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试点、扩散与创新——基于国家政策和欠发达地区地方实践“互文”的逻辑考量
1
作者 郭萌 王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4,共12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由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是一个经历试点、扩散与创新进而形成制度的建构与发展的历程。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缘何从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地方实践如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不断扩散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继...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由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是一个经历试点、扩散与创新进而形成制度的建构与发展的历程。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缘何从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地方实践如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不断扩散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继而推动更多制度创新这两个问题,运用多源流理论和实际案例解构,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由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行动,是经济增长问题源流、社会进步政治源流、可持续发展政策源流三个方面共同作用、汇聚推动的结果。国家政策与地方实践之间参互成文,呈现复杂多样的螺旋上升连接机制;地方实践的全面推广必须聚焦核心问题并考虑其社会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多源流理论 两山理论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客房价格的湖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以滇中高原湖泊群为例
2
作者 毛显强 王思媛 +3 位作者 王正早 韩子晨 闫瑞 高玉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7-136,共10页
实现湖泊生态产品价值对生态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客房定价是湖泊生态产品文化服务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论文基于2023年3月滇中地区抚仙湖、阳宗海、星云湖和杞麓湖周边1720条旅游客房数据,借鉴享乐价格法建立特征价... 实现湖泊生态产品价值对生态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客房定价是湖泊生态产品文化服务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论文基于2023年3月滇中地区抚仙湖、阳宗海、星云湖和杞麓湖周边1720条旅游客房数据,借鉴享乐价格法建立特征价格模型,评估湖泊生态产品的边际价值。结果显示:(1)邻近湖泊水质每提升一级、房间可观湖景、离湖更近,分别带来33.10元、57.04元、10.98元的溢价;若抚仙湖水质由Ⅰ类降至劣Ⅴ类,年收入损失或达1.7亿元;(2)三类湖泊属性间存在交互效应,如离湖距离缩短可增强水质对价格的正向影响,“是湖景房”可缓解水质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3)水质优良湖泊的生态价值在客房价格中体现更为明显。研究揭示了湖泊生态产品价值向旅游客房价格转化的微观机制,强调应持续加强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其生态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滇中高原湖泊 享乐价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效应:以东北地区为例
3
作者 吴昊 张广成 段志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效应进行评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生态高地、经济洼地”的东北三省为例,在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 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效应进行评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生态高地、经济洼地”的东北三省为例,在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探究了2012—2021年东北三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2021年,东北三省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实现价值分别为193 995亿元、21 721亿元,绿金指数整体平均为11%;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分别为21%、35%和5%;2012—2021年3省分别增长了1%、12%和2%,表明生态资源丰富并不等同于生态产品价值的高效实现。驱动方向方面,辽宁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未表现出对经济发展的正向驱动,而对产业转型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驱动,这主要得益于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吉林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整体表现出了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双正向驱动,整体表现较为平稳但动力不足;黑龙江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整体表现出了对经济发展的正向驱动,而没有对产业结构转型起到正向驱动,主要由于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变。驱动程度方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经济发展变动的贡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吉林省,分别为31%、25%、4%;对产业转型变动的贡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分别为64%、24%和5%。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东北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政策制定、从生态经济层面助推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经济发展 产业转型 驱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逻辑机理与关键路径 被引量:10
4
作者 景晓栋 田贵良 程飞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4,共10页
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阵地和重要载体。在当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发展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经济... 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阵地和重要载体。在当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发展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全面总结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内涵,从理念协同、目标协同、动力协同、路径协同和机制协同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二者协同发展的逻辑机理,深入剖析了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约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包括强化生态产品供给的自然基础、健全市场机制、加强技术和创新能力、完善产业体系,以及优化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等,以期为新质生产力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撑、市场动力、技术支持、产业动能和制度保障。文章可为加快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和新质生产力的全面提升,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补偿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社会基础——以Y区民宿“共生社区”项目为例
5
作者 林兆琦 张杰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当前,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是以政府和市场等外部力量为主,随着外部力量进入乡村场域内,与内部村社形成合力,能够共同推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村社理性以村社组织为主导,负责调和村庄与外在市场、权力等对接,保护村社与村民的... 当前,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是以政府和市场等外部力量为主,随着外部力量进入乡村场域内,与内部村社形成合力,能够共同推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村社理性以村社组织为主导,负责调和村庄与外在市场、权力等对接,保护村社与村民的主体性,是促进不同主体形成合作关系,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研究发现,在引入外来资本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在弱村社理性的村庄,外部力量与村社组织会形成工具理性与资源依赖导向的协同关系,一旦所依赖的资源弱化或消失,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就容易被切断;强村社理性的村庄,则会形成价值共识基础上的互信共生关系,能够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社理性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 共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耦合机制及其实践进路研究
6
作者 饶盼 刘勇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6,共10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探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耦合机制及其实践进路。研究表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激活乡村生态资源经济属性、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路径,其本质是...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探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耦合机制及其实践进路。研究表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激活乡村生态资源经济属性、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路径,其本质是通过重构“生态资源—经济价值—空间增值”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治理效能提升的双重目标。为更好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动态平衡,提出促进生态资源整合、打造“生态+”产业模式、实现历史生态资源转化、推动旅游红利普惠发展等具体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乡村全面振兴 耦合机制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富目标下生态脆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逻辑——基于G市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李宏伟 张二进 张盛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3,159,共13页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生态脆弱区因兼具生态退化和经济返贫风险,亟待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发展方式,以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共生目标,从而推进共同富裕。通过案例实证分析发现,生态脆弱区生态产品...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生态脆弱区因兼具生态退化和经济返贫风险,亟待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发展方式,以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共生目标,从而推进共同富裕。通过案例实证分析发现,生态脆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共同富裕遵循“结构塑造—协同合作”的实践逻辑:“结构塑造”是包含生态系统健康、经济绿色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稳定;“协同合作”是包含政府权威指导、市场创新活力、公众集体行动的制度优化。“结构塑造—协同合作”实践逻辑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既能提升“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社会整体财富,又能强化“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效力,保证生态产品公平分配,为财富共享提供有效保障。据此,这一实践阐释了生态财富增加和公平分配并进的共富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生态脆弱区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政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3,共9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两山理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力量,理清其实践逻辑对于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双重战略价值。通过构建三阶段动态演进框架来揭示其助推机制:初始培育阶段通过生态修复与资源整合,形成...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两山理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力量,理清其实践逻辑对于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双重战略价值。通过构建三阶段动态演进框架来揭示其助推机制:初始培育阶段通过生态修复与资源整合,形成生态文化协同振兴范式;协同增值阶段着力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借助组织创新与人力资本提升实现治理效能跃迁;集成转化阶段则通过产业生态双向融合机制,构建绿色要素配置体系,驱动生态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化。研究发现,该机制实施面临价值转化边界模糊、市场机制适配不足等共性难题,同时面临生态资源禀赋差异引致的区域性障碍。为此提出差异化推进策略:在空间维度建立地域适配模式。同时也关注到解决共性难点:采用村社理性整合市场机制;在制度维度科学界定价值化边界,创新生态资源产权置换路径;在实践维度构建多主体协同网络,完善生态补偿与价值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乡村全面振兴 实践逻辑 动态发展 区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及时空演化
9
作者 张佳宁 胡小飞 颜海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65-70,共6页
文章构建包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74个城市的耦合协调度,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动态演进规律及空间... 文章构建包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74个城市的耦合协调度,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动态演进规律及空间收敛特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较低,但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两系统耦合协调度不具有σ收敛特征,但具有绝对β收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金融政策评价
10
作者 郭静怡 王玲 王然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428-7439,共12页
绿色金融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建立生态友好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2010年12月至2024年4月发布的面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金融政策内容进行政策要素、政策质量和政策工具结构的评价,结果表明:(1)政策... 绿色金融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建立生态友好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2010年12月至2024年4月发布的面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金融政策内容进行政策要素、政策质量和政策工具结构的评价,结果表明:(1)政策关键词以"生态"和"绿色"为核心,"产品"和"金融"为支撑,"支持"和"价值"为导向,"融资"和"创新"为推动力,并通过"项目"、"探索"、"鼓励"等方式实现政策目标;(2)政策要素的平均连接度为781.68,且在政策网络中有22.59%的关系集中于少数核心政策,每两个政策要素之间的平均关系强度为15.95,显示出政策要素间的协同存在不均衡性,部分要素联系较弱;(3)在政策质量评价方面,各地面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金融政策均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其中华中、华南、西北和华东地区的政策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且进一步研究发现,政策时效、政策领域和政策工具是影响政策质量的关键因素;(4)政策工具结构方面,需求型、环境型、供给型分别占比57.69%、23.25%、19.06%。在19个具体政策工具中,占比排名前五的工具有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产业引导、产权抵押,合计占比55.85%,占比排名后五的有制度规范、信用评估、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技术支持,合计占比仅6.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绿色金融政策 PMC指数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MATEL-ISM的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肖汉杰 陈诚 +1 位作者 董莹锘 周建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0-227,共8页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探究其影响因素意义重大。针对当前影响因素关系复杂且不清的问题,论文首先基于供需理论分析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其次归纳并识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最后引...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探究其影响因素意义重大。针对当前影响因素关系复杂且不清的问题,论文首先基于供需理论分析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其次归纳并识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最后引入直觉模糊数改进DEMATEL模型,同时结合ISM模型厘清各因素的层级关系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以确定影响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发展水平、产品价值核算和价值转化机制的中心度最高,对生态产品价值“供给—转化—需求”过程的贡献度最大;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可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表面因素层、过渡因素层、深层因素层和本质因素层,生态资源确权、市场监督保障、政府激励机制和共享平台构建作为本质层政策机制因素,通过传导机制对各层级因素产生交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直觉模糊DEMATEL-ISM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金融和人力资本调节效应的视角
12
作者 解延京 孙玉环 许子易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6-996,共11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而生态产业化作为绿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已经成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动能。探究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机制,对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而生态产业化作为绿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已经成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动能。探究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机制,对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每提高0.1,能够显著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提高约3.35%;2)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每提高0.1,中西部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分别提高约6.76%和2.17%,但其对东部地区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3)绿色金融和人力资本在生态产业化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4)生态产业化对临近地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进一步提升生态产业化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促进作用,应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产业化的高效发展模式,发挥绿色金融和人力资本在生态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充分发挥生态产业化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化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绿色金融 人力资本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彩瑶 任燕 孔凡斌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9,共12页
基于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个县的人力资本水平... 基于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个县的人力资本水平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均值呈现先降后升的波动特征,但整体效率水平仍维持在较低区间。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不同发展模式和行政层级的区域间表现出显著异质性。门槛效应检验表明,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门槛特征,其中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规模呈现出单一门槛效应,城镇化水平表现出双重门槛效应。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森林资源管理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来促进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提升。据此,建议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优化森林资源管理,因地制宜发挥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技术创新 森林资源管理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阐释、机制解析与模式总结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凯文 马丽 杨光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17-125,共9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释放国家公园生态红利,推动生态保护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治理手段。基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理论,分析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依据,立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给、市场机制引入、社区参与机制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释放国家公园生态红利,推动生态保护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治理手段。基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理论,分析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依据,立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给、市场机制引入、社区参与机制和科学评估体系等探讨了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重点阐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机制,包括生态资源资产化、资本化、产品化和货币化等环节,提出通过产权界定和市场化机制实现生态产品的经济转化。并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模式细分为生态保护补偿、环境权益交易、资源权属交易、生态产业、特许经营、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七种模式,并结合国家公园案例,评价了不同模式的成效和适用条件。研究结论表明,基于市场机制、政府补偿和社区参与的多主体协同机制,是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途径。建议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市场化交易制度,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并推动生态产业和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以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理论阐释 实现机制 典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供需分区优化策略——以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为例
15
作者 林蔚 丘水林 +1 位作者 郑颖生 李晖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1-218,共8页
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是生态脆弱地区的重要事项,对应的生态产品社会经济需求和生态系统供给却经常出现不均衡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高质量发展。为此,从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切入,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 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是生态脆弱地区的重要事项,对应的生态产品社会经济需求和生态系统供给却经常出现不均衡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高质量发展。为此,从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切入,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解构为需求与供给指标,以广东喀斯特集中连片区域为例,构建定量评价框架并运用Z-score标准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开展综合分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需指标空间异质性明显,城区需求水平较高,多是生态产品供给“洼地”,而自然资源禀赋良好的行政区则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供需匹配可划分为低供给—高需求Ⅱ型、低供给—低需求Ⅲ型、高供给—低需求Ⅳ型,虽然研究区超过70%的面积属于基本协调,但各行政区平均耦合协调指数属于中度失调,表明生态产品供需仍未达到良性互动;(3)综合供需空间匹配关系与耦合协调程度,划分为五类生态产品供需分区,并根据供需特征分析针对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区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供给能力 需求水平 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锁以沙治沙的“创新密码”——甘肃临泽县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创新实践
16
作者 刘江林 《国土绿化》 2025年第3期12-15,共4页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全县总面积2729平方公里,其中荒漠化、沙化土地占比超三分之二,沙漠面积达78万亩,林木覆盖率仅为27.1%。严重的风沙危害,长期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临泽县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区域...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全县总面积2729平方公里,其中荒漠化、沙化土地占比超三分之二,沙漠面积达78万亩,林木覆盖率仅为27.1%。严重的风沙危害,长期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临泽县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区域,在长期防沙治沙的实践中获得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多项荣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泽县 创新密码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林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17
作者 白杨 邢福冬 +3 位作者 张廉昀 张春颖 薛艳春 包丽睿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9期29-30,共2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关键路径。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东北部,拥有丰富的森林、草原、湿地资源,是东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以“生态优先...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关键路径。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东北部,拥有丰富的森林、草原、湿地资源,是东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围绕林草湿资源保护与开发,探索出“三位一体”生态价值评估体系、“1+N+M”(1个主方案、N个子方案、M个试点)工作机制、传统产业“五化”转型等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森林 湿地资源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研究
18
作者 罗明 王鸿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68-74,共7页
新质生产力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价值理念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耦合性。新时代,以科技创新为内驱力的新质生产力是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动力源泉,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新质生产力在生态产品价... 新质生产力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价值理念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耦合性。新时代,以科技创新为内驱力的新质生产力是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动力源泉,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新质生产力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量化、交易、抵押和变现等关键环节。通过对抚州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从人才、观念、机制、平台及业态五个维度系统进行。这些实践路径为促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化提供了可行方案,对推动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资源禀赋 抚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平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挑战及对策
19
作者 周徐熹 《福建林业》 2025年第4期6-8,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核心机制,它通过挖掘和实现生态系统中的各类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核心机制,它通过挖掘和实现生态系统中的各类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福建省作为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及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承担着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寻路径的重大使命。南平地区作为福建乃至华东地区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借助培育绿色需求、发展绿色产业、驱动绿色转型等举措,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闽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种可能
20
作者 刘铃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两山”理论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指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两山”转化的关键路径。文章梳理“两山”理论和“生产产品价值实现”的概念,分析两者存在的内在关系,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芦茨村的实践探索为例,从生态产... “两山”理论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指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两山”转化的关键路径。文章梳理“两山”理论和“生产产品价值实现”的概念,分析两者存在的内在关系,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芦茨村的实践探索为例,从生态产品转化为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实践和成效来分析芦茨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状,并从提升生态产品价值供给能力、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素、夯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三方面来对进一步推进桐庐县芦茨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素 生态产品价值供给能力 生态价值 桐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