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锡市新农村村庄绿化生态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东跃 祁力言 +3 位作者 李冬林 张纪林 李淑琴 王磊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8-311,共4页
从村庄绿化所具备的3种功能出发,初步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的村庄绿化生态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评价因子进行等级化处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得出无锡市羊尖镇... 从村庄绿化所具备的3种功能出发,初步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的村庄绿化生态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评价因子进行等级化处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得出无锡市羊尖镇丽安村村庄绿化生态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47 9,表明该村生态质量较好,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并对该村庄绿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绿化 生态效果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生态效果评价——以甘肃省宁县为例
2
作者 姜佳昌 《甘肃畜牧兽医》 2017年第3期105-107,116,共4页
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目前影响较大的草原保护项目。该项目对退化草原进行禁牧封育,并以财政资金向农牧户兑付禁牧补助。为了探索草原奖补项目实施的效果,本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为例,对其2011年和2016... 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目前影响较大的草原保护项目。该项目对退化草原进行禁牧封育,并以财政资金向农牧户兑付禁牧补助。为了探索草原奖补项目实施的效果,本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为例,对其2011年和2016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做对比,调查该县项目实施前后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包括草地植物多样性、草原植被盖度、草群高度、草地生产力等指标;利用遥感数据,建立NDVI模型反演宁县草原生产力及盖度变化情况,对其政策实施效果做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生态效果评价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遥感动态监测和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3
作者 孙娅琴 邸宝刚 +2 位作者 邢宇 安娜 张仙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4,共13页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员,矿产资源丰富,长期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亟须对废弃露天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截至目前,少有学者对长江经济带湖北...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员,矿产资源丰富,长期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亟须对废弃露天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截至目前,少有学者对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废弃露天矿山的生态修复情况进行系统跟踪监测和分析。该文基于2017—2022年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对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干流及主要支流(汉江、清江)两岸各10 km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的分布和生态修复进展进行监测。结果发现,截至2017年底,研究区共有废弃露天矿山图斑537处,涉及矿山283座,面积共2 225.19 hm^(2);2018—2022年动态变化监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废弃露天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面积由2018年的291.01 hm^(2)增长至2022年的1 741.19 hm^(2),治理率持续上升,生态修复治理情况总体向好。基于2017—2022年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dex,RSEI),对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废弃露天矿山图斑范围RSEI均值由2017年的0.397 7增长为2022年的0.423 9,增长率6.59%,图斑范围的生态状况向好发展,生态修复效果明显。总的来说,该文对研究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所得结果可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其他区域废弃露天矿山监测提供数据支撑和方法借鉴,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废弃露天矿山 生态修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损山体不同复绿工程模式下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以焦作市缝山公园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金中昊 李喆 +2 位作者 张冬冬 宁立波 张开心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88,共9页
为了对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资料收集、植物群落及地境调查和理论分析,选取植物丰富度指数、盖度、土壤pH值、林地内外温湿度差、花色多样性指数等20个评价指标,运用基于组合权重的TOPSIS法对焦作市缝山公园内不同... 为了对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资料收集、植物群落及地境调查和理论分析,选取植物丰富度指数、盖度、土壤pH值、林地内外温湿度差、花色多样性指数等20个评价指标,运用基于组合权重的TOPSIS法对焦作市缝山公园内不同复绿模式的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的生态修复效果较好,台阶复绿模式和挂网喷播复绿模式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等级为良好,鱼鳞坑复绿模式的评价等级为中等,说明不同的生态修复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立地环境,科学的生态修复工程模式可以重建良好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TOPSIS 复绿工程模式 破损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法的人工鱼礁生态效果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唐衍力 于晴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6,共9页
根据2012年9月—2013年8月对海州湾前三岛人工鱼礁区生物资源和环境因子的调查,结合3个等级评价标准,构建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的人工鱼礁区生态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海州湾前三岛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研究表明,鱼礁区... 根据2012年9月—2013年8月对海州湾前三岛人工鱼礁区生物资源和环境因子的调查,结合3个等级评价标准,构建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的人工鱼礁区生态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海州湾前三岛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研究表明,鱼礁区的综合生态效果优于对照区,且二者都高于Ⅰ级水平。其中,鱼礁区水质与底质状况高于对照区,且二者都远好于Ⅰ级水平;鱼礁区饵料生物水平稍好于对照区,均处于Ⅲ级水平;鱼礁区鱼类与大型无脊椎动物远超过对照区,高于Ⅰ级水平,对照区处于Ⅱ级水平。结果表明,海州湾前三岛海域人工鱼礁的生态效果良好,用本文评价方法得到的数据可以作为评价鱼礁生态效果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生态效果评价 模糊物元 熵值法 海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地区铁矿废弃地生态治理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超 毕君 尤海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32-435,444,共5页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是对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稳定性和生态质量的评价过程。该文以冀东铁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以本区低山丘陵区代表性植被—荆条-酸枣灌草丛为生态背景,选择易于反映土壤和植被恢复效果的生态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是对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稳定性和生态质量的评价过程。该文以冀东铁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以本区低山丘陵区代表性植被—荆条-酸枣灌草丛为生态背景,选择易于反映土壤和植被恢复效果的生态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生态恢复效果的综合评价系统;基于木本乡土植物的生长状况可反映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所处演替状态的观点,评价系统中引入迁入乔灌木本植物种类作为评价自然植被恢复效果的指标。针对冀东地区主要铁矿废弃地类型进行了案例适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生态恢复效果评价 生态质量评价 冀东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草原区查干淖尔退化湖盆生态治理效果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董雷 李青丰 《草原与草业》 2014年第3期14-20,共7页
对查干淖尔地区为治理退化湖盆所施行的生物引种和机械沙障等措施进行了效果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引种的7种草本植物中,碱蓬是唯一能够在此类盐碱湖盆成功建植的草本植物。在移栽的5种木本植物中,白刺有较高的存活率。高、低立式沙... 对查干淖尔地区为治理退化湖盆所施行的生物引种和机械沙障等措施进行了效果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引种的7种草本植物中,碱蓬是唯一能够在此类盐碱湖盆成功建植的草本植物。在移栽的5种木本植物中,白刺有较高的存活率。高、低立式沙障和防风抑沙网都表现出较好的治理效果,沙障保护区内的植被盖度和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未设置沙障的对照区。沙障设置的方向对保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低矮的卧式沙障和草方格沙障的治理效果则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淖尔 干涸湖盆 引种 沙障 生态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生态效果监测评价——以玛曲县2005年工程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炳煜 姜佳昌 +2 位作者 潘冬荣 王惠 王红霞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第11期92-93,101,共3页
以3S(GIS、RS、GPS)技术为主要手段,辅以地面样方监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玛曲县2005年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的生态效果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对工程区内外、工程实施前后草原的鲜草产量、盖度的监测比较分析,对工程区内外高度、可食比例... 以3S(GIS、RS、GPS)技术为主要手段,辅以地面样方监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玛曲县2005年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的生态效果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对工程区内外、工程实施前后草原的鲜草产量、盖度的监测比较分析,对工程区内外高度、可食比例等指标的监测比较分析,可看出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减轻了草原放牧压力,工程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高度、鲜草产量和可食比例与工程区外相比均有提高,工程实施后草原植被平均盖度、鲜草产量均比项目实施前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NDVI 退牧还草工程 生态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