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尺度生态干扰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高吉喜
蔡明勇
+3 位作者
张新胜
申文明
史雪威
肖如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274-5281,共8页
为实现大尺度生态干扰高风险区域的快速、有效识别,从生态易损性、干扰易达性和资源易引性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构建了生态干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形成了完整的大尺度生态干扰评估技术与方法.利用该技术方法,本文评估分析了...
为实现大尺度生态干扰高风险区域的快速、有效识别,从生态易损性、干扰易达性和资源易引性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构建了生态干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形成了完整的大尺度生态干扰评估技术与方法.利用该技术方法,本文评估分析了全国国土空间生态干扰风险状况、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并结合2017~2019年全国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监测数据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对生态干扰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显示:超过90%的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都集中在评估得到的中高风险区域;全国生态干扰风险主要以中风险为主、低风险次之、再次是较低风险、较高和高风险区域面积最少;其中较高和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的秦岭、祁连山、三江源和内蒙古草原等区域,生态干扰风险空间分布格局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状况、地形与交通条件、资源潜力等因素具有较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干扰风险
指数
生态
易损性
干扰
易达性
资源易引性
人类
干扰
活动
全国
生态干扰风险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干扰风险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新胜
蔡明勇
+2 位作者
邰文飞
陈绪慧
史雪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121,129,共8页
[目的]揭示不同自然生态状况、资源环境禀赋以及人类干扰强度条件下秦岭地区的生态风险空间分布规律,对秦岭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方法]以秦岭地区(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选取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空间类型等14个指...
[目的]揭示不同自然生态状况、资源环境禀赋以及人类干扰强度条件下秦岭地区的生态风险空间分布规律,对秦岭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方法]以秦岭地区(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选取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空间类型等14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权重赋值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构建生态干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开展了秦岭地区(陕西段)生态干扰风险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秦岭地区(陕西段)生态干扰风险整体呈现“北高—中低—南中”的空间异质性分布格局,生态干扰较高和高风险区分布在秦岭北麓一带以及汉滨区、汉台区、城固县部分区域。低风险、较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区分别占比26.46%,42.44%,19.92%,8.62%和2.56%。秦岭地区(陕西段)人类活动分布较为集中,占研究区面积11.18%的生态干扰较高和高风险区域集中了研究区内36.26%的人类活动面积,并提出了县域单元生态干扰风险预警机制。[结论]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干扰风险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体生态干扰风险程度较低,研究结果对于秦岭地区人类干扰活动监管策略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干扰风险
生态
保护红线
秦岭地区(陕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尺度生态干扰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高吉喜
蔡明勇
张新胜
申文明
史雪威
肖如林
机构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274-5281,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6606)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GP2020K005)。
文摘
为实现大尺度生态干扰高风险区域的快速、有效识别,从生态易损性、干扰易达性和资源易引性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构建了生态干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形成了完整的大尺度生态干扰评估技术与方法.利用该技术方法,本文评估分析了全国国土空间生态干扰风险状况、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并结合2017~2019年全国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监测数据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对生态干扰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显示:超过90%的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都集中在评估得到的中高风险区域;全国生态干扰风险主要以中风险为主、低风险次之、再次是较低风险、较高和高风险区域面积最少;其中较高和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的秦岭、祁连山、三江源和内蒙古草原等区域,生态干扰风险空间分布格局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状况、地形与交通条件、资源潜力等因素具有较强相关性.
关键词
生态干扰风险
指数
生态
易损性
干扰
易达性
资源易引性
人类
干扰
活动
全国
生态干扰风险
等级
Keywords
risk index of ecological disturbance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accessibility to disturbance
easy-attractiveness of resources
human disturbance activities
national ecological disturbance risk level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干扰风险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新胜
蔡明勇
邰文飞
陈绪慧
史雪威
机构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121,12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B3901103)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资助项目(SKLGP2020K005)。
文摘
[目的]揭示不同自然生态状况、资源环境禀赋以及人类干扰强度条件下秦岭地区的生态风险空间分布规律,对秦岭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方法]以秦岭地区(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选取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空间类型等14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权重赋值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构建生态干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开展了秦岭地区(陕西段)生态干扰风险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秦岭地区(陕西段)生态干扰风险整体呈现“北高—中低—南中”的空间异质性分布格局,生态干扰较高和高风险区分布在秦岭北麓一带以及汉滨区、汉台区、城固县部分区域。低风险、较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区分别占比26.46%,42.44%,19.92%,8.62%和2.56%。秦岭地区(陕西段)人类活动分布较为集中,占研究区面积11.18%的生态干扰较高和高风险区域集中了研究区内36.26%的人类活动面积,并提出了县域单元生态干扰风险预警机制。[结论]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干扰风险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体生态干扰风险程度较低,研究结果对于秦岭地区人类干扰活动监管策略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生态干扰风险
生态
保护红线
秦岭地区(陕西段)
Keywords
risk of ecological disturbanc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Qinling belt(Shaanxi section)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尺度生态干扰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及应用研究
高吉喜
蔡明勇
张新胜
申文明
史雪威
肖如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干扰风险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张新胜
蔡明勇
邰文飞
陈绪慧
史雪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