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位理论在临洮县生态恢复效应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会东 高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2-1027,共6页
通过调查临洮县南屏山、东山造林站区域植物群落中16种共同出现的种群生态位特征值,计测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s特定重叠指数,并进行t测验。结果表明:1)两区域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特征值差异不显著,表明两个群落中种... 通过调查临洮县南屏山、东山造林站区域植物群落中16种共同出现的种群生态位特征值,计测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s特定重叠指数,并进行t测验。结果表明:1)两区域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特征值差异不显著,表明两个群落中种群竞争关系差异不显著,即资源位差异不显著,或尚未呈现资源不足;2)两区域Petraitis特定重叠指数特征值差异极显著,表明两个群落对资源的利用状况有极显著差异,即两种生态恢复模式的生态学效果差异极显著。3)不同群落中相同种群间的Shann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s特定重叠指数,可量化在不同强度干扰下植物群落中植物种群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可以利用生态位理论评价生态恢复效应,拓展生态恢复效应评价的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效应评价 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 Petraitis特定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