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平陆运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
1
作者 崔勇 凌远胜 +3 位作者 张庆泰 门媛媛 杨范艺 曾嵘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82-90,共9页
以平陆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和AHP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探究其生态敏感性分布特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态敏感性大体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极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处于塔尖,分别占4.43%和6.3... 以平陆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和AHP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探究其生态敏感性分布特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态敏感性大体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极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处于塔尖,分别占4.43%和6.39%;9个单项影响因子生态敏感性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景源分布、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地表水系、道路交通、坡度、人口分布、坡向;依据生态敏感性评估结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其面积为943.4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34%。研究区内生态敏感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建议采取差异化的开发策略及运营管理模式,为运河沿线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保护红线 影响因子分析 平陆运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生态产品价值分区实现研究——以阿勒泰市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闫天亮 王承武 +2 位作者 陈梦茜 陈暄 赵文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621,共10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利用GIS技术对阿勒泰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1)阿勒泰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河流缓冲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利用GIS技术对阿勒泰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1)阿勒泰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河流缓冲区>道路缓冲区>高程>坡度>坡向。(2)阿勒泰市生态敏感性总体偏高,极度敏感和高度敏感等级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45%,在北部山区、中部丘陵区,以及南部额尔齐斯河两岸均有分布;不敏感等级和低度敏感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和山间冲积平原区。(3)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将阿勒泰市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提升区以及生态防护治理区3个区域,并根据区域特点提出完善生态补偿、特色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治理与修复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为阿勒泰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产品 生态分区 价值实现模式 阿勒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桂林会仙湿地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蒙喆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1期83-88,共6页
以桂林会仙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择7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特尔斐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会仙湿地公园 生态敏感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62
4
作者 宋晓龙 李晓文 +3 位作者 白军红 黎聪 郑钰 焦松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836-4846,共11页
基于GIS下的网格分析,建立了结合生境适宜性评价和人为干扰特征分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首先建立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濒危等级(截止到2007)的水禽数据库,并结合相关文献及实地调查,识别评价所选物种的生境需求。再... 基于GIS下的网格分析,建立了结合生境适宜性评价和人为干扰特征分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首先建立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濒危等级(截止到2007)的水禽数据库,并结合相关文献及实地调查,识别评价所选物种的生境需求。再基于GIS下的200m×200m网格系统,依据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从景观水平上进行生境现状评价,提出"综合生境适宜性的概念"并计算综合生境适宜性指数,再根据综合指数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然后从已建立的数据库中选取典型物种鹤类作为指示种,同样基于200m×200m的网格,借助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内的人为干扰因子(道路和油井)造成的生境损失;最后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将生境适宜性评价和人为干扰特征分析的结果叠加运算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敏感性整体上较高,总的分布规律是靠近沿海的区域敏感性较高,内陆区域的敏感性较低;并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极敏感区、敏感区、较敏感区、一般敏感区和不敏感区5个等级,其中极敏感区和敏感区面积共占研究区面积的55.74%,较敏感区约占16.26%,一般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各占22.81%和5.19%。此外,为更有效地保护重要生境,对照保护区现有的功能分区,并结合评价结果,讨论了功能分区调整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境适宜评价 人为干扰分析 生态敏感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景观格局分析的国家公园风景资源保育研究——以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思源 唐晓岚 +1 位作者 孙彦斐 李迪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1-167,共7页
以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从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景观格局分析的角度,借助ArcGIS 10.2平台进行多因子空间叠加分析、FRAGSTSTA 4.2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综合评判国家公园内部风景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景观格局现状。结果表明:神农架国家公园... 以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从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景观格局分析的角度,借助ArcGIS 10.2平台进行多因子空间叠加分析、FRAGSTSTA 4.2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综合评判国家公园内部风景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景观格局现状。结果表明:神农架国家公园整体生态敏感性处于中度敏感范畴,极高、高生态敏感区域集中且分布有大量风景资源,风景资源保育压力较大;极高、高敏感区域内景观格局破碎化相对严重,与生态敏感性分布呈正相关。提出风景资源在各级生态敏感区域下的不同生态保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评价 景观格局 风景资源 保育 神农架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眉山市生态市规划中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志翔 丁桑岚 陈青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10-2112,共3页
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因子评分法,针对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并通过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眉山市极敏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5.83%,高度敏感区占17.22%,中... 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因子评分法,针对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并通过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眉山市极敏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5.83%,高度敏感区占17.22%,中度敏感区占47.72%,轻度敏感区占19.22%。并根据不同敏感区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生态敏感性评价 眉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陆域空间生态敏感性评价与生态安全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晓南 程炯 李铖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360,共7页
为了明确珠海市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区域与程度,预防并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对珠海市陆域空间进行以土壤侵蚀、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为评价指标的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1)珠海市单因子敏感性和综合生态敏感性均以不敏感... 为了明确珠海市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区域与程度,预防并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对珠海市陆域空间进行以土壤侵蚀、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为评价指标的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1)珠海市单因子敏感性和综合生态敏感性均以不敏感、轻度敏感区为主,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区较少,生态系统对抗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强;2)高度敏感区集中于珠海东部的城市中心区(香洲区)、淇澳岛、横琴岛及珠海西部的工业区及大型山体,中度敏感区集中于香洲区与斗门区,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集中于斗门区与金湾区;3)高度敏感区与人类活动密集及活跃区域的重合度较高,不恰当的开发建设极易扰动生态系统稳定。研究表明,各敏感区应实施不同生态安全对策,即高度敏感区应严格保护,中度敏感区应控制保护,轻度敏感与不敏感区应协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安全 陆域空间 珠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严寒地区林业村镇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昂 赵天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89,共5页
严寒地区林业村镇是维系我国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稳定与健康的基元,以探寻林业村镇实现生态安全的实用方法为目标,利用实态调研和地理数据为信息基础,采取针对性的生态评价方法,分析出严寒地区林业村镇的生态敏感性特征,结合景观生态过程研... 严寒地区林业村镇是维系我国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稳定与健康的基元,以探寻林业村镇实现生态安全的实用方法为目标,利用实态调研和地理数据为信息基础,采取针对性的生态评价方法,分析出严寒地区林业村镇的生态敏感性特征,结合景观生态过程研究,获取村镇现状生态威胁及成因,在生态时空结构与演变的基础上构建村镇理想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以黑龙江省朗乡镇为例,进行了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实验性研究,其结果可以为同类型村镇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严寒地区 林业村镇 生态敏感性评价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对策——以尧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帛阳 高英杰 栾春凤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0-188,199,共10页
【目的】研究尧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阐述不同敏感区的分布状况与环境特征,为分级保护区划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从自然环境及社会人为角度筛选12项影响因子并进行综合赋权,采用加权叠加法对尧山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分析并划定分... 【目的】研究尧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阐述不同敏感区的分布状况与环境特征,为分级保护区划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从自然环境及社会人为角度筛选12项影响因子并进行综合赋权,采用加权叠加法对尧山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分析并划定分级保护区。【结果】一级保护区占整体的38.52%,集中在西北部,海拔高、坡度大,敏感程度较高,以山地景观为主;二级保护区占整体的45.44%,集中在区域中部,敏感程度适中,植被覆盖度高,以自然及人文景观为主;三级保护区仅占16.04%,集中在区域东部,敏感程度较低,以耕地及建设用地为主,人工开发建设程度高。【结论】研究区整体以中敏感区为主,其次为较高敏感区,生态保护等级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降低,与生态敏感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分区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模型的县域生态敏感性评价——以甘肃省靖远县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子轩 黄佳琢 +1 位作者 李子微 白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5-285,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各因子对县域尺度生态敏感性客观评价结果的非线性关系,以甘肃省靖远县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二阶指标体系,建立自编码器模型对其展开评价,并采用沙普利加性解释模型结果,分析各栅格敏感性首要影... 为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各因子对县域尺度生态敏感性客观评价结果的非线性关系,以甘肃省靖远县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二阶指标体系,建立自编码器模型对其展开评价,并采用沙普利加性解释模型结果,分析各栅格敏感性首要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划分敏感性分区。结果表明,1)极高、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靖远县哈思山、崛吴山、南部沟壑区与沿河区域,占20.40%,中、低、不敏感区分别占40.10%、39.00%、0.50%。2)林地的敏感性等级极高,主要受NDVI影响;草、耕用地敏感性在较平缓区域(坡度<10°)受距水距离影响,在较陡峭区域(坡度>10°)受坡向和高程影响。AE模型评价结果能够探索出评价因子与敏感性更深层的关系并能更好地表现其地理空间的分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交叉特征 深度学习 沙普利加解释 生态敏感性评价 靖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林林 徐德兰 刘保国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00,共6页
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风景资源、人类活动4个方面对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整体生态敏感性以中、高为主;不敏感区面积为2.195 km2,占比8.7%;低敏感区面积为6.104 km2,占... 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风景资源、人类活动4个方面对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整体生态敏感性以中、高为主;不敏感区面积为2.195 km2,占比8.7%;低敏感区面积为6.104 km2,占比24.3%;中敏感区面积为6.959 km2,占比27.7%;高敏感区面积为6.175km2,占比24.6%;极敏感区面积为3.697km2,占比14.7%。评价结果可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黄河 风景名胜区 生态敏感性评价 AHP层次分析法 GIS空间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AHP分析法的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聪 周金 周明芹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3期172-176,共5页
为了给景观场地保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生态旅游区建设提供模板,以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为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确定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利用层级分析法(AHP)确定各因子权重,再通过GIS加权总和方法得出武汉木兰生... 为了给景观场地保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生态旅游区建设提供模板,以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为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确定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利用层级分析法(AHP)确定各因子权重,再通过GIS加权总和方法得出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敏感性图。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极敏感区域应严格控制开发边界,加强水源的保护及减少人为的干预;2)敏感区域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提升生态景观的多元效应和观赏性,遵循“保护为先,旅游开发为次”的原则;3)较敏感区域更多倾向于草地资源保护,整合耕地资源发展农业生态景观;4)不敏感区域应科学规划,增加绿化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人造地表的面积,持续实施退耕还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AHP 生态敏感性评价 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南县玉苍山风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蜜 陈存友 胡希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100,150,共10页
选取浙江温州苍南县玉苍山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玉苍山风景区的特征,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河流、湖泊、植被类型、自然景源、人文景源、景源密度、道路交通、土地利用类型等11个指标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再进... 选取浙江温州苍南县玉苍山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玉苍山风景区的特征,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河流、湖泊、植被类型、自然景源、人文景源、景源密度、道路交通、土地利用类型等11个指标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再进行加权叠加得出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图,从而对玉苍山风景区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不敏感区的面积分别为2.39,5.20,9.00,13.94,14.70km^2;中度及以上敏感区总面积为16.59km 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36.68%。研究结果可对玉苍山风景区生态功能区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生态敏感性评价 山岳型风景区 玉苍山 生态功能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县域生态敏感性评价——以大方县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钰珠 韩德军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4期207-211,216,共6页
开展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对于制定区域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规划、有效进行环境管理有重要作用。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覆盖、水系因子、土地利用类型和人口密度7个评价指标,综合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叠加分析方法,借用ArcGIS获... 开展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对于制定区域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规划、有效进行环境管理有重要作用。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覆盖、水系因子、土地利用类型和人口密度7个评价指标,综合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叠加分析方法,借用ArcGIS获得大方县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状况,再利用GIS加权叠加得到了大方县总体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大方县极度敏感区占大方县总面积的9%,该区域处在河流湖泊附近,应禁止开发;高度敏感区域占21%,该部分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应退耕还林,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完善,防止水土流失;中度敏感区占31%,是重要的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资源丰富,在建设过程中要大力保护水资源;轻度敏感区占23%,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敏感区占15%,是城镇开发的主要聚集地,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创新,做到生态生产、清洁生产,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开发旅游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评价 GIS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最优组合赋权的闽侯县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丁鸿浩 赖宁静 +2 位作者 邓林昊 吴天杰 吴小刚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3期94-101,共8页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衡量区域生态脆弱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文章从自然、人文两个方面选取地形地貌、植被、水系、人类活动4个评价维度12个敏感因子,采用AHP-TOPSIS组合赋权法对闽侯县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衡量区域生态脆弱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文章从自然、人文两个方面选取地形地貌、植被、水系、人类活动4个评价维度12个敏感因子,采用AHP-TOPSIS组合赋权法对闽侯县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显示:闽侯县整体生态敏感性较高,高敏感区、较高敏感区、中敏感区、较低敏感区、低敏感区占全县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8.87%、28.37%、23.54%、18.44%、10.78%。生态敏感性较强的地区集中于县域的西南部和东北部的林地;中等敏感区集中于闽江、乌龙江和大樟溪等流域附近;敏感性较弱的地区集中于乌龙江西岸的建成区和农田。基于评价结果,将闽侯县初步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管制区和开发建设区3类生态功能区,并提出保护开发建议,以期为闽侯县的生态保护与相关区域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分区 GIS AHP-TOPSIS组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景观格局分析--以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樊佳敏 刘聘 刘玉石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3期51-55,共5页
从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景观格局分析应用于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必要性出发,以城市典型风景名胜区--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为例,借助Arc GIS10.5平台进行多因子空间叠加分析,利用Fragstats4.2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对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内部风... 从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景观格局分析应用于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必要性出发,以城市典型风景名胜区--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为例,借助Arc GIS10.5平台进行多因子空间叠加分析,利用Fragstats4.2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对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内部风景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景观格局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生态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差异,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总体生态敏感性较高,以高度敏感性和中度敏感性为主,极高、高敏感区域内景观格局破碎化相对严重,与生态敏感性分布呈正相关。由此提出吕梁山风景名胜区在各级生态敏感区域下相对应的生态保护与利用策略,以期为管理部门今后制定合理的调控对策及实现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 生态敏感性评价 景观格局 保护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森林公园功能分区研究——以江西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17
作者 胡豪杰 谢杲阳 张绿水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0期39-45,共7页
在系统构建基于PSR-AHP-变异系数法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对江西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江西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功能分区方案。结果表明:森林公园的生态敏感性由森林公园... 在系统构建基于PSR-AHP-变异系数法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对江西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江西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功能分区方案。结果表明:森林公园的生态敏感性由森林公园南部逐步向外延伸,北部和西部敏感程度较高。功能分区中将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划归为生态保育区,该功能区面积为753.43 hm^(2)、占比59.0%;中度敏感区主要划归为核心景观区,该功能区面积为296.26 hm^(2)、占比23.2%;低度敏感区主要划归为一般游憩区,该功能区面积为174.95 hm^(2)、占比13.7%;不敏感区划归为管理服务区,该功能区面积为52.36 hm^(2)、占比4.1%。研究结果可为江西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的功能分区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森林公园或自然公园的功能分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生态敏感性评价 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敏 刘学录 +3 位作者 郁文婷 张新宇 王鹏凯 孙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目的】识别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等级及其空间分布,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化模型法与NPP定量指标法,完成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形成不同重要性... 【目的】识别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等级及其空间分布,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化模型法与NPP定量指标法,完成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形成不同重要性等级分区。【结果】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总面积的52.56%,集中分布在流域上游生态极重要区和流域下游生态极敏感区,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以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为主导;生态敏感性类型以极敏感为主,土地沙化是主要的生态问题。【结论】庄浪河流域的生态敏感性极高,生态综合服务功能极重要,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国土空间优化的主要方向为耕地、建设用地从生态保护极重要区有序退出;生态修复的重点在于避免土地利用引起的土地沙化和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评价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保护重要评价 庄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 的吕梁山区贫困县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会霞 刘丽荣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6期30-37,共8页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其适应能力及遭到破坏后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强弱。生态敏感性评价能为分析和预测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以吕梁山区13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区域,针对吕梁山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在GI...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其适应能力及遭到破坏后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强弱。生态敏感性评价能为分析和预测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以吕梁山区13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区域,针对吕梁山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选取高程、坡度、植被覆盖指数(NDVI)、土地利用、土壤质地及降水侵蚀力6个因子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吕梁山区极高敏感区占研究区面积0.44%,高度敏感区占46.74%,中度敏感区占39.60%,低度敏感区占12.11%,不敏感区占1.11%,生态环境敏感程度总体偏高,其中岢岚县、隰县、静乐县生态环境敏感程度最高,永和县、临县、汾西县相对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区域生态安全防范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梁山区 生态敏感性评价 变异系数 加权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86
20
作者 杨志峰 徐俏 +2 位作者 何孟常 毛显强 鱼京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0-364,共5页
在总结国内外对生态敏感性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因子评分方法和GIS技术对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敏感性区划,将广州市划分为最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其中北部林区多属于最敏感区,大部分园地属于敏感区,和水源相... 在总结国内外对生态敏感性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因子评分方法和GIS技术对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敏感性区划,将广州市划分为最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其中北部林区多属于最敏感区,大部分园地属于敏感区,和水源相邻的耕地属于弱敏感区,其他分散的林地和未利用土地则属于非敏感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为该市今后产业合理布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敏感性评价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