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文化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生逻辑
1
作者 郭怡婷 李晓珏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69-72,共4页
乡村文化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频共振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耕文明的深层生态智慧,可为当代乡村文化与生态协同共生提供源代码。当前,二者面临文化空心化与生态退化、新型城镇化中的文化生态失衡、消费升级下的文化生态... 乡村文化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频共振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耕文明的深层生态智慧,可为当代乡村文化与生态协同共生提供源代码。当前,二者面临文化空心化与生态退化、新型城镇化中的文化生态失衡、消费升级下的文化生态价值重构等共生挑战与困境。通过理论维度从文化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文化资本与生态资本转化机制的多维理论框架的解构与重构分析,进一步推动二者协同共振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促进乡村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利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生态文明建设 共生机制 文化生态系统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可损耗配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机制
2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9-240,共2页
钟茂初撰文《“生态可损耗配额”: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机制》指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规模不得突破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决定了“全球生态可损耗规模”的限额,进而决定... 钟茂初撰文《“生态可损耗配额”: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机制》指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规模不得突破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决定了“全球生态可损耗规模”的限额,进而决定了各个区域的“生态可损耗配额”。“生态可损耗配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钟茂初 《"生态可损耗配额"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分析——评《中国好设计-绿色低碳创新设计案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4-I0005,共2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战略,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红色文创产品是一种通过体现红色文化元素、传播核心价值观念的创意产品。针对这一背景,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与红色文创产品之间的关系和设计策略,具...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战略,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红色文创产品是一种通过体现红色文化元素、传播核心价值观念的创意产品。针对这一背景,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与红色文创产品之间的关系和设计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核心价值观念 创意产品 文创产品设计 绿色低碳 创新设计案例 策略分析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财政分权视角
4
作者 唐勇军 李晓哲 罗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38,共10页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中国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中国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而降低;(3)进一步分析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更显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主要是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企业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全要素生产率 财政分权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异质性分析 中介机制 融资约束 企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付洪良 曹永峰 于敏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8-223,共6页
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为紧迫,但动力不足。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显著,探究其动力机制的形成演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梳理了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演变,阐释了动力作用机理,利用因子分析,发现政府推... 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为紧迫,但动力不足。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显著,探究其动力机制的形成演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梳理了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演变,阐释了动力作用机理,利用因子分析,发现政府推动力、经济拉动力和生态自觉力是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因子,其中,政府是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外部推动力,经济利益是重要外在诱因,生态自觉力是内在动力且其贡献率逐渐增强。最后总结了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动力机制并给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动力机制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居民问卷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珊 梅国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4,61,共5页
通过江西省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时的参与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居民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关注程度依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江西的品牌影响... 通过江西省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时的参与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居民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关注程度依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江西的品牌影响力、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江西的旅游资源水平。由于不同的民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的利益角度不同,因此"务实"和"人本"是该机制建立的前提,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效培养,宣传途径的首选是电视和网络,参与途径可选择公开政府信息、微博、媒体热线。此外,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探究性因子分析,有效参与机制建立的四个关键因子分别为:政府耦合因子、信息平台因子、公众自身素质因子和议事协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利益表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兆丹 王张琪 赵敏 《水利经济》 2015年第6期40-44,81,共6页
分析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从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条件、作用传导路径三方面,系统探讨该支撑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基础科学创新、应用技术方法创新、科技实践创新等的支撑作用;发挥... 分析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从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条件、作用传导路径三方面,系统探讨该支撑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基础科学创新、应用技术方法创新、科技实践创新等的支撑作用;发挥该支撑作用需要满足科技创新生态化这一前提,需要利益驱动、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内部制度等内生动力,以及需求拉动力、政策推动力、社会协同力、法律保障力、文化引领力等外生动力;支撑作用主要通过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软实力提高、支撑水资源配置优化、支撑节约用水管理、支撑水生态环境保护等4种路径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 作用机制 节约用水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6
8
作者 郭亨孝 《四川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1-6,共6页
关键词 生态 补偿机制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及制度创新的晋江经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贺东航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78,共5页
文章探讨晋江市在深入推进的这一轮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体制机制的创新历程和经验。晋江通过创新领导组织机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创新治理污染机制,创设生态水域治理"河长制""环境污染违法... 文章探讨晋江市在深入推进的这一轮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体制机制的创新历程和经验。晋江通过创新领导组织机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创新治理污染机制,创设生态水域治理"河长制""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等,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劲动力。晋江还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有效激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力。当然,晋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今后须通过深化改革来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体制机制 河长制 晋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庄贵阳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0,2,共6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生态文明建设也被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五个维度,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生态文明建设也被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五个维度,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进行解读。在战略内涵上,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标导向上,顺应社会变革,以人民为中心,把民生福祉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在制度优势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超越绿色资本主义,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动力机制上,寄望于提供优质生态产品,释放生态红利;在国际定位上,中国要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 核心要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审计关系人的生态文明观建设--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传联 齐晓安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论断,为环境审计"免疫力"的提高提供了科学指导。环境审计的主体、客体及委托者中存在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因素。以社会主义核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论断,为环境审计"免疫力"的提高提供了科学指导。环境审计的主体、客体及委托者中存在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因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进一步厘清环境审计关系人的观念问题,引领环境审计关系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有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审计关系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风险控制 马克思主义 “十八大”报告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佳刚 《绿色科技》 2012年第12期96-98,共3页
指出了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分析了公众参与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为公众有效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 公众参与 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检视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卓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7-398,共12页
完善的野生动物资源刑事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法律责任条款后,刑法与该法的衔接产生了问题,尤其是在规制非法向境外提供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和防范外来物种方面存在疏漏,已有罪名在适用过程中也... 完善的野生动物资源刑事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法律责任条款后,刑法与该法的衔接产生了问题,尤其是在规制非法向境外提供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和防范外来物种方面存在疏漏,已有罪名在适用过程中也存在调整范围重合、违法与犯罪边界模糊等问题。通过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对当前刑事立法及司法适用情况进行分析。在立法层面,激活附属刑法立法模式能从根源上解决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衔接困境,短期内可通过修订罪名规定、增设入罪情形等方式合理调整刑法保护范围;在司法层面,调整司法解释对非法狩猎罪等罪名的入罪标准,同时优化现有定罪机制能实现刑事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法秩序统一性 集体法益 立法模式 定罪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企业水信息披露的耦合机制、障碍网络与提升策略
14
作者 李淑琴 沈菊琴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78,共7页
水信息披露是企业进行水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效发展的必要前提。以耦合机制-障碍网络-提升策略为主轴,结合制度、产业、行为、意识等理念,深入探索了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水信息披露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层面的耦... 水信息披露是企业进行水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效发展的必要前提。以耦合机制-障碍网络-提升策略为主轴,结合制度、产业、行为、意识等理念,深入探索了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水信息披露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层面的耦合机制,明确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及逻辑框架;融合我国企业水信息披露的发展现状,提炼得出企业水信息披露的障碍网络,并基于障碍网络分析,从多元共治、发展模式、要素供给、环境认知等角度提出了企业水信息公开的完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水信息披露 生态文明建设 耦合机制 障碍网络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低碳道德机制建设
15
作者 陆小成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共5页
低碳道德是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低碳经济在道德领域的反映。企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应当主动承担碳减排和低碳发展的道德责任。但企业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难以主动承担低碳道德责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障碍。加强企业... 低碳道德是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低碳经济在道德领域的反映。企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应当主动承担碳减排和低碳发展的道德责任。但企业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难以主动承担低碳道德责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障碍。加强企业低碳道德机制建设,需要加强低碳道德教育,提高低碳道德意识,重塑低碳道德的自我约束机制;加强低碳技术创新,鼓励低碳生产和低碳营销,重塑低碳道德的技术保障机制;加强低碳税收政策建设,重塑低碳道德的激励惩戒机制;加强低碳道德监督与评价,重塑企业低碳道德的外部舆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低碳经济 企业低碳道德 机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185,200,共5页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国家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研究解决具有核心意义的关键问题,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法治保障,补齐农村生态建设短板,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国家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研究解决具有核心意义的关键问题,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法治保障,补齐农村生态建设短板,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在农村、关键靠法治、根本是创新,并分别阐述了下一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核心问题 农村 制度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建设指向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48
17
作者 燕连福 赵建斌 毛丽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核心内涵方面,强调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世界共赢观,有利于走出中心主义思维的局限,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在建设指向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核心内涵方面,强调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世界共赢观,有利于走出中心主义思维的局限,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在建设指向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既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美丽城市,也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有利于超越城镇化的单一思维,实现美丽城市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统一;在实现路径上,强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绿色生态制度体系,有利于走出唯生产力的误区,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核心内涵 建设指向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18
作者 尚方超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6期199-201,共3页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农村社区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力量,其参与机制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生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文章就农村社区参...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农村社区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力量,其参与机制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生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文章就农村社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优化农村社区参与机制,从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 生态政策 社区参与 参与机制 问题及优化策略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梗阻、切入点与综合长效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文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10期76-78,共3页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深刻嵌入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建设中的系统工程,本质上代表了一种总体的社会结构转型,是社会总体性结构调整与变革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需面对两重相互嵌套的梗阻,一是既有的发展结构中相互...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深刻嵌入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建设中的系统工程,本质上代表了一种总体的社会结构转型,是社会总体性结构调整与变革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需面对两重相互嵌套的梗阻,一是既有的发展结构中相互强化的观念、制度和机制,二是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作为具体环保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体存在的本位主义和工具理性倾向。中央政府层面开展的环保督查与"回头看"作为一种长效机制,构成了破解既存发展结构和系统,打通梗阻的切入点。从系统与结构外部的切入还必须寻求系统与结构内部演化升级的动力,并努力探索一些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具体运行机制,才能达致内外合一,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双重梗阻 环保督查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安县建立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普安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共1页
最近,湖北省红安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落实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考核机制。以全面提升红安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水土保持 激励机制 安县 考核机制 湖北省 县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