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法治视域下中国环境法学的转型需求与重构理路
1
作者 周珂 王锐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4,F0003,共13页
“生态文明法治”是我国“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国”两大战略布局交汇形成的中国自主性概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法理意蕴,具体表现为“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生态观以及“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 “生态文明法治”是我国“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国”两大战略布局交汇形成的中国自主性概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法理意蕴,具体表现为“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生态观以及“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的最严法治观,并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实现视野拓展和理论延伸。生态文明法治与环境法学彼此影响、相辅相成。一方面,生态文明法治为环境法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场域;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法治必须依靠构建现代环境法治体系来推进。生态文明法治不仅对环境法学提出了转型需求,同时也为其重构理路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具体而言,生态文明法治以“生命共同体”本体论预设了环境法学“生态经济理性人”的新的人性标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论重构了环境法学的法哲学范式和以“最严法治论”增进了环境法学的法学特性,促使其回归法学本位。只有立基于生态文明法治,才能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政情社情的现代环境法治体系,中国环境法学的转型升级和自主知识体系之构建才能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法治 中国环境法学 人性标准 最严法治 法哲学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生态文明法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才惠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22,共3页
伴随着我国环境教育演化为生态文明教育,高校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即通过强化学生对《宪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认同,以及塑造学生生态文明法律信仰,... 伴随着我国环境教育演化为生态文明教育,高校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即通过强化学生对《宪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认同,以及塑造学生生态文明法律信仰,提升学生生态文明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法治教育,需要强化课程教学、优化师资队伍和完善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法治教育 法律意识 法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贵忠 周折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4-231,共8页
2022年1月,新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求,也为西南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上闯新路、开新局指明方向。改革创新,需立法先行。通过考察发现,目前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法治建设面临多重... 2022年1月,新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求,也为西南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上闯新路、开新局指明方向。改革创新,需立法先行。通过考察发现,目前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法治建设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居民参与生态治理意愿不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供给不足、司法保障机制运行不畅、执法监督质效较难保障等。因此,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应立足于西南民族地区社情乡情与资源优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人才振兴和科技振兴为支撑,通过健全乡村绿色生态立法体系、完善乡村绿色生态司法保障机制、强化乡村绿色生态执法监管职能等路径寻求破局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生态文明法治思想 西南民族地区 法治保障 农业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