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住区生态宜居性评价——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董轩妍
胡忠文
+5 位作者
吴金婧
王敬哲
杨超
张杰
夏吉喆
邬国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607-6619,共13页
作为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生态宜居性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遥感与兴趣点(POI)数据生成分类特征,利用文档主题生成模型进行特征重表达,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提取住区,为后续的生态宜居性评价提供基本单元;随后,依据多...
作为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生态宜居性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遥感与兴趣点(POI)数据生成分类特征,利用文档主题生成模型进行特征重表达,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提取住区,为后续的生态宜居性评价提供基本单元;随后,依据多源数据生成多个生态宜居性评价指标,使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构建生态宜居评价模型,得出每个住区综合得分;以深圳市为实验区对研究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深圳市的住区生态宜居性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机器学习方法与多源数据结合可得到精细的城市功能分区图,总体精度可达82.1%;(2)基于TOPSIS方法构建的生态宜居评价框架能够对住区生态宜居性进行有效量化,综合得分高的住区多为片区绿化率高、空气质量好、建筑密度较小的住宅区,而得分较低的住区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等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结果符合客观事实;(3)深圳市内的住区及其评价得分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南山、福田、罗湖区域的住宅小区较多;宝安、龙华、龙岗区内部同时包含较多的住宅小区与城中村,导致三个区内部各评价单元的得分差异较为明显;因住区数量少、绿地面积大、空气质量高等客观条件,坪山、盐田和大鹏区生态宜居得分情况较好。以上结果展示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城市生态宜居建设及城市规划等提供案例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分区
LDA模型
生态宜居性评价
TOPSIS
多源数据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宜居城市评价与建设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
27
2
作者
陈勇杰
张朝琼
王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7-13,共7页
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宜居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进行生态宜居城市评价,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方向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方面,构建城市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
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宜居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进行生态宜居城市评价,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方向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方面,构建城市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物元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对贵州省贵阳市2005~2015年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05~2015年,贵阳市生态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从"不宜居"到"理想宜居"的发展转变,但2015年"理想宜居"等级不稳定;制约贵阳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城市道路面积不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较低,对生态环境的改造与保护投入不足。物元模型不仅能够得到研究对象的综合质量信息,还可以揭示单项指标的分异信息,适用于生态宜居城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宜居城市
生态宜居性评价
物元模型
欠发达地区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住区生态宜居性评价——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董轩妍
胡忠文
吴金婧
王敬哲
杨超
张杰
夏吉喆
邬国锋
机构
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607-6619,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2100704)
深圳市高等学校稳定支持项目(20200812112628001)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0A1515111142)。
文摘
作为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生态宜居性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遥感与兴趣点(POI)数据生成分类特征,利用文档主题生成模型进行特征重表达,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提取住区,为后续的生态宜居性评价提供基本单元;随后,依据多源数据生成多个生态宜居性评价指标,使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构建生态宜居评价模型,得出每个住区综合得分;以深圳市为实验区对研究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深圳市的住区生态宜居性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机器学习方法与多源数据结合可得到精细的城市功能分区图,总体精度可达82.1%;(2)基于TOPSIS方法构建的生态宜居评价框架能够对住区生态宜居性进行有效量化,综合得分高的住区多为片区绿化率高、空气质量好、建筑密度较小的住宅区,而得分较低的住区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等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结果符合客观事实;(3)深圳市内的住区及其评价得分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南山、福田、罗湖区域的住宅小区较多;宝安、龙华、龙岗区内部同时包含较多的住宅小区与城中村,导致三个区内部各评价单元的得分差异较为明显;因住区数量少、绿地面积大、空气质量高等客观条件,坪山、盐田和大鹏区生态宜居得分情况较好。以上结果展示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城市生态宜居建设及城市规划等提供案例参考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城市功能分区
LDA模型
生态宜居性评价
TOPSIS
多源数据
深圳
Keywords
urban functional mapping
LDA model
urban ecological livability
TOPSIS
multi-source data
Shenzhen City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宜居城市评价与建设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
27
2
作者
陈勇杰
张朝琼
王济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7-1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61021)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2607)
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黔科合SY字[2013]3172号)
文摘
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宜居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进行生态宜居城市评价,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方向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方面,构建城市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物元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对贵州省贵阳市2005~2015年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05~2015年,贵阳市生态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从"不宜居"到"理想宜居"的发展转变,但2015年"理想宜居"等级不稳定;制约贵阳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城市道路面积不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较低,对生态环境的改造与保护投入不足。物元模型不仅能够得到研究对象的综合质量信息,还可以揭示单项指标的分异信息,适用于生态宜居城市的评价。
关键词
生态
宜居城市
生态宜居性评价
物元模型
欠发达地区
贵阳市
Keywords
eco- livable city
evaluation on ecological livability
matter- element model
underde- veloped areas
Guiyang
分类号
X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住区生态宜居性评价——以深圳市为例
董轩妍
胡忠文
吴金婧
王敬哲
杨超
张杰
夏吉喆
邬国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宜居城市评价与建设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陈勇杰
张朝琼
王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