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自然的自然—试论A·吉登斯的生态政治观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华兴
徐海晋
-
机构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公安专科学校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6期64-71,共8页
-
文摘
吉登斯的生态政治观在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中是较为独特的一种。一方面它不苟同于以“改造世界”为核心的生态激进主义观点 ,另一方面它揭示了“放任自然”、“退出自然”为主的生态自然主义不现实性。整合这两方面的观点便是吉登斯的生态政治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本文把它概括为“自然的自然”———让自然自然地存在和发展 ,这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尊重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 ;二是强调人对自然、世界的参与性和共存性。尊重自然 ,让自然自然地存在和发展 ,其“尊重”是人在尊重 ,其“让”是人在让 ,人类通过对自然的反射性不断整合自身与自然的关联。本文通过对吉登斯的自然终结论 ,对绿色理论的批评 ,反射性生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论述 ,提示了其生态政治观的理论内涵和发展线索。
-
关键词
A·吉登斯
生态政治观
"自然的终结"
人造风险
反射性生态
"自然的自然"
-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我国对政治生态和廉政生态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李斌雄
兰洁
-
机构
武汉大学廉政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共6页
-
基金
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09JZD0003)
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资助(14ZD035)
-
文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环境与人类政治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深化,一种新型政治观得以产生,这就是以解决政治系统与环境之关系问题和政治发展问题为中心的生态政治观(不同于以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问题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的绿色政治观),是对于阶级政治观、利益政治观、人本政治观的补充和发展。
-
关键词
政治生态
生态政治观
20世纪70年代
廉政
代理
借鉴
历史
重构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培育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 3
-
-
作者
张敏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41,共2页
-
文摘
激浊扬清是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精神要求,也是良好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形成的保障。干事创业是对党员干部忠诚于党的事业、国家责任的行为要求,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途径。构建激浊扬清的政治生态,新时代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政治引导来激励党员干部奋发作为,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
关键词
激浊扬清
干事创业
政治生态观
-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