉为价值归宿的生态民生观的应有之义。以较少的生态损耗较大程度实现由环境水平改善带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是绿色发展福利的核心内涵。该研究在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新格局的必由之路,更是践行以民生福祉为价值归宿的生态民生观的应有之义。以较少的生态损耗较大程度实现由环境水平改善带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是绿色发展福利的核心内涵。该研究在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绿色发展福利影响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06—2020年中国23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倍差法实证检验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对绿色发展福利的作用效果与影响机理,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与空间邻近效应探索。研究发现: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能够显著提高绿色发展福利,且此结论在更换样本数据、排除其他政策干扰以及采用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主要通过其政策规划中所提到的发展绿色科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格局三条作用途径,实现对绿色发展福利的提升作用。③政策效果存在地区异质性,其在大规模城市与东、中部地区作用效果显著。④生态文明试点政策存在空间邻近效应,其对本地与邻近地区绿色发展福利水平的提升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针对上述结论,该研究从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区际协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在生态门槛内实现绿色发展福利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绿色发展福利 多期倍差法 邻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康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78,共6页
文章以2017—2021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五批共3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研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示范区空... 文章以2017—2021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五批共3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研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示范区空间分布具有非均衡性特征;在省域层面,浙江的示范区最多,福建次之;在经济区层面,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大西南和南部沿海四大经济区;从三大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占比最高。(2)就空间密度而言,示范区呈现由以上海、江苏、浙江为核心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经向地带性差异。(3)示范区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冷热点区存在显著的面状分布特征。(4)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均人力资本负向影响示范区分布,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和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则对其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涪陵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浩 《河南农业》 2017年第11期61-62,64,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更加突显其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挑战,而且这些挑战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不得不面对的短板。找准并正...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更加突显其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挑战,而且这些挑战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不得不面对的短板。找准并正视这些挑战,突出问题导向,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通过分析重庆市涪陵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面临的五项挑战,提出与之应对的五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绿色发展理念 涪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