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恢复模式 |
马春
张光玉
张晓春
李洪远
鞠美庭
周斌
张騄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
2
|
华南3种典型生态恢复模式的生态水文效应 |
段文军
王金叶
李海防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
3
|
华南退化生态系统三种典型生态恢复模式的小气候效应研究 |
段文军
王金叶
李海防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
4
|
宁南黄土丘陵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温淑红
李生宝
许浩
蔡进军
潘占兵
王月玲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
2015 |
3
|
|
|
5
|
采煤沉陷区土地生态恢复模式研究——以潞安矿区为例 |
王锐
王世东
陈秋计
马首臣
郝成元
|
《湖南农业科学》
|
2009 |
7
|
|
|
6
|
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的土壤生态效应 |
熊平生
王鹏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7
|
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模式现状与发展方向 |
王聪
伍星
傅伯杰
韩兴国
陈亚宁
王克林
周华坤
冯晓明
李宗善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3
|
|
|
8
|
喀斯特山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盐基离子的交换及分布特征 |
陈忠柳
舒英格
周鹏鹏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8
|
|
|
9
|
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对巢湖湖滨湿地土壤活性碳库及其管理指数的影响 |
滕臻
曹小青
孙孟瑶
李培玺
徐小牛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
10
|
石漠化治理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质量评价 |
孙建
刘子琦
朱大运
李渊
李开萍
王进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7
|
|
|
11
|
干旱沙区盐碱退耕地生态恢复模式研究 |
柴成武
贺访印
魏林源
尉秋实
李昌龙
仲生年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
12
|
承德市尾矿库光伏区生态恢复模式研究 |
赵名彦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13
|
新时期煤矿塌陷区生态恢复模式分析 |
邵杨
|
《花卉》
|
2017 |
1
|
|
|
14
|
重庆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和特色农业模式研究——以南川区南平镇为例 |
李勇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15
|
基于景观功能评价法(LFA)的5种恢复模式景观功能综合评价:以乌海市典型露天煤矿排土场为例 |
张昕
郭小平
李鹏飞
冯昶栋
郭光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
16
|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以宁夏重点风沙区为例 |
王宏
顾林生
李晓兵
张新华
李赞成
杨斌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
17
|
喀斯特山区不同生态恢复下石灰土钙形态特征 |
陈青松
舒英格
周鹏鹏
陈忠柳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
18
|
生态恢复措施提升高寒沙化草地的固碳效应 |
郎山鑫
胡嗣佳
李梦
钱虹宇
蒲玉琳
张世熔
李婷
贾永霞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
19
|
半干旱退化沙地人工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效应研究 |
张春民
吴文奇
秦富仓
|
《内蒙古林业科技》
|
2008 |
0 |
|
|
20
|
岷江上游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
韩云伟
王青
李富程
郭亚琳
郑玉婷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2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