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逻辑与生态正义——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8,共9页
随着资本逻辑在世界范围内的复制和落地,当下世界经济已经由"国民经济"演绎为"全球化经济"。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尽管成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生力军,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是最主要的受益者... 随着资本逻辑在世界范围内的复制和落地,当下世界经济已经由"国民经济"演绎为"全球化经济"。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尽管成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生力军,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是最主要的受益者,他们凭借经济政治手段所推行的生态帝国主义"欠"下发展中国家巨量的生态债务。这严重侵蚀和消解了本应遵循国际平等原则的生态正义。为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有必要在"既利用资本"但"又限制资本"的二元张力中建构契合国情的生态正义,不断迈向生态帝国主义的超越之路,尽管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生态正义 生态帝国主义 生态外交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帝国主义:一个初步考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董慧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5,238,共7页
生态帝国主义不仅是一个生态范畴,同时也是一个政治经济范畴。生态帝国主义表明了生物扩张的生态逻辑与资本扩张的政治经济逻辑之间的辩证关系。两种辩证逻辑力量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处于不同地位,产生不同变化及意义。根源于人类... 生态帝国主义不仅是一个生态范畴,同时也是一个政治经济范畴。生态帝国主义表明了生物扩张的生态逻辑与资本扩张的政治经济逻辑之间的辩证关系。两种辩证逻辑力量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处于不同地位,产生不同变化及意义。根源于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的生态帝国主义导致了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岌岌可危。认清生态帝国主义的本质,应对生态帝国主义扩张导致的生态环境危机,需要生态与政治的双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帝国主义 生态逻辑 生物扩张 政治经济逻辑 资本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帝国主义在澳大利亚:以灌溉农牧业的发展为重点(1830-1860) 被引量:1
3
作者 乔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8,共9页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长期以来的环境管理为殖民时代的灌溉农牧开垦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澳大利亚发生的生态帝国主义进程奠定了环境基础。灌溉农业在澳大利亚的发展不仅直接改造了土著居民环境管理所塑造的景观,也彻底改变了土著居民的生存基...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长期以来的环境管理为殖民时代的灌溉农牧开垦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澳大利亚发生的生态帝国主义进程奠定了环境基础。灌溉农业在澳大利亚的发展不仅直接改造了土著居民环境管理所塑造的景观,也彻底改变了土著居民的生存基础和生活轨迹。澳大利亚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是灌溉农业发生的生态驱动。殖民经济助力下的殖民地转型和殖民地种族主义的生态文化共同推动了灌溉农业的扩张。但灌溉区并未能被改造成"新欧洲",欧洲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态扩张并不意味着土著居民历史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帝国主义 灌溉农业 “新欧洲”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帝国主义批判及其应对 被引量:6
4
作者 司会敏 张荣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23,共7页
生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生态扩张、资源掠夺、污染行业移植和废料出口等生态帝国主义行为转嫁内部污染,造成了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生态帝国主义行为源于资本无限扩张的本性,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新表现... 生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生态扩张、资源掠夺、污染行业移植和废料出口等生态帝国主义行为转嫁内部污染,造成了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生态帝国主义行为源于资本无限扩张的本性,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新表现,使世界南北贫富差距拉大、难民危机升级、全球污染加重、社会不公加深。面对生态帝国主义行为,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和引导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本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坚持对外开放中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帝国主义 生态危机 资本扩张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帝国主义的理论叙事、策略及反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甄玺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21,共7页
生态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运行中的“新变种”,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比于原始积累初期野蛮的经济掠夺,生态帝国主义的生态殖民更隐蔽且更具威胁性。生态殖民的经济策略将发展中国家公共资源私有化,使发展中国家的自然... 生态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运行中的“新变种”,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比于原始积累初期野蛮的经济掠夺,生态帝国主义的生态殖民更隐蔽且更具威胁性。生态殖民的经济策略将发展中国家公共资源私有化,使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大量流入生态帝国主义国家的“口袋”中。生态殖民的政治策略以生态问题为政治手段,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与政治控制。“西方至上”的生态殖民的文化策略则视掠夺自然资源为天然合理的。这些都无法脱离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帝国主义“依附性”“腐朽性”“垂死性”的时代诊断。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应对生态帝国主义、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帝国主义 生态殖民 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维度下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越 刘焕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75,共6页
生态帝国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是资本逻辑全球化扩张的现实表现。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压迫,生态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对生态帝国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重维... 生态帝国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是资本逻辑全球化扩张的现实表现。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压迫,生态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对生态帝国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重维度进行批判性研究,能够从本质上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证明资本逻辑就是走向死亡的疯狂之舞。生态帝国主义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现有的问题,重建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唯一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帝国主义 资本逻辑 生态殖民 结构性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危机与21世纪新帝国主义范式的哲学审视——兼论工业文明新形态的建构问题 被引量:6
7
作者 刘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5-15,146,共12页
自奈格里、哈特等从全球化视角对经典的帝国主义理论范式的时代有效性提出质疑后,国际学术界围绕新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未来趋向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实际上,他们的问题不仅在于过分关注全球化对于帝国主义结构塑型的影响,还在于忽视... 自奈格里、哈特等从全球化视角对经典的帝国主义理论范式的时代有效性提出质疑后,国际学术界围绕新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未来趋向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实际上,他们的问题不仅在于过分关注全球化对于帝国主义结构塑型的影响,还在于忽视了生态危机对于全球现代化以及工业文明发展的巨大影响。从拉图的生态政治角度看,当代生态危机意味着全球化的危机,意味着启蒙运动以来全球现代化的危机,意味着人类文明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当今世界,建立在国家主权基础上的工业帝国主义正在走向式微,争夺全球生态霸权的新帝国主义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不过,新帝国主义的诞生未必意味着帝国主义与工业文明进入了所谓的“灭绝”或“晚期”,而是很可能意味着它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此,我们需要从工业文明新形态视角进行认真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 全球化危机 生态政治 工业文明新形态 生态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学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6,共10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这些启示择其要者有:人类急切需要一种理论来指导自己从生态危机中走出来,这一理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点直接导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特别是他的唯物主... 本文主要论述了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这些启示择其要者有:人类急切需要一种理论来指导自己从生态危机中走出来,这一理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点直接导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特别是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如果否定或者抹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本质,那么也就会无视马克思的生态理论的实质与意义;马克思的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础的生态世界观体现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共产党宣言》这两部著作之中;最能说明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所提出的"新陈代谢"理论;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核心是论证了资本与生态的对立,相应地,这一生态世界观给予当今人类最大的启示也就是告诉人们生态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布什总统反对《京都协定书》,其行为反应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痼疾",是"生态帝国主义"的象征;为了走出生态危机,当前最重要的是必须消除把解决生态问题纯粹寄托于推进"生态市场化"、发展低碳技术、树立生态伦理观念等种种幻想;人类摆脱生态危机之路就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与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逻辑相对抗之路,必须超越金钱驱动的经济底线,必须实施自然的社会化,必须以人为本,必须构建以"普遍自由"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 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 新陈代谢 生态帝国主义 自然的社会化 以人为本 环境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道德批判及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崔永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19,共13页
对资本主义的生态道德批判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独具特色的重要思想之一。与绿色理论把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归于人类固有的本性、现代性和工业主义等不同,福斯特明确指出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即"结构性不道德"的资本... 对资本主义的生态道德批判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独具特色的重要思想之一。与绿色理论把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归于人类固有的本性、现代性和工业主义等不同,福斯特明确指出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即"结构性不道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了生态灾难。他从考察"生物圈文化"的形成与演变入手,对资本积累逻辑和扩张逻辑的不道德本性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内在关联予以深刻分析,进而提出了建立新的生态文化或生态道德以实现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主张。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道德批判,既丰富拓展了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生态危机 生态帝国主义 道德革命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生态批评:后殖民研究的绿色 被引量:11
10
作者 苗福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7-204,共8页
后殖民生态批评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生态转向"。后殖民生态批评以后殖民主义和生态批评的哲学理念为其理论基础,其出发和归宿点是后殖民主义研究,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最新发展。本文首先回顾后殖民主义研究;继而分析了后殖民... 后殖民生态批评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生态转向"。后殖民生态批评以后殖民主义和生态批评的哲学理念为其理论基础,其出发和归宿点是后殖民主义研究,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最新发展。本文首先回顾后殖民主义研究;继而分析了后殖民生态批评的生态主义思想、殖民史、生态帝国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渊源;指出了后殖民生态批评研究的旨归:追溯种族主义与物种主义的历史关联、挖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悖论、阐释文化文学文本中的动物和环境书写,以揭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帝国霸权文化根源。后殖民生态批评是一种发展中的全新文化文学批评理论话语,对当下中国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生态批评 生态帝国主义 种族主义 物种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根源——与顾钰民先生商榷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20,共8页
资本的"两大法则"、"两种强制逻辑"和"社会权力"均镶嵌着非生态内核,注定使资本逻辑成为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逻辑"的观点,不但能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而且也能诠释... 资本的"两大法则"、"两种强制逻辑"和"社会权力"均镶嵌着非生态内核,注定使资本逻辑成为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逻辑"的观点,不但能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而且也能诠释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并非面临着"两大理论困境"和"一个自相矛盾"。在资本逻辑统治的全球化时代,对于全球而非仅仅一个区域而言,倘若不最终消解资本逻辑的宰制,任何新观念、新模式和新科技等举措,只能是"治疗"生态危机,而不能"治愈"生态危机,更谈不上从根源上消除生态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生态危机 全球化 生态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资本主义的绿色焦虑及其根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云飞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4-69,75,共7页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西方社会陷入了普遍的绿色焦虑和担忧中。西方通过发展“绿色资本主义”,实现了绿色转型;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和加深,西方“生态帝国主义”和“生态法西斯主义”沉渣泛起。这种矛盾集中...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西方社会陷入了普遍的绿色焦虑和担忧中。西方通过发展“绿色资本主义”,实现了绿色转型;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和加深,西方“生态帝国主义”和“生态法西斯主义”沉渣泛起。这种矛盾集中体现着西方“晚期资本主义”的绿色困境,集中表现为普遍的绿色焦虑和担忧。若不消灭资本逻辑,即使绿色资本主义再发达、气候资本主义再发展,生态帝国主义和生态法西斯主义都会变本加厉,西方社会的绿色焦虑和担忧都会进一步加剧。这是晚期资本主义生态希望破灭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资本主义 绿色资本主义 生态帝国主义 生态法西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全球化与国家生态安全
13
作者 刘顺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6,共5页
资本全球化映射着资本对社会空间的形塑延展到全球化,在本质上属于资本权力的空间化。资本全球化具有双重蕴含,是科学维度和价值维度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它不自觉地充当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它又是引发... 资本全球化映射着资本对社会空间的形塑延展到全球化,在本质上属于资本权力的空间化。资本全球化具有双重蕴含,是科学维度和价值维度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它不自觉地充当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它又是引发生态帝国主义登场的肇因。生态帝国主义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这既表现为自然生态维度上的殖民主义,又隐遁着政治经济层面上的资本霸权。为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有必要在驾驭全球化资本中逐步扬弃资本逻辑,推动"全球善治"目标的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全球化 生态帝国主义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环境史:一个研究领域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14
作者 王婷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5,共12页
2002年以来,“新西兰环境史”虽然已经成长为全球南方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但却不为我国学界所熟知。该领域的起源、成就和研究取径与全球环境史的发展脉络紧密相连,同时具有自身的特色和问题。新西兰环境史研究偏爱森林、农业、生态入... 2002年以来,“新西兰环境史”虽然已经成长为全球南方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但却不为我国学界所熟知。该领域的起源、成就和研究取径与全球环境史的发展脉络紧密相连,同时具有自身的特色和问题。新西兰环境史研究偏爱森林、农业、生态入侵与物种交流等主题,既关注物质层面的生态和经济变迁,也重视文化和社会层面的作用。就研究路径而言,民族认同和生态帝国主义中心—边缘模式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但帝国网络叙事、在全球视野下关注地方生态变化或者追踪生态与文化要素的流动成为写作的新趋势。新西兰环境史研究脱胎于移民殖民地的历史背景,与新西兰人追寻自我身份和认同的问题密切相关。大多数研究围绕“新欧洲国家”的学术定位展开,局限于殖民时期白人男性与环境的关系。新的研究开始探索华人和毛利人的故事,从而挑战这种定位和欧洲中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环境史 生态帝国主义 新欧洲国家 生态—文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观点评述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伟丽 李伟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9-80,F003,共3页
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最具争议的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反全球化运动也同时发展 ,各界人士从不同角度分析全球化 ,有的学者持乐观态度 ,而有的学者持悲观态度。本文试图将有关全球化的观点和反全球化的观点进行评述 ,最... 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最具争议的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反全球化运动也同时发展 ,各界人士从不同角度分析全球化 ,有的学者持乐观态度 ,而有的学者持悲观态度。本文试图将有关全球化的观点和反全球化的观点进行评述 ,最后提出笔者对全球化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村 公司全球化 生态帝国主义 全球化 反全球化 国际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