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平陆运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
1
作者 崔勇 凌远胜 +3 位作者 张庆泰 门媛媛 杨范艺 曾嵘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82-90,共9页
以平陆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和AHP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探究其生态敏感性分布特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态敏感性大体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极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处于塔尖,分别占4.43%和6.3... 以平陆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和AHP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探究其生态敏感性分布特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态敏感性大体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极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处于塔尖,分别占4.43%和6.39%;9个单项影响因子生态敏感性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景源分布、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地表水系、道路交通、坡度、人口分布、坡向;依据生态敏感性评估结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其面积为943.4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34%。研究区内生态敏感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建议采取差异化的开发策略及运营管理模式,为运河沿线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保护红线 影响因子分析 平陆运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眉山市生态市规划中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志翔 丁桑岚 陈青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10-2112,共3页
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因子评分法,针对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并通过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眉山市极敏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5.83%,高度敏感区占17.22%,中... 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因子评分法,针对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并通过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眉山市极敏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5.83%,高度敏感区占17.22%,中度敏感区占47.72%,轻度敏感区占19.22%。并根据不同敏感区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生态敏感性评价 眉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以武汉市木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霞 郑越 《华中建筑》 2021年第2期80-85,共6页
从阐述生态敏感性分析应用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出发,评析国内外风景区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以典型山岳型风景区——武汉市木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构建适用于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从人文、自然多角度测定生态敏... 从阐述生态敏感性分析应用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出发,评析国内外风景区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以典型山岳型风景区——武汉市木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构建适用于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从人文、自然多角度测定生态敏感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和叠置分析模块,采用空间多成分综合分析方法,进行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分为五个等级;进而匹配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分区、分级保护对策;探索了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科学评价与规划对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敏感性评价 GIS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分区、分级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对策——以尧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帛阳 高英杰 栾春凤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0-188,199,共10页
【目的】研究尧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阐述不同敏感区的分布状况与环境特征,为分级保护区划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从自然环境及社会人为角度筛选12项影响因子并进行综合赋权,采用加权叠加法对尧山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分析并划定分... 【目的】研究尧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阐述不同敏感区的分布状况与环境特征,为分级保护区划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从自然环境及社会人为角度筛选12项影响因子并进行综合赋权,采用加权叠加法对尧山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分析并划定分级保护区。【结果】一级保护区占整体的38.52%,集中在西北部,海拔高、坡度大,敏感程度较高,以山地景观为主;二级保护区占整体的45.44%,集中在区域中部,敏感程度适中,植被覆盖度高,以自然及人文景观为主;三级保护区仅占16.04%,集中在区域东部,敏感程度较低,以耕地及建设用地为主,人工开发建设程度高。【结论】研究区整体以中敏感区为主,其次为较高敏感区,生态保护等级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降低,与生态敏感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分区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AHP分析法的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聪 周金 周明芹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3期172-176,共5页
为了给景观场地保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生态旅游区建设提供模板,以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为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确定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利用层级分析法(AHP)确定各因子权重,再通过GIS加权总和方法得出武汉木兰生... 为了给景观场地保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生态旅游区建设提供模板,以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为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确定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利用层级分析法(AHP)确定各因子权重,再通过GIS加权总和方法得出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敏感性图。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极敏感区域应严格控制开发边界,加强水源的保护及减少人为的干预;2)敏感区域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提升生态景观的多元效应和观赏性,遵循“保护为先,旅游开发为次”的原则;3)较敏感区域更多倾向于草地资源保护,整合耕地资源发展农业生态景观;4)不敏感区域应科学规划,增加绿化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人造地表的面积,持续实施退耕还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AHP 生态敏感性评价 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最优组合赋权的闽侯县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丁鸿浩 赖宁静 +2 位作者 邓林昊 吴天杰 吴小刚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3期94-101,共8页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衡量区域生态脆弱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文章从自然、人文两个方面选取地形地貌、植被、水系、人类活动4个评价维度12个敏感因子,采用AHP-TOPSIS组合赋权法对闽侯县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衡量区域生态脆弱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文章从自然、人文两个方面选取地形地貌、植被、水系、人类活动4个评价维度12个敏感因子,采用AHP-TOPSIS组合赋权法对闽侯县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显示:闽侯县整体生态敏感性较高,高敏感区、较高敏感区、中敏感区、较低敏感区、低敏感区占全县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8.87%、28.37%、23.54%、18.44%、10.78%。生态敏感性较强的地区集中于县域的西南部和东北部的林地;中等敏感区集中于闽江、乌龙江和大樟溪等流域附近;敏感性较弱的地区集中于乌龙江西岸的建成区和农田。基于评价结果,将闽侯县初步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管制区和开发建设区3类生态功能区,并提出保护开发建议,以期为闽侯县的生态保护与相关区域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分区 GIS AHP-TOPSIS组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蓝绿空间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马育辰 王延博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第6期47-49,共3页
从研究城市蓝绿空间的构成要素与服务功能入手,论述城市蓝绿空间的空间要素组成与主要敏感问题。从城市蓝绿空间的敏感要素、影响生态敏感性的干扰因素、生态敏感问题三方面,构建城市蓝绿空间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并详细论述指标的生... 从研究城市蓝绿空间的构成要素与服务功能入手,论述城市蓝绿空间的空间要素组成与主要敏感问题。从城市蓝绿空间的敏感要素、影响生态敏感性的干扰因素、生态敏感问题三方面,构建城市蓝绿空间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并详细论述指标的生态意义与指标指征,论证本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合理性。本评价体系运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进行叠加分析与评价,既保证评价权重赋予的客观性,又可以在研究基础上将部分决策进行计算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蓝绿空间 生态敏感性评价 指标体系构建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思维 高亚楠 +1 位作者 梁爽 李章红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2期243-244,共2页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具备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灌溉遗产的三重地位,文章将生态敏感性评价引入到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利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组成压力指标,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状况组成状态指标,基于气候模型、物种分布模型、土地...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具备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灌溉遗产的三重地位,文章将生态敏感性评价引入到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利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组成压力指标,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状况组成状态指标,基于气候模型、物种分布模型、土地利用数据,对全区生物多样性中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要素分布和气候变化、城市建设压力下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区域生态敏感性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指标 状态指标 生态敏感性评价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从广 丁莎莎 +1 位作者 张思敏 解华明 《安徽建筑》 2017年第6期47-49,93,共4页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城市空间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据。文章在归纳总结山区县域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综合选取地形、水体、植被、用地类型、灾害5大评价因子,并依托GIS软件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和层次分析法因子权重计算功能,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城市空间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据。文章在归纳总结山区县域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综合选取地形、水体、植被、用地类型、灾害5大评价因子,并依托GIS软件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和层次分析法因子权重计算功能,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县域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研究方法,为县域城乡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和依据,并以泾县为例探讨了此方法的应用过程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县域 生态敏感性评价 空间规划 泾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驱动力分析
10
作者 刘家乐 哈力木拉提·阿布来提 《河南科技》 2025年第5期115-120,共6页
【目的】对喀什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驱动力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GIS为技术支撑,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体系,对喀什市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首先... 【目的】对喀什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驱动力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GIS为技术支撑,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体系,对喀什市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首先对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水体缓冲区、道路缓冲区、居民点距离和土地利用类型等8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进行评价;其次运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综合生态敏感性;最后,采取自然间断点法进行生态敏感性分区,得到喀什市综合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图。【结果】结果表明,喀什市生态环境敏感性以不敏感、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极敏感区域、高敏感区域、中敏感区域、低敏感区域、极低敏感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26.47%、27.32%、23.30%、15.79%、6.83%。中度敏感及以上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东部有少部分,其余部分为不敏感和轻度敏感。从地理探测器结果可知,植被覆盖度是喀什市生态敏感性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喀什市生态敏感性格局的理解,可为生态风险评估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评价 地理探测器 喀什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11
作者 高敏 刘学录 +3 位作者 郁文婷 张新宇 王鹏凯 孙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目的】识别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等级及其空间分布,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化模型法与NPP定量指标法,完成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形成不同重要性... 【目的】识别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等级及其空间分布,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化模型法与NPP定量指标法,完成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形成不同重要性等级分区。【结果】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总面积的52.56%,集中分布在流域上游生态极重要区和流域下游生态极敏感区,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以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为主导;生态敏感性类型以极敏感为主,土地沙化是主要的生态问题。【结论】庄浪河流域的生态敏感性极高,生态综合服务功能极重要,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国土空间优化的主要方向为耕地、建设用地从生态保护极重要区有序退出;生态修复的重点在于避免土地利用引起的土地沙化和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评价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保护重要评价 庄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估 被引量:21
12
作者 高洁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2,共4页
面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与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迫切需要在满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同时,科学、合理的对城市规划范围内土地承载力进行研究和论证,进而高效集约地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指导城市发展。本文提出... 面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与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迫切需要在满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同时,科学、合理的对城市规划范围内土地承载力进行研究和论证,进而高效集约地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指导城市发展。本文提出基于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估方法是城市土地承载力分析重要的研究与应用方向,并针对城市规划特点及如何运用于城市用地规模及用地选择分析进行研究与探索,提出改进及完善该方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生态敏感性评价 城市建设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韶关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临湘 聂云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18-3019,共2页
以韶关市为研究区,通过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采用GIS因子叠加分析法,进行了韶关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研究。该分区方案旨在为当地政府及相似地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合理布局提供决策支持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生态敏感 生态敏感性评价 韶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差异的农田整治投入优先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吉雄娟 程文仕 赵文婷 《资源与产业》 2023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近年来,中国各地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农田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生态脆弱区,结合生态敏感性差异来安排农田整治的先后顺序并提出合理的管控策略,是将农田整治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的重要前提,成为生态脆弱区农田整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各地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农田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生态脆弱区,结合生态敏感性差异来安排农田整治的先后顺序并提出合理的管控策略,是将农田整治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的重要前提,成为生态脆弱区农田整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选取了高程、坡度、植被覆盖指数、水域、土地利用类型和道路6个生态敏感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并利用GIS工具加权叠加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据此对近10年未实施过土地整治项目区域的耕地划分投入优先顺序。结果显示:1)景泰县生态敏感区可以划分为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和重度敏感区4个等级;2)农田整治投入优先序可划分为一般投入区、次优先投入区、优先投入区和谨慎投入区,并从管控风险的角度提出各个区域未来农田整治策略及其需注意的问题。研究表明:运用生态敏感性差异确定农田整治投入优先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符合国家新型资源观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也符合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评价 农田整治 GIS 投入优先序 景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大鹏半岛生态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可可 《山西建筑》 2019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利用GIS分析工具,对大鹏半岛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选取高程、水系、坡度、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生态因子进行权重赋值和分析,然后对单生态因子进行叠加和分析,最后得出大鹏半岛总体的生态敏感性分析,以确定最终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利用GIS分析工具,对大鹏半岛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选取高程、水系、坡度、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生态因子进行权重赋值和分析,然后对单生态因子进行叠加和分析,最后得出大鹏半岛总体的生态敏感性分析,以确定最终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因子 生态敏感性评价 大鹏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区域生态敏感性研究--以湖北郧县为例
16
作者 朱思武 《城市建筑》 2014年第23期270-270,共1页
本文以湖北省郧县为例,从生态安全视角出发,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GIS和RS分析手段,划分生态敏感性等级分区图,为提高空间规划的科学性提供了决策支持。
关键词 空间信息技术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永峰 王百田 +1 位作者 孙希华 刘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47,共5页
土壤侵蚀敏感性分析是生态敏感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ArcGIS软件平台,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显示,山东省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敏感性,其中中度及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25.21%,... 土壤侵蚀敏感性分析是生态敏感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ArcGIS软件平台,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显示,山东省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敏感性,其中中度及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25.21%,这些地区易于发生土壤侵蚀;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胶东低山丘陵区和黄泛平原区。进一步指出,加强植被保护、发展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敏感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土壤侵蚀敏感 生态敏感性评价 土壤侵蚀敏感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太湖生态敏感乡镇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以苏州吴中区光福镇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贤婷 李新 +1 位作者 丁金华 沈益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6-270,共5页
在苏州向南沿太湖开发的新发展战略驱动下,以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法结合AHP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了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的生态敏感性等级为极度敏感区,生态敏感性指标中水源地保护区和自然保... 在苏州向南沿太湖开发的新发展战略驱动下,以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法结合AHP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了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的生态敏感性等级为极度敏感区,生态敏感性指标中水源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极度敏感,遭遇水旱涝等灾害可能性大小和历史遗迹高度敏感,重要岸线保护区、淡水养殖比例和矿藏资源开发力度是中度敏感。未来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要结合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异质性规律对照生态敏感性级别对生态敏感区/因子进行适当保护,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永续和谐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 生态敏感性评价 水源地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风险评价及调控分区
19
作者 李嘉会 《河南科技》 2022年第24期98-101,共4页
生态风险评估是衡量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维护区域安全与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吴起县为例,从人-自然综合角度,划分生态调控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吴起整体生态良好,现有人为干扰主要来自道路网络及本身... 生态风险评估是衡量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维护区域安全与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吴起县为例,从人-自然综合角度,划分生态调控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吴起整体生态良好,现有人为干扰主要来自道路网络及本身地形情况,将研究区划分为高风险-生态优化区、中风险-过渡区、低风险-开发建设区3类生态风险区,并提出相应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干扰评价 生态风险评估 调控分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慈溪市附海镇生态用地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渊 蒋文伟 过萍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6-203,共8页
在浙江省附海镇生态用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和景观生态安全理论,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区域开发强度和距环境敏感区距离等生态敏感性因子,结合景观格局指数,综合评价了附海镇生态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 在浙江省附海镇生态用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和景观生态安全理论,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区域开发强度和距环境敏感区距离等生态敏感性因子,结合景观格局指数,综合评价了附海镇生态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生态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7.16%,27.29%,30.46%和35.09%,并以此规划出研究区生态安全的核心保护区、控制发展区和适宜发展区3种生态用地类型,进而提出了不同生态用地类型的管理措施,为附海镇生态用地提供规划依据和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 生态用地 生态敏感性评价 景观生态安全 附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