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寒旱区河谷型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以青海海东乐都区为例
1
作者
袁有靖
刘长礼
+5 位作者
彭红明
王秀艳
孙伟超
阿慧娟
李楠
徐得臻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6-1127,共12页
【研究目的】针对寒旱区河谷型城市因地下空间利用引发的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的农田生态区土地盐碱化、城镇生态区建筑破坏等生态地质安全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探索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方法】在收集已有相关资料基础上,开...
【研究目的】针对寒旱区河谷型城市因地下空间利用引发的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的农田生态区土地盐碱化、城镇生态区建筑破坏等生态地质安全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探索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方法】在收集已有相关资料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地质钻探、岩土工程测试、抽水试验、生态地质观测等研究。运用水文地质等理论方法,分析了生态地质安全风险的成因机理。【研究结果】提出了人居、农田和林草等3类生态系统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评价了海东乐都区生态系统地质安全风险。地下空间利用现状情景下,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引胜沟口、岗子沟口、峰堆沟口及其地下水影响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城镇区,中风险区主要分布于Ⅰ、Ⅱ级阶地低洼地带;如再沿湟水河岸建地下铁路情景下,高风险、中风险区比地下空间现状情景下有所扩大。【结论】此3类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很有效。两种情景下都会诱发3类生态系统的地质安全风险,后一情景下造成的风险更高,影响的范围更大。需对重点地带适时监测,并运用地下水疏排技术等措施防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型城市
地下空间利用
地下水位埋深
生态
系统功能
生态
地质
安全
风险
评价
城市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
4
2
作者
马玉妍
马艳敏
+1 位作者
于万辉
张丽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266,325,共5页
生态安全特别是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对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松嫩平原1980,2000,2010年TM影像为依据,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对松嫩平原1980...
生态安全特别是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对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松嫩平原1980,2000,2010年TM影像为依据,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对松嫩平原1980—2010年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风险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风险在空间上呈东北向西南递增的趋势。较低风险区比重最大,在50%以上。其次为中度风险区,低风险区,较高风险区,高风险区。(2)1980—2000年,各风险区面积均减少并向较低风险区转化,生态环境压力有所缓解。而在2000—2010年,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均减少明显,向中、高风险转化趋势明显。(3)2020—2050年预测结果表明,中度风险等级、较高风险等级、高风险等级均表现出逐步递增趋势,松嫩平原生态安全恶化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安全风险
综合指数评价
时空变化
马尔可夫预测
松嫩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生态安全灾变态势分析方法——以辽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
10
3
作者
王耕
王利
吴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02-2011,共10页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生态安全状态评价,而是未来生态安全灾变态势问题。灾变是由风险演变而来。存在生态安全隐患,就存在生态安全灾变的风险,生态安全隐患是生态安全灾变的风险源。生态安...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生态安全状态评价,而是未来生态安全灾变态势问题。灾变是由风险演变而来。存在生态安全隐患,就存在生态安全灾变的风险,生态安全隐患是生态安全灾变的风险源。生态安全灾变风险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各种隐患因素对人与自然环境复合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危害作用,从而使生态安全状态所承受的恶化和灾变的可能性,是人们不能确切把握且不愿接受的安全状态恶化的一种态势。以区域突发型生态安全隐患和缓发型生态安全隐患的危害作用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风险评价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辽河流域为实例探讨了生态安全灾变态势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生态
安全
灾变
风险
态势分析
辽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旱区河谷型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以青海海东乐都区为例
1
作者
袁有靖
刘长礼
彭红明
王秀艳
孙伟超
阿慧娟
李楠
徐得臻
机构
青海省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地质环境调查院
青海九零六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福建省水循环与生态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6-1127,共12页
基金
青海省海东市城市地质调查评价(2022012023sh003)资助。
文摘
【研究目的】针对寒旱区河谷型城市因地下空间利用引发的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的农田生态区土地盐碱化、城镇生态区建筑破坏等生态地质安全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探索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方法】在收集已有相关资料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地质钻探、岩土工程测试、抽水试验、生态地质观测等研究。运用水文地质等理论方法,分析了生态地质安全风险的成因机理。【研究结果】提出了人居、农田和林草等3类生态系统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评价了海东乐都区生态系统地质安全风险。地下空间利用现状情景下,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引胜沟口、岗子沟口、峰堆沟口及其地下水影响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城镇区,中风险区主要分布于Ⅰ、Ⅱ级阶地低洼地带;如再沿湟水河岸建地下铁路情景下,高风险、中风险区比地下空间现状情景下有所扩大。【结论】此3类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很有效。两种情景下都会诱发3类生态系统的地质安全风险,后一情景下造成的风险更高,影响的范围更大。需对重点地带适时监测,并运用地下水疏排技术等措施防范风险。
关键词
河谷型城市
地下空间利用
地下水位埋深
生态
系统功能
生态
地质
安全
风险
评价
城市地质调查工程
Keywords
valley−city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
groundwater depth
ecosystem function
eco-geological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urban 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分类号
X1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820.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
4
2
作者
马玉妍
马艳敏
于万辉
张丽娟
机构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师范大学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266,32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嫩平原百年草甸农田化的干旱效应及其物理机制"(42171217)
文摘
生态安全特别是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对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松嫩平原1980,2000,2010年TM影像为依据,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对松嫩平原1980—2010年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风险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风险在空间上呈东北向西南递增的趋势。较低风险区比重最大,在50%以上。其次为中度风险区,低风险区,较高风险区,高风险区。(2)1980—2000年,各风险区面积均减少并向较低风险区转化,生态环境压力有所缓解。而在2000—2010年,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均减少明显,向中、高风险转化趋势明显。(3)2020—2050年预测结果表明,中度风险等级、较高风险等级、高风险等级均表现出逐步递增趋势,松嫩平原生态安全恶化趋势明显。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安全风险
综合指数评价
时空变化
马尔可夫预测
松嫩平原
Keywords
land use
ecological security risk
evaluation by comprehensive index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Markov model
Songnen Plain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生态安全灾变态势分析方法——以辽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
10
3
作者
王耕
王利
吴伟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02-201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073003)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20141027)
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4F010)~~
文摘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生态安全状态评价,而是未来生态安全灾变态势问题。灾变是由风险演变而来。存在生态安全隐患,就存在生态安全灾变的风险,生态安全隐患是生态安全灾变的风险源。生态安全灾变风险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各种隐患因素对人与自然环境复合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危害作用,从而使生态安全状态所承受的恶化和灾变的可能性,是人们不能确切把握且不愿接受的安全状态恶化的一种态势。以区域突发型生态安全隐患和缓发型生态安全隐患的危害作用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风险评价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辽河流域为实例探讨了生态安全灾变态势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区域
生态
安全
灾变
风险
态势分析
辽河流域
Keywords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disaster risk
trend analysis
Liaohe River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寒旱区河谷型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以青海海东乐都区为例
袁有靖
刘长礼
彭红明
王秀艳
孙伟超
阿慧娟
李楠
徐得臻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
马玉妍
马艳敏
于万辉
张丽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区域生态安全灾变态势分析方法——以辽河流域为例
王耕
王利
吴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